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荀子人性论的现代管理模式探析
王 丹
摘 要: 荀子是儒家思想重要代表人物,对儒家思想又有所发展,而在人性问题探讨上,荀子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更强调后天环境教育对人的影响。荀子的人性论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哲学思想,在探究荀子人性论与现代管理模式之间的联系过程中,应该重视荀子对人性以及群体之间的联系,强化对荀子人性论的批判继承,从而为组织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发展以及科学管理策略的形成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荀子;人性论;现代管理模式
荀子的人性论不同于孟子的人性论,荀子是侧重于对人性的可塑造性进行探讨,并且对人性可能造成的问题与危害进行进一步分析。荀子的思想对现代的管理模式而言,仍然有比较大的参考价值,特别是荀子人性论所建构出来的管理模式,从传统的封建主义统治管理,一直到当代的企业科学管理,都能有效地调动人与各项资源,促进组织与人的共同成长。荀子重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同时注重解决群体生存的问题,因此其对人性的探讨与思考,从本质上是强调人对自身的约束与自爱。如果社会的个体无限度自爱则会逐渐演变为自私,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而个体永远是在群体中生存的,群体的安定与个体的安定密切相关,所以在与荀子的人性观点上建立起的管理伦理和法律思想等,能对现代化管理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对荀子人性论的观点进行探究,能对荀子介于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管理思路进一步理清,将荀子人性论的管理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一、荀子人性自爱思想与现代管理模式的联系
荀子和其他的儒家思想家一样,对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特别是个体应该如何在群体生活中获得平衡,这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要解决的问题。荀子认为,之前儒家思想所提出的人性观点中存在不合理之处,因此,他特别针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了对应的性恶论观点。荀子的性恶论和社会秩序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荀子认为,只有从心而论,才能促进个人的自爱,尤其是对个体行为进行约束。从荀子的这一观点上看,只有强化人的自爱意识,才能为社会管理乃至于企业管理提供推动力。
1.强化人的自律性
在荀子的著作中引用了孔子与子路之间的对话,“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这一观点主要是强调了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必然要有自爱的意识,也就是具备智慧的人,必然要有自信和自尊的能力,而仁义的人通常都能做到自爱。这种自爱在管理的范畴中其实就强调着个体的自我约束性。在荀子的自爱思想中,强调人只有通过关爱自我才能关爱他人,最终促进他人与自我之间的融合。在现代管理过程中,大部分企业还是采取强制性的企业规范或者管理规章对个人行为进行约束,管理效率相对较低。因为人的自爱其实是发自内心的,也就是对自身荣誉以及利益的追求,所以荀子基于性恶论的观点,认为管理过程中未必采取严苛的法律或者是其他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而是应该从人的本性出发,顺应人对荣誉的追求,以及个人对名誉的重视程度,鼓励人自发地对自我进行约束。因此,在构建现代管理模式中管理规章制度固然可以明细和具体,但是在更进一步的管理中,还是需要采取一些更能体现企业和个人约束与激发个人能动性的内容,促进人自爱意识的产生。对个人自爱意识的思考,是荀子对人性善恶问题的进一步判断,因为人在禀赋上并没有善恶之分,一旦个体在群体的活动中表现出不一致的状况,也就是个人与集体之间存在冲突,本质上还是个体的自爱意识没有激发出来。从自爱意识的角度上进行探索,组织应该重视个人能动性的发挥,将自我约束纳入企业管理模式中,从而推动管理的高效化。
2.个人自爱与利益的平衡
荀子认为,个人还具备“爱而利之”的观念,如“志意定乎内,礼节修乎朝,法则度量正乎官,忠信爱利形乎下”,这类观点主要是强调人虽然有利益上的追求,但是也应该“法则度量”,将利益建立在“忠信”之上,这是荀子性恶论中所引申出来的一个重要观点。在现代化管理中,如果忽视人对利益的追求所产生的问题,那么管理将会失去一定的效率。在调动个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上,也应该考虑如何采取法度进行平衡,从人的本质上看,这是个人自爱与利益的平衡。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顺应其天性自然的特点,依照利益作为一种管理的手段,在合理的法度之中引导人的利益追求,帮助群体或者组织创造更多的效益。
二、人性的善恶平衡观念与现代化管理的联系
荀子在《性恶篇》里面强调了人性本恶的问题,其不仅探讨这种人性的定义问题,而且对人的本性进行探索。在荀子看来,人性本恶其实是人性善恶平衡的重要观念,也就是在个人性格的形成中必然存在一些无法完全去除的缺点,这些缺点需要实施管理或通过其他手段进行矫正,才能避免人性在发展过程中造成更大的问题,影响到集体的利益。正如荀子所提出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剖析荀子的人性善恶平衡观念与现代化管理之间的联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对个人行为的节制
③王星:《利益分化与居民参与——转型期中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困境及其理论转向》,《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2期。
