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材知识体系的构建_课程标准论文

中学历史教材知识体系的构建_课程标准论文

中学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的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教科书论文,体系论文,中学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历史课程标准较之历史教学大纲一个很大的进步就是实现了由刚性向弹性的转变。少了些强硬性的指令,而多了些建设性的指导。这种变化为教科书的编写者留下了极大的创造空间,如何更好地实现历史课程标准知识体系向教科书知识体系的有效转变,真正实现历史教科书的多样化,成为广大历史教师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全面理解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树立正确的教科书编写指导思想

1.关于历史课程标准的核心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四大板块组成。规定了历史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了教学和评价的建议。课程目标部分虽然所占篇幅并不多,但如果按照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这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来解释,课程目标是预期学生的变化与发展,是课程性质、课程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选择和确立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内容、形式和方法的根据,因此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占有主导地位,是课程标准的核心。

2.关于历史课程标准与历史教科书的关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走进新课程》及《历史课程标准》都有类似的论述。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应依照历史课程标准是正确的,但所遵循的应是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知识框架,而不应囿于历史课程标准所罗列的知识要点,否则很难实现历史教科书的多样化。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国古代史“中华民族的起源”部分为例,无论是人教版还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教科书都是讲的大致相同的内容。元谋人、北京人、半坡、河姆渡一个都不少,只是在表述方法上稍微有些区别罢了。这不能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标多本”。多样化包括内容多样化和形式多样化,而内容决定形式,所以内容多样化,是第一位的。不同版本的历史教科书在内容上应各有侧重,这样才有可能把历史课标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因此,在教科书编写过程中应牢牢树立课程目标的观念,所做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实现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这是教科书编纂的指导思想,也是评判的标准。教科书内容应实现对课标“内容标准”的继承与超越,须知“尽信书不如无书”,对课程标准也是一样。

二、中学历史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与呈现

中学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的建构,说到底是教科书内容与形式,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对历史教科书的形式以及整个历史教学有决定性的影响,选择什么内容,讲述哪些史实和观点,是历史教科书编写中必须着力解决的核心和关键问题。影响中学历史教科书内容选择的因素有很多,但有三方面因素应处于优先考虑的地位,即考虑所选内容是否具有适应性、人文教育性、前沿性。

1.选择适应中学生认知的历史知识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一直以生产关系的变化来展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以政治史为主线,辅之以经济史、文化史,而与中学生生活经验有关联的文明史、社会史、生活史、宗教史等有趣知识则很少涉及。原本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历史被抽去了灵魂与血液,只剩下干巴巴的骨架。十二三岁的年轻学生所学的是他们根本不可能搞懂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等一些极其抽象深奥的专业化术语,背诵的是“分封制”、“宗法制”、“租庸调制”、“地丁银”这类与生活毫不相干的概念。所以,大部分中学生不喜欢历史教科书,而宁愿通过去读传奇、演义、听故事去了解,他们其实很喜欢的历史。对中学历史教科书“繁、难、偏、旧”的指责也此起彼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对学生的认知需求和认知发展水平考虑得不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在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取代了原来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较之教学大纲的一个很大进步就是明确了中学历史教育属于非专业历史教育。“历史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应面向全体学生”,“历史课程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这种变化应该体现在中学历史教科书当中。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理与心理发育的高峰时期,但由于年龄小,社会阅历相对较少,认知水平相对较低,接受抽象的历史知识相对困难。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最易于接受情感性的知识,最易于被生动的故事情节所感动,也易于被美好的文采所吸引,所以假如历史教科书能注意在内容上生动具体,妙趣横生,在文笔上注意文采,是可以起到让学生爱学的效果的。建议缩小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的比重,而增加文明史、生活史、宗教史、科技史的比重;缩小古代史的比重,增加近现代史的比重;淡化中国史和世界史的界限,缩小外国史所占比重,而只选取在世界历史发展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事件。要把人类发展中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丰富多彩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变化的史实作为历史教材的主要内容。特别建议加大历史人物的内容,把历史人物写活。可以考虑在一些章节的标题或正文中,酌情突出历史人物的事迹,甚至可以选择以历史人物为中心元素阐述历史事件,以人带事,以事讲史。例如讲鸦片战争可以突出“林则徐禁烟”、“道光帝被迫向英国宣战”、“魏源呼唤师夷长技以制夷”等几个很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他们在禁烟运动、鸦片战争以及鸦片战争后学习西方新思潮的兴起等事件与社会舆论中,都是叱咤风云的关键人物,若把他们的事迹与这些事件的基本内容融为一体来阐述,对中学生来说了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获得历史知识和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是比较容易的。

