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宏观经济政策的微观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_宏观经济论文

论宏观经济政策的微观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_宏观经济论文

论宏观经济政策的微观化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微观论文,我国经济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化与论文,宏观经济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774(2000)04-0047-05

一、宏观经济政策微观化的一般含义

现代经济学认为,需求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长期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保持国民经济运行的稳定。需求管理主要通过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来进行。通过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进行需求管理所要实现的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等政策目标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着矛盾。比如,就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关系来说,在当前的生产力水平下,经济增长的实现主要不是依靠扩大就业面,增雇劳动力,而是靠劳动者科技水平的提高,靠新技术装备的采用,靠经营管理的合理化。因此,经济增长本身并不能保证充分就业,而有较大的可能排斥非熟练工人就业的机会。同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结构的不断升级,衰落的和被淘汰的行业的失业工人很可能不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动,产生结构性失业。〔1〕但是,经济增长速度衰退或负增长,不仅充分就业的目标实现不了,而且会酿成经济和政治危机。就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关系来说,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矛盾,首先,保持经济一定速度的增长必须保持一定的投资水平,必须使利息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如果利息率水平较低,就会使信贷膨胀,引起物价上涨。其次,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过程必然扩大对投资品和消费品的需求,需求扩大促使物价上涨。但是,物价的过分稳定或负增长会使投资者的预期利润率降低,减少投资需求,从而难以实现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因此,宏观经济调控所要实现的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的政策目标,仅仅依靠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是不能实现的,而必须把宏观经济政策微观化。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总量,但是,宏观经济总量的变化无一不是微观经济变量变化在宏观上的反映,对宏观经济变量的调控最终是靠微观经济主体的能动反应来实现的。所以,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具体化,微观化。所谓宏观经济政策的微观化,是指为了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根据宏观经济政策的倾向,将宏观经济政策分解为作用于不同受控客体的有差别的经济调节参数。〔1〕

宏观经济政策的微观化包括宏观财政政策的微观化和宏观货币政策的微观化两个方面。其一,宏观财政政策的微观化就是根据宏观财政政策的要求,把财政收支的总量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况分解为针对各种具体情况的微观的财政收支参数。它包括选择开支政策和税收结构政策等。选择开支政策就是宏观财政政策在支出方面的微观化。它主要根据宏观财政政策的要求变动财政支出的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动,使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产业部门优先增长。宏观财政政策只调节财政收支总量,不涉及财政收支的构成。而财政支出政策的微观化是在财政支出总量一定的情况下,确定政府投资和购买的结构,增加或减少某些方面的投资,增加或减少某些产品的购买,达到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从而在宏观经济总量基本平衡的条件下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税收结构政策是宏观财政政策在收入方面的微观化。财政收入政策只调节财政收入的总量,不涉及增减的税收的详细项目及其他各个别税率的变化。财政收入政策的微观化是在税收总量一定的情况下,通过税收结构的改变和征税范围、税率的调整,使增税或减税的政策具体到个别行业、个别产品的增税或减税及其税率,在实现宏观经济总量平衡的条件下调整产业结构,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从而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其二,货币政策的微观化就是根据宏观货币政策的要求,通过调整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企业和不同项目的放款限额、贷款条件、还款期限、还款办法和差别利率的方法,从而在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同时达到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宏观经济政策的微观化在财政和货币两个方面的不同层次上,根据经济运行的不同情况将宏观经济变量分解成一系列具体参数,能把宏观经济政策的意图落到实处,在控制总量的同时调整结构,协调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等政策目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国民经济的总量和结构是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在制定国民经济运行控制的政策体系时,我们既要正确地规定宏观经济政策的总的倾向,又要注意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的协调;既要正确地确定宏观财政政策的倾向,又要正确地实现宏观财政政策的微观化;既要正确地确定宏观货币政策的倾向,又要正确地实现宏观货币政策的微观化;既要实现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的微观化,又要实现微观化的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使宏观经济政策达到预期的目的,避免国民经济运行的大起大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微观化

