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青年自组织研究综述_自组织论文

青年自组织国内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组织论文,青年论文,国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一些新型的社会组织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反映在青年群体里,就表现为青年自组织的蓬勃兴起。青年自组织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吸引了相当一部分青年参与其中。本文系统评述国内青年自组织的研究进展,梳理出其脉络和重点,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一、青年自组织概念研究

国内学术界关于青年自组织的概念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高俊、董悦等人认为,青年自组织就是指既没有在民政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也没有在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内部登记备案的,以青年为主体,以某种共同的兴趣爱好或利益需求为纽带,自发成立、自主发展、自我运作的青年组织①②。陆平、安建增认为,以青年为主体,以活动为平台,由青年自发成立、自主发展、自行运作和自我治理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拥有组织章程和组织框架的青年非政府组织是青年自组织③④。卜昭滔则从网络发展的角度出发,把依托网络发展而兴起、通过网上结社而形成的自发性青年组织定义为青年自组织⑤。谭建光、张文杰则把那些没有受到外在控制(政府控制、群团控制、机构控制)而由青年自发组成的,以维护青年的利益需求和满足青年的兴趣爱好为主要功能的各种社团、群体定义为青年自组织⑥。从上述研究者对青年自组织的概念界定来看,尽管都提到了青年自组织的根本核心是由青年自发成立、自主发展、自我运作、自我管理,但是对青年自组织给出了不同的定义,缺乏统一的正式解释。

准确理解青年自组织的基本内涵,首先必须弄清自组织的确切含义。关于自组织的概念,协同学的创始人哈肯指出:“如果系统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预,我们便说系统是‘自组织’的。”⑦哈耶克则认为,自组织是系统内部力量的互动创造出一种“自生自发的秩序”,这种自发秩序源于内部或者自我生成⑧。对此,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也指出:“系统自己走向有序结构就可以称作系统自组织。”⑨因此,在对现有研究进行归纳和对自组织概念进行对照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青年自组织就是无需外界特定指令而由青年自发成立、自主发展、自我运作的,从无序走向有序并形成结构性系统的民间自发性青年组织,具体可表现为××协会、××俱乐部、××团队、××QQ群等等。从涉及的领域上看,其范围涉及娱乐、交友、体育、电玩、旅游、环保、健身、公益等诸多领域,几乎覆盖了青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自组织理论体系对自组织概念的界定,我们认为严格意义上的青年自组织不但是指一个没有受到外界干预自主形成的过程,而更应该是指其运行过程和运行结果都达到有序化。

二、青年自组织产生背景研究

青年自组织作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成果,也有其兴起特殊的背景。卜昭滔从组织环境、组织成员以及组织形式三个方面分析了青年自组织兴起的背景⑩。韩德强认为青年自组织的兴起有社会、技术和青年三个层面的背景(11)。但他们一致认为青年自组织是伴随NGO组织(非政府组织)的盛行而快速兴起的,当代青年自身的个性特征是青年自组织兴起的内在因素,而网络的兴起和普及则是青年自组织迅猛发展的基础性条件。陈鹏庭、张泽峰则认为网络配置资源的低成本、平等、自由、轻松的组织文化、组织结构日趋完善等5个方面是促成青年自组织兴起的具体原因(12)(13)。董悦等人则指出青年自组织由于具有增强青年的归属感、迎合了青年多样化需求、尊重青年的自主化行为以及适应青年的自治化管理要求等方面的优点,从而使其深受广大青年的欢迎(14)。王季魁认为除了平等、自由、轻松的组织文化以及组织运作的低成本等是青年自组织蓬勃发展的原因以外,社会发展本身的需要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15)。综合上述关于青年自组织兴起背景的研究,笔者认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简称NGO)等各种非营利性的民间社会组织的兴起是青年自组织迅速产生并得以发展的重要社会基础。正如美国非营利组织专家萨拉蒙等指出的:“全球出现了非常重要的浪潮,即市场和国家以外大范围的社会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机构被冠以‘非营利的’、‘自愿性的’、‘公民社会的’、‘第三的’或‘独立的’部门。”(16)而较为发达的公民社会以及非政府组织迅速发展的这一社会趋势,反映在青年群体中时,就表现为青年自组织的蓬勃兴起和快速发展。

