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的本体解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体论文,生活空间论文,社会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901 文献标识码:A
1 地理学的城市社会理论
1.1 地理学的社会论
1.1.1 地理学社会论与“新”区域地理学
(1)地理学社会论发展的本体基础
上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已经形成了综合性的理论体系。其特点是集空间与社会的结合、集环境与空间的结合[1]。以著名人文地理学者J·劳维[2]教授与D·J·沃姆斯利[3]教授编著的综合人文地理学的论著就充分地论述了地理学对“社会结构和空间过程”(Social Structure and Spatial Processes)[2]以及对社会空间行为与区域关系的专题研究[3]。以G·菲丁[22]、A·盖茨[21]、H·D·伯理奇[20]等学者编著的人文地理专著中,也对城市与区域文化、社会问题进行了研究。1999年出版的由众多世界著名人文地理学者撰写的《人文地理学核心论文集》(Human Geography:An Essential Anthology)[9]从多层面多视角肯定了现代地理学社会论的理论基础。(最著名学者的)主要观点集中于三个方面:①“地理学历史与现状已成为历史性的唯物宣言”,由于“地理学与历史学与社会学是密不可分的”,地理学社会论已“将地理敏感性与社会理论结合起来”。它集中“反映多变的物质景观领域内的竞争、合作的复杂变动特征”。因此,“现代地理学是使社会条件更加合理的一种科学尝试”[18]。②“无人”的人文地理学将已消失。它经历过理性经济论指导的“生物(经济)地理学(其本质是非社会性,关注焦点是经济生态而非文化)→空间(定量)分析的地理学(其实质不考虑人类的社会目的、行为,是非社会性苍白的空间轮廓)→70年代兴起的结构主义地理学(将社会分析法整合生态学、经济学与空间分析),建立起社会(各要素)空间的结构网络[17]。③地理学的空间理论最早抛弃了环境决定论→又抛弃了物质主义论→现在空间要进入到社会论中,将空间性、物质性与精神(社会性)结合起来[19]。
(2)社会论构成“新”区域地理学
当代人文地理学大师,英国的约翰斯顿(R.J.Johnston)从地理哲学与认识论角度揭示持达尔文自然进化观点的、以经验主义与实证方法阐述的区域人文现象具有“自然主义”区域地理的思路,它们很难剖析区域人文—社会现象的本质。其解释区域社会领域出现的“恰当性”很难得出目的在于寻找规律的“普遍性”问题[14]。并充分肯定60年代“自从(旧)区域地理学被认为衰亡以来”,地理学的社会论是“新”区域地理学的核心。“新”区域地理学由三种哲学思维流派组成。一是文化(生态)学者用(认知方法)。“地点感”(Place Sence)来认识(社会)区域构成关系的(区域地理学)方式;二是对社会区域整体认知透视“把区域当作社会相互作用的媒介”,区域是社会关系在空间再造的现实;三是从政治经济学出发“把区域看成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在局部地区的产物”。因此,“新”区域地理学是一个既有“人类”又有“社会形态”的“意义双关的人文地理学”[15]。
1.1.2 地理学社会论的理论指向
上个世纪末期以来,美国国家研究院等多家地理学术与管理部门组成的“对地理学再发现专业委员会”(Rediscovering Geography committee)集地学界权威专家们的意见,充分肯定了西方人文地理学社会论(学派)20多年来创立的与“社会的新关联”(New Relevance for Science and Society)思想及其学术成就。确认地理学研究区位(地方)(Place)“在时间与空间尺度上”的独特透视性,该研究从区域、区位(或地方)出发,结合“人类如何利用与支持生命”的“环境与社会两个动态(力)”所形成的极其重要的“综合领域”,探讨生物过程(Biophysical processes)和社会动态(Social dynamics)过程。创建了三个综合研究领域:“环境动态”,“环境—社会动态”与“人类社会动态”。后者奠定了人文地理学社会论的理论指向,并经过“25年”的发展,“已形成成熟的社会(理)论学派”。“该学派无论在地理学科内部与其它学界已获得了广泛的认同”。该学派由研究城市最有影响的哈维(David Harvey)和M·卡赛尔(Manael Castells)发起,从“社会结构调整人的行为关系入手”,致力于社会因素在区位(或地方)构成的社会空间中的结构关系,协调空间与人的行为。调整社会空间构架(Rediscovering Geography committee,1997)[17]。
