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现状与思考_理学论文

我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现状与思考_理学论文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问题缺失的现状与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理学论文,缺失论文,中国旅游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中国旅游地理学历经30年发展,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成果不断增多、学科声望不断提高,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气象。但与这种兴盛不相称的是,众多“研究成果”中,真正有知识贡献的少之又少。过去几年,我们将这种现象的原因更多地归结为学术规范的缺失[1],经过不断的努力,研究的学术规范问题已经受到重视,并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但研究成果的知识贡献问题还是没有很大的改观。进一步思考发现,不仅旅游地理学领域,其他领域的旅游研究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成果普遍缺乏“研究问题”,而研究问题则处于科学研究的核心地位,没有研究问题的研究,自然难以产生好的研究成果。在这个层面上可以说,研究问题的缺失是当今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一大弊病。

本文将对这种现象进行反思,并指出学术研究概念与价值被扭曲、学术共同体对研究问题及其地位的认识不足、整个学界对基础理论系统梳理的缺乏、社会实践中应有深度的缺失等是造成研究问题缺失的主要原因,由此导致的对各种层次的学生的学术训练不足将会影响未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以及中国旅游研究的创造力。

2 何谓研究问题

2.1 研究问题的概念

鉴于旅游地理研究普遍缺乏研究问题的现象,有必要在此重申研究问题的概念。

对研究问题进行讨论,首先要明确地回答“什么是研究”这一关键问题。伊莱亚斯指出,“研究的目的就是要使先前人所不知的东西变成人所共知,它将丰富人类的知识,使其更加笃定,更确切……研究就是发现”[2]。风笑天也认为,“所谓研究,简单地说,就是一个认真地提出问题,并以系统的方法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3]。那么,何谓研究问题呢?一般而言,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研究问题(research problem/question)指的是一项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它是一个可以通过研究来进行回答的问题;学术研究中的问题,通常类似但区别于日常生活中所表述的“问题”。学术研究中的问题,尤其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通常比社会世界中的某种社会现象或者社会问题更为具体、更为集中,也更为明确[3]。从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二分角度对研究问题进行理解,可以发现,在定性研究中,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指对课题中要考察的问题的最基本形式的表述;在定量研究中,研究问题,是研究者表示质疑的陈述或试图寻求回答的问题[4]。总之,研究问题就是研究者基于特定的学科视角、概念体系、理论框架和科学方法想要考察和回答的问题。提出研究问题时需要考虑如下因素:(1)最好能运用变量的语言且采用提问的形式;(2)除了单纯的描述研究外,问题的陈述必须至少包括两个变量;(3)问题陈述必须是可检验的[3]。举例来说,在历史城镇的旅游发展研究领域中,“在缺乏外力约束下,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商业功能的转换或者旅游商业化的出现是否为一种必然的现象”[5]这样一种表述,即是一个研究问题。

2.2 研究问题与研究主题的区别

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研究主题(research subject/topic)是指研究所涉及的某一类现象领域或问题领域[3]。一般而言,研究主题是一个比研究问题更加宽泛的概念,一个研究主题可能包含若干个可供选择开展研究的问题。举例说,旅游地理学研究中的旅游招商引资研究,是一个研究主题或是一个研究领域,而“在旅游招商引资中,投资者如何利用双方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和转型期制度建设的漏洞实施机会主义”则可以被视为一个具体的研究问题,即具体探究“投资者实施制度性机会主义的过程”[6]。

2.3 研究问题的分类

研究问题,可以根据众多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果从研究的目的出发,研究问题可以归纳为描述性问题、解释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等。描述性问题主要涉及对社会现象进行描述,即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解释性问题,涉及对社会现象进行解释,即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而评价性问题,主要涉及对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进行价值评价,即回答“怎么样”的问题。例如,在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领域,对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方式、过程进行的考察和描述[7],即回答了“社区居民是如何参与旅游发展”的这样一个描述性问题;而对中西方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差异之原因的探究[8],则是在回答一个解释性的问题。

