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运动与当代高等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奥林匹克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23X(2002)04-0001-05
1908年第四届伦敦奥运会前夕,中国北方城市天津一份基督教青年会的刊物《天津青年》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向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提出三个问题:
中国何时才能派一位选手参加奥运会?
中国何时才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
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
中国人民用了整整100年的时间寻求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在这100年中,中国人民以自身的解放为前提,以多少代人的鲜血和生命为代价,以水滴石穿的忍耐和精卫填海的毅力,终于赢得了一个悲壮而圆满的结局。
因此,当北京将在2008年申办奥运会成功的信息传来,我们深感振奋,弥足珍贵。这毕竟是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长达一个世纪的期盼与热望。
今天,热情已归于平静,承诺要成为事实,扎扎实实的工作将迎来人类历史上最精彩的一届奥运会。在未来6年多的时间里,北京有许多事情要做,有许多关系需要调整,有许多难题需要解决。其中之一就是中国的高等教育如何向奥林匹克应答。也许这许多难题的解决还要依靠调整这一基本关系作为前提。
1 历史的回顾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大学曾经与奥林匹克有过相互吸引的密切关系。
——1907年10月24日,天津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先生在天津青年会第五届学校运动会的闭幕式上建议中国要加紧准备,争取早日参加奥运会。这位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的教育家、体育家是青年时代周恩来的导师。1952年当周恩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政务院总理的时候力排众议,克服种种困难派出了第一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体育代表团参加了赫尔辛基奥运会,应该说有其历史根由的。
——从1913年至1954年,由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发起的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后更名为远东运动会)是中国在奥运会外围的遭遇战,那时派出的运动员绝大多数是大学生,参加组织工作的也大多是大学的校长和教师。
——从第九届奥运会(1928年)开始,中国就参加了比赛,直至第十四届。参加比赛运动员的数量寥若晨星,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平平,常遭外国报刊舆论的讥讽。然而值得注意的事,这些运动员大多来自大专院校,是清一色的业余运动员。
——1952年在赫尔辛基奥运会闭幕的前一天,新中国体育代表团赶到了奥运会现场。由于种种政治纠葛,中国中断了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直到1979年,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国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合法地位。
——1956年再次组成了一支由大学生组成的体育代表团准备参加墨尔本奥运会,然而又由于政治原因,这批大学生与澳大利亚失之交臂,直到44年后他们的后人才终于踏上澳洲这片向往已久的土地。
2 奥林匹克运动与教育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奥林匹克运动的迅猛发展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它所动用的资源、能量、社会时间,以及它为社会提供的信息和情感冲动,每年都在成倍地增长。因此,奥林匹克运动与当代高等教育的关系,不仅是体育界、教育界关心的问题,也是各国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这是因为:第一,教育提高世界各国人口素质从而推动经济更快发展,这一点不仅在理论上和社会实际生活中,而且可以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印证;
第二,体育这种活跃的,迅速变化的社会文化现象,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现实生活和进步历程;
第三,教育和体育盘根错节。教育和体育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在未来的现代化社会里,它们在建造人的身体、精神、智力、情感和社会关系诸方面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对建立现代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方式、生活方式无疑都是卓有功效的。
2.1 体育与教育的本质联系
