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矿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全球化论文,对策论文,中国矿业论文,建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矿业是人类从事生产活动最为古老的一个领域。矿业所提供的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进入电子信息的当今时代,矿物能源在全球一次能源构成中仍占90%;在中国占94%,80%的工业原材料和70%的农业生产资料由矿业提供。1999年矿产品采选业及相关能源原材料加工制品业产值在GDP中占25%, 可见矿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研究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时,就完全有必要对中国矿业的影响进行研究。
一、经济全球化带动了矿业全球化
90年代以来,由于冷战的结束、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获得新的发展。而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世界矿业也获得新的发展并进一步趋向全球化。矿业全球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矿产勘查全球化
“要采矿,先找矿”,这是矿业活动的一个客观规律。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都加大了在国内外矿产资源勘查的投入,探明矿产储量和矿产品产量在不断增长,世界矿业经历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繁荣时期。例如西方矿业公司非燃料矿产勘查投资额1992年为21.3亿美元,1997年增长到51亿美元,为1992年的2.4倍。1996年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 英国等西方矿业界对固体矿产勘查的总投资为35.2亿美元,有60%的投资额进入了发展中国家,其中,拉丁美洲占全球勘查总投资的27.3%,亚洲、太平洋地区占11.8%,非洲占11.9%。石油勘查投资也在增长,据美国索罗门公司对全球286家世界大公司调查, 世界大公司投资石油勘查开发总额由1994年550亿美元,增加到1998年的938亿美元,投资总额中约35%主要用于跨国石油勘查。
2.矿业开发活动全球化
矿业资金跨国流动,国际金融机构和多国公司联合投资矿业,是矿业全球化的重要标志。世界大矿业公司海外非燃料矿产投资额在投资总额中所占比例1997年达56.4%,比1996年多了5.4个百分点。西方50 家大矿业公司控制了西方世界非燃料矿产矿山产值的55%。美国金矿海外投资由10年前的30%上升到1998年75%以上。1999年跨国矿业公司在全球经营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的大型矿业开发项目有116 个, 投资额达512.79亿美元,比1998年增加5.73%,每个项目平均投资达4.43亿美元。南美、非洲、东南亚和中亚是跨国公司投资的重点。
3.矿业公司兼并全球化
矿业公司跨国兼并在加速,规模在扩大。1995年5月~1996年5月间全球矿业公司跨国兼并资金达200亿美元。1997 年美国两个金矿公司兼并资金达21亿美元。1998年8月英国石油公司(BP)宣布以480亿美元巨资兼并美国第五大石油公司阿莫科公司(AMOC),在国际产业界引起巨大震动。1998年12月1日, 美国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公司和第二大石油公司美孚公司这两大石油巨头在纽约宣布达成协议合并为埃克森美孚公司。两公司资产市值分别为1 770亿美元和610亿美元,共2 380 亿美元。新公司拥有12万员工,在世界100多个国家进行油气勘查、开采、 炼油、石化和销售业务。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石油公司。
4.矿产品国际贸易全球化
自1991年以来,国际矿产品贸易在迅速增长,石油、煤炭、铁矿石、铜等贸易量增长1倍以上。1997年世界矿产品出口贸易总额达11 698亿美元,其中中东、亚洲、南美、非洲为5 743.3亿美元,占49.1%。
二、矿业全球化对中国矿业提供的机遇与挑战
矿业全球化给中国矿业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矿业全球化给中国矿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1)矿业全球化促进了中国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
改革开放以来,外国跨国矿业公司在中国投资开发固体矿产的“三资”矿山企业有324个,外商投资固体矿产勘查的合作项目取得探矿权的92个。 利用外资勘查开发矿产资源以油气方面成绩最为突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先后与30家石油公司在20个合作区块进行石油勘探作业。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18个国家67个石油公司签订合同131个,利用外资64 亿多美元。通过中外合作,海上油气田由80年代初的5个发展到24个, 探明石油储量11.7亿吨,天然气4 211亿m[3]。1982年海上原油产量仅9.53 万吨,1998年达到1 631.9万吨,天然气产量达38.6亿m[3], 为我国矿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加入WTO后, 无疑会进一步扩大矿业方面的合作。
