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让微笑温暖课堂,帮学生找到课堂归属感,师生间平等交流,想办法增强课堂趣味性,努力创设一个积极的课堂教学环境与氛围,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与情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环境 微笑 平等 趣味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智力活动就是在情绪高涨的氛围里进行的。这种氛围会给教学带来好处,同时也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可见,在教学中,老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在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推动下来思考、感受与体验。可是现实教学中陈旧的教学方法在一些教师脑海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使得英语课堂教学变成教师是演讲者,学生没有参与的余地,使学生在听、说、读、写上不能全面发展,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因此哪怕老师很卖力地讲,可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学生的接受与老师的传输并不成正比,教学效果自然也就不理想。究其原因我想应是我们老师没能创设一个积极动人的教学情境来叩击学生情感的闸门,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与情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思维。那么,应如何创设一个积极的课堂教学环境与氛围呢?
一、让微笑温暖课堂
严师出高徒,对学生要求严格些,这很有必要,但由于“恨铁不成钢”,我们老师往往对学生“宁给好心,不给好脸”, 肃着一张脸,凶神恶煞的,要知道我们老师冷着的脸是会把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冰冻起来的。微笑是教室里最绚烂多姿的阳光。每次老师微笑着走进教室,微笑着面对学生,微笑着说“同学们好”,这会让学生感到老师很有精神,很和蔼,很平易近人,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从而学生便会认真地听老师讲课。讲课中,学生认真听讲了,准确地回答了问题,老师的微笑,是满意、赞赏,是对学生的肯定,会让学生学习劲头更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或者回答错误,老师的微笑,是鼓励、关爱,是对学生的尊重,会让学生倍感温暖,从而信任老师,激起了学习的信心,更认真地去听课。投桃报李,给学生一份微笑,学生会回报我们更多,何不对学生多点微笑呢?
二、帮学生找到课堂归属感
一个班中,学生良莠不齐,我们老师平常在课堂上往往把太多的注意力和赞美给了优秀生,而忽视了那些所谓的“后进生”,有的甚至歧视后进生。训斥、挖苦、或夸大其词,或全盘否定,让心中的那些好学生疏离他们,就这样,这些后进生成了被遗忘的群体,在班级里找不到归属感,这样的他们又怎会积极认真的学习?后进生的消极散漫对整个班级,整个课堂积极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形成,影响是极大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卢梭说过:“教育必须从了解人心入手。”“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所以,我们老师以满腔的热情去关心、信任、帮助他们,维护他们的人格与自尊,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倾听他们的声音,给他们改过的勇气与机会,让他们融入集体,让他们找到归属感,自然地他们就会转变,就会认真听讲了。
三、师生平等交流
教学是师生之间情感与知识的双边交流,只有树立民主作风,师生间自然、平等的对话交流,会使师生之间充满爱意,从而让学生放松了紧张的情绪,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学生不再仰望老师,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老师的想法。老师发自肺腑的爱学生,能容忍学生的缺点,尊重他们的表达权,给他们插话的权利,没有高高在上地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让学生放飞想象,放飞思绪,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敢想敢说,乐于表达,课堂气氛又怎会不热烈?教学效果又怎能不良好?
四、增强课堂趣味性
我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心理学家也早做过“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相关性”的实验研究,结果是兴趣最高那门学科成绩最好,最讨厌的那门学科成绩最差。可见在心情愉快、精神放松的状态下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充分开发人的潜能。因而,老师在课堂上不能照本宣科,僵化、死板的教学,要想办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学生总喜欢在课堂上“做些小动作”,他们对自己动手参与的东西尤其感兴趣。因而我们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在教colour这课时,我们不妨给学生上节“美术课”。先要求学生把他们所带颜料的颜色用英语说一说,并且同桌互相操练:What colour is it? It’s…,然后再由老师带领大家做个游戏:Guess! What colour is it?通过猜一猜的游戏方式继续练习颜色类单词。等所有单词复习完后,让学生取出调色盘,并且出示卡片:red+yellow=?通过学生自己调色得出答案orange来。接着采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调色来得出答案:red+white=? purple+red=?…除了老师规定要调的颜色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模仿老师进行调色,然后出题问大家。
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一步,它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句型及短语运用能力。模仿和表演是人的天性,如果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的创设情景,模拟真实的交际场合来让学生进行角色模拟,模拟角色对话时的语气、神态、动作等,会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1]郑杰斌 主编 教师上好课的秘诀.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
[2]於红中 编著 现代教学设计精要.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11。
论文作者:梁敏昌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8月总第2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4
标签: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课堂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师生论文; 他们的论文; 归属感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8月总第23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