教育是以培养人、完善人为目的的,系统地传授知识经验的过程。不论传统教育、现代教育,还是未来教育,其实质都是人的再生产,教育的发展水平是以教育自觉实施的程度为衡量尺度的。
传统教育把政治、宗教、伦理、教育融为一体,以教育德、以德治国。现代教育则是一种与现代生产、现代科技和现代管理为标志的教育。
当代高等教育观念所出现的多元化的教育观念、民主的教育观念、终身教育的观念和学习化社会的观念已为世人广泛接受。在以上观念的影响下,出现了一场国际性的教育改革。
而教育观念的变化,教育改革的潮流,又不可遏止地冲击着世界体育的发展。一方面它呼唤着体育承担起更大的教育责任和社会责任,这是体育在新世纪教育中所起作用的主流:而另一方面,也出现了由于教育改革而削弱、排斥体育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在发展中国家存在,在发达国家也时有发生。
社会对体育的轻视与偏见,教育对竞技运动人才存在价值的估计不足,竞技体育自身发展的一些不良倾向,如过分追求功利目的,商业化、职业化的倾向,忽视运动员的文化知识学习、滥用药物等,这些虽然只是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暗流,但不容我们忽视,否则将会酿成奥林匹克发展的危机,造成教育与体育的分裂。
教育与体育分裂的后果是两败俱伤。在体育被挤出教育的时代,西方人的身心在宗教神学的泥淖里挣扎了一千多年,而东方则在儒教的怀抱里最终完成了“东亚病夫”的塑型。
古代奥运会的哀亡和长期湮没有很多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奥林匹克的意识和精神在教育中的消失,奥林匹克文化传承在学校教育中的废止。而近代奥林匹克的勃兴恰恰是打着“文艺复兴”的旗帜,乘近代教育兴起的潮流而繁荣于世的。20世纪末,奥林匹克出现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危机,再次提醒奥林匹克人要回归奥林匹克教育的本原,洁白的五环旗不要被商业化玷污。
2.2 奥林匹克教育的内容
奥林匹克的精髓是教育。《奥林匹克宪章》开宗明义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独特性在于它不仅仅是竞技运动的力量,而在于它深厚的文化力量。这种文化力量对人们的行为意识、伦理道德、心理情感等许多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征服力。
在诸多的社会文化形态中,体育运动以它的特质和魅力赢得和征服了青年。在肌肉发达的血肉身躯之间进行竞逐的背后,体育运动展现着人类的共同理想的价值观念。正是这些潜在的文化功能,使体育运动汇入了世界和平、进步、团结的洪流。
竞技运动的外观形态是战争,而它的实质核心却是和平。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倡导者,法国教育家埃·德·顾拜旦在他的《体育颂》中曾这样咏唱道:“啊,体育,你就是和平!你在各民族间建立愉快的联系。它在有节制、有组织、有技艺的体力较量中产生,使全世界的青年相互尊重和学习,使不同民族特质成为高尚而和平竞赛的动力。”
在奥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世界青年联欢节,在世界上形形色色、不可胜数的竞技运动中,人们把鲜花抛向那些年轻的体育英雄,争抢他们运动衫的碎片,热吻他们的脚印。这里包含着人们对他们的崇拜,对和平的厚爱,同时也深藏着人们对战争的痛恨和对贪欲的鄙夷。
参与原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第一原则,参与是基础。没有参与,就谈不上奥林匹克的理想、原则和宗旨等等。诚如顾拜旦先生所言:“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奋斗。”这一原则已被世界各国运动员和广大群众所广泛接受。
奥林匹克格言感召和鼓舞了多少胆怯、徘徊、犹疑的青年人走进体育的大门,踏上生活的大路。他们之中有的最终成了政治家和外交家,有的则成了经济学家和企业家。更有千千万万青少年在体育运动和游戏中得到了正义、公正、平等和荣誉的启蒙,懂得了在今后的生活中珍惜自己获得胜利的权利,也承担起了尊重对手去尽其所能的义务。
有人在一份报告中是这样写的:“体育要求孩子们遵守规则,又反过来要求同伴也遵守同样的规则,这使孩子们对了解个人的价值和尊重别人的权利有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获得了如何玩的公正的知识,并掌握了社会行为标准,因此体育对民主是再好不过的场合了。”
竞争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形式,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形式之一。竞争是竞技体育的灵魂,也是现代社会人们的一种重要得社会心理。奋斗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灵魂。
奋斗精神是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繁荣昌盛的重要品质,是人类最伟大、最可称颂的内在力量。赛场的奋斗是人类与自然、社会奋斗的缩影。奥林匹克精神要求人们具有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和克服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现代社会的青年人所具备的重要特征,就是在于准备和乐于接受他从未经历过的新的生活经验、新的思想观念、新的行为方式,准备接受社会改革和变化的挑战,具有强烈的个人效能感,对人和社会充满信心,办事讲求效率等,这些品质恰恰与奥林匹克的竞争性对人所提出的要求十分吻合。在竞争中,青年勇于向强者、权威和极限挑战,不断超越自我、超越他人,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公正是参与奥林匹克竞争的行为规范。奥林匹克精神蕴含了公正、平等、正义的内容,承认一切符合公正原则的优胜,唾弃和否定一切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