该学派理念指向的基石:分析区域由传统的距离(价格)、中心性等宏观因素构建的宏观区(域)位(结构)论引深到由微观的社会因素构建的微(观)区(域)位(结构)论上面。它所探讨的内容聚焦在城市内部社会(空间)研究方面。
1.2 社会论中的城市空间研究
地理学的社会(理)论核心是研究区位(或地方)的社会过程,20多年以来重点在解剖城市内部结构。为了更好地表述“真实”城市动态特征的途径,已将对城市空间的概念外延到时间领域(Rediscovering Geography committee,1997)。在处理方法上,注重实体变化或者内容变化。有两种探讨方式,一是从“社会结构调整人的空间行为关系入手”,注重城市社会结构的构成过程,称这类研究为城市“社会结构与空间过程”方式[2]。另一种是从空间行为认识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入手,注重行为的空间经历,称其为社会行为模式与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经历)研究[3]。
1.2.1 城市社会结构与空间过程研究
该研究主要围绕城市区位(或地方)进行社会内素的关系过程研究。①从社会目标、社会系统与区位关系角度探讨“不平等与区位的关系”、“社会系统与区位的关系”;②从区位效应与区位冲突角度探讨“区位效益”、“区位冲突”;③从城市公共部门与社会平等关系角度探讨“空间平等”与“区位均等的公共政策”[2]。
1.2.2 社会行为模式与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经历)研究
该研究包括整体宏观(统计)行为方式和个体微观(认知)行为方式。前者是将重点集中在人们整体(社会现象)行为方式上,关心整体人与其城市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表面综合特征上。这种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平均人”的行为特点。可称其为经验或功能结构方法(Structural approach)。后者从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认知角度,总结(大脑)内部行为(mind behavior)到外部(特殊社会现象结果)行为(resultant behavior)与对应城市社会空间(场所、区位)构成要素的关系。其实质是探讨由环境认知产生的城市空间(区位、地方)映像的可解读性。称其为转换—构成(transformation of structures)方法[3.14]。
以上两种行为方式研究城市内部社会空间结构涉及面很广,主要围绕构成城市空间的社(会)区(域)、区位或地方(场所)进行消费、闲暇与娱乐、压力与病态、迁移以及安全等方面的社会—文化区位(或地方)关系、差异与冲突等综合分析。从城市社区体系与场所体系解读社会空间(经历)的构成,其内容构成了城市社会地理的理论框架[16]。从整体城市社会空间解读其社会性,其内容就构成了城市社会学的理论框架[8]。
1.3 城市社会空间透视的视角与认知理念
1.3.1 城市社会空间透视的视角
地理学社会论对城市空间的研究,核心在解读构成城市内部社会空间单元的结构及其过程。也可称其为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对构成城市内部社会空间单元(社区、场所、区位或地方)的微观性很强的社会—文化因素,很难辨识其构成空间单元的特征(数量)性。因此,地理学社会论借鉴行为科学构建了行为地理学方法[3]用认知(Cognitive)为主的“三维透视法”(Rediscoveries Geography Committee,1997)(见图1),才得以对构成社会空间(的要素)结构及其过程进行解读。
图1 地理学视角矩阵
Fig.1 The visual matrix of geography
1.3.2 城市社会空间透视的认知认识论
(1)城市社会空间透视的认知方法
由于构成并“隐藏”在社会之中的政治、经济结构(与其机制)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与影响作用,因此,对社会(及文化)空间的认知方法,主要通过结构主义手段,以便从认知的现实中,以观察不到的结构为线索,解读社会空间的建造。当代人文地理学大师约翰斯顿[14]总结结构主义方法时将其分为两大类。一是文化生态学为本体的功能(或经验)结构主义方法;一是文化空间行为分析为本体的转换(或过程)结构主义方法。前者可以完整的理解现实的“真实”,不能预示以后的有效性。后者可以观察过去与现实的关联状态(见图2)。