2.矿业全球化为利用国外资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由于地质条件的影响,中国矿产资源存在着结构性弱点,需要利用国外资源来弥补不足。利用国外资源有两种方式,一是到国外市场购买我国建设所需的短缺资源,二是到国外有关地区和国家去勘查开发我们所需要的资源。到国外勘查开发矿产资源还有利于矿业行业将富余生产力向境外转移,从而有利于结构调整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在国外进行资源风险勘探开发工作已经起步。国内有关地质矿产部门已到拉美、澳州、非洲、中东、中亚等40多个国家进行合作勘查开发矿产资源,累计投资达十几亿美元,主要用于富铁矿、石油、铜矿、金矿、钴矿、铬铁矿等我国短缺的矿产资源。目前我国在国外风险勘探开发的石油年产量已近100万吨,铁矿石年产量达1 000多万吨。
近10年来,通过国际贸易进口所需的短缺资源有较大幅度增长。原油自1992年开始由出口国成为净进口国,1998年进口量达3 000 多万吨;富铁矿石由1992年的2 517万吨增加到1998年的5 000多万吨;铜精矿由1992年的34万吨增加到1998年的80万吨以上;钾盐由1992年的296 万吨增加到1998年的500万吨。由于每年从国际矿业市场购进300亿美元以上的矿产品,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矿业全球化促进了中国矿产品进出口贸易
1991年我国矿产品及相关矿产加工制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38.99亿美元,1998年上升到525.29亿美元,为1991年的2.19倍。矿产品贸易总值在我国全部商品贸易总值中占17%左右。中国矿产品进出口贸易涉及到100多种矿产及矿产相关制品, 进出口国别和地区中亚洲国家及地区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中国既为亚洲国家和地区提供广阔的矿产品市场,又为亚洲国家和地区提供大量的矿产品原材料。如表1所示, 中国大陆出口的原煤、原油、精炼铜及铜材、水泥、磷肥等矿产品85%以上均进入亚洲国家和地区。同时,中国大陆也从亚洲国家进口了大量矿产品,如原油、铬铁矿、铜材和氧化铝等矿产品主要从亚洲国家进口。
表1 1997年中国大陆主要矿产品进出口量
(单位:万吨)
进口出口
矿产品种总量其中亚洲%总量其中亚洲 %
原煤 3 0733 017 98
原油3 5473 16389.17
1 9831 752 88
铜及铜材50.8750.3799.01
20.9320.13 96
水泥 1168.45 1102.49 94.3
磷肥 28.2126.71 94.6
铬铁矿 89.4077.7186.92
氧化铝 109.44109.33
99.89
(4)矿业全球化促进中国矿业企业水平的提高
为了提高在国际矿业市场中的竞争力,中国矿业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运用先进科学技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与降低生产成本,涌现出一批在国际矿业市场具有竞争力的矿业企业,如山东兖州矿业集团已成功地在美国和香港上市,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原油成本也已接近国际水平。
2.矿业全球化对中国矿业的挑战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业获得空前大发展,发现矿产171种, 矿产地2万多处,有155种矿产探明有储量,潜在价值在世界上占第二位。到1999年底止,全国共建有19万个矿山,对130多种矿产进行了开发利用,年采掘矿石量50亿吨,矿业产量占亚洲第1位、世界第3位。中国矿业不仅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作出重大贡献,而且对丰富国际矿产品市场,为亚洲和全球经济的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中国矿业由于自身的诸多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特别是入世之后将受到很大的冲击。
(1)矿产品出口将遇到严峻的挑战 加入WTO后,应有利于扩大矿产品贸易,但由于中国矿产资源品质本身的缺陷,企业一般规模小、技术装备老化与落后、社会负担重,再加上矿山企业目前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不高,所以矿产品中多数品种的价格高于国际矿产品价格,缺乏竞争力,再加上目前国际矿业市场存在供大于求的状况,将给中国矿产品出口带来很大的困难。正由于上述诸因素影响,中国矿产品国际进出口贸易逆差连年来不断扩大,1997年已达85.7亿美元,为1991年14.27亿美元的6倍。
(2)吸引国际矿业投资将遇到更激烈的竞争 90年代以来,有100多个国家,特别是南美、东南亚和非洲的一些国家政府为了从国际矿业资本中争取更多的资金来勘查开发本国的矿产资源,相继出台了对矿产资源更为开放的政策,修改矿业法规,修改税制,加紧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改善投资环境以大量吸引外资。而中国目前有关矿产勘查开发的对外开放法律法规很不完善,非油气矿产勘查开发对外开放程度很低,实际对外开放的项目很少,目前中外合资项目仅71个,协议金额为一二亿美元,实际到位仅约1/10。据国际矿业机构分析研究, 中国是世界上100多个国家中矿产勘查开发投资环境最差的国家之一。因此, 1999年跨国矿业公司投资全球的116 个大型非油气矿产开发项目中(项目平均投资为4.4亿美元)中国一个也没有。
