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10-029-01
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曾说过:“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西方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我所面对的学生普遍是基础一般,理科思维不是很灵活。我基于我所教学生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以下有关落实化学教学中关键问题的几个策略。
策略一:利用实验帮助学生准确记忆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课标提出,初中化学教师应当重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乐趣,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化学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清楚的记得对于镁条燃烧的现象学生通过看现象记忆很准确,相对落后的学生也说出镁条燃烧产生耀眼白光。而对于硫酸铜晶体研成粉末就没做实验,学生对硫酸铜晶体的颜色记忆不准确。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每当我拿实验器材走到班级,学生们就像欢快的小麻雀一样围在仪器周围,眼里充满渴望,感受到学生对这节课的热情都提升上来了,我给学生做实验的机会,在讲走进化学实验室的时候,我让好几个学生到前面来做用量筒取8毫升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通过学生之间的纠错,学生对滴加法量取液体药品这个知识点掌握的很好、提升了动手操作能力。有时候把课堂放手给学生,给学生表现和展示的机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作为年轻教师要监控好实验课堂的纪律,否则就成了看热闹的场景。而且对于学生实验课要兼顾好学生的安全,实验前讲好实验规则。
策略二:巧用模型和生活实例破解微观难题。对于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学生理解会有困难,如何化抽象为具体成为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对于分子和原子这些微观粒子的存在本来就是看不见的,学生感知会有些困难,可借助视频将分子原子放大,也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向学生们渗透,比如孩子在喝水的时候就说你喝进去数以亿万个水分子,学生在感知中慢慢了解分子原子的确很小。对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理解直接拿出微观模型引导学生自己拆分,学生在拆分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分子的构成是不同的。在讲水的通电分解实验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将水构成的微观模型进行拆分,学生清楚的知道水的微观构成以及氢气、氧气的微观构成也直观的了解到了化学变化的实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常见物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教学,也可以展示模型图,引导学生摆出它们的模型图,这种方法无论是对于学生书写化学式还是掌握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分子构成都有很直观的效果。
策略三:多练习书写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以及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在历年中考中占有很大分数,而学生们还存在丢分的现象。学生记不清化合价而经常把氧化镁写成Mg2O,把氯化钠写成Na2Cl。所以最最基础的就是准确书写元素符号,考虑到学习的循序渐进性,在开学我就引导学生把前20号元素名称和化合价编成口诀和歌谣,不提倡死记硬背。学生在歌谣中学会书写元素符号会对化学式的书写打下良好基础。我会引导学生将化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进行分类,分类记忆化学方程式,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引导学生形成师徒关系,小师傅考徒弟增强了荣誉感,而化学薄弱生也会在跟、帮、带中逐渐提升化学成绩。而我会对进步大的小组同学进行全班表扬和奖励小礼物,进步的同学和师傅都感觉很开心,学习兴趣更浓了,在练习中不断加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策略四:巧用情境,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和心理疏导。中考题当中的18或19题为探究题,而这部分正是学生学习的薄弱点和难点,而探究题的考察内容多为下册书的知识点。比如对于饱和和不饱和溶液的理解就比较枯燥,这时我用用生动的例子打比方的方法:如饱和溶液就像你吃撑了,不能再吃东西了,;而不饱和溶液就像你没吃饱,还能再吃东西。下册书的题就会出现流程图的题,这部分题有深度,我会涉猎各地的中考题、试着筛选题目,引导学生们见识不同层次、深广度的题型,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对于好同学,我引导学生讲探究题,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而在做实验分组的时候我把动手操作能力强和弱的学生放在一起,这样搭配让学习薄弱的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努力是可以学好这个新开的科目的。尤其对下册书的酸碱盐的学习学生进入难点部分,我将知识细化和系统化,引导学生画出思维导图。快到中考前,有个学生的成绩处在考一中边缘,非常焦躁,说老师我要考不上一中怎么办?’’这个孩子从小母亲去世,心情总是郁郁寡欢。我就劝导他:“中考只是人生小小的一个挑战,即使没有上一中也不代表你的人生就一蹶不振,做好自己才是最好的,而中考不是考给谁看的,是看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东西。’’孩子心情放轻松了些。
策略五:密切化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对于化学课的导入环节可采用创设情境法,比如在讲一氧化碳的时候可以播放一氧化碳中毒的视频,激发学生学生学习一氧化碳的兴趣,并且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讲解二氧化碳、氧气的时候我会多举些和生活实际有关的问题,讲金属材料的时候我展现一些与我国科技发展紧密相连的图片,比如第一艘民用飞机C919、港珠澳大桥,吸引学生眼球。布置作业我会布置解决生活实际的问题,比如测一下周围雨水的酸碱度,看一下食盐食醋的成分,看一看药物斯达舒的主要成分。学生在看一看、做一做、查一查中兴趣逐渐提升,爱化学更爱生活。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点见解,更多的教学关键问题还需要不断结合所教学生现状不断改变策略。我愿以恒心、耐心静待花开!
论文作者:陈美英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学生论文; 化学论文; 氧化碳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学生们论文; 化学方程式论文; 我会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0月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