2.注意选择具有人文教育价值的历史知识

历史是帮助人们记忆和认同人类文化遗产的学科,如果所有以往知识都被排除掉的话,任何个人、群体还是社会都不能生存,尤其是群体或社会的记忆。如果失去记忆,个体将很难去理解和同情别人,很难找准自己的位置,很难作出明智的决定,因为他们失去了作为个体所应有的对自己特性感觉。所以说,历史是人们学会思考和行动,提升人们的素养,特别是关怀人们的身心自由的学科,这应当成为我们界定历史教育功能的依据和理论基础。《历史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方面以极大的篇幅彰显历史课程的人文属性,这是极具导向性的。因此,是否具有人文教育价值应当成为我们取舍历史知识的一个重要标准,建议从以下几点予以考虑。

(1)突出做人的道理

著名的史学家白寿彝说过,历史教育关键主要有三条,第一条是讲做人的道理,第二条是讲人类改造自然的道理,第三条是讲历代治乱兴衰。在这三条中,第一条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学历史首先要懂得做人的道理。新编历史教科书在突出做人道理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书中叙述了古今中外许多优秀人物的感人事迹。其中有孔子的勤奋好学、屈原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张骞百折不挠的开拓精神,岳飞不计较个人得失、廉洁正直的人品。教学中若能把这些有血有肉的内容讲深讲透,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了生动形象的做人方面的教育。同时新教科书中还选入了许多我国古代的名言警句,如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戚继光的“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等等。这些名言警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遗产,也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好材料,它会启迪学生思考如何做人,对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起积极的作用。

(2)突出历史教育中的公民教育功能

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对知识、能力、行为、智慧和文化等学习内容有着特殊要求,执行这种教育的核心在于建造一个公正的现代社会。围绕“公正”二字,合格公民的标准主要在社会态度、社会意识、社会行为方面。在施教方面,它通过传递一定社会的独特的思想、责任、公民道德以及传统文化,使社会成员获得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价值观、情感以及技能,进而促进公民权利的发展。公民的文明举止,安全的生活准则,良好的判断能力、批判能力和决策能力,健全的人格和自主的社会信仰,是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显然,历史教育对上述教育内容有着极强的渗透作用,在公民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历史教育理应成为公民教育的主阵地。

三、关注史学研究成果,适量选用具有前沿性的知识

历史教科书是时代性较强的一种教科书,它应当反映时代精神,因此在内容选择时,在保持教科书内容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可考虑适当增加一些前沿性的知识。不如此,很难解决以往教科书固有的“旧”的问题。

长期以来,鉴于教科书的更新周期较长,编写者对于教科书知识的稳定性考虑得较多,所以对于史学研究以及考古学发现的关注不够积极,总体来说存在一种“等”的思想,体现在教科书中就是内容显得陈旧,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更无法满足中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渴求。因此要构建新的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对新知识的选用方面要采取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时刻关注史学研究和考古发现的新成果,以期尽早在教学中得以体现。

值得欣慰的是各个版本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对此作了有益的尝试,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原来教材中夏、商、周三个早期王朝的年代是模糊不清的,一般都用“约公元前多少世纪”,没有确切的年代时间,新教材采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明确禹是夏朝的建立者,并将夏朝建立的时间由“公元前21世纪”精确为“约公元前2070年”;关于五四运动,原来教材中,一直认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起了指导和推动作用,新教材的观点则是“五四”的发生具有自发性,不是谁指导和推动的,陈独秀、李大钊在运动发生后积极支持学生运动,他们的影响在于思想准备,不是领导作用。

新的史料、观点在教科书中的呈现,一方面可以使中学生了解到更为客观、科学的历史知识,但更重要的价值是有助于学生树立一种开放的历史观念。长期以来,我们在构建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时,往往视历史知识具有客观性,历史教科书对知识的呈现具有终结性和最高判断权。教科书编写者往往用过多的历史结论潜意识地引导和“控制”着学生的分析和思维。新的史料观点的出现,可以有效地打破这种惯性思维模式。学生们可以意识到,像其他知识一样,历史知识也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发展性,是鲜活的,而非僵死的。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师生教学活动中探究性学习的展开。

前沿性知识的选择必须要坚持科学、适量原则,切不可为了哗众取宠而大量引进当下一些时髦的观点学说。进入教科书中的内容必须是经过专家学者反复论证的,学术界不存在较大争议的,是最接近于客观真实的历史知识。但鉴于目前我国存在的考试及各项评价制度,保持中学历史知识体系相对稳定还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大量引进史学研究新成果有相当难度,这也注定了一套全新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应该坚持稳中求进的原则,逐步促成新体系的实现。

时至今日,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已进入了第五个年头,在中学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建构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我们所期望的体系还存在很大差距,这需要历史界同仁共同努力。相信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一定可以建立一套便教利学、乐教乐学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届时历史学科一定可以成为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学科。

标签:;  ;  ;  ;  

中学历史教材知识体系的构建_课程标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