在人类千百年的漫长历史中,充斥着野蛮竞争和阴谋竞争。这些都是运用隐蔽的、欺诈的,甚至是罪恶的手段所进行的竞争。政治活动的明争暗斗,军事谋略的运筹帷幄,外交周旋的纵横捭阖,商贾巨富的尔虞我诈,土豪劣绅的巧取豪夺,常带有阴谋竞争的性质。
人们厌恶阴谋竞争,希冀公平竞争和规范竞争。而奥林匹克在这方面堪称典范。它为人类社会构筑了一个公平竞争和规范竞争的模式。这是一个平等得使每一个人都乐于接受,通俗得使每一个人都能够接受的模式。
它保障了这场竞争参与者的同等的资格、共同的权力和均等的机会,这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这种平等的意识里,人的尊严,人的权利第一次公平地得以展现。
它向世人预示,竞争的最终成败不在于人间的一切先赋的不平等。而在于自身素质的高下和付出努力的的多寡。奥林匹克最好地体现出了这种公平意识,也正是由于这种平等的存在,才使奥林匹克为千万人所热爱、向往和追求。
公平规范的竞争是要靠伦理和规则来维护的。奥林匹克倡导的“费厄泼赖”(fair play)精神,就是一种人道礼让的精神。fair的含义就是民主、公平和依法办事。
奥林匹克的竞争是在一套被国际社会共同承认的“规则”下进行的,这套规则包括竞技项目规则、竞赛规程、裁判法和其它有关文件,它们都具有法律的效力,是裁决比赛结果、仲裁纠纷事端、评价社会功利的基本根据,它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人们正当契约关系的基本依据。
应该说奥林匹克所提倡的竞争是一种最可爱的竞争,因为它是一种源于游戏的竞争。
奥林匹克教育的核心是美和尊严。“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体育运动应该是青年成长过程中一段重要的生活经历”(《奥林匹克宪章》基本原则)。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心身必须得到全面、完善、协调的发展。青年人不仅要把自己的身体看成是社会的一个机器,具有美观匀称的外形,在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等各方面都能满足快节奏地运转和准确作:而且应该意识到把自己的身体塑造的完美、协调,这本身也是一种生活追求。因为这也是一种尊严、一种享受、一种幸福。
进而,如果青年人能够在竞技运动中发掘自己身体的最大潜力,显示自己在运动技能方面的才干,那么他就可以从更多的方面了解自己的价值。而一个在青少年时代缺乏游戏、运动经历的人,一个没有体育兴趣爱好、没有形成终身体育概念的人将带有毕生的身心缺陷。
哲学家称体育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统一体,其中竞争与合作、时代与传统、国际与民族、民主与法制、服从与抗争、荣与辱、爱与恨、美与丑、协作与对抗、严肃与幽默同时并存。参与其间的青年可以得到潜移默化的教益,所以可以说体育本身就是青年的教师。
奥林匹克运动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体育活动,其最高目标,是要通过体育活动的手段,把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凝聚在一起,使大家相互交往,增进了解和友谊,进而达到世界的团结、和平、进步的目的。
2.3 奥林匹克教育的主体是青年
“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奥林匹克宪章》基本原则)。
大学生(包括研究生)是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而且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人群。他们的年龄一般在17至28岁之间,正处在青年期。体育运动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他们的生活方式受体育运动影响是相当深刻的。
由于体育运动的存在,使青年人的余暇时间支配、生活节奏、生活空间、行为方式、消费结构都发生了变化。体育运动使青年的余暇时间更加丰富多彩,青年人像候鸟一样驱车涌向海滨浴场、深林野营地或举行各种赛事的运动场。青年人按照体育的时间表决定自己的进退行止。
据一项社会调查表明:在中国,约有59.8%的大学生读过有关奥林匹克方面的书籍;绝大多数大学生观看、收听奥运会赛事,而接受这些信息的首要原因是关注中国代表团的成绩;大学生对奥林匹克的教育意义表现出普遍的认同。而女大学生对奥运会所表达的艺术美的追求和对美的敏感性,强于男大学生。而对奥运会上出现的滥用违禁药物,奥运会面临暴力、恐怖活动的威胁,普遍表示忧虑。
人,之成为人,不仅是指生物性上的成熟,而且还是在社会性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吸收文化的过程中,在学习、消化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经验的过程中,实现社会化。而在青年接受的诸多“社会教化”中,体育运动对他们学习社会知识、掌握行为规范、形成价值观念、树立理想目标等。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有一位美国总统这样说:“一个男孩不会运动和比赛是很大的缺陷,每一个懂得怎样玩棒球或橄榄球,怎样摔跤拳击的男孩,也同样懂得怎样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公民。”确实如此,青年人可以在体育运动中学会服从裁判、遵守规则,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把握正常的人际关系。
