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的中国工业:中国工业发展论坛综述_中国工论文

十二五期间的中国工业:中国工业发展论坛综述_中国工论文

“十二五”时期的中国工业——“中国工业发展论坛”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工业发展论文,二五论文,时期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80X(2012)12-0083-06

2012年10月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工业发展论坛:‘十二五’时期的中国工业”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经济学者,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等行业协会的领导,以及《人民日报》等媒体的代表共100余人参加本次论坛。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出席论坛并致辞,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委员陈佳贵,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论坛开幕式和嘉宾演讲环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黄群慧研究员主持,论坛主题发言环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黄速建研究员主持。

与会领导和专家深入探讨了中国工业化取得的成就、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前景等重要议题,高度评价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在论坛上发布的《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2)、《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10)和《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景气指数》等三项研究成果在理论探索和决策参考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一致认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17年来坚持推进《中国工业发展报告》等重大连续性研究项目的精神值得赞赏。

一、中国工业化进程与成就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研究员指出,在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开放中,工业是最大胆和步子最大最快的产业,用最短的时间成功地让世界上最多人口国家的民众享受到了工业化的物质成果。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工业经济增长一路“领跑”中国和世界经济,强有力地牵引中国GDP高速增长,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增强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中国工业的发展为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环境保护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是现代服务业孕育发展的重要条件。他认为,在资源环境的约束越来越显著,工业增长的资源成本和社会条件正在发生极大变化的背景下,需要对传统的工业发展方式进行转型升级,让工业更发达,而绝不是放弃发展工业。他特别强调,从人类历史看,工业社会是迄今为止最节约、最清洁、最健康、最安全的社会;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不仅是实现科学和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而且是教化训练劳动者,形成现代产业文明的社会心理文化的主要产业。工业文明不仅是一切现代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而且是其精神基础,即工业精神支撑着各类现代经济活动的效率与品质。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黄群慧研究员指出,中国工业化进程可以分为两大阶段:一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业化道路时期,二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时期。他认为,就中国整体工业化水平而言,按照汇率—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到“十一五”时期结束的2010年,中国的工业化综合指数为66,处于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已经基本走完了工业化中期阶段。这意味着进入“十二五”时期,中国工业化进程将步入工业化后期,这对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将是一个重要里程碑,整个“十二五”时期中国工业化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前半阶段。截至2010年,在全国四大经济板块中,东部地区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后半阶段,东北部地区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前半阶段,中部地区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西部地区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前半阶段。就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工业化水平而言,上海、北京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天津、浙江、江苏、广东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后半阶段;辽宁、福建、山东、重庆、内蒙古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前半阶段;吉林、湖北、河北、宁夏、青海、湖南、江西、河南、安徽、陕西、四川、黑龙江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广西、山西、甘肃、云南、贵州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前半阶段;新疆、海南、西藏则处于工业化前期的后半阶段。他指出,动态地看,1995—2010年中国工业化进程具有四大特征:①中国工业化进程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大国的快速工业化进程,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代化进程;②进入“十一五”时期后中国工业化呈现加速放缓趋势;③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区域发展极不平衡,虽然“十一五”时期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开始缩小,但从“九五”、“十五”和“十一五”这15年的整体看,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差距还是在扩大;④城市化率是影响工业化水平提升的关键制约指标,这表明提高城市化水平、推进农业人口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的任务依然艰巨。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认为,人类社会划时代的标志都体现为工业技术的突破性进步。