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纠正骨盆倾斜度效果观察和分析论文_孙巍

体位纠正骨盆倾斜度效果观察和分析论文_孙巍

(白城市医院妇产科 吉林白城 137000)

【摘要】 目的:探讨对骨盆倾斜度异常孕妇合适的处理方法。方法:将120例骨盆倾斜度异常孕妇随即分成两组,对照组80例顺其自然分娩不进行任何处理,处理组在产前用高弹性腹带将孕妇腹部包裹,力度适中,分娩时将骶骨下2/3处垫高,将大腿压向腹部,保证胎轴压力线与骨盆轴相重叠或基本一致。结果:处理组孕妇绝大多数均能顺利衔接,仅12例不衔接。对照组孕妇先露顺利衔接的80例,30例均不能顺利衔接。处理组剖宫产率明显下降,第二产程明显缩短,会阴裂伤明显少于对照组。新生儿情况,两组体重无差异,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头颅皮下血肿处理组均较对照组减少。结论:在产前用高弹性腹带将孕妇腹部包裹,分娩时采取将骶骨下2/3处垫高,将大腿压向腹部,保证胎轴压力线与骨盆轴相重叠或基本一致等处理方法,有利于胎头衔接及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减少阴道分娩时母婴损伤。

【关键词】 骨盆倾斜;孕妇;产程;分娩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3-0097-02

骨盆倾斜度异常是导致难产的一个原因,骨盆倾斜度过大可阻碍胎头衔接、下降、内旋转、俯曲等,由于此类产妇骨盆外测量数值均正常,在头位性难产中常被误诊为“头盆不称”而行剖宫产。为提高产科质量,减少难产及剖宫产的发生率,我们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骨盆倾斜度过大分娩产妇60例采取产程中改变体位纠正骨盆倾斜度,效果良好。纠正骨盆倾斜度,使胎头沿产轴方向下降而经阴道分娩,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1.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

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中,选择骨盆倾斜度>70°的1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0例。两组年龄23~34岁,孕周37~41周,均为单胎,头位、骨盆外测量正常,肛诊骨盆内测量无明显异常,无严重合并症及并发症[1],宫颈成熟度评分均>7分,胎儿体重估计均在2 500~3500g。诊断标准 两组产妇病史、体检、骨盆内外测量无异常,观察产程及宫缩情况,有宫缩乏力者,静滴0.5%缩宫素并调至有效宫缩、详细记录产程并绘制产程图。记录分娩方式、手术助产指征,新生儿体重及评分。

1.2 骨盆倾斜度过大的表现

①骨盆倾斜度≥70°,耻骨联合突出上下缘距长6~7cm,耻骨联合下缘降低1~2cm,耻骨弓角70°~80°,前矢状径缩短<6cm,骶骨宽短,尾骨直型,会阴体短约1.5~2cm,出口平面异常改变,产轴在出口平面不能向下向前发展,而是继续向下向后延长。②孕妇腹壁松弛,子宫向前倾斜呈悬垂腹;③临产前胎头高浮不能入盆;④腹部检查跨耻征假阳性;⑤背部腰骶椎交界区向内深陷,骶骨上翘;为进一步确诊,骨盆倾斜度可通过用马丁氏骨盆测量器测量骶耻外径时外附量角器读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助产体会

①第一产程的处理

第一产程特别是进入活跃期后,嘱产妇取半坐卧位或屈膝45°位(仰卧或侧卧),使胎轴向前下移位及异常的产轴向后上移位以达一致,减少先露下降阻力,促进产程进展。若此时伴有胎头俯曲不良而阻于耻骨联合之上时,可于宫缩期在耻骨联合上缘下压胎头协助其俯曲,使其顺利通过骨盆入口;若宫口近开全而宫颈前唇扩张较慢且较厚时,可于宫缩期上推宫颈前唇同时下压胎头促其俯屈,加速产程进展。

②第二产程的处理

第二产程嘱产妇取膀胱截石位,双腿屈曲紧贴腹部,同时垫高臀部,使耻骨联合上移,骨盆出口有效前后径增加,有利于胎头的仰伸、娩出,同时亦有利于会阴的保护。胎头娩出时需助其充分俯屈,特别是胎头吸引器助产时尤应注意,为防止胎吸失败可于胎吸时一手牵引胎吸器,一手在胎吸头的上方下压胎头,待枕骨到达耻骨联合下缘时再助其仰伸娩出。

2.结果

2.1 两组产程时间的比较

对照组80例中,总产程(9.12±4.42)h,第二产程延长26例,活跃期停滞11例。处理组80例中,总产程(6.93±1.71)h,第二产程延长9例,活跃期停滞3例。两组之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2.2 两组分娩方式的比较