三、青年自组织基本特征研究

青年自组织以富有创意的活动内容和不设门槛、自愿参与的活动方式,吸引了大量青年自由加入,目前正呈现出总量不断扩张、影响日益扩大的趋势。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新兴的青年自组织具有不同于传统青年组织的特征。韩德强在对河北省青年自组织的发展现状做出调查后,认为青年自组织具有主体特定化、管理松散化、运行网络化、参与潜在化、走向多元化等特征(17)。陆平认为青年自组织具有五个鲜明的特征:其一原生态,青年自组织都是自主成立、自我发展的,成立目的不明确,对发展没有整体思路和详细规划,随意性较强;其二非正式,没有上级对口管理单位、也未经社团登记注册。青年自组织从无到有,虽组织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但相对正式组织而言,还是比较松散;其三自发性,大多由青年个体根据业缘、趣缘、地缘而成立,涉及领域较广;其四网聚性,大多以互联网为平台,通过BBS、QQ群、各类网站形成青年集聚;其五开放性,不受区域、空间、条件等限制,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募、公开活动、公开宣传等(18)。除了上述的一些特征外,青年自组织还显现出非营利性、地域性、趣缘性、自治性、扁平性、透明性和灵活性的特征。在对文献进行调查和分析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全国各省市地方共青团、青联等部门对青年自组织的特征研究也比较深入,如镇江市、宜宾市、牡丹江市等地方共青团、青联部门纷纷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对青年自组织的特征进行了探讨。

四、青年自组织分类研究

青年自组织发展势头迅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参加,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类型。研究发现,由于青少年群体分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导致数量庞大的青少年不但在年龄、种族、信仰、家庭背景、生活区域上有所不同,而且在兴趣爱好、人生追求、生活方式、职业趋向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纵向的类别差异和横向的层次分化使得当今的青少年组织越来越多样化。这也是目前青年自组织种类繁多、功能庞杂的重要原因所在。从调查掌握的情况看,青年自组织主要有以下类型,如表1所示。

与国外青年自组织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公共性不同,国内青年自组织的类型则显示出很强的趣味性和地域性。国内青年自组织的类型基本上是在同城或同社区的地域范围内,由那些具有某种共同利益、共同信念或者相同社会背景、类似的生活经历以及相同的兴趣爱好而自发地结合在一起的青少年构成。

五、完善青年自组织的对策研究

青年自组织覆盖了相当一部分青年,而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面对这种新情况,各级团组织及研究者如韩德强、陆平、王季魁、董悦、卜昭滔等人对完善青年自组织管理,构建共青团组织与各类青年自组织合作共赢的关系提出了建议。主要包括端正态度,在学习中服务;有效服务,在服务中凝聚;塑造环境,在凝聚中引导;加强研究借鉴,在吸收中创新;转变思维方式,理性宽容地看待青年自组织;建立健全法规;推进团建引导、培育骨干队伍等等。

近年来,青年自组织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总体来看,这些青年自组织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当然也不排除极少数组织在发展中出现“异化”。对青年自组织,如引导得当,可以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管理不善,则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各级共青团组织应以更加开放现代、理性务实的态度,切实加强对青年自组织的研究,主动联合,分类指导,加强服务,积极探索完善各类青年自组织管理的对策,从而填补工作中的空白点,凝聚更多的青年,促进青年自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六、当前有关青年自组织研究中的问题

青年自组织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虽然已有些许成果,但仍然相当薄弱,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青年自组织基本内涵的认识还不明确