近年来,为了解决国内有效需求明显不足的问题,我国决定实行以增发国债、扩大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实行以降低存贷款利息率、扩大货币供应量等为主要内容的稳健的货币政策,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目前的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仍然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更加显现,就业压力明显加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针对这些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力图将当前的扩大内需政策与长期的经济发展目标联系起来,把治理通货紧缩与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结合起来,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问题的把握非常准确,确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倾向非常清楚,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意图非常明确。而要实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意图,关键在于宏观经济政策的落实,即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微观化使宏观经济政策变成可操作的微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根据宏观经济学的需求管理原理,在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应该采取扩张性的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当前的问题是如何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和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倾向来使宏观经济政策微观化,从而实现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意图。

就宏观财政支出政策的微观化而言,应该考虑在增加财政支出总量的同时调整财政支出的结构,具体可以进行以下一些选择。第一,在继续大规模增加公共工程开支的同时,注意选择那些能为今后经济发展增强后劲的大型和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我国北方多数城市的缺水已经严重地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一些地区的交通仍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在目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大规模地增加公共工程开支,特别是增加这些制约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的投资,既可以增加和带动国内有效需求,又可以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专家的意见可以考虑着手上马南水北调工程、京沪高速铁路工程、西气东输等一批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同时增加对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城市公用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第二,以有限的财政资金促进某些部门的优先增长和技术进步,增加某些产品的供给,解决可能带动整个物价水平上升的某些产品的供不应求问题。我国经济总体上的需求不足伴随着部分产业的供给不足,一方面,80、90年代中期通过大规模投资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纺织、轻工、家用电器等大多数工业生产部门出现生产过剩,而一些具有巨大市场的高技术产业的产品,国内却迟迟不能形成有效的供给能力。所以,有限的财政资金就不能用于过剩生产能力的重复建设,而应该用于支持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和产品。在目前情况下,可以运用一部分财政资金用于贴息,支持对传统产业特别是装备工业的技术改造投资和新兴的高科技产业的投资,实现传统产业的高科技化和高新科技的产业化,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财政贴息支持的项目必须逐个落实到现代农业、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技术等国家确定支持的项目上。第三,为了解决日趋严重的就业问题,可以运用一部分财政资金用于贴息,支持地方和个人举办资金密集、规模较大的工程项目,特别是支持劳动密集、技术含量也不太低的中小型生产建设项目。第四,着眼于长期经济增长,大规模增加对科技和教育基础设施的投资。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义越来越显著。先进的科学技术是科技工作者创新劳动的成果,而科技工作者是学校教育和在职学习训练的结果。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必须在进行制度创新的同时,大力增加对科技和教育基础设施的投资。第五,增加政府对贫困地区和贫困阶层的转移支付。根据经济学的一般原理,贫困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增加对贫困阶层的转移支付,能够迅速形成购买力,增加有效需求。如确保对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再就业补助费和离退休职工养老金的及时足额拨付;确保粮食风险基金的及时到位;加大对城乡贫困阶层的救济支出;加大对失学儿童的资助支出,加大对贫困大学生贷款的贴息支出等。第六,在调整政府购买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扩大政府购买的规模来刺激建筑等产业的优先增长。可以考虑通过财政拨款的方式在大、中、小城市为军队转业干部购买住宅,为特困城镇居民购买解困房,以此来带动建筑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居民消费,解决就业问题。第七,通过财政直接投资或财政贴息等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一场以实现农村自来水、电气化、道路网为核心的新农村运动,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村庞大的社会需求创造了实现的条件,就能引起农民消费需求的连锁增加。总之,通过宏观财政支出政策的微观化,就能通过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的改变,引起整个社会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的改变,最终导致整个社会供给结构的改变,可以在扩大社会需求的同时调整产业结构,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就宏观财政收入政策的微观化而言,政府应该在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的同时,明明白白地实行结构性的减税政策。第一,在当前国民经济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拟对国家鼓励的工商领域固定资产投资重点和国家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的投资实行减税、免税或退税。通货紧缩的直接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和无效供给过剩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解决有效需求不足不仅应该从增加有效需求入手,还应该从减少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入手。增加有效供给就必须鼓励某些产品的投资,而财政收入政策在这方面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国家经贸委曾于1999年发布了引导金融机构、企业及社会资金投向的《当前工商领域固定资产投资重点》,国家计委和科技部于1999年公布了《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政府应该对于符合《投资重点》和《指南》要求的投资项目给予程度不同的减免税,对项目单位申请进口的设备实行减免税。这对于改善供给结构、鼓励有效供给的增加、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是非常必要的。第二,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出口需求增长难度加大的情况下,应该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鼓励出口需求的增长。可以根据国内市场供求状况的不同对不同的产品制定不同的退税率。第三,针对国内投资需求不旺的情况,应该进一步考虑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减免税问题。可以考虑在1999年减半征收、2000年暂停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基础上,对于企业以自有资金或银行贷款,用于国家鼓励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的国产设备投资,可以按一定比例抵免企业所得税。第四,针对引进外资的竞争日益激烈、引进外资增长速度下滑的情况,可以考虑在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税收、技术改造投资抵免、技术开发费加成税前扣除、中西部地区税收优惠、采购国产设备退税以及技术转让等一系列问题上实施减税。第五,对个别消费品或投资品的购买实施减税。譬如在购买汽车、购买住宅等方面实行减免税费。第六,为鼓励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对国家鼓励生产开发的具有高附加值特点的高新技术产品在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进出口税等方面给以减税、免税、退税。总之,通过宏观收入政策的微观化,通过税收结构的调整,可以增加企业和个人的投资数量,改善企业和个人的投资结构,从而既增加了投资和消费,又调整了未来的供给结构。