图2 人文地理学结构主义的认知方法类型
Fig.2 The cognitive types of structuralism in human geography
图3 城市社会空间透视的认知方法
Fig.3 The cognitive ways for the examination of urban social life spaces
对城市社会空间的认知解读,主要通过透视“如何组织城市空间的思想”的构成角度进行感应—认知。也有与其相适应的两种方法。一是城市空间行为透视的结构方法,二是社会区域功能透视的实证统计意义的经验结构方法[2,3,9,12]见图3。
(2)城市社会空间(认知)映像要素构成
解构城市认知结构的创立者,美国著名城市学家K·林奇(Kevin Lynch)通过城市宏观物质形态与城市的文化意义来解读城市空间的认知映像(Image)结构。物质形态认知的五大要素与文化形态结构的三大要素共同剖析了城市社会空间的两大活动空间体系。即(个人)活动(社区)空间体系与(环境)行为场所体系[3,5,13]。见图4。
2 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的解构
2.1 城市社会—生活空间
2.1.1 城市社会空间构成的基础是(生活型)社区与场所的结构
(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社会(结构)论认为:城市化作为社会不断发展的人们的一种趋势性生活方式,城市就作为人类趋势性的生活“之”家[4]。其“城市生活行为的不同类型特征构成了利益型社会”。因此,对应的城市和城市生活空间的社会本质是具有不同利益效应的区位(地点或社区)问的相互作用[3]。在城市就会形成不同类型并反映不同社会属性的(社会)区位(社区与场所)等级体系。这些不同(社会)区位以其空间为中心,建立起相适应的(亚)文化社会,他们的不同属性及其等级就代表了城市内不同地方的(社会空间)生活质量水平。因此,①居民从社区与场所的社会环境构成上“理解”其对自身生活的“意义”,“选择”自身居住区位[3]。②城市是由不同“意义”区位(社区与场所)构成的社会空间结构。
图4 城市社会空间认知的映像要素构成
Fig.4 The imaging factor constitution of the cognition of urban social spaces
2.1.2 城市生活“活动空间”与“活动层次”
(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社会(行为)论认为:居民“理解”城市空间对自身的“意义”,是人在生活活动过程中对城市内部空间相互作用形成的重要的认知因果关系。因此,①对居民来讲,城市的不同区位(社区与场所)是不同社群的“社会区位”并归属不同“社会距离”的亚文化场所。②人们以家庭(区位)为中心,形成与自身社会地位相符的(社会)“活动空间”与城市“活动(空间)层次”(见图5)[3,5,11]。③城市中的不同属性社群大部分时间的生活行为都在与自身“意义”密切、以家庭为中心的“感知邻里区”内完成。邻里区的社会空间构成程度就代表了他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以(感知)邻里区为单元的社(会)区(域)与城市场所体系结构就代表了城市的生活空间质量。
2.2 对城市生活空间的构成特性认知
美国著名城市地理学家、《专业地理》(Professor Geography)杂志主编T·A·哈特向(Truman A.Hartshorn)在其多次修改再版的经典专著《解析城市》(Interpreting the City:An Urban Geography)中,总结近几十年来学术界对城市社会空间透视的认知研究,并作出了精辟的论述。
2.2.1 对城市生活空间的社会性的认知
城市是由不同类型阶层的邻里区构成。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了邻里区(居民)在城市的(社会)区位。不同社区的社群空间联系程度决定其社会距离的大小。社会区位与社会距离就导致人们对不同(社群的)社区的地点(场所)感(Place Sence)和邻里区感知水平。这样,具有同等社会区位和社会距离的邻里区居民对其它社区的社会性就有不同的感知内容。由此确定城市不同社区的空间构成关系(见图6)[5,10]。因此,对城市空间与区位的社会性感知是通过社会距离、社会区位、地点(场所)感与邻里区感完成的。
a:城市行为空间层次b:空间归属集合定义