如果从研究的意义或者贡献的角度加以考察,则可以将研究问题分为有意义的研究问题和无意义的研究问题两类。这里所指的研究意义,主要是从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角度做的区分。陈向明指出,“没有意义的问题”对看待和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没有密切的关联,特别是对被研究者的实际“问题”没有多少帮助;对人类知识的增长没有实质性的贡献[9];当前的许多旅游地理学论文,虽然有指出研究问题,但这些问题并没有太多的理论贡献和现实意义。“有意义的问题”,不仅对学术界增长知识和实践界解决问题有实际的价值,而且对研究本身具有十分重要和持久的意义。“有意义的问题”不仅可以提出新的看待事物、改进现状的角度,而且可以在精神上激励研究者本人从事具体的研究工作[9]。

3 中国旅游地理学界研究问题缺失的现象

近年来,国内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旅游地理学“成果”越来越丰富。从数量的角度上看,旅游地理学研究已经成为地理学研究中诞生“成果”最集中的分支学科之一。但是,以文章数量制造出来的旅游地理学的繁荣景象之下,真正具有学术贡献的研究成果有多少?衡量一项旅游地理学“成果”优劣的标准又是什么?或许,在这个研究与规划过分结合、文章与职称紧密相关的年代里追问这样的问题过于苛刻,但是,对研究质量的追求应是每个旅游地理学者理应肩负的理想,也是让旅游地理学在大浪淘沙的学术进步中持续壮大的必然选择。

在学术研究中,“好的问题是成功的一半”。而寻找研究问题就像“找矿”,一个好矿才值得挖下去,一个贫矿即使花再多的工夫,用再先进的方法也无济于事,一个问题的高度也决定了研究成果的高度。研究问题的提出是衡量学术研究质量的核心标准,也是研究展开的起点和基础。但是,从国内目前发表的旅游地理学研究成果来看,大量的研究者不注重寻找矿产和甄别矿物,就匆匆忙忙地开始选择各式工具进行各种挖掘,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最终却收获欠佳。研究问题的缺失在旅游地理学丰硕的“研究成果”中屡见不鲜。为了更加深入和具体地探究研究问题缺失的现象,笔者对近年来旅游地理学博士论文和发表的期刊论文进行了检索和分析,发现“研究问题的缺失”是一个较普遍的典型现象。

首先,博士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人在扎实掌握某个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理论的基础上,独立完成的学术研究成果。对于博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应该是“所研究的课题在材料、角度、观点、方法、理论等方面或某方面有创新性成果,并对学术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有较重要的意义”,获得学位授予的博士论文理应对“学术发展”具有贡献。但是在研究问题缺失的情况下,笔者发现,很多旅游地理学博士论文难以达到这一基本标准,更多地沦为一份“规划报告”或一本“百科全书”。

其次,国家标准《GB7713-1987科学基础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对学术论文有如下定义:“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的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10]。学术论文的成果要求具备基础性、具体性、专业性、创新性、独立性等要求[10]。张福昌认为学术论文不同于报道文章,是一种“严密思考的训练”;学术论文不能做量化(标准),是一种“重质不重量的精神产物”;学术论文去芜存精,是一种“(高价值性)专业知识的剪辑”[11]。在这种学术论文的标准下审视国内的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发现,很多的论文充其量只能算作“调查总结”或是“咨询报告”。

4 研究问题缺失的原因

4.1 学术研究概念与价值被扭曲

所谓学术,在中文语境中通常包括两方面的意涵,其一是指学问、道理、真理,是认识的对象和目标;其二是指获得学问、道理、真理的过程、方式[10]。在英语语境中,学术(academic)是指“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在具备专业条件的环境中进行非实用性探索”。从“研究的目的就是发现”[2]这一阐述来看,学术与研究实际上是对同一过程的两种表述,是借助已有的理论、知识、经验对科学问题的假设、分析、探讨和推导出结论,其价值在于对未知科学问题的某种程度的揭示,在于“使先前人所不知的东西变成人所共知”,在于“丰富人类的知识”,在于“发现”。

