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人民医院 宁夏回族自治区 751500
【摘 要】目的:分析临床血液检测对贫血检测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140例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期1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Hb、RBC、RDW、MCH、MCV、MCHC等指标。结果:经分组检验研究,观察组患者在Hb、RBC、RDW、MCH、MCV、MCHC等指标检验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检验作为贫血诊断的重要方式,其在检测过程中通过对Hb、RBC、RDW、MCH、MCV、MCHC等指标检测来比较正常人与贫血者之间的差异,血液检验对贫血诊断和鉴别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血液检验;贫血诊断;鉴别;价值
贫血一般指人体内的血红细胞容量低于正常范围值,患者出现的一种血液不正常现象。贫血目前大致分为缺铁性贫血、再生性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海洋性贫血等多种类型[1]。贫血患者一般日常会感觉到头晕、食欲不振、乏力以及心悸等症状,贫血严重者还可能导致休克或者死亡。贫血患者致病原因很多,目前普遍认为人体中红细胞容量减少所致,患者出现贫血对于其自身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我国的贫血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因此改善患者贫血生活质量,必须要提高贫血和诊断鉴别能力,当前采用血液检验方法进行贫血鉴定。本文将针对血液检验对于贫血症状鉴定和诊断价值进行探讨,选取本院自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140例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期1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140例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期1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性50例,女性90例,年龄在5~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8±6.7)岁,贫血类型为缺铁性贫血52例、再生性障碍性贫血2例、溶血性贫血20例、海洋性贫血66例;对照组男性60例,女性80例,年龄在1~5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9±6.8)岁。两组参与者的性别和年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纳入标准:(1)观察组患者均已经确证为贫血患者,对照组患者均为血液正常健康者;(2)二者均同意参与调查,且签署知情同意书;(3)二组参与调查者均没有其他血液型疾病;
排除标准:(1)观察组未确诊全部为贫血患者;(2)对照组没有患过贫血类型疾病;(3)参与调查者存在着不自愿行为,排除调查[2]。
1.2 方法
两组患者血液抽取均在早上,且参与调查者均为空腹状态。患者抽取血液之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且积极配合空腹抽血,抽取2mL静脉血,血液样本进行抗凝摇匀处理。使用DxH80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液分离和分析,生产企业为:Beckman Coulter,Inc.备案号为:国械备2014321号。检测操作必须严格按照血细胞分析仪执行,然后记录血液分析结果以及各个指标数值。
1.3 观察指标
本次调查主要以Hb、RBC、RDW、MCH、MCV、MCHC等指标作为实验的观察指标,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液指标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检验,以P<0.05为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液Hb、RBC、RDW、MCH、MCV、MCHC等指标平均值分别为:(85.6±11.2)g/L、(3.2±0.5)x109、(20.8±1.4)%、(21.6±3.3)pg、(62.3±7.7)fl、(315±5.7)g/L;对照组患者血液Hb、RBC、RDW、MCH、MCV、MCHC等指标平均值分别为:(125.7±12.1)g/L、(4.6±0.7)x109、(14.6±1.1)%、(38.9±3.8)pg、(92.7±11.3)fl、(339±6.3)g/L。观察组患者在Hb、RBC、RDW、MCH、MCV、MCHC等指标检验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目前,很多研究结果显示,贫血患者主要由于血液中铁代谢异常所致,红细胞在利用铁的过程中出现障碍,使得患者体内的血液存储铁减少或者匮乏,引起不同贫血患者体内铁代谢差异巨大[3]。贫血症作为当前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经过多年的研究,大众观点认为铁元素、造血功能障碍以及溶血性功能障碍史引起贫血症状的主要因素。贫血对于患者的生活健康和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因此必须加强贫血患者临床治疗和预防,而贫血诊断和鉴别对于贫血患者病情确诊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目前,比较大众的贫血诊断和鉴别方法属于血液检验,相同类似的基因检测技术虽然在诊断和鉴别上效果很显著,但是其检测的过程复杂、检查时间较长、造价高,基因检测不够大众化推广,因此当前仍然还是采用血液检验作为贫血诊断和鉴别的主要手段。
从本院的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在Hb、RBC、RDW、MCH、MCV、MCHC等指标检验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但是通过该方法不能确诊贫血患者到底属于什么类型的贫血,但是我们可以从单个的指标差异上可以实现辨别。如,通过该RDW指标可以分辨缺铁性贫血和海洋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的RDW分值较大,而海洋性贫血RDW和正常人的数值比较差异不大[4]。
综上所述,血液检验作为贫血诊断的重要方式,其在检测过程中通过对Hb、RBC、RDW、MCH、MCV、MCHC等指标检测来比较正常人与贫血者之间的差异,血液检验对贫血诊断和鉴别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凌,许华. 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探讨[J]. 基层医学论坛,2014,31:4260-4261.
[2]王晓红. 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 卫生职业教育,2015,17:125-126.
[3]吕静. 血液检验在贫血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2015,34:96-97.
[4]李冰. 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99:18-19.
论文作者:马成云,郑佩佩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4
标签:患者论文; 血液论文; 指标论文; 性贫血论文; 对照组论文; 价值论文; 差异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