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波 夏学巍 杜贻庆 莫万彬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广西 桂林 541001)
【摘要】目的:研究在神经外科教学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神经外科临床实习的50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讨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神经外科临床教学模式,研讨组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临床实操成绩、病理分析成绩及论文成绩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临床实操成绩、病理分析成绩及论文成绩发现,研讨组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学生的综合成绩发现,研讨组优于对照组,P值<0.05,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发现,研讨组优于对照组,P值<0.05,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动导向教学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效的提高学生综合成绩,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神经外科;临床教学;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0-344-02
前言
神经外科是一门内容复杂且深奥的学科,临床上的实习内容主要为神经解剖学、神经外科基础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易出现理解困难、学习兴趣低等情况,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差,教学的效率较低的情况[1]。据有关资料显示,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应用到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良好,可很好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率[2]。因此,本研究对在神经外科教学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的效果进行探究,并将其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比较观察,从而找到临床神经外科教学效率较高的教学模式。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进行实习的50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系统抽样法的分配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讨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学生中有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最小的20岁,年龄最大的24岁,平均年龄(22.41±0.27)岁。研讨组学生中有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最小的20岁,年龄最大的25岁,平均年龄(22.50±0.31)岁。比较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发现无显著差异,P值>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观察比较。
1.2 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神经外科临床教学模式,采用“一对多”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为临床带教教师,临床带教教师根据制定好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研讨组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具体内容如下阐述:
(1)课前准备:带教老师根据教学大纲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料,并分析和探究教学的内容,待明确教学内容后,在展开教学的前一周将教学的材料分发给学生查阅,要求学生根据教学材料来找相关的教学资料,提出与本次教学相关的问题。
(2)学生分组:将学生分为5组,每组5人,由1人担任组长,让学生在课前和课后采用小组的形式对教学内容及教学问题进行探讨,并由组长进行汇总,将疑问反馈给带教老师,使得带教老师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
(3)设计典型病例教学内容:带教教师对本院的神经外科病例进行筛选,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神经外科病例进行教学,先将选好的病例资料分发给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分析,然后带教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除了与学生一起分析探讨病例以外,还要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对其疑问进行答疑。带教老师在选取病例的时候要尽量选取包含神经外科大部分知识的病例,使得学生可更全面的进行分析。
(4)课后讨论分析:在结束教学后,带教老师可将与教学内容相似的病例资料分发给各个小组进行讨论,让小组进行讨论得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然后到下一堂课教学的时候,让各小组组长将本组的解决方案提出,一起进行探讨,带教老师在进行汇总,对各小组解决方案的不足进行分析,并与学生讲解。
1.3 观察指标
采用考核的方式对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临床实操成绩、病理分析成绩及论文成绩进行观察,理论和论文采用书面考核形式,临床实操和病理分析从学生日常临床实践中的情况进行观察,每项成绩满分均为100分。分项评定后将两组学生的成绩综合,分别对其综合成绩进行分析。对两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进行观察分析,将本院带教老师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分发给学生进行填写,采用1~5级评分方式,主要分为非常满意、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五级,共20道题目,问卷最低分为20分,最高分为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用(x-±s)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进行检验;用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并用χ2检验。若P值<0.05,则说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学生的四大项成绩及综合成绩
通过对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临床实操成绩、病理分析成绩及论文成绩等四大项成绩进行考核分析发现,研讨组的四大项成绩较优,且与对照组相比,P值均<0.05,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临床实操成绩、病理分析成绩及论文成绩等四大项成绩综合分析发现,研讨组的综合成绩较优,且与对照组相比,P值<0.05,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3.讨论
神经外科是外科学的分支之一,是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学科[3]。神经外科学科主要对人体的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等神经系统进行分析,是一门高精尖的学科,在临床上对医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4]。因此,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综合成绩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本次研究中,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应用到神经外科教学中发现效果良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地位很好的体现出来,协调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通过设计学习任务来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将教学的目标实现[5]。从神经外科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实践,在实践中获取感性的认知,从而在不断实践过程中上升到理性的认知,并将这些认知应用到实践中[6]。从本次研究可以看出,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主要通过将大任务分为小任务来让学生逐步完成,并采用分组的方式,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好的体现出来。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的“一对多”的教学模式,没有很好的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是体现出了带教老师的主体地位,并非主导地位,这不利于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有很多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提不上去,带教老师的教学质量无法更深入的提升。从本次研究结果就可以看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组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临床实操成绩、病理分析成绩及论文成绩等四大项成绩和综合成绩均差与采用行动导向教学的研讨组,且满意度也低于研讨组,可见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应用,很好的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通过对本次研究教学效果分析发现,行动导向教学可很好的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和培养,使得学生主动探究问题,主动参与实操和了解实践知识,且学生在完成带教老师指定任务时,会产生自信心,从而更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
综上所示,在神经外科教学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的效果良好,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提升了学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成晓江,卡合尔曼·卡德尔,陈小红,等.行动导向教学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05):246-247.
[2]周珺,邱莹莹,姜云霞,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12):169-171.
[3]黄跃师.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全科护理,2016,14(18):1929-1930.
[4]付影.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实习护生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09):131-133.
[5]李冰.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影像技术学教学中的应用[J].生职业教育,2016,34(08):34-36.
[6]华中昌.行动导向教学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1):254-254.
基金项目:2017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自筹经费科研课题,编号: z20170937.
作者简介:王文波(1977.11-),男,汉族,广西桂林市,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神经肿瘤.
论文作者:王文波,夏学巍,杜贻庆,莫万彬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0
标签:成绩论文; 学生论文; 导向论文; 神经外科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两组论文; 老师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