许许多多的青年人就是以体育运动作为起点走入社会,而各种各样鲜明个性,也往往是在体育实践中发展成熟起来的。
青年,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体育,亦然。前者按自然法则运行,只要这个星球上还有人类存在,青年就永远是推动它运转的一支生力军。后者,因其在人类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它与人类的文明同龄,与现今众多的文化成果等价,与未来的生活休戚相关——同样会遵奉繁荣发展的规律,运动不息。
大学生是青年人中最活跃、最有创造力的组成部分;而奥林匹克运动是当代世界体育运动的主流与核心,因此当我们讲:“体育运动属于世界青年,青年世界拥有体育运动”这个命题的时候,就意味着在当代高等教育中,奥林匹克应该是难以割舍的一部分,奥林匹克运动既是实施教育的有效手段,也是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
今天,我们无意夸张奥林匹克运动对青年的社会价值。然而,如果我们无视其间的天然联系,压抑青年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追求和向往,不给青年创造更多参与体育的机会和场合,将是愚不可及的。
3 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高等教育
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无论它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的,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讨新的学术领域。换言之,凡是需要人们理智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那里就会有大学(普西,1963)。
在现代社会里,大学被誉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站。”知识的保存,传授、传播、应用和创新,文明的传承和进步,人才的发掘与培育,科学的发现与技术的更新,社会的文明与理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沟通,无不依赖大学作为基础。
大学的使命之一是文化的传承。文化是一种生命的信念,一种带有我们时代特征的信念。没有文化的生活是有缺陷的生活,是遭到破坏、不真实的生活。奥林匹克是人类创造的最为灿烂的竞技文化、体育文化和身体文化,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学都不应对这种文化熟视无睹。
因为身体是人类拥有这个世界的总的媒体。由于现代社会中,人的片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因此,要使人的身、心、群得到全面的均衡发展,也必须从生活方式入手。通过切实可行的途径,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奥林匹克主义明确地宣布它是一种“人生哲学”,旨在创造一种使人全面发展的“生活方式”。
3.1 中国传统教育与奥林匹克的吸引与排斥
中国传统教育中始终没有形成完整的竞技运动体系,在高等教育中与世界许多国家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是中国的教育对吸收和接纳奥林匹克运动有着不少天然的有利条件:
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做贡献的强烈愿望,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天性”,推动了与奥林匹克的结合。西方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展望二十一世纪》中说:“世界统一是避免人类集体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式的中华民族。”
在历史上,中国曾为世界文化的大融合出过大力,包括恢复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内的欧洲“文艺复兴”就是在吸取了大量的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完成的。中国辽阔的幅员、众多的人口、悠久的文化、壮大的实力,决定了我们中国必须对世界文化,做出更多的贡献。在体育运动领域,我们不仅要参与奥林匹克运动,而且要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
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具有良好的消化吸收能力,我们从来不恐惧外来异质文化的介入,而具有较小的排他性。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西方竞技运动是当今世界的主体体育文化,对奥林匹克的接受就是对世界文化的接受。
