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过程组织社会网络动态演进机理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机理论文,过程论文,组织论文,社会论文,动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创业过程本质上是对不确定性环境进行持续探索的过程。毋庸置疑,与此相随的新创企业所依凭的社会网络从无到有,且一直处在动态变化、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Granovetter早在1982年就提出,要以动态连贯的视角研究社会网络,新创企业的战略会在社会网络动态演变的过程中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成立之初,由于小和新这两方面的特点(也可以说是劣势),新创企业的社会网络即便有,也是有限的。因此,嵌入并依附已有的社会网络有助于新创企业打破创业初期资源获取的非完整性特征。创业作为一种创新实践活动,由于创新主体、创业时间及掌握资源等的不同,存在其自身的异质性。纵使创业形式有所不同,随着创业的深入,新创企业社会网络必然要突破创业者原有的网络,体现出社会网络自组织特质。现有研究对社会网络某方面特性的探讨已趋于成熟,但社会网络的演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社会网络各维度之间是否存在隐藏的相互关系?新创企业社会网络的变化是无序的还是有规律可循的?社会网络是整体变化还是只是其中某些特质发生变化?这些问题很少有深入的理论分析,并且相关变量难以严格量化,从而加大了研究的难度。本文在提炼出影响社会网络构建以及演化因素的前提下,运用一种新的视角——网络强健性解读社会网络的动态演进过程;以定性角度寻求突破,尝试在探讨社会网络三个主要构成维度独立演进路径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其整体演进问题,即网络强健性在创业企业各阶段的变化路径与机理。
一、相关研究综述
社会网络在不同时期都会选择和保持一个独特的资源配置形式,这种导致网络结构发展和演化的范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一)社会网络的动态演进
由于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和社会网络资源分配的不完整性,社会网络会随着企业资源搜索与获取的过程发生着动态演化。Lang & Lockhart指出,由于对社会网络资源与信息的依赖,组织需要通过社会网络的动态调整以应对激烈的竞争与变革。Hite & Hesterly也认为应从动态的视角研究企业在不同创业阶段社会网络的演化。
但已有研究更多从社会网络某些维度分析其演化特性。例如Smith & Lohrke认为创业社会网络的变化与发展依赖于网络中信任程度的发展;杜运周和李宏贵则关注创业网络结构的发展历程即社会网络中心化转变的过程;Larson & Starr构建创业模型揭示创业机会识别与资源获取的动态变化;朱秀梅、李明芳在探究社会网络成员交往时发现,成员间的互动关系会随着创业演进呈现不同特征,这种动态的变化会对新创企业产生的不同效用;Koka et al.从企业本身和环境两方面研究社会网络的动态演进,认为企业通过社会网络边界的收缩、动荡、扩张与强化四种网络动态演进模式适应环境的变化。
这些研究都从不同侧面表明,社会网络的动态演进是企业社会网络对环境的自我调适过程。但他们主要关注社会网络特定维度对创业的影响,没有解释网络的各维度在独立演化基础上如何相互补充与促进,也忽视了网络作为一个整体如何在创业不同阶段促进或者抑制创业的成效。Watson在对企业创业绩效影响因素探究时就提出社会网络的整体强度相比其他个体层面更为重要。就实际而言,任何一个网络系统经过不断地发展总会达到能力承载的极限,因此社会网络也毫不例外地需要持续重构及自我更新。从这个角度而言,社会网络的演进是网络结构各维度及其整体的优化行为。优化促使网络变得更加强健,以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然而目前对社会网络整体强健性概念的讨论还不够深入,大部分研究集中在计算机、互联网以及物流供应方面。因此本文将引入强健性这一概念来更好探讨创业社会网络的整体性问题。