结合自身数十年工业经济工作的经历,他畅谈中国工业特别是最能体现国家工业实力的装备制造业的辉煌发展历程、突出成就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他指出,“一五”时期156项重点项目建设和其后进行的“三线”建设,为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明显提升,与先进国家差距逐步缩小。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国内企业研制了一大批先进技术装备,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建设。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发展,依托重点工程推进装备自主化,在常规火电装备、核电装备、水电装备、风电装备、输变电装备、冶金装备、石化装备、船舶、轨道交通装备、水泥成套装备、数控机床、农业装备、医疗器械、自动化控制产品等重要装备制造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他也强调,当前中国装备制造业存在产业集中度低、研发投入不足、重大装备研制过程中财政投入偏低、解决首台套装备市场准入的机制尚不完善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当前中国工业增长形势与面临的主要问题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委员陈佳贵研究员认为,在经济增速大幅回落的背景下,稳增长的关键是稳定工业发展,并且要在稳增长中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他指出,与2011年前三季度9.4%的GDP增速相比,2012年前三季度GDP增速下降了1.7个百分点。其中,投资增速下降使GDP下降1.1个百分点,出口增速下降使GDP下降0.4个百分点,消费增速下降使GDP下降0.2个百分点。他认为,房地产投资大幅下降、高铁和高速公路建设步伐放缓、暂停对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使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投资大量减少是导致投资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他特别强调,经济增速大幅度回落使中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因此,在稳增长的过程中,应该推动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不仅要改变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还必须改变以投资驱动为主而形成的不合理的工业结构。要因势利导,抓住投资需求下降的有利时机适当降低重工业比重,使轻重工业协调发展;要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步伐,提高其现代化水平;要稳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避免盲目发展,努力解决其产业化过程中面临的难题;要推进产业组织结构调整,鼓励和支持并购重组,使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淘汰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资不抵债的落后企业,努力发展大企业集团,鼓励小企业向专、精、新发展,有步骤解决部分行业“小乱差”的产业组织结构,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效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委员吕政研究员对近期中国工业增长速度回落的原因和稳定工业增长速度的途径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需求结构和增幅的变化、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必然使得中国国民经济以及工业的增长速度从持续的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因此,中国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从平均16%左右回落到10%左右,不是经济周期波动的短期现象,而是中长期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他提出,稳定工业增长速度的途径:一是积极推进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从主要依靠高强度的资源消耗转向资源节约利用、从依靠低工资转向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逐年提高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障水平、从规模不经济和布局分散转向规模化和集中化生产。二是保持合理的积累率和投资规模。现阶段要把积累率调整到40%左右的合理水平,并使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不低于16%。三是努力提高工业经济效益。四是以产业结构为主攻方向,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要正确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增量调整与存量调整、产业结构与企业产品结构等四大关系;要把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五是学习和借鉴德国、日本等国经验,缩小与工业先进国家的差距,高度重视中等技术水平产业的进口替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重点阐述了经济形势变化带给工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他认为,当前经济形势变化呈现新特点,主要表现为国内经济增速趋势性放缓、结构调整积极效应显现、经济转型内部动力增强和压力加大、新技术和产业革命孕育突破、美欧日重整制造业影响全球分工与市场格局、新兴经济体日趋活跃。在此背景下,正在形成的新的区域增长极和产业升级动力、持续合理化的产业组织和产业布局、不断扩大的国内市场规模、不断提升的综合竞争优势、不断深化的产业分工、不断扩大的新兴经济体合作给中国工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他也指出,中国工业发展也面临经济增速放缓、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综合成本上升、外部需求下降、行业利润分配严重失衡等方面的新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副主任江飞涛博士介绍了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景气指数研究的意义和背景,工经景气指数的构建流程、特点和构成,工业经济景气分析的主要结论。他指出,工业的具体经济活动对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反映具有相当灵敏性。2012年1季度、2季度工业经济景气一致指数分别为100.12和98.74,1季度景气度较2011年4季度有所回升,但2季度景气度较1季度有明显下降,并处于不景气区间;从一致指数的总体趋势来看,2011年3季度以来,中国工业经济步入(增速)下行区间。2012年1季度、2季度工业经济景气先行指数分别99.59和99.33,处于不景气区间,2季度指数较1季度有进一步下降;2011年2季度以来,先行指数整体呈现不断下降趋势。从先行景气指数来看,2012年下半年工业经济仍将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从中国工业经济的周期性特征研究来看,工业经济的中(短)周期大致为18个季度,而2008年4季度为上一周期的谷底,那么本轮工业经济中(短)周期的谷底应该出现在2012年四季度前后;而短周期约为9个季度,上一个短周期的谷底2010年3季度,那么本轮短周期的谷底将在2012年3~4季度。