从“青年自组织”一词的提出到近年来国内青年自组织研究高潮的出现,理论界学者以及众多青年工作者对青年自组织内涵的理解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而发展,但目前依然尚未形成统一明确的认识。从目前对青年自组织的界定来看,有两种认识:一是从有无到当地民政部门正式注册登记或有无在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内部登记备案作为判断是不是青年自组织的根据;二是以青年组织是否具备“自发成立、自主发展、自我运作”的特征作为判断的依据。从两种判断的依据来看,两种方法都在某种程度上认识到了青年自组织的内在特征,即组织在形成的过程中有没有受到来自外界的“特定”干扰。但我们知道,当对“自组织”概念做界定时,会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解读和认识:一是自组织作为一种存在物或名词时,指的是那些在没有特定外部干扰下自行建立起有序结构的对象体;二是当自组织作为一种行为或动词时,指一种有序结构自发形成、维持和演化的过程,即在没有特定外部干扰下由系统内部诸要素作用而自发从无序到有序或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的演化过程。因此,可以进一步地认为自组织不但是一个没有外部干扰的组织,而且也是一个有序演化的过程,两者都符合才能是一个自组织。换句话说,自组织还要对最终的结果进行规定。然而现有的研究往往侧重于从青年组织是否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外界的指令干扰作为判断是不是青年自组织的依据。对青年自组织基本内涵认识的不明确导致在现实研究中错误把许多青年组织都当作自组织来对待,扩大了青年自组织的内容。

2.缺乏对青年自组织发展风险与阻力的研究

青年自组织是在中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非政府组织大量涌现、社会转型加速的背景下出现的新型社会组织。在社会快速转型的历史时期,青年自组织必然将面临很多新情况,青年自组织健康发展的阻力和风险也许更大。如青年黑恶势力组织就是当代青年自组织的一个变种,是青年自组织不健康发展的畸形怪胎。这些组织大多等级分明、分工明确、组织性强、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并且有明确的活动宗旨,所谓“有钱大家一起赚,有事共同摆平”,成员多为青年,他们通过收取保护费等手段非法敛财,逐渐培植黑色产业。单从自组织理论角度来分析,除去因非法而无法与外界进行交流外,青年黑恶势力组织完全是一种较为成熟的自组织。青年黑恶势力组织虽然算得上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自组织,但十分不利于青年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应该加紧对青年自组织发展风险与阻力的研究。

3.缺乏运用现代前沿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和实证分析

除少数研究之外,现有研究多是对青年自组织概念、兴起背景、特征等方面的研究,缺乏运用前沿理论与方法的深入分析,也缺少基于大量事实与数据较为严格的实证分析,这不利于按照科学发展的原则开展对青年自组织进行引导的对策研究。此外就分析方法而言,定性分析较多,缺少数量分析和实证分析。

4.缺少全面性、整体性研究

现有各级团组织对青年自组织的研究主要集中分布在浙江、广东、上海、重庆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经济相对薄弱地区的各级团组织对此研究相对较少。另外从研究者的行业分布来看,对青年自组织进行研究的文献作者大多是地方各级共青团干部和高校学生工作者。总体来说,现有研究呈明显的地方性与行业性分布特征,总体研究成果太少。

5.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青年自组织研究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对中外青年自组织的对比研究也只是停留在最初的探讨层面,远没有进行系统的国内外横向对比研究。截至2009年10月25日,检索到的关于中外青年自组织发展的对比研究文献仅有一篇。由此可见,国内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的延伸。

七、未来青年自组织研究的方向

当前,针对青年自组织的研究正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需要更深更广的研究来进一步推动它的前进。针对前述的问题,笔者重点提出几个有发展潜力的研究方向以供参考。

1.青年自组织基本内涵的进一步界定

“青年自组织”不但是指一个没有受到外界干预而自发成立、自主发展的青年组织,更应是一个功能完备、运行有序的发展过程。自行成立但缺乏有序运行的青年组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青年自组织”。此外还要进一步对青年自组织的“过程”加以辨析。须知,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青年组织在成立之初可能接受共青团、青联等部门的指导,但在成立后的运行过程中,完全是遵循“自主发展、自行运作和自我治理”的基本特征,这类青年组织是否可纳入青年自组织的范围等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内容。目前对青年自组织的研究尚处于初期,更加深入的包括青年自组织基本内涵在内的理论研究急需在青年自组织迅速发展的同时展开。