(二)社会网络描述指标
Nahapiet & Ghoshal首次将社会网络分为三个维度,即结构性维度、关系性维度与认知性维度。这种划分方法在有关社会网络的研究中被广泛采用,但不同学者的关注点却不同。Granovetter、Krackhardt、Lin & Dumin等注重社会网络成员之间的关系强度研究。Burt、Burkhardt、Brass等学者将社会网络成员之间的联系搭建成具体的网络结构,着重分析网络结构性嵌入的关键衡量指标——网络中心性。Larson从认知的角度分析创业社会网络中的信任类型对网络的影响。Barney & Hansen以网络信任为切入点总结了社会网络成员的关系特征。社会网络结构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几乎没有文章能全面地描述网络的详细情况。因此本文接受Nahapiet & Ghoshal对社会网络的划分,结合Granovetter、Krackhardt、Burt、Larson等学者的研究,选取部分关键参数对社会网络结构进行分析。
1.结构性维度——网络中心性(network centrality)
网络中心性是一个测量网络成员在网络中相对位置的指标,解释了成员在网络中的重要性。本文采用Freeman对中心性的划分,即用点度中心性考察社会网络中单一网络成员与其他成员的连结数;用接近中心性探究网络成员与网络核心成员的联系效率;用中介中心性分析网络成员在社会网络中传递重要信息的能力。
2.关系性维度——强关系与弱关系
Granovetter在研究工作搜寻问题时首次提出了关系强度的概念,阐释了经济行为嵌入社会网络的过程。强关系指的是社会网络中相似度较高的关系双方,在接触频率、关系密度以及相互承诺程度均较强的连接关系。强关系带来的低交易成本最终会使企业获得经济性收益。弱关系则与强关系相反,交往成员间的异质性较强。弱关系所构成的开放性网络便于企业跨越结构洞从而提升信息与资源广度与多样性,达到对信息控制。
3.认知性维度——信任
本文结合众学者对信任的定义和分类,对信任的不同划分进行归纳,将信任分为情感信任、认知信任、制度信任、计算信任。其中情感信任建立在情感的纽带之中,体现为充分考虑与关心所信任方的期望和福利。认知信任是对合作对象基于能力、品质等信息的理解和预测的信任判断,即一种心理认知过程。制度信任是指制度的存在使得信任的判断极少或不考虑个体性质,此时信任的对象从个人或组织转到了其所在的制度环境。计算信任是指双方将信任视为一种市场化的经济理性计算,其价值取决于采取信任所带来的收益与维护信任所产生的成本之差。
社会网络是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任何组成要素对社会网络的支持不仅仅限于单一的某个方面,网络维度间会产生交互式的联系。这些具体联系的存在使得社会网络的不同维度呈现出更强的系统性,使社会网络依靠整个系统的能力去产生新的成员或者将自身网络与其他网络连接。因此,我们也可以从社会网络的整体视角解读其动态演变的过程。
4.整体性描述指标——网络强健性(robustness of network)
强健性一词最早用于形容计算机系统。Jen提出,强健性是网络在进行信息交换时即使面临内部参数或外部输入的扰动仍保持某种特性的能力。近10年来,学者们开始用强健性来描述社会网络。Ferry和Granovetter认为强健性是衡量社会网络完整性和网络成员之间交互作用的副产品。强健的网络须对随机的、不具有波动性的错误具有高度的容忍性,并且在网络节点或者联系受到蓄意攻击时尽可能保持无懈可击。Matisziw于2012年指出网络从某些事件(例如网络中某些节点的缺失)中受破坏的程度越低,网络就越具有强健性。以创业的社会网络为例,其强健性至少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来自网络内部的、临时的压力,诸如合作的一方违约或终止合作关系或离开等,而给网络带来的冲击,这种内部的冲击可以通过适调网络来自愈;二是来自外部的冲击,诸如政府规制更为严格、强大对手的加入以及其他不可抗力等,而使网络系统面临崩溃的威胁,此时网络的强健性受制于对意外冲击的预测力,以及对意外冲击的抗扰动能力。在创业的不同阶段,社会网络的这种预测力及对内对外的抗扰动能力是不同的。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强健性是用来测量整个网络系统持续性的一种方法,促使我们专注于系统演化的研究。它对扰动有一定的预见性,并能帮助系统在遭遇扰动时继续运作。强健性程度越高,越能保护整个网络以避免因失败而导致系统崩溃瓦解的危险。
