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安乐村小学 730046
摘 要:合唱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在小学阶段开展班级合唱训练与教学无疑是提高我国合唱教育教学水平,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音乐教学 合唱 班级 练习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在新课改要求下,合唱教学正在以全新的脚步迈进中小学音乐的课堂阵地。
为了更好地开展校园艺术活动,学校非常重视合唱队的梯队建设,首先以班级为单位,结合相应教材内容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合唱教学和训练。各年级再组建一个合唱队,挑选音乐尖子组建校合唱队,形成均衡发展的合唱社团梯队。要做大亮点,打造合唱品牌,争取在各类演出、比赛中创造佳绩。
一、进行班级合唱训练的有利条件
1.能够真正普及合唱教育。合唱教育从孩子抓起,只有从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以班级为单位的合唱的基本学习与训练,真正普及合唱艺术,从而使下一代的音乐素质得到整体性的提高,继而推动学生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
2.便于组织和管理。所有的学校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班级授课制的教学,这为进行班级合唱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任何学校只要有音乐课、有音乐教师都可以成立班级合唱团,并在班级中选出声部长,根据学生的声音特点分配声部,进行合理分工,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合唱学习。
二、有效开展班级合唱教学的实践探索
1.聆听为先,激发兴趣。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音乐的手段解决音乐的问题”,我遵循“感知体验、听赏领先”的教学原则。练习的时候,先让学生听合唱歌曲的范唱,使其对歌曲有整体感受。再指导学生开展听音色、听和声、听情绪等这种有意识的欣赏活动,目的是为学习合唱歌曲作铺垫。其次,听听高低声部的旋律走向、找找两声部的相同与不同点,这种感性的体验和理性的分析,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对歌曲情绪情感的全面把握。比如在教唱歌曲《红河谷》时,教师在琴上同时弹奏出两个声部的旋律,让学生多次静心听两个声部的走向,然后让学生合作演唱,效果令人满意,自己觉得这是合唱教学的一个好方法。
2.巧妙设计把握细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年龄特点,课堂上单项进行合唱学习终究会将学生引入一个死胡同,合唱教学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贴近他们的生活进行。
(1)根据合唱歌曲,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好的教学能事半功倍,让学生很快地学会合唱,体验其魅力。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步步渗透,把二声部的教学设计成不同的情境。五年级《迷人的火塘》两个声部设计成学生模仿侗族的对唱,在对唱环节突破了合唱难点,学习效果明显。
(2)利用器乐帮助学生学唱二声部歌曲。在教唱二声部合唱时,由于学生不能很准确地掌握音准和音程,在教学中往往会遇到困难,而器乐这个学具却能引导学生把握好音准和音程。如教学《小白船》二声部歌曲时,先让学生分声部演奏旋律,互相聆听,接着合奏,然后要求他们把合奏时的音准和音程感觉转移到合唱中去。在合唱过程中,每个声部指定几个同学伴奏,轮流交替进行。通过这样有步骤的过渡,合唱的音准问题,大都比较好得到解决。
3.适当加减,有效组织合唱。
音乐加法:在单声部歌曲中,加入简单的二声部,让歌曲的形象更丰满,更有纵向的空间感,让学生逐步建立多声部合唱的感觉。(适合在低年级段使用)
音乐减法:在复杂的多声部中,通过改编,简化旋律、根据学生水平将歌曲进行适当简化,降低难度,是学生能掌握,但又不失原有的和声效果,增强学生的自信。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合唱的美感。(在中高年级使用)
音乐加减的具体实施:
(1)单声部歌曲渗透音乐加法,丰富歌曲形式。①将单声部歌曲加入轮唱,感受二声部。轮唱是同一旋律在不同时间、不同声部的模仿。几个声部横向的重复,又因纵向的结合产生了变化和新的意义,具有合唱的效果,这对学生音准的把握是有作用的。轮唱是发展二声部歌曲的最好准备。②加入简单的二声部伴唱,让歌唱更丰富多彩。伴唱亦称配唱,从旁唱歌,配合主唱表演。伴唱往往是营造一种气氛,在原唱的基础上把作品的内涵更清晰地表达出来,让听者更深刻地理解歌曲。在低年级段进行简单的二声部伴唱训练,丰富歌唱旋律的形式,效果很好。
(2)巧妙运用减法。在合唱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演唱能力做“合唱教学的减法”。如在《小鸟,小鸟》一课的教学中,由于歌曲二声部较难把握,我根据学生的演唱能力适当做减法,就是简化第二声部,找出几个骨干音,让学生有能力掌握,待学生学好简化谱后,再加上原谱的学习。
4.情感互动,达到和谐。“动”在这里是指学生参与合唱的主动性,以及师生在合唱活动实践中互动的程度、参与的情感和态度。在以往的合唱教学中,我总是安排学生的高低声部,学生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声部进行合唱,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何不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声部,老师进行调控呢?
这样,课上、课下相结合,真正把班级合唱教学落到实处,变合唱能力为一种合唱的习惯,使学生学习合唱变得轻松而快乐,让合唱真正走进每个孩子的世界里。
论文作者:赵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11月第25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1
标签:合唱论文; 声部论文; 学生论文; 班级论文; 歌曲论文; 音乐论文; 音准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11月第25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