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论文_尹志荣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论文_尹志荣

四川省旺苍县普济小学 尹志荣

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我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许多具有选择性的拓展空间,鼓励每个学生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的情境之中。在其情境的刺激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认识能力。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促使其认知活动的良性发展。

一、营造参与氛围,活跃课堂气氛

新课程教学观认为,教师是课程,学生是课程,师生是课程,师生是课程的创造者,是课程的主体,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故而课程是师生共同探究新知的根基。因此,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力所能及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确保参与教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切实做到教师“放手”而不“放羊”,学生“自主”而不“自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内驱力。

实践证明,只有在参与中,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大胆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才能培养学生自我置疑,自我归纳,自我比较等方面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创新意识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简单的除法应用题教学活动中“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相应类型的题是“4个小朋友做小红旗20面,平均每个小朋友做多少面”?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中悟出计算方法。一位平时反应较慢的发生举起小手说:“这道题可以这样解决:要做20面小红旗,平均每个小朋友做5面,几个小朋友才能完成”?也用除法计算。接着又有许多学生发言,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只有学生们在参与中,通过比较、发现、归纳、总结,除法意义在实践中的运用才能得到升华。这样学生在活动中手脑并用,不仅掌握了新知,而且培养了学生自我创新的能力。

二、让学生在参与中大胆尝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建立知识迁移的认知结构,放手让他们在情境中大胆尝试,领略新知,并在探究问题中去创新。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让学生联系实际从身边有关实事观察做起,对黑板面、课桌面、方凳面……在形状上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再通过触摸测量进行比较,学生终于找到答案。这样既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又活跃了他们的思维。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大胆尝试,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认知的发展。

三、创设乐学氛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思维的发展是认识发展的核心,发散思维是认知结构的升华。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学生年龄、性格、兴趣特征。因为小学生在感知事物时,无意性、情绪性很明显,只感动了事物的外表,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到次要的与知识内容不相干的方面去。为了杜绝这方面的发展,在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很容易使儿童的知觉从无意性、情绪性向目的性方向发展,从而以饱满的激情进行创造性学习,进入了创新思维的境地。

在教小学数学“行程问题”时,有这样一例题:“甲乙二人相距120千米,乙骑自行车每小时行20千米,几小时可以相遇”?让两个同学进行演示,当二人行到某一处时,假定的时间是1小时所行的路。即二人的速度和,当二人又继续前进直到相遇,这时学生脱口而出:相遇时间就是相隔距离里含的多少个小时所走的路和。一下子学生明白了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拓展练习:“甲乙两人在相距120千米的两地同时向同一方向出发,甲步行每小时4千米,先行1小时后,乙后面骑自行车每小时行20千米,多少时间乙可以追上甲”?顿时课堂气氛活跃了:有的找同学扮演,有的根据题意画线段图理解,有的和老师共同探究……学生们很快地通过分析得出了结论。

总之,让学生把学得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归纳。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这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现代教育思想的根本体现。

论文作者:尹志荣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5月总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8

标签:;  ;  ;  ;  ;  ;  ;  ;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论文_尹志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