然而,在1949年至1978年的中国内地,学术研究的概念和价值总体上被“一切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向苏联模式学习”的导向所严重扭曲,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尤其如此。即便是经历了之后20年的关系紧张和“隔膜”之后,学术研究“学习苏联模式”的过分强调社会服务功能,“一切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导向和旨趣都依然不减。这个阶段的学术研究的目的不再是单纯地为了探索未知的世界,而是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价值导向下,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过分地强调学术研究的社会服务功能,忽视了学术研究本来的目的,也忽略了理论建构和学科建设。学术研究的概念与价值被严重扭曲的这段历史,深刻地影响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学术研究的发展。在这一导向下的中国地理学研究以及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也概莫能外。

中国的旅游地理学研究,起源于1978年陈传康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做题为《地理学的新理论和实践方向》的报告,指出可以发展旅游地理学。虽然经历了1978年至1989年短暂的“理想主义”阶段,但“现实主义”的思潮在20世纪90年代再度泛滥于中国旅游地理学界。当前,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正处于“理想主义的理性回归”阶段[11],这一阶段,曾在20世纪80年代“理想主义”时期纵谈“地理危机”的青年才俊已成为中国地理学界的中流砥柱,其中不少是杰出的旅游地理学家。这些学者开始重新思索旅游地理学的任务、性质和发展方向,他们自身以及他们所领导的团队,开始关注研究规范的建立和研究问题的梳理。然而,这种理性回归脆弱而不彻底,它仅仅是少数学者对现实洞察后的冷静思考,仅仅是知识分子内省后的自我选择,仅仅是有识之士对社会现实的无法抑制的、自发的理论关怀[12],它缺乏制度的保障,无法在整个学术界取得应有的共识,它在功利主义的汹涌大潮中尤其显得曲高和寡。

在此背景下,现实主义时期的流弊在学术界仍然盛行,以规划代替研究、以文章数量和所发表刊物级别代替文章质量的评价模式仍是主流。在这种纷扰、喧闹而功利的学术氛围中,学术研究的应有之义被弃若敝屣,谋求快速发表论文而非真正追求理论贡献的研究心态普遍存在。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当前的研究成果普遍缺乏研究问题,为什么许多研究者都难以静下心去深思研究的应有之义,为什么研究问题之于科学研究的核心地位常被忽视。

4.2 对研究问题认识不足

库恩的“范式”理论仍然可为“研究问题”的思考提供起点。旅游地理学要成为一门“常规科学”就必须取得这样的学术成就:这些成就(1)足以空前地吸引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2)足以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13]。上述第2点已充分说明了研究问题之于常规科学的重要性,事实上,研究问题也同样是范式得以形成的基础。上文所说的“学术成就”指的是作为学科基础的“公认的理论”,这些“公认的理论”又能够列举出足够多的成功应用,并把这些应用与示范性的观察和实验进行比较,从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常规科学时期)内为学术共同体所接受[13]。显然,这些公认理论的取得必然是以研究者从各种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中提炼出的研究问题的解答为基础的。所以,研究问题在科学研究中处于核心地位。

研究应当专注于科学问题的解决。“科学从某种问题开始:我们甚至可以说问题导向就是科学存在的理由。问题的确认乃是科学工作中十分重要的部分,而且常常是十分困难的劳心之举”[14]。找到一个有兴趣乃至有价值的一般研究领域并不难,但要把这种兴趣转变为一套可以进行研究的问题却相对困难。这就是问题表述的精髓,也是使科学成为如此成功的事业之所在……科学真正成功的部分,取决于其提出“好问题”的特有传统[15]。

但是,当前国内的旅游地理学界显然没有认识到研究问题(尤其是好的研究问题)的这种重要性。从现有研究成果看,大多数论文都缺乏一个好的研究问题,学术论文常常沦为规划文本的简缩版,沦为某个旅游地或某类旅游者的调查报告,沦为罗列各种知识的“微型教科书”。学术论文很少考虑如下问题:本研究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与现有的旅游地理学基础理论有什么关联?这个问题与怎样的旅游地理现象或实践经验相联系?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能否抽象出某种规律、原理或一般性理论?从这个问题中能否提炼出一个重要概念?这个问题的解决在实践中有什么重要意义?如果是方法论方面的研究问题,那么通过问题的解决,能否发展出更好的收集分析资料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总之,对研究问题的认识不足造成了研究问题的普遍缺失,使得学术论文大都缺乏知识贡献,丧失了研究的目的。

