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电气自动化控制实现论文_招华敏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电气自动化控制实现论文_招华敏

东莞乔锋机械有限公司 广东 东莞523000

摘要: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应用于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对于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人工智能;电气;自动化

引言

在电气自动化发展中,随着生产要求不断提高,传统技术应用逐渐暴露出了很多缺陷。在新的发展时期,随着科技水平提高,为了进一步提升电气自动化程度,需要对传统电气自动化中的不足进行弥补,提高电气自动化程度。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也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果。

1智能化技术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价值

人工智能(AI)是新时期逻辑学、数学、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综合利用和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和综合领域。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和创新,人工智能技术已与工业制造、社会生产等各行业进行了整合和综合利用,实现了机械对人脑的模拟,提升了生产、制造、加工、调控的安全性、效率性和集约性。在工业领域,人工智能被定位为:通过高效率、新型数据加工技术、计算机系统和新一代网络实现信息的智能化处理,在模拟人类智能行为和方式的基础上,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行为、处理,进而大幅度提高工业生产、制造、加工的效率和质量。从全球层面看,人工智能已经进入了初步成熟阶段,不但在计算机、网络等硬件层面有了巨大的提升,而且在智能控制和大数据等软件水平上持续获得改进。根据国家战略和自身发展与上世纪末期引入人工智能这一概念,我国经过近二十年的应用和研究,已经在工业上实现了基础性应用,在提升工业生产、制造、加工安全性、效率性的同时,也做到了对资金、资源和能源的集约化和系统化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目前实际来讲,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主要是依赖PLC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实现自动控制,但是难以实现智能化的操作。而智能化技术与PLC技术相比,智能程度更高,可以在自动控制的基础上发挥其他功能,体现出更加重要的价值:

2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

2.1神经网络控制

神经网络控制能够以生物神经功能为模型,传入的数据会对生物神经元产生应激反馈,输出到相联的神经元上进行传递,输入与输出之间呈非线性关系变换。神经网络由自适应原件和层次组织构成,形成大规模的连接,构成神经网络。与生物神经网络处理方式类型,因此被称为仿生物神经功能。神经网络控制能够模仿生物的思考方式,建立网络,对所接受的信息做出相应的处理动作。神经网路内部包含大量的处理元,实际上,所建设的神经网络仅对生物思考进行了抽象的模拟,并不能完全反映生物思考的功能性。其对信息的接受与处理也建立在神经元基础上,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存储与分析,并通过数据不断学习,以动态化形式演示出来。不同的神经元组成的网络可接受多组输入信息,按照既定的规则进行处理,转换为信息输出。神经网络中的神经元连接十分复杂,各种神经元均以非线性的方式传递信息。但输入与输出的信号之间存在多种联系,针对此可以通过人工构建成特殊的联系,即“黑箱模型”,尤其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2.2电气自动化设备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高度的复杂性,所以电气自动化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涉及到的领域、专业以及学科也是比较复杂的。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专业中,具体的工作过程有着较高的技术含量,因此要求工作人员要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随着电气自动化控制要求不断能提升,对于专业技术支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电气自动化设备中,要合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发挥其在相关领域中的作用和效果,进一步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平,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运用计算机技术,通过计算机编写相关控制程序,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提高电气设备自动化运行准确性和有效性,代替传统人工控制和操作,推动电气自动化设备进一步发展和技术水平提升。

2.3电气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控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过程控制,在过程控制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在于提高整个工作水平,而且也使整个控制过程更为智能化、更为方便与快捷。人工智能技术就是将预先编制好的程序通过计算机来实现控制,在这一过程中会有各方面的需求来满足所控制的要素,所以控制过程在整个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若要提高控制过程的有效性,就要整体提高人工智能技术的操作水平,并且控制过程也要不断地完善与更新,相关技术人员的水平也要有所提高。

2.4在设备的智能控制中的应用

在工业生产领域中,应用电气自动化就是为了提高机器设备的生产效率与质量,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而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电气自动化中,就能够解决电气自动化无法实现的相关工作,对其控制技术进行优化完善。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下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有三种,分别为专家系统控制、模糊控制以及神经网络控制。不仅可以广泛应用在对所有开关量、模拟量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与整理,还能够对设备与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诊断与修复。因此在人工智能技术下,可以促使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控制系统更加智能化、一体化,提高生产操作效率,促进我国工业行业的高速发展。

2.5故障诊断过程中的应用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相关领域及行业当中,发生一些故障是在所难免的。引发故障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在电气自动化工作过程中,对于发生的问题应当及时处理,否则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或破坏。传统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所匹配的维修检测方法相对落后,但在实际操作中,有较高的复杂程度,并且实际检修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都不够理想,很多故障问题在发生之后,依旧难以得到迅速有效解决,严重影响了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例如,在传统电气自动化控制操作中,当变压器发生故障时,传统检修方法需要先收集变压器油产生气体,通过研究和分析气体,进而判断变压器故障位置和故障原因。这种方法耗时较长,导致大修人员工作量显著增加。并且诊断过程中还可能影响到其他系统,导致生产无法继续。另外,若传统分析方法经常发生错误,不能准确发现和判断故障。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电气自动化控制后,对电气故障问题能够实现自动化诊断。可第一时间发现故障问题和位置,并向控制中心发出警报。一些基础、简单的故障,甚至能够由人工智能技术自行排出,无法处理的任务,也会向检修人员发出及时详细的报告,让检修人员能够迅速到位并解决故障,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运用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其不仅能够提升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还能够降低运行生产中所投入的成本,提升电气运行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要想与时代共同进步,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充分结合,不断完善,提升准确度与灵活度。

参考文献

[1]孙东昱.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J]系统解决方案,2017(01):13.

[2]巩明明.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J]电子商务,2016(29):147-148.

[3]田虓,范翠香,李洋,等.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专业认证中的应用[J].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2018,7(2):63-67.

[4]井萌,古东明.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思考[J].山东工业技术,2019,(4):175.

[5]王帮元.电气自动化控制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09):50-52.

论文作者:招华敏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  ;  ;  ;  ;  ;  ;  ;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电气自动化控制实现论文_招华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