2.对失序和暴乱的预防
自控逆变器输出电压在电机本体的定子绕组中产生电流,三相电流合成的电枢磁动势是按六步跳跃式步进转动的。例如,SaSbSc=(1 0 0) 表明A桥臂的上边导通,B、C桥臂的下边导通,此开关状态下电枢磁动势空间矢量F应转到A相轴正方向上。若将此开关状态下电枢磁动势空间矢量所对应的逆变器输出电压用u1(1 0 0)表示(下标1代表第1种状态),那末,与8种开关状态对应的逆变器输出电压ui(SaSbSc),下标i=0,1,2,…7,统称为电压空间矢量。
江阴水利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作为信息化应用展示平台,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标志,其总体功能是:整合江阴水利工作中的各种业务功能,科学规范业务工作流程,保证上报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提高水利管理水平,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效能,为推动江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引领水利现代化提供保障。
荀子提出“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理乱而归于暴”,这正是强调人的个性与感情,对利益追逐会陷入不择手段中,如果顺应这种个人的秉性而不采取具体手段进行介入,则可能会导致集体利益的损失。现代管理的手段应该对个人的秉性与感情进行充分分析,组织在适当运用人的逐利避害心理之余,还应该将个人的行为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中。
该团十二连回族职工马晓燕说:“通过参加我们连队举办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加强了我们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增强了我们大家的凝聚力。希望以后我们连队多多举办这样的民族团结文化活动。”□
三、荀子人性群体观念与现代管理的联系
面对人性中存在恶的一面,以及整个社会生活中个体群体的冲突,纯粹依靠伦理道德准则,很可能无法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荀子基于其对人性的判断,提出了“治法”的理念。荀子强调,任何的国家都应该采取良好的法则对人的行为进行引导。荀子认为,一旦没有对人进行法治的引导,那么国家的法律,乃至于国家都可能名存实亡,甚至国家的法律如果制定有问题,乃至于其管制上的手段也存在缺陷,即便其法律能延续下来,也无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也就是“三代虽亡,治法犹存”的观点。在管理的过程中,管理手段与个体的实际情况要密切结合,如果管理手段已经脱离了个体的实际,即便法则制定再规范,都无法获得个体的支持,也就不可能实现组织的优化,不可能为整个组织的持续性发展提供推动力。
1.人生不能无群
荀子强调的正是人不可能脱离群体而生存,在现代的管理中,也应该坚持个体群体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在现代管理手段中,应该促进个体在群体中的有序生活与工作,更是要强调对道义的依归。只有通过管理的手段,让个体意识到集体的重要性,才能在集体行动中保持价值观念一致,服从群体管理,实现管理的有效化。此外,荀子也强调了,一旦人脱离了群体的管理,必然会导致群体的弱化,从而个人的利益与群体的利益都会分崩离析,也就是“弱则不能胜物”,对人的本能的分析,也是强调人对群体的依归,一旦个体分化之后,则会出现没有足够的能力,能力过于薄弱则无法超越动物和其他的自然事物,自然而然人类就会面临灭亡的危机。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更需要强调个人的群体观念。
在唐君毅等研究荀子思想的学者观点中,认为荀子之所以提出性恶论,本质上是看到人性缺点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也就是荀子强调社会秩序高于个人的利益,一旦出现失序与暴乱,对个体和集体都是一种莫大的影响。荀子的性恶论从现代管理的角度上进行解读,更多的是一种预防的思想,也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手段,避免人性的恶所造成的影响与破坏。
在荀子的《王霸》中提出“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这个观点强调人性与动物性之间的差异,人之所以与动物有所差别,是人必须和群体之间保持联系,也就是人能通过结合成群体的方式来获取利益。这是荀子宝贵思想观点中一个极为核心的部分,强调人性与动物性之间的差别,在传统的儒家思想家观念中,虽然也有提出,但荀子如此明确地从个性与群体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从而对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进行探究,这是一种理论上的创新。在这个观点中,人之所以能驱使动物的能力,是因为人能以群体的方式进行组合,而人之所以以群体的方式组合,是因为人能坚持道义的观念。
2.治法理念对个人与群体的平衡
荀子对人性善恶平衡的讨论,强调的是个体与群体利益之间的平衡关系,其本质上是基于战国末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进行分析,强调个体必然要依靠群体进行生活与生产,仍无法脱离群体而存在。在当代管理的角度上看,个体依然是群体的有机构成部分,而个体也很难脱离群体独自存在。只有让个体能与群体之间形成一种平衡,才能让个体产生社会价值,同时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因此,荀子人性论归根到底也是一种群体观点,这种群体观点是基于集体利益考量而提出的。