4.3 缺乏系统的理论梳理

前文引述库恩范式理论时已经指出,“公认的理论”是学科的基础,同样的,好的研究问题的提出,也是建基于这些公认的理论基础之上的。但是,当前国内旅游地理学界却缺乏对公认理论的系统梳理,甚至于找不到系统梳理的起点。所谓理论梳理的起点,指的是如何从地理学的角度看待旅游的问题。梳理的起点可以有很多个,例如,可以从“流动性”(mobility)出发进行梳理,也可以从“地域差异”出发进行梳理。如果从流动性出发,研究者可以将旅游视为不同于人口迁移(migration)、通勤(commuting)、农民工流动等流动的一种空间流动方式,这种流动性区别于其他流动性的时空特征是什么?产生这种流动性的动力机制是什么?这种流动性对于目的地和客源地的社会文化发展和景观变迁有什么样的作用?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活动尺度、不同停留时间的旅游流所产生的空间结果有什么差异?这些问题都可以用“流动性”串起来,从而形成有根、有干、有枝、有叶的系统的理论梳理;如果从地域差异出发,研究者可以通过各种维度划分目的地和客源地的不同类型,这些不同类型时地方(place)在空间上呈现什么样的格局?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格局?不同类型的目的地和客源地之间的互动方式有哪些?当满足什么条件的时候会发生互动?等等问题都可以归结到地域差异上。总之,理论梳理的起点可以有多个,但好的起点尽管视角不一,却都殊途同归,最终都能将本学科所需的基础概念、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系统地呈现出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然而,当前的国内旅游地理学界远未认识到这一点,鲜有这种系统的梳理,以至于整个学科的发展缺乏一个有营养的根基。而现在已经发表的文献综述,大多显得零散而无根基,很难将自己定位在学科体系应有的位置中,很多文献综述更是良莠不分地将同一主题的研究凌乱地堆积在一起。

由此造成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的缺失也使得研究者难以提出一个好的研究问题,因为概念体系的缺失将使研究者思考问题时难以寻求合适的变量,理论框架的不清晰更使研究者难以把握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

4.4 缺乏实践深度

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始终得益于改革开放后旅游业的兴旺繁荣。积极参与规划实践,从规划中获得研究的可进入性、从实践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始终是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的重要途径,规划与研究的良性互动推动了学科的发展。然而,当前的很多规划实践都停留在调研相对肤浅的层面,甚至出现规划文本千篇一律的现象。扮演规划师角色的研究者常常走马观花式地调查旅游地,缺乏深层挖掘研究问题的调研深度。

理论与实践之间从来就是循环往复、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国旅游地理学界既缺乏系统的理论梳理,又缺乏足够深度的实践经验,由此必然造成“理论—实践循环”始终不能深入、相关研究者始终难以找到好的研究问题的尴尬局面。这种局面如果不能打破,旅游地理学就难以为整个人文地理学和旅游研究提供高质量的知识贡献,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地位也将会受到怀疑。因此,在系统梳理理论知识,厘清基础概念、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的同时,必须深入实践,探索研究问题。

5 结语

研究问题是科学工作的核心,研究问题的缺失导致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知识贡献与其表面的兴盛极不相称。必须要有一批远见卓识之士不遗余力地推动理想主义的理性回归,巩固其成果,扩大其影响,必须从政府层面推动学术评价制度的重建。总之,必须在整个学术共同体中呼吁“问题意识”,唯有如此,旅游地理学方能在地理学分支学科之林中发展壮大。所幸,尽管研究问题的缺失是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普遍现象,但已有学者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而在国内最高等级的地理学刊物中,也可以见到围绕很好的研究问题展开深入研究的学术成果。由此,在看到不足的同时,也应看到希望。

致谢:感谢博士生翁时秀、李鹏、陈钢华协助完成本文。

标签:;  ;  ;  ;  ;  

我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现状与思考_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