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 旭
天津市明正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300191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是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施工单位重点关注,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结合实际施工情况,选择合理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并对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整体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前言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正在朝着高层与超高层方向发展,要求建筑结构具备较高的承载能力,为了更好的提升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本文深入研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1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特点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内部面积正呈现扩大的趋势,并且增加城市建筑的高度,来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但是这种高层建筑会对底层建筑造成较大的影响,底层建筑结构需要承担更大较大的承载力,因此需要提高底层建筑承重柱和承重墙的抗压力,是现阶段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问题,也是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一种挑战。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主要由混凝土程施工技术和钢筋工程施工技术构成。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主要是对底层建筑的轴线进行准确定位,钢筋制安、钢筋绑扎与加固、搭设施工支架、模板制安与加固等,钢筋工程施工技术主要对钢筋结构、保护层、间排距及接头连接等的检查,并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和机械。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质量。结合大量的工程实例得知,与传统的建筑工程结构相比较来讲,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与承载力较为突出,建筑工程项目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施工工序比较复杂,自工程项目施工初期的作业材料准备到后续的施工与养护,其施工工序特别的复杂,对施工作业材料的要求也比较高。(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容易破损,在一些建设规模特别大的建筑工程项目之中,若采用的作业材料质量不达标,或者施工环节存在违规操作,钢筋混凝土结构容易出现较多裂缝。(3)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易变性特点,因为临时承载系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需要承受相同的荷载,若荷载过大,钢筋混凝土结构会出现显著变化。(4)钢筋混凝土结构易出现碳化现象,外界的二氧化碳与混凝土出现化学反应,在施工环节,二氧化碳会进入到混凝土的内部,出现严重的碳化现象。如果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碳化现象,同时会伴有收缩现象,使得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大面积裂缝。
2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2.1钢筋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在实际钢筋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制定专门的材料采购人员,严格的按照施工标准采购钢筋种类,确保钢筋质量符合施工标准。将钢筋材料运输到施工场地后,还需要按照存储标准进行堆放钢筋材料,做好防潮、防晒措施,避免出现胡乱堆放的问题。对于能够放置到地面的是施工材料,需要做好其防护工作,防止其出现滑落现象危害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的按照施工环节所需的施工材料数量进行去放,尽可能的做到少领多次的原则,避免出现材料浪费的情况。在焊接钢筋过程时,施工人员应当先检查焊条的质量和型号,施工单位需要采购高质量的焊条,对于不合格的焊条需要及时的更换。在焊接工作结束后,需要对重要的连接点进行检查,确保其承载力达到后期的使用要求。为了提高焊接的质量,需要选择达到施工标准的焊机,不仅满足焊接要求,还能提高施工质量。在保存焊条时,要将其放置到干燥的区域,降低焊条受到侵蚀的概率。除此之外,在焊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焊接场地的环境,例如,要清除焊接场地内存在的易燃易爆物品,并保证其处在通风的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分析实际焊接情况,可知焊接过程中会存在余量,在焊接结束后,焊点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出现收缩和拱起的情况,这时,在焊接中留下余量,能够有效避免焊点出现变形情况。但是如果焊点处变形情况较为严重时,需要后期维护人员进行重新焊接,确保焊接的质量达到施工标准,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质量
2.2模板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1)提高定位标高的准确性,放线定高环节要详细记录下各项数据,并进行复测,提高定位标高数据的精确性。例如,在某建筑工程项目之中,作业人员通过做好定位标高工作,并合理控制基础模板垂直度,能够有效减少作业偏差的产生。针对模板与垫层结合部位,可以使用较为细腻的水泥砂浆来填补,从根本上减少漏浆现象的出现。
(2)混凝土振捣过程当中,需要使用模板支撑体系来承载,对模板支撑体系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要求比较高,模板要具备容易拆卸特点。在建筑工程模板支撑体系当中,主柱是重要的承力部件,一般采用钢管为主柱材料较多,在安装环节,要合理控制器垂直度。通常来说,主柱需要利用支架,将其进行科学的连接,而且支架具备良好的重力分散效果,在作业过程当中,采取剪刀撑连接形式,利用多组的三角形构造,有效提升模板支撑体系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在立柱的底部、托架与模板间,采用适量垫板,能够增大摩擦,保证缝隙得到有效的填补。
2.3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在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环节,作业人员要结合不同部位,科学选择混凝土强度级别,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质量。通过对混凝土进行科学的配比,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施工强度,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符合相关规定要求。在浇筑混凝土前,针对模板的具体位置与截面尺寸进行科学的检查,保证模板尺寸符合相关规定要求,提升模板支撑体系的可靠性。
此外,在混凝土施工过程当中,作业人员还要进行有序的浇筑与振捣,如果柱子高度超过3.0m,需要采用两次浇筑方法进行浇筑,浇筑完毕后,进行有序的振捣,每次浇筑时均需伸入柱模内部,一直振捣到柱底出浆,防止出现过振与欠振现象。第二次浇筑结束后,作业人员还要进行振捣,将振动棒伸入到第一层大约10.0cm位置,保障层次咬接更加牢固。
在梁与板混凝土施工环节,针对高度超过50.0cm的梁体,可以采用分层浇筑方式,每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30.0cm。梁与板浇筑过程当中,可以使用泵送的商品混凝土进行施工,保持布料的均匀性,防止出现集中布料现象。因为商品混凝土的水灰比比较大,在浇筑结束后,作业人员还要进行二次振捣,并做好相应的抹压工作。
混凝土浇筑施工结束后,作业人员可以使用木杠进行摊平处理,并采用振动棒与平板振捣器,针对梁与板进行有序的振捣,防止发生欠振与漏振现象,振捣达标后,使用大拉板拍平,待表面收水结束后,方可进行二次振捣。每次抹面后的30min,需要使用铁抹子进行抹压。第三次抹压需要在初凝之后,终凝之前进行,此次抹压结束后,可以使用塑料薄膜,在梁与板表面进行有效的覆盖,防止发生干缩裂缝现象。
结束语
参考文献:
[1]宗学斌.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装饰装修天地,2019(5):301.
[2]兰照军.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析[J].建材与装饰,018(47):18-19.
[3]袁萌.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01)
[4]钟明胜.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资讯,2019,17(07):56+58.
论文作者:闫旭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
标签:钢筋论文; 混凝土论文; 钢筋混凝土论文; 框架结构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作业论文; 建筑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