三、中国工业发展的前景和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研究员指出,中国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把服务业占比提高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在中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低于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条件下,如果仅以服务业占比提高为标准来衡量经济结构升级,那么在经济结构“升级”的同时国民经济的整体劳动生产率反而会下降。如果不能持续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劳动生产率,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就会缺乏现实支撑。因此,要深入细致地分析有关理论观点在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重大问题上的适用性,要针对中国国情提出符合实际的发展目标、体制条件和实现途径。他说,始于2008年年底的国际金融危机清楚地表明,脱离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去发展服务业很难获得成功。在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实施“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复兴”战略的背景下,中国要更加专注地推进工业化进程。他认为,工业文明的孕育和发展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中国需要向工业发达国家借鉴先进经验,同时也需要从自身悠久的历史中寻找积极因素。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研究员指出,在充分肯定中国工业发展取得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国工业虽然规模庞大,但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工业化要从“平推式”走向“立体化”。他认为,中国产业发展60多年的技术战略特征是平推式的扩张路线,即以“开阔地推进”的方式进入具有比较优势的各产业领域,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在产业中低端平推式铺摊子,发展空间必然受到限制,主要表现为重复投资、产能过剩等。平推式的工业增长路径难以形成工业的根基和高地,涌潮之后很可能内力丧失。而且平推式工业化无法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当前中国工业化将越来越具有“爬坡”和“登山”的性质,需要向各产业更精致、更清洁、更高端的方向攀登,占领产业高地和战略制高点,可以将其称之为“立体工业化”。“立体工业化”是经济社会的多维演进,既表现为工业全方位“向上走”,实现绿色化、精致化、高端化、信息化和服务化,又表现为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相互结合和有机融合。他特别强调,建设工业强国必须走“立体工业化”道路,要逐步改变平推式工业增长的“平铺扩张,求大求快”、“弱差异性,强模仿性”和“低文化含量,高逐利倾向”等三个特征。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黄群慧研究员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十分成功,构成了“中国奇迹”的一个重要部分,经历辉煌历程的中国工业化未来会有光明的前景。他说,根据“十五”时期工业化速度推测,如果中国能够保持“十五”时期工业化速度,到2020年前后将基本实现工业化。但是考虑到工业化进程逐步放缓的趋势,预计中国工业化实现的时间将会在2025—2030年。他同时指出,在未来的10年到20年,中国将面临来自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等方面的重大挑战,中国工业化进程还在“过大关”。为了顺利走过工业化后期阶段、步入工业化国家的行列,未来中国工业化战略必须实现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转变、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的转变、从追求速度到包容性增长的转变这三大转变,同时要处理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全球化与自主性的关系、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关系、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等六大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研究员指出,夯实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微观基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①继续深化国有企业这一重要微观经济主体的内部治理机制改革。在所有制改革任务基本完成的背景下,要在国有企业内部进一步推进治理机制改革,提高国有企业运营效率。②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业转型升级需要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进行兼并重组,以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进而提升整体经济效率。在此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运营的监督管理体系,真正做到国有企业每一笔兼并重组的成败都有人负责。③鼓励民间资本社会化。民营企业是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依托力量,要高度重视部分民营企业“后继乏人”的问题,应该破除民间资本集中、集聚、社会化的制度障碍,使分散的民间资本实现社会化运营。④完善组织体系。要改变当前妨碍专业化分工的制度环境,通过组织体系改革为专业化企业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史丹研究员指出,在人类历史上已有的工业化进程中,中国成功地走出了一条非常独特的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目前已经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学习借鉴的重要对象。中国用3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二三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进程,背后必然包含非常深刻的逻辑,理论界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其加以总结、概括和提高。她提出,总结过去,可以发现政府主导的不均衡发展战略、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以及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的对外开放对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展望未来,由于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和内部有利条件改变,全国和各地区工业发展战略需要进行相应调整,特别是各地区要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科学制定工业发展战略,合理确定工业发展目标。相应地,中央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引导和支持各地区工业发展的政策时也要考虑到这些重要差异。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教授认为,当前社会总需求的结构性失衡对宏观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由于总需求结构失衡内生于中国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之中,因此具有较强的刚性特征,改革和转型日益艰巨。他指出,工业部门特别是重化工业部门的生产特点,以及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动机,决定了劳动与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对等。这与要素市场的扭曲结合在一起,共同制约了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占比的提高。