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1980-2006年31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共27年的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省委书记在籍贯省份任职时,会比那些不在籍贯省份任职的省委书记的民生性支出占比少1.72%。对于上述结果,我们通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排除了反向因果等因素,确认了省委书记籍贯对民生性支出的影响。
关键词:民生性支出;省委书记籍贯;经济增长
1.引言
“民生财政”是基于中国经济社会的现实背景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概念,关于“民生财政”的界定,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四种基本观点:从民生支出的地位来界定民生财政;从人本角度界定民生财政;从民主财政来界定民生财政;基于公共财政和民生财政两者的关系来界定民生财政。
在过去30年中,我国的民生性支出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第一阶段:1990-2006年,民生性支出占比明显不足,且增长缓慢。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建立分税制财政体制以来,中央政府从根本上改变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由于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了确保中央政府财政资源的有效配置,克服分权制度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央政府通过设定一系列的经济指标,如GDP、就业和税收等来评估地方政府的政绩。在这一中国特有的财政分权和政治集权体制下,地方官员受到财政收入分成和政治晋升双重激励的影响,为了刺激经济快速增长容易产生“重建设轻民生”的行为偏差:即热衷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而忽视民生性公共物品的提供,这也导致了地方财政支出偏向于能够迅速推动经济增长的项目,以及对民生的投入不足。
第二阶段:2006年以后,民生性支出占比迅速增大,且达到较大规模,但民生性支出区域间的差异日益显著。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观念,并相应地提升了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十七大以来,中央政府深刻意识到民生的重要性,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则进一步提出:紧紧围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更是将民生问题提升到全新的战略高度;在财政分权体制背景下,我国地区间的资源禀赋和地理环境的差异会导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又是造成地区间财政能力不同的重要原因。随着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民生性财政支出的地区异差异性也会逐步凸显。
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比较丰富,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是考察财政分权与民生类公共品供给,如贾智莲(2010)、陈思霞(2014)、李荣华(2018)等;第二类主要是考察民生财政支出与城乡居民消费,如储德银(2010)、易行健(2013)、蓝相洁(2015)等;第三类主要是民生性财政支出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如洪源(2014)、李兴文(2015)、陈工(2016)等。
2.数据和计量模型
本文从民生性财政支出的视角出发,探讨作为地方官员一把手的省委书记如何影响其籍贯省份的民生性财政支出。
2.1数据来源
本文构建虚拟变量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当省委书记的籍贯地和任命地一致时,虚拟变量赋值为1,否则为0。本文整理了31个省份自1980年到2006年共27年的数据,得到829个省份—年份的观测值。本文的核心被解释变量是民生性支出。本文认为民生性财政支出是指在整个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和就业、环保、公共安全等民生方面的支出。我国财政支出分项在2007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考虑到数据的一致性和可获得性,本文选取了1980-2006年期间的民生性支出数据。
2.2计量模型
本文通过构建以下模型来探究省委书记如何影响其籍贯省份的民生性支出。
Ypt=αNativept+βXit+θp+λt+εpt
其中Ypt表示省份p在t年的民生性支出的份额,在本文的研究中,它代表文教科卫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Nativept是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当p省的省委书记籍贯地也为p省时,Nativept取值为1;Xit是一系列的省委书记个体特征以及省份特征的控制变量,包括:;θp为省份固定效应,λt为年份固定效应。本文研究省委书记的籍贯对民生性支出的影响,因此必须排除省委书记的其他特征,如工作经历、求学经历等对民生性支出的影响,本文控制了(1)省委书记年龄(2)是否是退休前的最后一个任期(3)就职年限(4)省委书记受教育程度(5)是否是第二届任期(6)省委书记就职前是否在p省基层任职、省委书记毕业院校是否在p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文进一步控制了省份层面的特征,包括(1)财政自主度:p省财政收入/p省财政支出;该变量衡量省政府根据自己的收入支撑财政支出的能力(Akai和Sakata,2002),计算该变量时,不考虑预算外资金(2)国有企业员工占比:p省国有企业员工数/总就业人数;国有企业员工工资由省政府的建设基金支撑,当国有企业员工占比较高时,民生性支出可能减少(3)第三产业占比(4)人口城镇化率(5)人口数,取对数(6)p省滞后一期的GDP。