由于中国自身体育文化的强大,从来不必担心“持续的、全球性的”奥林匹克运动的冲击。而从中国传统文化良好的兼容性的特质来看,中国对奥林匹克的态度,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必然延续,是中国进入国际大家庭的标志。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及和平思想是与奥林匹克主义一脉相承的。民为邦本是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之一。它在整个中国文化中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传统,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主义特色。中国文化的另一个基本精神就是贵和持中,看重和谐,坚持中道,是渗透中华民族肌体每一个毛孔的精神。
中国文化不仅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而且在国与国的关系上,都表现出那种雍容、和平、温良、宽柔的品格。这些特征与奥林匹克主义是完全契合的。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二千五百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举办,也许就包含了这句话隐含的精神。
中国的体育运动是在充满了屈辱和痛苦的形势下与世界潮流汇合的,这就给中国体育将近100年的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中国始终有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表达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强烈心里愿望。
当然,中国传统文化对接受奥林匹克也存在着一些不利条件,如中国传统教育中缺乏竞争意识、科学观念,缺乏培养和发展个性的环境和条件等。这些既是发展奥林匹克运动所欠缺的,更是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所急需的现代人的心理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讲,接受奥林匹克运动是一次全民现代化的基本训练。它对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就更难以估量。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要求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和体育都相应地发生适应性的变化,从而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而奥林匹克在中国的普及,对创造这种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有着重要的价值。
奥林匹克运动有助于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调整。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理想,一种永远不会实现,然而却不断寻求或重新发现的理想。它总是表现着人战胜自我的精神,这一胜利不会完全取得,因而总需要不断努力。于是奥林匹克精神为人类之间的相互竞争提供了道德基础和伦理准则。
奥林匹克的这一精神远远超出了体育场的范畴,在科学、艺术、军事,特别是在经济领域有着重要的推演价值。这对我们中国这样一个曾经非常缺乏竞争传统的民族尤为重要。奥林匹克在中国的大踏步前进,使一代自立、自强、自信的新型人格成长起来,取代了自我贬抑、自我萎缩的君子人格。
奥林匹克运动有利于建立平等的观念,所谓平等观,是指人们彼此之间承认其权力和地位平等的一种理想化表现。这种平等观,不是以分配均等为目标,而是以机会均等为条件,即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平等,它要求每个人都应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参与市场竞争,并且排斥一切特殊权利,反对一切权利依附。
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一种民主化程度很高的活动,它给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平等生活的模式和民主行为的范例。同时,奥林匹克运动模拟了法治社会的准则,青年人一旦踏进这个小的“社会”,就会心悦诚服地遵守它的各项“法律”——游戏竞赛的规则,它教导着每一个参与者珍惜自己获取胜利的权利,同时承担义务让对手去尽其所能。
奥林匹克运动的空间是全球性,时间是广延性的。其最高层次的活动——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全世界运动员盛大的体育节。然而,奥林匹克又是唤醒,振奋参与者民族意识的重要文化手段。在新的世纪,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将进行更大规模的交流、融合与渗透,全球化的趋势锐不可当。
然而世界上现存的两千多个千差万别的民族,并未因这种融合和渗透,丧失各自存在的价值。恰恰相反,每个民族都在这场国际性的现代化“运动会”上竞相施展自己的才能,强化自己的民族个性。体育运动可以唤起青年的民族归属感、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它与民族的荣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因此,体育牢固地维系着民族情感,使他的每一个成员,尤其是青年,都能享受到归属她的荣誉感,认同于她的义务感。中国把参加奥运会确立为竞技体育的最高层次,因为奥林匹克运动会是青年一代回归民族传统的理想场合。
