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在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论文_其满古力·热西提,,, 热孜古丽·吾买尔

新疆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 新疆 830049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在心肌梗死抢救中的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2月至今就诊于我院的心肌梗死患者90例,以随机的原则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急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就医各环节所需时长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分诊时长、急诊抢救时长、住院时长、卧床时长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肌梗死抢救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干预能缩短抢救时长,使抢救效率提高,获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急诊护理路径;心肌梗死;效果

心肌梗死往往发病急剧,是一种危险较高的心血管疾病,从患者发病到死亡的时间很短,要挽救患者生命必须尽早实施有效抢救措施。在急救过程中,良好的护理流程能缩短患者就医环节,而且具有更强的临床预见性,能有效配合医师开展临床急救工作[1]。本院以探究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在心肌梗死抢救中的效果为目的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本研究纳入2019年2月至今就诊于我院的心肌梗死患者90例,经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45,最高80岁,平均年龄(54.39±4.29)岁,病程2~7h,平均病程(3.21±0.84)h;观察组45例,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最小47,最高81岁,平均年龄(55.01±4.81)岁,病程3~8h,平均病程(3.79±0.64)。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急诊护理路径干预。急诊护理路径流程如下:(1)成立针对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路径小组,通过查找最新文献、临床专家指导等方式制定急诊护理路径方案。在患者入院后,根据不同病人病情实施个性化的护理。(2)小组成员实施轮班制,保证护理资源合理分配。(3)定期培训:对参加急诊护理路径小组的人员进行专项训练,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急诊护理路径的各项步骤,定期培训包括急救技能培训、心肌梗死急救演练等。(4)心理护理:心肌梗死属于急危重症,患者与家属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心理,因此,在患者入院后,由专人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安抚病人情绪,鼓励病患树立信心。(5)缓解疼痛:评估患者情况,进行血气分析检查,给氧治疗,患者存在严重胸痛、甚至休克的表现,可适当给予止痛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6)生活护理:避免患者摄入高胆固醇、高脂肪的食物,予患者流食或半流食,避免过多饮食而增加心肌负担,待病人病情平稳后,可进行正常饮食。(7)路径实施监督:在护理路径实施过程中,由护士长担任小组长,严格把控护理流程,将护理中的每个环节落实到个人,确保抢救工作高效高质量完成。

1.3观察指标

在患者就医过程中注意观察并记录各环节所需时长,包括:分诊时长、急诊抢救时长、住院时长、卧床时长。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标准为:①显效:呼吸困难症状得到纠正,心功能Ⅰ级,心率、尿量恢复;②有效:呼吸困难症状改善,心功能Ⅱ级,心率、尿量改善;③无效: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1.0进行,时长等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疗效属于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x2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就医各环节时长

观察组分诊时长、急诊抢救时长、住院时长、卧床时长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心肌梗死患病率、发病率均逐年上升,是高危险性的疾病,是冠状动脉在急性、持续性缺氧后造成心肌细胞坏死,而出现休克、心功能衰竭、心律失常等表现,有较高的致死率。由于心肌梗死发病时间较短,医务人员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抢救,因此,如何提高抢救效率,实现最大限度的挽救生命是医务人员研究的重点。急诊护理路径将抢救流程细化,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路径步骤实施抢救能起到良好抢救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就医各环节中所需时长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按急诊护理路径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干预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长;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证实,应用急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能增加治疗有效率,使抢救成功率提升。在临床实践中,急诊护理路径对护理人员要求较高,需要护理人员有良好的护理知识和抢救技能,因此在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前,需要严格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另外,抢救过程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任何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影响抢救效率,因此需要每个环节成员通力配合,方能高效抢救,最终达到良好结局。

综上所述,在心肌梗死抢救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干预能缩短抢救时长,使抢救效率提高,获得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高玉芳,赵琼琼,郭倩倩.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评价[J].健康大视野,2019,27(18):154-155.

[2]曹艳.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养生保健指南,2018,17(50):138.

[3]刘桂华,齐英,王有霞.急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效果评价[J].饮食保健,2018,5(48):233.

论文作者:其满古力·热西提,,, 热孜古丽·吾买尔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  ;  ;  ;  ;  ;  ;  ;  

急诊护理在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论文_其满古力·热西提,,, 热孜古丽·吾买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