2.青年自组织未来发展趋势的进一步预测

青年自组织目前是一种过渡状态,既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正式社团,也有可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兴趣群体层次。其中,内部组织化程度高低以及能否不断创新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是青年自组织能否持续发展的两大关键因素。因此,青年自组织的未来发展亟待深入研究。

3.青年自组织与共青团他组织的关系探讨

根据自组织理论,一个系统在发展演化的过程中必然受到自然组织和他组织两种作用机制的影响,共青团对青年组织的引导和管理可以看作“他组织”,如何处理好青年自组织和共青团他组织的关系成为下一阶段具有研究潜能的重要领域。然而,共青团这个外界“干预”与传统的共青团在青年组织活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同。传统的共青团由于直接干预青年组织的形成及其发展过程,因此它是青年组织的实际操纵者;而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共青团则扮演一个提供服务和支持的角色,它不再是传统体制下那种执行行政职能的管理者,而是提供安全、服务和秩序的服务者。这也就是说,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共青团是通过健全服务机制、设立专项发展基金、开展社团领袖培训等而发挥作用的,为青年自组织提供资金、场地、项目等方面的扶持,推动自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开展有益活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共青团作为青年组织的外部控制参量不再直接参与、干预青年组织活动和过程,这符合自组织科学理论对于系统自组织演化的“作为系统的外部控制参量不能向系统内部输入特定的‘指令’”的基本要求(19)。

4.青年自组织活动绩效评价

为青年自组织的各项活动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是青年自组织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经济活动一样,青年自组织的行为活动都要经过权衡其成本及收益(主要指社会价值)后,才能确定它是否有价值,才能衡量其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因此,从不同角度综合考虑青年自组织的行为绩效,建立较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也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对青年自组织的活动过程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使得青年自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发挥不可忽视甚至不可替代的作用并获得最大效率,这一系列问题将是今后青年自组织研究的核心。

青年自组织研究是关系青年和青少年工作全局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较长时间的探索和调整。应当说,目前的理论研究还只是刚刚起步,研究成果值得肯定,但研究中的不足更应当受到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当前研究的不足,有助于各级团组织在未来做好对青年自组织的引导和管理,有助于各级团组织在培育和发展具有自组织特点的青年社团过程中把握方向,加快进程,避免失误,这也是共青团中央相关理论研究面临的紧迫任务。

注释:

①高俊.青年自组织问题探讨[N].亚太经济时报,2008-12-22(2259期).

②(14)董悦,等.青年自组织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08,(03):5.

③(18)陆平.我国青年自组织的现状调研[J].理论前沿,2008,(24):45.

④安建增.中美青年自组织生成逻辑的比较分析[J].青年研究,2008,(07):40.

⑤⑩卜昭滔.青年自组织现状及对策分析[J].社团管理研究,2009,(2):37.

⑥谭建光,张文杰.经济发达地区的青年自组织——来自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调查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8,(03):13.

⑦(德)H·哈肯.协同学—自然成功的奥秘[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88:18.

⑧(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经济、科学与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21.

⑨胡皓,楼慧心.自组织理论与社会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10.

(11)(17)韩德强.浅论青年自组织的兴起、特征及对策[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29.

(12)陈鹏庭.青年自组织的“维他命”[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

(13)张泽峰.高度关注新形势下青年自组织的发展[EB/OL].http://zt.zxxw.gov.cn/2008shenghui/show.asp?id=310,2008-1-24.

(15)王季魁.浅析青年自组织现象给新时期共青团工作带来的启示——以苏州青年自组织研究为例[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8,(5):83.

(16)[美]莱斯特·M·萨拉蒙.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3.

(19)吴彤.市场与计划:自组织和他组织[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

标签:;  ;  ;  ;  

国内青年自组织研究综述_自组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