(三)创业过程及其阶段划分
国内外学者通过不同视角定义创业过程。Gartner基于个人、环境和组织等维度,认为创业是一个从机会识别、信息搜索到创建组织和市场营销等活动的过程。Butler & Hansen将创业过程分为起步阶段、成长阶段和持续经营阶段。本文接受Gartner对创业过程的狭义定义,同时也认为用广义创业过程所界定的创业初期、创业成长和成熟阶段分析社会网络动态演进机理和演进规律更为恰当。创业过程不仅包括新企业的成立,还包括对企业持之以恒地管理与适当地变革;是新创企业沿着创业构想不断成长为一个成熟企业的历程。
社会网络的结构性维度和整体性因素都会影响社会网络的动态演进,相应地,社会网络的动态演变也是一种反映网络结构和整体性能发展,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可识别的常规过程。下面依Nahapiet & Ghoshal提出的社会网络三维度为主线,分别选取最能反映各自维度特质的三个指标,即网络中心性、关系强度、信任,外加一个整体性指标——网络强健性,并对这四个指标的动态演进过程进行描述分析,据此提出四个命题。
二、社会网络描述性指标的动态演进机理
(一)网络中心性的动态演进
创业初期的新创企业与网络成员的接触能力并不高。在新创企业交往积极程度与频繁程度双低的情况下,新创企业所具有的点度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较低,不存在中介中心性。新创企业依赖于网络成员提供关于市场需求及竞争者实力等信息,加之新企业不具备影响现有网络的能力,因此网络中心性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
社会关系产生的可能性与社会网络中成员所处空间的距离成反比。对关系稠密地带的持续接近缩短了新创企业与网络成员间的距离,由此带来了点度中心性与接近中心性的提升,关系成员之间不断上升的交往频率也使新创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中介的作用,但此阶段的中介中心性仍处于较低水平。
当位于成熟阶段的新创企业在关系稠密地带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时,会主动吸引对其有利的成员进入自己所处的网络。此时,企业构建社会网络的重点不再是网络规模,而是网络的质量,即网络成员是否具有与大部分网络成员异质的资源,以提高网络的创新度。在该阶段,风险投资机构(Venture Capital Firms)作为社会网络新成员的最优选择对外可以为新创企业介绍政府关系、财务顾问、或者充当猎头招聘关键人才;对内可以协助创业活动,转变商业模式、开拓市场等。双方的独特价值与强大的投资意愿促进了两个社会网络的相互重叠、扩大与进化。前文所定义的网络中心性是基于网络节点结构中心度的测量,没有考虑创新主体(新创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之间的关系,因此不适用于更为广泛的社会网络。郑登攀、党兴华通过实证研究对个体结构中心度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改进,用耦合中心性来衡量新网络中各成员在网络中的位势与联合依存度。新创企业和风险投资机构在新的社会网络中的强强联合使其都具有很高的耦合中心性。
新创企业的中心性在创业的不同阶段是不断动态演进的。个体中心性(点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和中介中心性)经历了量的变化。随着新创企业发展到成熟阶段,其中心度实现了质的转变,衡量指标由个体中心性演变成耦合中心性。因此,得出命题1:
P1:新创企业发展越成熟,其在社会网络中的中心度越高。
(二)关系强度的动态演进
