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研究与比较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血清学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期间接收的肺炎支原体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使用冷凝集试验、胶体金渗滤试验、颗粒间接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对患者的肺炎支原体抗体进行检测,比较检查结果。结果:颗粒间接凝集试验的阳性率与胶体金渗滤试验、冷凝集试验、酶联免疫法的阳性率均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酶联免疫法的阳性率与胶体金渗滤试验的阳性率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用颗粒间接凝集试验测定作为支原体肺炎早期感染诊断的方法,为临床提供快捷可靠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血清学方法;肺炎支原体抗体;临床价值;比较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5-0368-01
肺炎支原体(MP)感染所致肺炎近年来有上升趋势,肺炎支原体感染不仅能引起肺内改变,而且容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多脏器损害。肺炎支原体是急性呼吸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血清流行病学研究全球范围内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较高[1]。?现对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血清学方法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对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接收的肺炎支原体患者26例进行研究,取得了满意成果,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接收的肺炎支原体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上通用的支原体感染诊断标准。其中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1岁~37岁,平均年龄(18.71±6.16)岁。
1.2方法
采集所有患儿的血清,根据试验要求分离并妥善保存待检。使用酶联免疫法对检测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操作严格根据操作标准进行,用MK3酶标仪来判断检测结果,S/CO>1.0\时,检测结果为阳性。使用冷凝集试验直接测定分离后的血清,凝集价超过1:32即为阳性。使用胶体金渗滤试验直接测定分离后的血清,出现两条线即为阳性。使用SERPDIA-MYCOII进行颗粒间接凝集试验,血清标本与致敏粒子的反应图像为阳性或强阳性,且血清标本与未致敏粒子的反应图像为阴性,即可判断为阳性[2]。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冷凝集试验测得患儿血清呈阳性的有4例,阳性率为15.38%;胶体金渗滤试验测得患儿血清呈阳性的有3例,阳性率为11.54%;颗粒间接凝集试验测得患儿血清呈阳性的有12例,阳性率为46.15%;酶联免疫法测得患儿血清呈阳性的有7例,阳性率为26.92%。颗粒间接凝集试验与胶体金渗滤试验、冷凝集试验、酶联免疫法的阳性率均存在较大差异,P<0.05,X2=16.51、11.65、4.18有统计学意义。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渗滤试验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X2=4.82,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MP)是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已成为小儿肺炎常见的病原体[1],由其引起的呼吸感染日趋增多[3]。目前,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依靠血清学。本次研究中,冷凝集试验测得患儿血清呈阳性的有4例,阳性率为15.38%;胶体金渗滤试验测得患儿血清呈阳性的有3例,阳性率为11.54%;颗粒间接凝集试验测得患儿血清呈阳性的有12例,阳性率为46.15%;酶联免疫法测得患儿血清呈阳性的有7例,阳性率为26.92%。可见,颗粒间接凝集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用间接ELISA技术检测被检者MP-IgM或MP-IgG抗体的方法。IgM抗体出现早,一般在感染后1周出现,3~4周达高峰,以后逐渐降低,12~16周转阴。因此 MP-IgM阳性可作为急性期感染的诊断指标。该方法快速、简便、不需任何设备、特异性高但灵敏感度不高,价格也较贵,质量还有待提高。冷凝集试验:人感染MP后,血清中除出现特异性抗体外,还存在由I 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非特异性lgM冷凝集素。即在4℃条件下可凝集人的O型红细胞或自身洗涤红细胞,在37℃温浴后凝集现象消失。其滴度≥64时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参考意义。庞氏等对临床上146例疑似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MP-lgM和冷凝集素检测,结果MP-lgM阳性122例,冷凝集试验阳性92例;36例非支原体肺患儿中,冷凝集试验阳性1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病人仅见有34%~65%呈阳性,冷凝集试验为非特异性反应,也可见于肝病、溶血性贫血、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该试验操作简便,但其灵敏度及特异性较低,不是确定诊断的指标。?在这四种检测方法中,颗粒间接凝集试验的阳性率与冷凝集试验、胶体金渗滤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阳性率存在较大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中,颗粒间接凝集试验的灵敏度较高。
支原体自身的特殊性质会引发患者机体产生非特异性或特异性抗体,其中,特异性抗体具有预防疾病发生和促进身体恢复的作用,但是强化这种抗体反应可能加重病情[4]。患者感染MP后,患者机体内B细胞受到刺激而产生IgM抗体和特异性IgM抗体,会改变患者机体细胞膜抗原的结构,进而使患者机体出现病理免疫反应。患者感染MP后7天左右,机体内会出现IgM抗体,且感染21~28天IgM抗体含量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IgM抗体含量会逐渐下降。相关研究指出,患者出现感染MP后的临床症状而就诊时,其机体内的IgM抗体水平较高,检测IgM抗体可为MP感染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而本次研究中,颗粒间接凝集试验检测IgM抗体的灵敏度均高于另三种方法,因此,临床上可应用颗粒间接凝集试验检测MP。
参考文献:
[1]袁应华,刘瑾,成洁,等.快速液体培养法检测呼吸道标本中的肺炎支原体[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17(03):343-344.
[2]黎念,何明等.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128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4):3474-3476.
[3]倪少娟,黄丽英,曾尚娟,等.两种血清学检测方法在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20(21):2827-2829.
[4]]林超群,黎运西,黎冠峰,等.血清肺炎支原体DNA定量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J].广东医学,2015,13(12):1880-1882.
论文作者:刘应红,李瑶,王佳军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支原体论文; 肺炎论文; 抗体论文; 阳性论文; 血清论文; 胶体论文; 颗粒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