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理念》读后感论文_魏向荣

《教育新理念》读后感论文_魏向荣

甘肃省通渭县马营小学 甘肃 定西 743033

读了袁振国老师的《教育新理念》,觉得他的这本书是从理念到实践、从课堂到课程、从学科教育到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学术观念等各个层面叙述了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实践操作方法;其各个层面无不透射出一个字“新”。

作者在写卢梭的教育观时,与中国的庄子进行了对比,这一点对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庄子主张的是:顺性达情,以人、以个体自由发展为目的、为价值追求的精神,讲求“无言”的好处和“无为”的好处。这一点与卢梭的以天性为师的回归自然的教育观特别的相似。但是他们两个人的教育观也有很大的不同之处。那就是庄子是避世的,无可无不可的,而卢梭是入世的,并且是是非分明的。

总之,读完了这本书,有三个词语一直在我的脑海中萦绕,那就是“创新”“研究”和“问题”。

首先,我结合我的教学经验说说“创新”这个词语

创新主要指的是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个性的培养。记得刚上班的那一两年,我虽然对学生的要求不是很严格,有时候他们上课的坐姿也不是很端正,举手回答问题的时候有的甚至站到了桌子上,我自己上课也并不是完完全全地按照教案书上的课时计划、教学过程在教,自己觉得难一点的内容会多讲一两节课,简单的会少讲一点,虽然学校领导听了我的课后意见很大,但是学生的成绩还不错,有两个学生还得了全国语文能力竞赛的二等奖,不过也有考试不及格的。后来我虽然很“认真”地在教学,按部就班地在讲课,自己的教学方法等也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肯定,有时候还会在赛课的时候被选上出去代表学区赛课。但是我所教的学生再也没有像以前那么出类拔萃的了,都很平庸,成绩不高不低,但是没有了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这样,在和学区其它平行班级评比的时候,我所教的班级的名次总会排到前面。但是我自己总是觉得没有一点成就感,有时候我会问自己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知道这个结果肯定与老师自身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我总是找不到答案。当我前些天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的思路一下子豁然开朗了,我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

第二,我说说“研究”这个词

我以前觉得研究是一个很圣神的词语,研究这个词放在某个领域的专家或者大学教授那里很般配,但是我们小学的一个老师和学生,拿什么去谈研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读了这本书,我发现其实研究、探索意识就和人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一样,是与生俱来的,问题是我们当教师的会不会重视、启发、激励儿童的这种天性。在这本书中,作者举了三个案例,通过对这三个案例的讲解,我知道,其实研究离我们的生活一点儿都不远,我们只要把一个问题组织、引导学生去钻研、讨论,使学生们能通过某个问题,自己和伙伴合作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并且自己能解决问题,就可以叫做研究了。就像宋景堂教授讲过的,美国十分重视通过集体活动,如通过通机调停、模拟法庭、模拟联合国、选民登记、服务性学习、议员回校园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民主观念和团队精神。美国有一位14岁的高中生威尔森建造了核聚变反应堆,是世界上完成此壮举的最年轻的人,在研制过程中,他得到了内华达州立大学雷诺分校的帮助,包括提供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物理学教授的支持。

他说:“所以什么叫做爱因斯坦、什么叫做比尔盖茨、什么叫做霍金,人家的学生14岁干成这么伟大的事情,可见,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我觉得,我们的教育,主要是我自己的教育方法缺少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的引导,我对学生总是关心太多却有关心不够。

在教学中我总是显得很急,急于求成,害怕完不成教学任务,恨不得把自己那学到的少的可怜的一丁点儿知识全部一次性地教给学生,不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我们把学生当成了巴西的弗莱雷课程批判理论中的“银行储蓄所”,就像他所说的一样“教育成了一种储蓄行动,学生是储蓄所,教师是储蓄者”。

第三,我说说“问题”这个词语

这本书上说,学生没有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把这种问题称为“去问题教学”。目前,在我的周围所见到的教学,全是这种“去问题教学”。虽然有时候有的老师课堂上问的问题很多,但那都是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比如像“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明白了没有”等之类的问题,都是老师自己在那里自问自答;或者老师提的问题都是有固定思维方式的问题,老师的问题就像是给学生设了一个圈套,让学生往里“钻”,而不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去提问题。这样,久而久之,老师所提的问题逐渐的没有了价值,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被老师的这种提问方式所“屏蔽”了。

最后,我觉得《教育新理念》中的所说的新,不是抛弃前人教育理论而标新立异的新,它是根植于各种教育理论基础之上而总结得出的新。比如:教育理论有:以孔子为代表的东方社会理想主义教育观——修道之为教;柏拉图以培养哲学王为教育目的的西方社会理想主义教育观;以启智为主要目的的形式主义教育观;以培根、斯宾塞、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实质主义教育观;人文主义教育观等。

论文作者:魏向荣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  ;  ;  ;  ;  ;  ;  ;  

《教育新理念》读后感论文_魏向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