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性别角色态度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学生论文,性别论文,态度论文,角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性别角色(gender role),是指属于特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所占有的适当 位置及其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性别角色的发展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表现 [1]。性别角色态度(sexrole attitudes),是指人们对两性在行为、活动及任务等方面 的平等程度的知觉及所持有的态度倾向。性别角色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是儿童社会化的一 个重要方面,性别角色态度的发展需经历几个重要的阶段,其中青少年时期(12~18岁) 是性别角色态度形成的重要时期。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性别角色态度研究一直是性别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在研究中出 现了许多关于性别角色的量表,编制和运用量表有利于我们了解人们对性别角色的倾向 和性别观的变化,同时也可以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性别角色态度的异同。
Hofstede(1980)的研究表明,性别化(男性化与女性化)是文化差异的维度之一。在男性 化的社会里,两性的社会角色分化比较明显,各自承担着传统的社会与家庭角色;在女 性化的社会里,两性的性别角色出现了部分整合,即男性进入了女性的世界,女性也承 担了部分男性的角色[2]。Spence和Hahn(Spence&Hahn,1997)比较了1972,1976,1980 及1992年于得克萨斯大学所做的研究,结果表明,时间越近的样本,性别角色平等态度 越强;而且在所有的样本中,女性一直表现出比男性更具有性别平等的态度。
随着时代的进步,女性地位大大提高,人们对待性别的态度也随之有所变化。而青少 年,这群国家未来的主人翁是否拥有正确的两性平等观念,对于两性平等又有什么样的 看法?了解现在的青少年对于两性平等的想法对未来的教育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另外, 青少年关于性别角色的知识和想法极容易受社会和长辈的影响,适时地了解这些想法可 以从另一个侧面把握社会对性别角色的倾向、教育的影响及偏差,以作为未来两性观的 教育改革的方针之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对象
在5个地区(福州、莆田、南平、漳州和龙岩)6所中学中抽取学生(12~18岁)836名,收 回有效问卷769份,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被试基本情况
性别
城村 年级
男
女
城镇 农村 初中 高中
N
375
394
379
390
382
387
% 48.8 51.2 49.3 50.7 49.7 50.3
2.工具
“青少年性别角色态度量表”(量表包括权利与义务、职业、学习能力特质与表现、两 性互动关系四个维度,分别用G[,1],G[,2],G[,3],G[,4]表示)的信度为0.9389,各 分量表信度最大值为0.9170,最小值为0.7753。在折半相关系数方面,全量表为0.922 ,各分量表信度最大值为0.862,最小值为0.722。本测查中各分量表(因子)的信度分别 为0.9314,0.7611,0.8678和0.7874。
3.方法
对各个地区中随机抽取的被试进行统一施测,回收的问卷统一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 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X±SD的形式表示。
三、结果与分析
由表2可知,男女生在权利与义务、学习能力特质与表现和两性互动关系上存在显著差 异;在职业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初、高中学生在职业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其余 三个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城镇的学生和农村的学生除在权利与义务上不存在显著差 异外,其余三个因子均存在显著差异。
进一步方差分析表明:城村、年级分别与性别在G[,1]维度和G[,3]维度上有显著的交 互作用,其方差分析值为F = 38.067[***]和F = 18.733[***];F = 14.810[***]和F = 8.511[*]。性别与年级在G[,2]维度上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F = 5.175[*]。这表明在G[,1]、G[,2]、G[,3]维度上所存在的城村差异、年级差异均受到了性别这一变量的影 响。
方差分析显示不同职业父亲的孩子在G[,4]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其方差分析值为F(6 ,756) = 3.779[**];LSD显示农民父亲的孩子在G[,4]因子上的得分都比非农民父亲的 孩子低。不同职业母亲的孩子在四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其方差分析值分别为F(6 ,759) = 2.409[*]”;F(6,759) = 2.224[*];F(6,759) = 2.433[*];F(6,759) = 5.331[***]。进一步逐对T检验表明,在G[,1]因子上,农民及知识分子母亲的孩子的得分要显著高于从事其他职业的母亲的孩子;在G[,2]因子上,工人母亲的孩子得分显著高于其余职业母亲的孩子;在G[,3]因子上,知识分子母亲和农民母亲的孩子的得分远高于其余职业母亲的孩子,并且存在显著的差异;在G[,4]因子上,知识分子母亲及工人母亲的孩子得分远高于其余职业母亲的孩子,而农民母亲的孩子的得分则低于其余任何职业母亲的孩子,并且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四个因子在“地区”和“与谁同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各变量对四个因子的影响,以G[,1]、G[,2]、G[,3]、G[,4]四个因子为因变量,以性 别、城村、年级、父亲职业、母亲职业、与谁同住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 3。
由表3可知性别进入回归方程,对G[,1]有影响,其对G[,1]的解释率为32.3%。可见性 别是影响中学生权利与义务态度的主要因素,并且存在着负向的预测作用。对G[,2]因 子的影响有城村和年级,当只有城村进入回归方程时,其解释率为2.2%,当年级也进入 回归方程时,城村和年级对G[,2]解释率增大到4.8%,其回归方程和回归系数都很显著 ,并且呈负向预测作用,可见城村和年级都是影响职业的主要因素。对G[,3]起主要影 响的是性别和城村因素,当只有性别进入回归方程时,其解释率为19.6%,当城村也进 入回归方程时,性别和城村的解释率只增大至20.0%。可见性别是影响学习能力特质与 表现的主要因素,城村是次要因素。在对G[,4]的影响因素中只有性别和城村起主要作 用;当只有性别进入回归方程时,其对G[,4]的解释率为4.9%,而当城村因素也进入回 归方程时,性别和城村对G[,4]的解释率增大到8.4%,起着负向的预测作用,可见影响 中学生两性关系因子的主要是性别和城村因素。