图5 城市活动空间层次与定义
Fig.5 The level and definition of urban activity spaces
a源自:D.J.Walmsley and G.J.Lews,1985,图9.1
b源自:Yi-Fu Tuan,1999,图28.2
2.2.2 对城市生活空间宏观性的认知
对城市生活空间宏观状况的认知(评价)要索,重要的是对构成社区与场所的建筑、地点及其连接它们空间通道的规模感知。其次是对反映上述生活空间现代式样程度的新、旧状况、历史遗址建筑及空间的保护状况,以及生活场所空间多样性的感知[5]。从对空间宏观性要素的感知,可综合形成对城市中心地体系、社会区域体系以及场所体系的评价标准、偏爱状况(图7)。
2.3 城市生活空间的认知形态单元及其构成
美国著名城市社会地理学家D·理[4]在其经典论著《城市社会地理学》(A Social Geography of the City)中,系统地总结了学术界对构成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的宏观—微观形态与结构规律。认为感应认知到的上述空间形态单元与结构构成了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研究的概念基础。
2.3.1 对城市生活空间形态单元系统的认知构成
对城市生活空间形态的解构不论是行为透视的结构方法,还是区域透视的实证统计方法,最终总结出的城市生活空间单元及构成(图8)都是由两大类型组成。即社会区域构成体系与社会场所构成体系,前者可认知出城市特征区域构成,后者可揭示区域特征内容[4][16]。
2.3.2 对城市生活空间单元的构成认知
(1)特征生活“意义”社区认知的空间构成
由于城市居民之间“社会区位”的差异,外地游客与本地居民感知的“社会距离”的差异,各自会形成以家庭—邻里区或以旅游景点—宾馆为中心的日常生活或旅行的“活动空间”。他们在各自活动空间通勤或旅行的过程中,“理解”经历过空间对自身的生活或旅游的“意义”,可以认知出三类不同的社会区域景观区。这些景观区域构成了(除了家庭—邻里区以外的)城市(社会)生活的“生活意义”区结构。这些社(会)区(域)系统几乎代表了所有生活行为的场所汇集地带(见图9)[5,16]。
图6 对城市生活空间社会性的认知模式
Fig.6 The cognitive mode of the social quality of the urban life spaces
图7 对城市生活空间宏观性的认知
Fig.7 The cognition of the macro mature of urban life spaces
图8 城市生活空间形态单元系统的认知构成
Fig.8 The cognitive constitution of the morphological system of urban life spaces
图9 城市(社会)生活“意义”社区的构成
Fig.9 The constitution of"meaningful"communities in urban(Social)life
(2)特征生活“意义”场所认知的空间构成
人们对城市场所的认知,通过对场所形态的宏观与微观因素的“理解”,确定其社会区位与社会距离,判识对自己的生活“意义”,并对城市场所景观可划分出不同的“存在主义区域”(Existential regions)类型[4,12]见图10。
图10 城市(社会)生活“意义”场所的构成
Fig.10 The constitution of"meaningful"places in urban(Social)life
3 讨论
3.1 地理学社会论是西方人文地理学随着经济发展带动文化、政治等社会上层建筑演进并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探讨地理空间构成及其演化过程的必然发展产物,即是从环境空间到物质空同到经济空间到文化空间再到社会—生活空间的逐渐深入研究的过程结果。该理论完善与成熟与否,可检测人文地理学综合性发展的现代水平。
3.2 地理学社会论的的核心是创立了对城市解剖从宏观空间到微观空间的认识论,突破了地理对城市微观空间不可知的“本体论”界限,并提升到可认知的认识论高度。在区域研究中可引深到对世界性地理问题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的构造探讨。地理学社会论对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研究的理论水平如何,代表了人文地理学的前沿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