3.回归结果与稳健性检验
基准回归结果表明,省委书记在籍贯省份任职时,会比那些不在籍贯省份任职的省委书记的民生性支出少1.72%,考虑到在样本期间,民生性支出的平均值为25%,这一影响是无法忽略的。另外,我们还将各省份小学、初中教师数以及每万人床位数、每万人医生数作为补充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回归结果与基准回归的结果是一致的。
基准回归并没有解决省委书记籍贯和民生性支出之间可能存在的反向因果关系。例如,省委书记在籍贯省份任职时,该省民生性支出较低,中央可能会任命非本省籍贯的省委书记来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将被解释变量替换为民生性支出占比的增长率,因为民生性支出占比的增长率不太可能反过来影响中央对省委书记的任命。同时,为了排除中央将非本省籍贯省委书记任命到民生性支出占比低,但是民生性支出占比增长快的省份这一可能性,我们控制了滞后一期的民生性支出占比。我们发现,省委书记在籍贯省份任职时,会比那些不在籍贯省份任职的省委书记的民生性支出占比增长率少2.95%。此外,我们将代表省委书记籍贯地的虚拟变量native滞后一期,以减少反向因果关系的可能性,即预先趋势:籍贯为本省的省委书记上任前,该省的民生性支出占比已经发生了变化。最后,我们将被解释变量替换为民生性支出占比以及民生性支出占比的增长率,我们还将代表省委书记籍贯地的虚拟变量native滞后一期并同时控制了滞后一期的民生性支出占比,我们发现回归结果均与基准回归的结果基本一致。这些结果都证实了籍贯为本省的省委书记上任后,该省的民生性支出占比才发生变化。
4.机制研究
在中国特有的财政分权和政治集权体制下,地方官员为了刺激经济快速增长容易产生“重建设轻民生”的行为偏差,这也导致地方财政支出偏向于能够迅速推动经济增长的项目,以及对民生的投入不足。因此,当省委书记在其籍贯省份任职时,可能比那些不在籍贯省份任职的省委书记更热衷于经济建设,从而导致省委书记在籍贯省份任职时的民生性支出减少。根据张平(2012)的研究,我们得知中央官员会促进其籍贯省份的经济增长;李书娟(2016)的研究,也进一步证明省级官员也会促进其籍贯地级市的经济增长。为了验证我们的猜想,本文参考已有的文献,进一步通过回归探究省委书记籍贯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我们将代表省委书记籍贯地的虚拟变量native滞后一期,以消除预先趋势,同时控制了官员的其他特征;考虑到其他影响GDP增长率的因素,我们还控制了城镇失业率、人口增长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变量。回归结果显示,当省委书记在其籍贯省份任职时,该省份的GDP增长率比其他省份的GDP增长率高出0.7%。这表明,当省委书记在其籍贯省份任职时,比那些不在籍贯省份任职的省委书记更热衷于经济建设,获得了更快的GDP增长率,而为了推动经济的增长,省委书记在其籍贯省份任职时会将财政支出更多的用于基本建设支出,从而导致民生性支出更少,这也解释了我们的研究结果:当省委书记在其籍贯省份任职时,比那些不在籍贯省份任职的省委书记的民生性支出占比更低。
5.结论
本文从民生性财政支出的视角出发,探讨作为地方官员一把手的省委书记如何影响其籍贯省份的民生性财政支出。本文整理了31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从1980年到2006年共27年的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省委书记在籍贯省份任职时,会比那些不在籍贯省份任职的省委书记的民生性支出占比少1.72%。对于上述结果,我们通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排除了反向因果等因素,确认了省委书记籍贯对民生性支出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进一步支持了地域偏爱,并解释了为什么我国民生性支出不足。
参考文献
[1]孙春雷.民生财政的研究综述[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4,16(04):117—123.
[2]安体富.民生财政:我国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的历史性转折[J].地方财政研究,2008,(5):4—8.
[3]傅道忠.财政决策的民生导向探讨[J].当代财经,2009,(3):31—35.
[4]嵇明.关于民生财政的若干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1,(19):21—26.
[5]陈少晖,朱珍.民生财政导向下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2,(4):32—38.
[6]高培勇.财政与民生[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23—34.
[7]刘尚希.论民生财政[J].财政研究,2008,(8):2—10.
[8]杨继麒.财政分权、城镇化与民生性财政支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S1):383-388.
[9]储德银,闫伟.财政支出的民生化进程与城乡居民消费——基于1995~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2(01):10-16.
[10]贾智莲,卢洪友.财政分权与教育及民生类公共品供给的有效性——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27(06):139-150+161.
[11]陈思霞,卢盛峰.分权增加了民生性财政支出吗?——来自中国“省直管县”的自然实验[J].经济学(季刊),2014,13(04):1261-1282.
[12]储德银,闫伟.财政支出的民生化进程与城乡居民消费——基于1995~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2(01):10-16.
作者简介:程凯翔(1995.09-),男,湖北天门人,硕士研究生,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环境财政。
论文作者:程凯翔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2
标签:省委书记论文; 民生论文; 籍贯论文; 省份论文; 性支出论文; 财政论文; 财政支出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