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干预在胃癌术后化疗间歇期并发肠梗阻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袁卉

袁卉

(徐州市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江苏徐州221000)

【摘要】目的 研究个体化护理干预在胃癌术后化疗间歇期并发肠梗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治疗的胃癌术后化疗间歇期并发肠梗阻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健康状况以及肠梗阻改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4.44%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癌术后化疗间歇期并发肠梗阻患者的护理上实施个体化护理有助于改善肠梗阻症状,提高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胃癌;化疗间歇期;肠梗阻

前言

胃癌是起源于胃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1]。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患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小部分患者可出现上腹不适、嗳气等非特异性症状,易被忽略;但若不及时发现或治疗将对患者多系统功能造成严重损害[2]。胃癌常见的并发症是肠梗阻,尤其在术后化疗间歇期并发肠梗阻时导致的风险更高,不仅加重患者的痛苦,且对患者化疗以及预后效果造成影响。本文将分析个体化护理干预在胃癌术后化疗间歇期并发肠梗阻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治疗的胃癌术后化疗间歇期并发肠梗阻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5.57±1.09)岁;化疗间歇期时间为20~27d,平均时间(23.85±0.76)d;肠梗阻程度:轻度14例,中度16例,重度1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55.84±0.57)岁,化疗间歇期时间为21~28d,平均时间(23.96±0.36)d;肠梗阻程度:轻度17例,中度14例,重度14例。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化疗间歇期时间以及肠梗阻程度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治疗护理、病房护理等。

1.2.2观察组实施个体化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病情监察。护理人员时刻注意观察患者的化疗反应、症状以及体征变化,患者出现胃酸分泌过少时,及时对其补充血容量、调节水电解质以及平衡体内酸碱;对患者腹痛时间、程度、范围以及部位进行详细记录,随时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腹胀、排便、肠蠕动、肠鸣音等情况;对出现呕吐的患者应及时指导其采取头侧或坐起体位,避免呕吐物进入呼吸道造成窒息,给予患者温开水冲洗口腔,并做好患者呕吐时间、呕吐量以及呕吐频率等相关记录,如患者呕吐物呈咖啡渣样应检查是否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并及时告知医生做相应处理。

(2)药物护理。向患者介绍药物灌肠作用以及相关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如何通过肛周肌自主收缩作用维持灌肠液;指导患者采取左侧卧位,头低并抬高臀部,将软质导管一端润滑后缓缓插入肛门内15cm左右,在以一次性注射器吸取50ml灌肠液药物并与接上导管另一端,并缓慢将药物经导管推入肛门内;共需灌入150ml药物,分三次进行;药物灌注完成后继续将5ml温水注入肛门,然后将导管取出;叮嘱患者继续保持灌肠体位休息,并收缩肛周肌使药物长时间留置体内。

(3)心理状态护理。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关系与帮助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或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通过聊天的方式使患者的心理压力得到释放;告知患者术后化疗间歇期出现肠梗阻的主要原因及以往通过治疗恢复良好的案例,将正面治疗信息及时反馈给患者,使患者对康复充满希望;多以正面的语言与患者沟通,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外界给予的鼓励与支持,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及时对心理压力过大或出现过激行为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增强患者的安全感,消除恐惧感。

(4)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进行口腔清洁,至少每日2次,可通过口腔咀嚼练习刺激患者的食欲;在患者胃管拔除前期,饮食应以少量米汤为主,恶心、呕吐以及腹胀等症状明显消失后可适当增加食量,1~2天后给予患者流食,主要以清淡、少渣、易消化食物为主,多食用含铁、维生素以及蛋白质等食物,禁食高糖、高胆固醇、高热量辛辣以及易产气等食物,可少食多餐,每日进食次数可增加至5~6次,切勿暴饮暴食;当患者体征及症状有所好转,可以半流食或软食状态进食。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健康状况。以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进行评估,患者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选择;本表共含90个项目,每项目分值1~5分,总分450分;总分<160分,表示心理状况良好;总分>200分,表示有明显心理问题。分值越高,表示心理状况越严重。

(2)观察两组患者肠梗阻改善情况。患者恶心、呕吐、腹胀以及排气等症状均已消失为治愈,患者恶心、呕吐、腹胀以及排气等症状明显缓解为好转,患者恶心、呕吐、腹胀以及排气等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好转)/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时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应以()表示,并采用t对其进行比较,计数资料则采用卡方值进行比较,若比较结果显示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如表1所示,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评分较高,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心理健康状况评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明显较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大部分胃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发生不同程度的肠梗阻,可导致患者水电解质以酸碱平衡失调,严重可出现休克、脱水以及肾衰竭等症状,病情发展较快,如不及时控制可致患者死亡[3]。在化疗间歇期并发肠梗阻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使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甚至放弃治疗,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临床上对于化疗的治疗方式多以手术联合护理进行,且具有一定的效果[4]。个体化护理是一种以“患者第一”为理念的新型护理模式,较常规护理而言,个体化护理更具有针对性以及个性化[5]。给予患者个体化护理,可以使患者及时了解本次护理的内容,从而提高患者的自主性,对患者的康复进程起到促进作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监察,使护理人员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避免出现突发事件;给予患者药物护理,有助于患者肠梗阻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给予患者心理护理,使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化疗,提高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同时给予患者饮食护理,有助于患者及时补充营养,恢复体力,加快康复进程。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心理健康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明,给予胃癌术后化疗间歇期并发肠梗阻患者个体化护理进行干预有助于改善肠梗阻症状,提高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婷婷, 沈卫章, 王辉,等. 胃癌化疗患者营养状况与化疗不良反应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关系[J]. 癌症进展, 2017, 15(8):973-975.

[2]朱寒贫, 徐艳华, 戴燕.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胃癌术后化疗并发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7, 23(18):74-76.

[3]余方珍. 胃癌术后化疗间歇期并发肠梗阻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 现代实用医学, 2017, 29(1):125-126.

[4]朱佳. 30例胃癌患者术后化疗并发肠梗阻的护理[J]. 当代临床医刊, 2017, 30(3):3083-3084.

[5]胡月, 段培蓓, 侯庆梅. 胃癌化疗患者症状群的研究现状[J]. 护士进修杂志, 2018, 33(6):510-512.

论文作者:袁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8月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  ;  ;  ;  ;  ;  ;  ;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胃癌术后化疗间歇期并发肠梗阻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袁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