就财政预算政策的微观化而言,政府目前应该实行明确的赤字预算,并通过继续扩大国债发行来弥补财政赤字。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为了解决有效需求不足,消除失业,遏制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使经济运行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就必须减少通过税收获得的财政收入,同时通过增加公共工程支出、增加转移支付和增加政府购买等增加财政支出,因此就必然会出现财政赤字。而政府如果以平衡财政预算为目标,就无法使国民经济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政府预算出现赤字,就必须以扩大国债发行来弥补。但是,国债的发行也要进行精心设计,如在宏观财政政策确定的国债规模下,发行什么类型的国债,各种类型的国债各发行多少,国债的期限结构和利率结构等。通过财政预算政策的微观化,就可以妥善安排国家债务的时间结构、种类结构、利率结构,使目前在通货紧缩条件下发生的国家债务不至于失去控制,不至于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就宏观货币政策的微观化而言,政府应该在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准备率、降低贴现率和大量购买政府债券、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的同时,通过财政贴息等形式,支持商业银行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等实施优惠利率,借以促进某些地区、某些部门和某些产品的生产增长,而又不至于影响整个物价水平的上升。宏观货币政策的微观化必须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和收入政策等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相配合,才能有效地实施。总之,宏观货币政策及其微观化既要致力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又要着眼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中长期稳定;既要在当前着力于治理通货紧缩,又要防止未来可能发生的通货膨胀;既要支持有效益、有市场的工商企业合理的资金需要,又要防止不良贷款和呆坏账的增加。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的同时,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微观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微观化有助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宏观经济政策及其调控参数往往着眼于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总量,而宏观经济政策的微观化则在不同层次上根据不同情况把宏观调控参数分解为若干个适用于不同受控客体的具体参数,这样就能使宏观总量的控制落到实处,有效地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其次,宏观经济政策的微观化有助于执行区别对待的原则,使总量调节和结构调节结合起来,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实现结构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及其调节参数注重的是总量调节,它通过各种经济参数,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而宏观经济政策的微观化及其调节参数则注重结构调节,使该发展的发展,该限制的限制,有利于实现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整的有机结合。

收稿日期:2000-04-16

标签:;  ;  ;  ;  ;  ;  ;  ;  ;  ;  ;  ;  ;  

论宏观经济政策的微观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_宏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