(3)中国矿业在“入世”后将付出巨大代价 由于开放市场, 减让关税,国际廉价矿产品将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对中国矿产品生产与销售市场将形成很大的冲击,有的企业因此可能被挤垮与淘汰。据有关部门分析,加入WTO将对中国矿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每年要减少产出150亿元,就业减少1.8万人;进口增加33亿,出口减少36亿元;每年产出减少、进口增加、出口减少3项之和为219亿元(见表2)。 若再加上与矿产品相关产业,每年将损失约848亿元, 每年将多向国际市场支付1067亿元。可见入世后中国矿业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
表2 中国加入WTO对矿业行业产出、就业和贸易的影响程度表
项目部门产出就业进口 出口
单位 10亿元 %
万人 %
10亿元 %
10亿元 %
煤炭采选业 -2.9 -1.2 -2.2 -0.3
0.1
4.5
-0.5 -4.3
石油天然气开采 -11.6 -4.8 -3.8 -2.9
2.2
4.9
-2.5 -10
金属矿采矿 -2.5 -1.7 -1.1 -0.8
0.2
0.6
-0.2 -3.9
非金属矿采选1.6
0.4
5.3
1.4
0.8
6.7
-0.4 -2.2
合计
-15 /
-1.8/3.3/-3.6/
资料来源:杜厚文,《世界组织规则与中国战略全书》P26~27,新华出版社,1999.12,北京
三、几点对策建议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矿业全球化给中国矿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谋求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国矿业在发展战略上应该按照比较利益原则实行以建立中国全球矿产品供应体系为目标的、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双向发展战略。为此提出如下几点对策建议。
1.转变观念,加强学习,提高对矿业全球化的适应能力
经济全球化和矿业全球化是客观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已把各国经济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经济,特别是亚洲经济的发展需要中国矿业提供更多的资源,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国际矿业为我们提供许多短缺资源。因此,要加强学习,了解与适应WTO有关规则, 进一步转变思想,打破封闭意识,树立更为开放的观念,既要大胆地“引进来”,又要勇敢地“走出去”。
要全面地分析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矿业带来的影响与利弊得失,辩证地看待挑战与机遇的关系。从近期看,经济全球化确会给中国矿业带来更多的困难,但从长远看,又存在新的发展机遇。只要从思想上和行动上作好充分准备,善于抓住机遇,勇于迎接挑战,就有可能获得新的发展。
2.苦练内功,提高在国内市场中的生存发展能力
中国对矿产品需求量还会不断增长,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矿业企业在争取政府大力支持的同时,要苦练内功,通过深化改革,打好矿业企业改革脱困的攻坚战。应调整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走公司化、集约化与集团化发展之路,多渠道吸收资金,实行矿(业)与非矿(业)并举的多元发展战略和国有矿与非国有矿共同发展的方针,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生产管理,不断改善产品质量,努力降低矿产品成本,提高与国际产品竞争的能力,争取在国内市场中站稳脚跟,并谋求在国际市场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3.全力降低成本,提高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入世后,对中国矿业最大的挑战就是矿产品价格的竞争。为了提高中国矿产品的竞争力,要采用规范化的与国际接轨的市场经济运作模式,利用中国拥有在亚洲的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改革企业内部运作机制,走现代企业管理之路,依靠科技进步,减员增效,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产品成本,努力扩大在亚洲市场的占有份额,并不断提高在全球中的竞争能力。在这方面,中国有的矿业企业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为了提高竞争力,加强矿产品贸易管理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要规范矿产品进出口渠道,整顿进出口秩序,调整进出口结构,减少初级矿产品出口,扩大深加工产品,特别是非金属矿深加工产品出口。对钨、锑、锡、钼、稀土等我国优势资源的出口也要严加管理,以避免国内各企业间无序压价竞争,造成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减少的经济和资源的双重损失。严格实施矿产品出口许可制度和配额制度,加强监督,严厉打击走私等非法行为。