在创业初期,如何快速嵌入社会网络成为新创企业能否稳定成长的关键。因此新创企业有较为强烈的与外部进行合作的倾向,但受制于诸如外部正规性、认可期限等因素,往往缺乏足够广泛的社会关系支撑。此时,新创企业往往依赖创业者及其团队的强关系社会网络,以帮助自身尽快克服成长中的障碍。这种强关系社会网络弥补了新企业正式信用的不足,提供非正式信用帮助新创企业获取低成本资源。
创业本质上也是一种创新活动。众所周知,任何创新活动都需要与外界有充分的信息及能量交换。然而在强关系中,由于作用双方信息的高度同质性以及冗余性,容易将网络外的新信息屏蔽,同时创新信息及行为也难以向网络内其他位置扩散。这种强关系为主的刚性网络结构在高度动态柔性的环境中会存在明显不适,可能导致新创企业无法随环境改变进行必要的战略变革,因此将面临创业失败的危险。新创企业家所具有的行动力和获取成功的企图心会驱使其主动打破依靠强关系获取资源的束缚,转而通过逐步构建正式化的契约和程序,即利用弱关系来撬动网络中承载的各种资源。此时的弱关系有助于创业发展期新创企业跨越社会网络结构洞的障碍,使其获得广泛的、多样化的信息通路。这种弱关系起作用所引发的另一层意义则是,创业者个人特性社会网络开始让位于组织特性的社会网络。姚小涛等通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网络的强关系会随着企业规模扩大而逐渐减少,网络中充当信息传递的各种弱关系会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与资源。在创业成熟期,越多的弱关系意味着新创企业可以更快地接近并撬动社会网络的核心资源,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综合来看,新创企业在嵌入社会网络并建立强关系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动态过程。纵向上看,关系性质是变化的,由强关系均衡的消失演变为弱关系的均衡的建立。从横向上看,网络节点会因为关系强度的发展改变其在网络中的位置,因此社会网络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动态演变。因此,得出命题2:
P2:企业在不同的创业时期利用不同的关系强度深化对社会网络的嵌入度。企业对强关系的依赖会随着社会网络的逐渐扩展不断减弱,对弱关系的依赖则相应增强。
(三)信任的动态演进
如果说社会网络承载的广泛多元化的资源是新创企业嵌入网络的诱发剂,那么网络中各成员间的信任是新创企业嵌入网络的润滑剂。在社会网络发展的不同阶段,信任的表现形式及其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
为了确保在创业初期获得所需资源,新创企业主要依赖于来自亲朋熟识的情感信任。长期的交往也使其获得的认知信任偏高。计算信任是基于交易双方的理性选择,依靠强关系连结的创业者和支持者都不会计算信任所带来的成本与收益,因此该阶段的计算信任出现的可能性很小。创业初始阶段的交易双方均无法摈弃特定的交易对象,转而完全依靠法律规章、第三方机构等。所以在创业初期的社会网络中制度信任的程度也较低。
在创业的发展期,随着强关系均衡的打破和弱关系的介入,社会网络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一是随着一些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强关系成员退出,使得此阶段社会网络中的情感信任程度有所降低。二是随着新创企业进入弱关系稠密地带,交易内容愈加具体实在,社会网络中的认知信任不断增强。三是为了更大化地获取利益,经济主体要通过频繁沟通、谈判来预测对方想法从而提高市场化经济计算的准确度,因而网络中计算信任不断增强。四是新创企业也逐渐受到一种制约,即来自与弱关系稠密地带相伴而生的由联盟的实力及威望所形成的制度环境的制约,因此此时的制度信任相对初期较高。
在企业创业的成熟阶段,风险投资机构和新创企业会在进行网络联盟之前充分计算互补资源,即各自拥有哪些双方共享大于一方独用的资源。所以联盟网络中形成了较高的计算信任。Burt认为社会网络中拥有广泛的社会关系能够带来显著的提名优势。因此在创业成熟阶段,新创企业在社会网络中具有很高的认知信任。由于不断地重复交易,社会网络中的各成员共同学习,互为战略伙伴,因此网络中的情感信任显著提升。最终,更为随意的交换过程取代了特定交易活动,更为广泛的社会联系取代了特定的交易对象,信任的对象也从个人或组织转到了个人或组织所在的制度环境,网络内部的交易逐渐变成组织间基于制度的交易。此阶段网络中的制度信任明显高于创业的前两阶段。