对照组顺产36例,阴道手术产14例,剖宫产30例。处理组顺产61例,阴道手术产7例,剖宫产12例。两组比较顺产与剖宫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2.3 两组会阴裂伤的比较

对照组会阴Ⅲ度裂伤1例,处理组无会阴裂伤出现。

2.4 两组产后出血量的比较

对照组出血量约(211±119.66)ml,处理组出血量约(139.02±61.98)ml。

2.5 两组新生儿情况的比较

对照组新生儿轻度窒息8例,占10.01%,重度窒息2例,占3.29%.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例占3.29%。处理组新生儿轻度窒息4例,占5%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例,占0.13,无中度窒息和新生儿死亡。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

3.讨论

3.1 骨盆倾斜度过大对产程的影响

骨盆倾斜度过大时,骶骨常向前上、耻骨弓向后下移位,耻骨联合较低,骨盆有效前后径缩短,致产轴与正常产轴方向形成不同程度的夹角。

从理论上讲,临产后各有效产力的合力作用在胎轴上,通过其传递使宫口开大,而且当产轴与胎轴一致时分娩所受阻力最小,胎儿可顺利娩出。而骨盆倾斜度过大者由于异常的产轴与胎轴形成夹角,由胎轴传递的产力发生分解,使有效产力减小,分娩所受阻力增大,致宫口扩张缓慢及不对称扩张(常表现为前唇水肿增厚)及产程延长;产程进入活跃期后胎头显着下降、俯曲、内旋转,这需要有效的产力,而此时因产道阻力增大、有效产力减小,不仅使上述机转不能顺利完成而成为难产因素,而且使产妇消耗大量的产力,加重难产因素。

当胎头娩出时,由于耻骨联合的压低,胎头需充分俯屈利用骨盆出口后三角,而此时因会阴体的压低更接近产床平面,使保护会阴不得力,因而易致会阴裂伤或使会阴切口延长,加重产妇的损伤。

改变体位纠正骨盆倾斜度后,能使胎头顺利下降,减少因胎头入盆下降受阻所造成的继发性宫缩乏力,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前不均倾位等胎头异常的发生率,从而使产程缩短,产妇不易疲劳,产后子宫收缩良好,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纠正骨盆倾斜度后,可提供较为宽大的产道分娩空间。阻力减少。使新生儿窒息及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率明显减少,有利于优生。

3.2 妇女骨盆倾斜度过大的预防

骨盆倾斜度过大是由于在骨盆的形成和发育成熟过程中遗传基因的决定性作用和外环境的影响而造成的。近年来我国正常产妇在产程中需纠正骨盆倾斜度的人数有所增加,而且纠正后可明显降低难产率。此种倾斜度的增大与女性在骨盆发育成熟阶段长期穿高跟鞋有直接的关系。此外,长期营养不良可致骨盆的结构和倾斜度的改变。妇女站立时候骨盆入口平面和地平线形成的角度,非妊娠期50°~55°,妊娠晚期可以增大3°~5°,正常骨盆倾斜度在60°~70°之间是正常范围,不会影响分娩的顺利进行。如果角度大于70°,此时骶骨向前,耻骨弓向下移位,耻骨联合位置降低,骨盆前后径线缩短,产轴和正常产轴形成夹角,阻碍抬头入盆,下降,内旋转,从而造成难产。

因此为减少头位难产的发生率,保护母婴健康,在骨盆发育成熟阶段除应指导其加强营养、避免长期营养不良所致的骨盆结构和倾斜度的变化。有些骨盆异常是可以预防的,如芭蕾舞专业演员、过早穿着高跟鞋的女性,在其骨盆尚未发育成熟的时期,该体位可使上身前移,髋关节与骶骨向前上移位、耻骨联合下移,最后导致骨盆倾斜度增大;环境因素在骨盆发育尚未成熟时期,特别是在骨盆发育阶段(15~25岁),体位、姿势、步态的不合理,可通过躯体重力、双下肢向内上方的支撑力、耻骨联合的内聚力三方面力的作用使骨盆发生变形。

对于后天形成的骨盆倾斜度异常,最重要的在于预防。在骨盆发育时期应尽量穿着平底鞋、注意纠正不正确的行走及站立姿式、加强营养、补充钙质、避免单一的体育锻炼,保证骨盆的正常发育。有骨盆倾斜度过大的孕妇应从预产期前2~4周开始,尽量采取半卧位,增加胎头入盆的机会。产时也应采取半卧位,或者双下肢尽量屈曲,以纠正骨盆倾斜度为正常,使胎儿能够顺利通过骨盆入口平面。

【参考文献】

[1]郑怀美.妇产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2]凌萝达,顾美礼.头位难产[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

论文作者:孙巍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4

标签:;  ;  ;  ;  ;  ;  ;  ;  

体位纠正骨盆倾斜度效果观察和分析论文_孙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