3.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提高获取国际矿业资本的竞争能力
获取国际矿业资本勘查开发本国矿产资源的能力,是参与国际矿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标志之一。中国获取国际矿业资本的能力还很低。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外商试图到中国来参与矿产勘查开发事业,但由于中国矿业,特别是非油气矿产勘查开发开放程度很低,对外合作勘查开发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很不健全,再加上审批手续繁琐和部门与地方之间各自的利益保护,造成办事处处难的格局。因此,为提高我国获取国际矿业资本的竞争能力,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进一步扩大开放,特别是扩大非油气矿产的对外开放, 让国际矿业资本进入包括金、银矿在内的更多的矿产勘查开发领域。
(2)建立健全外资勘查开发矿产资源的法规体系
我国对外合作勘查开发矿产法律法规很不完善。要根据WTO规则和我国对加入WTO的承诺,按照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抓紧完善有关矿业法规,抓紧制定外商投资非油气矿产勘查的有关法律法规,并严格依法办事。
(3)建立统一有序的矿业及矿业权的国内市场, 强化矿业秩序整顿,保持稳定的矿业秩序,创造有利于国际矿业资本来中国投资的良好环境。
(4)推动大型矿业集团公司到国外上市,是筹集国际资本, 发展我国矿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矿业公司在国外上市虽已起步,但筹集的资金有限,仍要大力推动。
(5)要大力改善外商投资矿业的软环境
要借政府精简机构之机,转变政府职能,实施优惠政策,简化审批程序,改进服务态度,克服部门、地方之间的门户之见,减少扯皮,提高办事效率,从整体上改善矿业投资的软环境,不断提高获取国际矿业资本的能力。
5.组建后发型跨国公司,提高到国外勘查开发矿产资源的能力
到国外勘查开发矿产资源,是弥补中国某些重要资源短缺的需要,也是中国参与矿业全球化进程和参与分享世界资源和竞争的要求,是中国矿业国际竞争力的体现。目前中国到国外勘查开发矿产资源已经起步,需要进一步提高到国外勘查开发矿产资源的能力,为此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1)要充分认识利用国外矿产资源对中国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 中国矿产资源相对不足、人均拥有量很少,21世纪对矿产资源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资源保证程度逐年下降,石油、富铁、富铜、铝、钾、铬等矿产对国外依赖程度逐年增大,45种主要矿产探明储量能满足2010年建设需求的不足20种,到2020年只有6种,因此, 到国外勘查开发中国短缺的矿产资源是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21世纪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是靠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来进行建设的,美国、俄罗斯等资源大国都是如此。美国1997年消费石油8.46亿吨,而本国生产的仅有3.20亿吨,利用国外资源率达60%以上。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和澳洲许多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勘查开发程度低,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改善外商投资环境,这都为中国到国外去勘查开发我国短缺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参与国际矿业市场的竞争,参与分享全球资源成果。
(2)制订优惠政策鼓励中国矿业企业到国外勘查开发矿产资源
到国外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是一项高风险高投资高效益的事业,国家应加强领导,统一协调。政府要为矿业企业提供信息,制定税收、外贸和信贷等优惠政策,适当调整国家对外援助政策,建立国外风险投资勘查基金,支持与鼓励中国矿业企业更好地到国外勘查开发与利用国外资源,以便建立起多元、稳定的国外矿物原料基地与全球供应体系,确保矿产资源的稳定供应。这对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组建有竞争力的矿业集团到国外去勘查开发矿产资源
全球矿业竞争,实质上是矿业企业之间的实力竞争。建国50年来,中国已建成9 000多座国有矿山企业,有的已有相当规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组建跨国公司的成功经验,大力推进国有矿山企业战略性改组,通过改革、改组、改造,组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后发型矿业集团参与全球矿业竞争,这是勘查开发利用国外矿产资源的前提条件。矿业集团要培养自己的国际开发能力,政府要从人才、技术、资本制度等各个方面给予支持,以确保其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