奥林匹克主义与马克思所创造的理论学说并行不悖。奥林匹克主义是当代先进文化在体育领域的反映。它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精神文明的类型,丰富了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
在奥林匹克的旗帜下,青年一代可以在体育运动中无拘束地驰骋,发挥才干,创造奇迹,同时在体育运动中凝结出的思想成果,如“拼搏精神”、“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又潜移默化地进入了青年的思想模式,成为其中最活跃、最激动人心的一部分。
3.2 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奥林匹克责任
在世界多数国家,大学生是发展高水平竞技体育、创造奥林匹克竞技文化的主力。大学生因其年龄特点与文化素质的优势,在各国竞技体育中占有独特地位,大学生不仅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是主要参与者,而且是历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积极支持者。而且奥运会主办城市的许多比赛设施都设在大学校园里。各高等学校对奥运会科技方面的支持也是成绩卓著的。各国留学生在奥运会期间也都能发挥特殊的文化沟通的作用。
毋庸讳言的是,近几十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与奥林匹克的关系较为疏远。造成这种疏远的原因是:
——中国的竞技体育负担着沉重的民族责任,满足着多方面的政治需求,承受着难以释怀的社会心理压力。在中国进入奥运会后,运动员的表现和比赛成绩是全国瞩目的焦点。
——计划经济将上述的民众与国家的政治欲求用制度的方式固定下来,整个竞技体育成为国家体育事业中中心密度最高的一部分。运动员的选拔、训练、比赛,文化教育、生活待遇、退役安置都由一个单独的行政系统管理着的。
——中国的高等学校受到来自人口迅速膨胀的压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要求,高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这种不足表现在体育教育上尤为明显,高等学校在场地设施、体育教师教练、体育经费等方面都很难承受竞技体育的负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改革走上了社会化和产业化的道路,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要将部分竞技运动项目,包括一部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参赛工作逐渐化解到高等学校去。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如下的一些工作:
——部分体育院系,如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承担了培养奥运选手的工作,一些院校正在建设成高水平奥林匹克的训练基地。
——大多数省、市、自治区的体工队正在做院校化的改造,如南京体育学院、吉林体育学院等。
——有近百所大学组建了高水平运动队,尽管目前的运动成绩还不算高,还达不到奥运会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水准,但这是中国体育未来的希望所在。
——个别有条件的大学开始了与体工队的合作,如清华大学等。一些奥运选手和他们的教练成为该校的大学生和教授。
——一些大学还组织了较高水平的全国联赛,如中国篮球的CUBA比赛。
中国大学对体育科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的体育科研力量集中在高等学校。从1988年开始,中国的学者走上国际奥林匹克科学大会的讲坛。1996年,我国派出18人组成的中国体育科技代表团赴美国参加国际奥林匹克科学大会,中国学者的论文已广泛涉及到运动生理、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训练学、奥林匹克运动和体育社会学等领域,他们之中大部分来自高等学校。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奥林匹克教育在我国高等学校呈现出喜人的景象。1993年我国编写了世界上第一本全面系统的《奥林匹克运动》教材,并在全国各体育院校中开设了相关课程,广泛深入地在青年学生中进行了奥林匹克教育。2001年开始许多地方编写的大学《体育与健康》教材中都增加了奥林匹克教育的内容。
可以预见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将会极大地推动中国高等体育教育改革的进程,将会极大地推进奥林匹克文化在高等学校的传播与发展。作为一个里程碑,2008年奥运会将迎来中国高等教育中面向世界体育的一次剧烈变革。
同时,也可以预料的是,中国的大学和大学生将以不可遏制的热情来迎接和支持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到那时,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有来自大学校园莘莘学子走上奥运会的领奖台,而且可以看到大学生们身着志愿者的服装忙碌的身影,我们不仅可以听到他们作为拉拉队的呐喊,也可以听到他们在奥运会科学大会上的答辩。
中国当代高等教育与奥林匹克运动完全融合之日,就是中国体育运动高度繁荣之时。
标签:奥林匹克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竞技体育论文; 2008年北京奥运会论文; 奥运会项目论文; 体育精神论文; 体育功能论文; 青年生活论文; 社会观念论文; 中国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