正如性恶论观点中对人逐利行为的反应与思考,所以在个人行为节制上,荀子强调一定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也就是对人逐利行为的有效引导。“生而有好利焉”,从本质上看是人天性使然的行为,但是只有对人的行为进行引导和节制,才能对个体的生命与利益给予保护。人天生有趋利避害的心态,利己好美等,本无所谓善恶之分。但是一旦为了获得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则可能对人的行为造成影响,也就最终损害了集体的利益。因此,在现代管理的过程中,如果不加节制地满足个人的私利,则可能会导致整个组织乃至于社会的失序,为了保存组织的利益,特别是对社会良善风俗的遵从,必然要采取对个人行为的节制手段,这种手段也就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
四、基于荀子人性论观点的现代管理策略
荀子人性论所包含的丰富观点与现代管理之间存在着众多交集,然而现代管理不同于封建主义时期的国家管理,仍然具备独特性,因此更应该在吸收荀子人性论观点精华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策略,以此推动组织管理的发展。
1.合理的法则与管理手段的结合
在现代化管理中对组织中的个体的分析,不仅仅是出于对其善恶是非的判断,也并不纯粹以其价值观取向进行判断,而是应该综合其个体的贡献与能力,结合组织的发展需求,对人力资源的配置进行优化。因此,组织所制定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特别是各种基础的法则,应该是遵循集体中每一个个体的发展特点,能平衡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利益,既不能压抑个人发展的自由,更不能完全剥夺群体的利益。由此可见,在制定规章制度的过程中要综合个体发展的特点与组织的中长期规划,有意识地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对人性中的缺点进行控制,同时组织的利益与个人的利益要趋于一致。
2.强化人的自律性与自爱性
在组织的发展过程中,还应该考虑人的自律性与自爱性,也就是组织在管理过程中,并不盲目依靠规章制度对人性压抑,而是应该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人对自身缺点的控制以及个人行为的有效引导。荀子的人性观点中并不完全否认人对自身行为的控制与引导能力,组织的发展过程更需要依靠个人能力的激发,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完全剥夺个人的生存空间与发展空间,要从个人的主动性入手,推动现代化管理的发展,从而实现管理的高效率。企业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时,应该适当地引入一些激励机制,鼓励个体通过努力从而实现个人价值的提升,组织要根据人趋利避害的特性,以激励的手段鼓励个体为组织作出更多贡献,这也是在管理过程中提高管理综合效率的一种手段。
脑卒中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主要以出血性损伤、脑组织缺血为主要临床特征,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致残率、致死率,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明显加重了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1-2]。临床有研究显示,当前脑卒中成为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第一死亡原因,死亡率远高于欧美国家,甚至比印度、泰国等部分发展中国家还高,及早的分析、评估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及早的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降低脑卒中并发症发生率[3-4]。鉴于上述研究背景,选定2015年5月—2018年5月本地区40岁以上的常年居住居民2 000 例研究,做出如下报道:
五、结束语
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发展中,荀子的人性论观点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在运用各种手段调整管理的秩序和模式的时候,应该综合考虑人性的缺点与主动性,从平衡人性善恶的角度入手,促进企业与组织的管理的高效化。在未来,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人的合理性管理,将是组织在管理过程中必然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因此,在优化提升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同时,应该关注人性的变化与特点,尤其是要结合组织的实际状况,调整组织的发展方向和管理策略,从而为组织的高效管理提供良好的制度与模式。
参考文献
[1]吴祖刚.作为论性原则的“生之谓性”[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56-60.
[2]孙旭鹏.荀子人性论:从“性朴”到“性恶”的内在逻辑[J].泰山学院学报,2015(2):54-57.
[3]代秋彬.荀子未作《非十二子》篇贬抑思孟段新证[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1-66.
[4]牛嗣修.从“积善成德”看荀子思想与郭店《五行》篇之关联[J].临沂大学学报,2015(5):49-54.
DOI: 10.16653/j.cnki.32-1034/f.2019.05.038
[基金项目: 本文系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西方激进思想中的生命政治”(项目编号:16HQZZ22)的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计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标签:荀子论文; 人性论论文; 现代管理模式论文; 中国计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