他提出,以政府的自我改革为突破口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关键。并且要从四个方面入手通过加大政府自我改革的力度来促进投资转型和内需可持续增长:一是重新定位政府功能,不能就改革谈改革;二是完善要素市场,理顺价格机制,消除政策性扭曲;三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创造条件,拉动消费需求的可持续增长;四是加大反垄断的力度。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研究员指出,分区域看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东部地区的部分城市已步入后工业化阶段,中部地区基本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西部地区只进入到工业化中期的前半段。各区域发展阶段存在明显差异,既表明中国工业化进程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也意味着中国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的动力非常强劲。他认为,由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因此国家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在各区域产生了不同效应。就工业化的前景而言,随着高耗能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这些地区将是中国工业化快速推进的主战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经济学部办公室主任韩朝华研究员认为,今后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工业都将面临结构转换的难题。顺利实现结构转换的关键在于转变政府主导下经济增长方式。以行政控制、行政动员为主要手段,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要素驱动型增长方式在赶超的过程中是有效的,某种程度上比单纯依靠市场调节的发展会更快。但在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模式的局限性越来越大,很难实现创新驱动型发展。他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增长还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推进的阶段。这就要求在保持一定速度的投资增长的前提下,实现投资转型,即从政府主导的投资转向市场驱动的投资。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经济》编辑部主任李海舰研究员认为,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是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方面。他指出,文化元素注入经济,文化引领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高形态。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背景下,中国需要充分利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资源,将其变为物质财富并且引领经济发展潮流。他认为,如果只是从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动漫等行业发展的角度去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很难实现文化和经济的真正融合。他强调,文化与经济的融合要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产品层面上的融合,要让产品既具有使用价值又具备观念价值;二是企业层面上的融合,要让企业既能把物质变为利润又能把思想变为利润;三是产业层面上的融合,既要能把经济做成文化,又要能把文化做成经济;四是区域层面上的融合,既要重视物质层面的区域经济,又要重视精神层面的区域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研究室主任吕铁研究员指出,自从2009年国家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同质化发展、产业链不完整、核心技术缺乏、技术储备不足、产业规模偏小、市场发育不足等突出问题。他认为,构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是要形成系统的科技优势和综合的产业优势。其中,系统的科技优势包括前沿技术优势、工程化技术优势、共性技术优势;综合的产业优势包括精致制造优势、产业组织优势、市场需求优势和产业体系优势。他强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优势要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加强战略性新兴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二是鼓励战略性新兴企业发展;三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陈耀研究员认为,当前各地区工业稳增长依赖的力量有所不同。在东部地区,创新驱动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速增长已成为工业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而在中西部地区,工业稳增长的希望主要寄托在重化工业等传统产业的增长上。他指出,地区工业发展要因地制宜,大都市圈的中心城市需要尽快过渡到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阶段,中西部资源丰富的地区需要坚持发展重化工业等传统产业。他特别提出,要高度重视县域工业发展问题,中央政府在加大对县域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同时,更要鼓励县域根据当地资源禀赋适度发展工业,尤其是特色产业。

中国人民大学李义平教授提出,中国从工业大国发展为工业强国的标志:一是能够掌握重要产业的话语权;二是能够解决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三是成功摆脱资源依赖;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五是产业结构合理化。他认为,在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通过体制改革为企业家创新提供更加完善的条件。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维滨指出,“十二五”时期要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以自主创新、品牌建设和两化融合为重要支撑,以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以完善价值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重要着力点,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绿色环保、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纺织工业体系,为建设纺织工业强国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他强调,纺织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战略重点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升级步伐、加强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加强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发展现代产业集群、优化产业区域布局、提高国际化水平、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优化组织结构及提高管理水平,重点领域是新型纺织纤维材料产业、高端纺织装备制造业、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尤其是通过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体系等手段确保实现规划发展目标。

标签:;  ;  ;  ;  ;  ;  ;  ;  

十二五期间的中国工业:中国工业发展论坛综述_中国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