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公路质量监督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刘建国

精细化管理在公路质量监督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刘建国

武汉市新洲公路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1400

摘要:随着国家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国家经济能力的逐步提升,社会以及人们对各种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说便于人们通行、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公路,人们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在这些要求中,最为人们广泛关注的当然是公路的质量安全问题。公路的质量不仅影响着其自身使用寿命的长短,还关乎着广大人们群众自身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在如此多的要求下,公路质量监督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也随之诞生了,这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其在监督管理公路质量这一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精细化管理在公路建造落成施工方案、中期施工以及后期竣工后等多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监督管理作用。在保障公路质量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公路质量;监督管理;应用

1导言

公路建设是国家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程质量关系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公路建设事业也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在公路建设里程不断提高,车流量增加,车辆技术显著提升,车辆荷载不断加大的基础上,公路的承载力不断加大,公路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交通的便利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因此,要加强公路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通过精细化管理保障公路质量安全。

2影响公路质量原因分析

2.1人为因素

在质量监督管理中,人为因素往往是最重要的因素,它会对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监督人员在工作中,没有一个很严肃认真的态度,没有质量意识,那么就不会严抓管理,就会对工程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技术人员没有质量意识,就不能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无法确保做到规范化标准。如果施工人员没有质量意识,就无法保证工程质量,就容易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因此,要想保证质量,做到精细化,就要在各个环节注意,确保每个环节都万无一失。

2.2材料因素

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物质基础,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质量管理中,要注意对材料的把关。如果材料出现问题,那么在施工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即使最后建成,在质量方面也依然存在很多漏洞,隐患。现在有一些单位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注重质量,使用低价的不合格材料,这样一来,后果不堪设想。

2.3方法因素

方法因素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施工方案,组织,工艺,检测等。方案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展,工作量的大小,以及工程周期的长短。方案的制定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首先,要考虑现场实际,从管理,技术,组织,经济等角度进行考虑分析。其次,组织方面也要围绕质量,科学组织,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再次,工艺方面,是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指导安排,它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因此,要做到具备可操作性。最后,检测方面,虽然检测看起来是施工过程中的最后一步,但仍然十分重要。

3精细化管理在公路质量监督管理中的应用

3.1质量管理

在公路质量监督管理中,精细化管理主要围绕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施工时的管理总结工作及原材料的筛选管理工作进行,以优化施工质量。首先,施工前对施工要求、设计规划、技术标准等进行详细的分析与阐述,确保技术较低工作全面可行。其次,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技术应用、设备等均需得到三方认可后再行使用,优化施工队伍质量,并在阶段性施工完成后进行相应的分析总结,明确施工优势与劣势,进行优化建设,并为后续同类工程建设提供借鉴案例。最后,进行原材料质量管理,公路工程施工中,水泥、沙石、沥青等是最主要的原材料,要对其从采购渠道、存放方式、具体应用等各个环节开展严密的质量检测,确保应用材料质量,优化整体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施工管理

路基施工与路面施工是施工管理的主要方面。公路建设中,路基是基础,其质量问题直接影响整体工程质量。在精细化管理中,需由施工方制定施工细则,并同现代化的施工技术相结合,制定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具体施工程序,完善施工组织管理,具体施工管理需细化到路基的碾压次数,从各个细节优化路基质量。路面施工精细化管理中同路基施工管理相一致,从细节到整体实现质量优化管理,每个结构层进行施工前均需进行实验,以探寻最为高效适宜的施工工艺,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确保路面的平整度与耐久性,优化整体质量。

3.3制度管理

管理制度的精细化需以国家法律为基础,并同具体施工实际中的材料管理、施工质量等相结合,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与精细化的具体施工措施,在施工责任方面可以施行质量责任被查制度,强化施工人员责任意识的同时为后续责任追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优化公路施工质量,此外,在施工巡查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在具体施工中保障施工现场监管人员到位,履行工作责任,避免施工中出现违规操作。

3.4监督管理

工程项目竣工后的质量监督管理在精细化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确保公路工程实现整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具体管理应用中,要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收集与整理相关竣工资料,并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查,该过程需强化监督管理力度,确保所有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可靠性与权威性[5]。施工结束后,要对已完成施工项目进行全面检查,严禁质量不达标工程投入使用,避免因公路工程质量问题而导致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对施工过程中的遗留问题进行跟踪检查与监督,确保整改质量与效率,充分优化公路工程整体质量。

4加强公路质量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4.1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要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构建学习型队伍。首先要让管理人员树立起质量意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其次要技术人员学习先进的施工技术,保证技术过关,而且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能纸上谈兵;最后施工人员要加强施工技术规范,提高其工作水平。

4.2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监督

做好对原材料的质量监督,一是要求各单位对材料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将各方面综合考虑之后,选择合适的厂家。二是对原材料进场做好检测,防止不合格的材料进入。三是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对材料的监督,对施工中重要材料进行动态跟踪,为保证工程质量打好基础。

4.3在质量监督中重点抓现场

在整个工程中,现场的监督管理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一是要对进场的材料进行严格监管,保证机械设备过关。二是对重点项目等进行全方位的现场监督。三是要加大对工程的巡查力度,消除安全隐患,使质量自始至终都能受到严格控制。

4.4精细化加强竣工后的监督管理

工程在初步建成之后,并不是就可以算结束。竣工后的监督管理也极为重要,它能够确保公路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监督施工单位及时整理竣工后的资料,确保资料的可靠性。其次,要时常检查已竣工的工程,确保其可以安全投入使用,防止日后出现工程事故。最后,要严格路基验收,检验各项指标是否合格,若有一项不合格都不能投入使用。

5结语

公路工程项目通常会涉及到较多的方面,属于较为复杂的项目,气象、水文、地质、设计、沿线地理、路用材料、施工工艺、管理制度、施工机械、技术措施、操作方法等因素会影响到公路工程质量。公路工程建设质量关系到工程项目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投资效益。为了提高公路工程项目质量,建立以规范标准为主要内容的质量监督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和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在公路质量监督管理中精细化管理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裴丽蓉.精细化管理在公路质量监督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知识,2017,37(02):117+131.

[2]唐相英.精细化管理在公路质量监督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企业导报,2016,(03):45+26.

[3]朝克图.精细化管理在公路质量监督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4):91.

论文作者:刘建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6

标签:;  ;  ;  ;  ;  ;  ;  ;  

精细化管理在公路质量监督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刘建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