在新创企业创业的不同阶段,各种维度的信任水平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动态过程。不同类型的信任程度的改变不是独立的,不同层面的信任可以相互促进或渗透。频繁的社会交往会促使双方建立情感信任,情感信任可使双方具有更多共同话题,从而促进认知信任。反过来,拥有共同价值观的人更容易加深亲密程度,提高情感信任。高度的情感信任和认知信任容易在团体内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促进制度信任的提高。完善的制度环境和情感联系会增加对对方利益认同,逐渐削弱计算信任。新创企业在创业过程中通过与社会网络中成员交往不断受益,不仅获得了所需资源,更通过与关系主体不断建立信任从而为企业带来了协同效应。因此,得出命题3:
P3:在创业不同阶段,随着社会网络中不同种类的信任互相影响和延伸,虽它们各自呈现出不同的演变轨迹,但信任整体呈上升的趋势。
三、社会网络强健性动态演进暨整体演进机理
在前面我们分析了三个维度的独立演进路径后,这里将研究强健性维度的动态演进,旨在探讨三个维度如何在创业各阶段相互影响以促使社会网络成为一个强健网络。
正如前面所述,任何一个网络系统都会面临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冲击。任何一种冲击都是对网络抗扰动能力、预测力等的考验。而且在创业的不同阶段,网络的强健性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可见,网络的强健性是一个因应环境而变的权变变量,是一个动态性概念。
在创业初期,依靠强关系嵌入社会网络的新创企业无法与网络中心直接联系,间接与网络其他节点的联系也较少,合作伙伴的可替代性也很低。因此任何利益相关者的缺失都有可能导致创业活动的失败。创业者在该阶段利用强关系嵌入社会网络,提升创业的行动性,依靠相当长时期的频繁交往中建立和深化交易双方的信任。网络成员只能依赖较高的情感信任和认知信任以及约定俗成的合作模式来抵御个人层面的失败以使组织网络继续运转。此时社会网络的强健性较低。创业者并不会也不能够制定获取各种资源的战略,而仅会致力于识别最需要的资源并明确获得路径。网络弹性是网络强健性的具体表现,创业初期网络节点之间在空间和时间上交互方式的改变程度较小,因此新创企业在该阶段的社会网络强健性不高。
在创业发展期,新创企业通过一系列的价值创造活动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新创企业社会网络中心性的提升使得企业获得广泛的社会接触。成员之间的弱关系连结随之增加。Stuart et al.表明网络节点离社会网络中心即关系稠密地带越近,越有可能与高声誉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了达到创业成功,新创企业有计划地远离社会网络的边缘,依靠创业初期建立的桥梁从网络关系稀疏地带迁移到关系稠密地带。网络内分工不断细化,因此交易活动更加具体,社会网络规模有一定的扩张。网络多样性的深化有助于避免因大量冗余的信息带来网络堵塞和成员冲突增加的问题。同时,弱关系为信任产生提供凭证基础,关系各方的了解程度加深,企业信誉的积累提高了其他网络成员对其的关注度,社会网络中的信任程度和社会网络成员管理自身与协调相互关系的能力随之提升。在经济活动中,交易双方达成共识往往需要较高的谈判成本,信任的提高降低了新创企业因协调、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交易成本,有利于提高其社会网络的运行效率。而Jen认为强健性正是测量一个系统运行和转换的效率重要指标。社会网络在多种策略之间的转变抵御了信息堵塞或节点联系断裂而导致网络功能失调和系统崩溃的威胁,不断增强的强健性使社会网络减少了遭受致命突变破坏的可能。