四、讨论
中学生在权利与义务、学习能力特质与表现、两性互动关系因子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 异,表明男女生在性别角色的总体态度上有所不同。男生的得分高于女生,他们比女生 更认同男性在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均享有比女性更高的权利;在义务上显然存在传统 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在学习能力特质与表现上,显然也存在着传统的男权思 想。而这些虽然与男女客观的性别角色有关,但也说明青少年群体受中国传统性别观念 的影响之大。值得注意的是,女生的得分虽然低于男生,但也在3分以上。这表明不仅 男生有传统的男性优势思想,女生也同样存在着男性优于女性的性别角色刻板观念。这 种观念不单是社会文化影响造成的,已有研究揭示还存在着家庭、学校的影响。父母的 期望,使子女朝着父母预期的性别角色方向发展,从而使子女把这些期望同化成自己的 性别角色刻板观念。同时由于社会期望会形成社会压力,因此两性中的大多数成员会产 生一种明确的归属于某一性别群体的性别认同感,从而自觉地采取一些符合社会期望的 行为,这些则体现在两性互动关系上。中国社会文化里的重男轻女思想必然导致女性在 无形中形成女不如男的“弱势”体验;此外,学校教育尽管不再像过去封建教育或旧社 会教育了,但这种性别角色刻板观念依旧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无意识中,这 就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流露出两性刻板观念和情感。甚至于在教材的编写 和选材上也同样存在着性别角色的刻板化,由国际妇女组织发表的专题著作《作为牺牲 品的迪克和简》(1972)中,通过检查134本儿童读物中的2760篇故事,发现以男孩为中 心的故事与以女孩为中心的故事的比例为5∶2,成年男性作为主角的概率是成年女性的 4倍,人们描述男性为聪明的次数在131次,而女性仅为33次[3]。这些差异很微妙却相 当有效[3]。
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在职业、学习能力特质与表现、两性互动关系上都表现出显著的 差异,但这实质上是由性别的影响而造成的。由于“权利”,就影响到人们的性别角色 观念,即有关性别角色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根植于社会文化的深层,隐蔽而强有力地 影响着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方向。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性别分化(sex
differentiation)进一步发展,从而两性都认为男性适合于地位较高的工作角色,而女 性只适合于家庭与较低地位的工作角色(Eagly,1987)。在儿童很小的时候,社会文化的 熏陶就使他们形成了一些固定的看法,认为男孩未来将要有较好的职业,在社会中将发 挥重要的作用,而女性则不及男性。到了青春期这种观念则更加固定化,因而在职业上 表现出明显的年级差异。
在“男性化”的社会里,两性的社会角色分化比较明显,各自承担着传统的社会与家 庭角色。人类学的研究揭示了父权制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Goldberg,1993;Harris,19 91)。父权控制着两性关系的各个方面,对性别角色、性别定型及两性权利等都有广泛 的影响(Guttentag & Secord,1993)[2]。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的男性化的社会。
Chang(1999)等对中国香港、重庆与美国进行的跨文化研究表明:对职业的性别角色态 度,美国人比中国人的平等意识要强,中国人对家庭角色的性别角色态度比职业角色更 为平等[2]。本调查也表明当前中学生群体在职业、学习能力特质与表现、两性互动关 系上均存在不平等的表现,这与Chang的研究是一致的。然而,究其根本,学习能力特 质与表现、两性互动因子在城村间的差异都受到性别这一变量的相当影响,即这两个因 子在城村间的差异是由于受到性别影响而造成的。
从分析的结果来看,孩子的性别角色观念深受父母及家庭因素的影响。其中母亲职业 对孩子的影响远远大于父亲。由于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格局,母亲比父亲有 更多的机会接触孩子,对孩子的思想无形当中影响很大。结果显示,农民母亲和知识分 子母亲的孩子在“权利与义务”和“学习能力特质与表现”上得分显著高于其余职业母 亲的孩子。这正是他们所处社会及家庭环境造成的。在农村,由于农民母亲在其家庭当 中所处的地位较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感触到的“男尊女卑”和成长环境中的“榜样作 用”在其脑海中根深蒂固,使其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农村孩子特有的两性观。在知识分子 家庭里,知识分子母亲在工作、生活中感受到极大的社会性别角色压力,她们自然而然 地将这一观念带到了子女的教育中,极大地影响了孩子的性别角色态度。
总之,农民母亲和知识分子母亲的孩子在“权利与义务”和“学习能力特质与表现” 上得分显著高于其余职业母亲的孩子,一方面是由于她们与孩子接触较多,对孩子的影 响较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她们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家庭地位造成的。
另外,农民父亲与非农民父亲的孩子在“两性互动关系”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农民母 亲的孩子在“两性互动关系”上的得分也低于其他职业的母亲。但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 因是性别分离,性别分离是先天和后天相互作用的结果。男女儿童最初的差异为他们以 后的交往奠定了基础,从而使他们更趋向于与同性伙伴玩耍,并形成男女儿童不同的亚 文化,这种亚文化保持和加强了他们的性别分离。总之,是亚文化造成了性别分离,而 性别分离又促成和保持这种男女生对“两性关系”态度的差异。
五、结论
当代中学生的性别角色态度仍然深受中国传统两性观念的影响,认为男女性之间存在 差异,男性角色优于女性角色。
性别角色态度在中学生群体中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城村差异和年级差异;并且存在 着交互作用,性别成为主导因素。
中学生的性别角色态度深受父母和家庭的影响,从事各种职业的父亲的孩子在“两性 互动关系”上存在显著差异;从事各种职业的母亲的孩子则在四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 异。但中学生的性别角色态度不存在地区差异,与谁同住并不造成性别角色态度上的差 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