在创业成熟期,一是随着网络边界的扩大,社会网络在面临网络节点随机失败时具有更高的强健性。依靠弱关系联结网络能够产生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来保持和巩固网络自身,具体表现为凭借整个系统的能力去产生新的成员,或者将自身网络与其他网络连接。二是社会网络耦合中心度的提升使网络获得新的配置或重塑结构,从而在冲击下得以生存。此时,处于社会网络相对中心位置的行为者更易被网络中其他位置的行为者感知到可信。三是网络中有实力成员的增加及资源的持续投入对社会网络的强健性有正向提升作用。创业的成功不仅取决于社会网络中成员的实力,还取决于网络中各成员投资的持续性。网络成员的通力合作提高了网络向新功能进化的能力、重塑了问题解决流程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以更好应对重大外部和内部改变。四是成员身份的多元化增强了社会网络的强健性。某些成员既是合作者又是竞争者,不同网络成员所赋予的角色也存在交叉和重叠之处,从而也导致了信息在不同成员之间传递的差异性和复杂性,网络中的成员也难以简单加以分离。新创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的网络联盟使得社会网络规模和网络成员的素质特征发生了动态改变,新社会网络获得更高的强健性以抵御冲击。由此,得出命题4:
P4:社会网络在创业过程中不断积攒的强健性使其在遭受蓄意攻击时保持较大弹性,并尽可能地保持无懈可击。
结构性维度、关系性维度、认知性维度是网络整体性维度的诱发剂,强健性则为社会网络整体性的外在表现。首先,创业过程中社会网络的三个维度各自呈现以下演进轨迹,即新创企业在所嵌入社会网络中心性的提升使得企业获得广泛的社会接触,社会网络趋于更加多元化;随着创业的推进,新创企业对强关系的依赖逐步让位于弱关系,以弱关系为主的网络联系加强了社会网络成员管理自身与协调相互关系的能力;而不断增强的信任程度使网络成员的联合依存度相应提升。其次,创业过程中社会网络在结构维度、关系维度、信任维度之间的横向联系及其动态演进增强了社会网络中的异质性,其所产生的协同效应诱发社会网络成为一个强健的社会网络。再次,最终社会网络以弹性有序结构代替了稳定结构,以渐变和突变代替了静态不变,从一个均衡动态演进为另一个更为强健的均衡。社会网络中的任意性、开放性和多功能性是附加的独特的组织财富。这个更为强健的社会网络能源源不断地为新创企业提供多元化的信息通路和资源,在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的同时提升绩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本研究从强健性维度视角对企业创业过程中社会网络动态变化进行探索,突破已有研究片面讨论网络特征的局限。通过网路不同维度对网络的相互作用机理,丰富和扩展了社会网络和创业研究的内涵。对社会网络整体系统的研究,与只关注网络某些维度相比,整体社会网络更好地解释了网络内部各节点隐藏的相互关系与动态演进所产生的影响,有利于创业者对社会网络更加系统的认识,从而卓有成效地加以利用与实践。本文从时间维度探讨了新创企业社会网络的演进规律,新创企业因此也需要动态地识别与管理在不同的创业阶段影响网络变化的因素,适当调整网络结构。营造强健的社会网络有助于巩固网络内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联系,提高网络的规范性及运作效率,有助于帮助新创企业抵御在创业活动过程中遇到的不确定风险,提高新创企业创业绩效。
但今后还需对强健性这一变量的相关构念作进一步探索,以构建相应动态模型对社会网络强健性问题进行实证研究。此外,在明确强健性之于社会网络重要性的基础上,还应提出提升强健性的方法与对策,以指导企业创业实践。本文只选取了社会网络的代表性维度与整体性维度思辨性解读网络动态演变的过程,然而网络中其他因素对网络强健性以及网络演进是否构成影响以及构成多大的影响,这些变量如何发挥其作用也是未来进一步考察的领域。
标签:创业论文; 社会网络论文; 社会结构论文; 创业资源论文; 网络结构论文; 创业能力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空间维度论文; 组织环境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认知过程论文; 情感计算论文; 维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