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宝庆精神病医院 422000)
摘要:目的 观察MRI与CT检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0例,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为研究时段,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MRI以及CT诊断,以手术病理组织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诊断检出率。结果 与CT在神经根受压、脊髓变性、硬膜囊受压、椎间盘变性、积气以及钙化方面的诊断检出率比较,MRI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RI可明显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检出率,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借鉴。
关键词:MRI;CT;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造成,导致髓核突出,刺激到神经根以及马尾神经,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临床综合征,腰部肿胀疼痛以及下肢疼痛是患者主要的临床特征,对其日常生活以及工作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本文为了分析MRI与CT检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效果,特随机选定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0例研究,进行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0例,均满足WHO(世界卫生组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且均经手术病理组织检查确诊,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为研究时段,其中女性58例,男性72例,年龄界限在28-72岁,平均年龄为(50.06±4.11)岁;病程在3-10年,平均病程为(6.52±2.26)年;体质量在18kg/m2-26kg/m2,平均体质量为(22.28±2.11)kg/m2。所有研究对象、家属于研究前,均知情本研究,并对《知情同意书》阅读签字。剔除存在精神障碍、沟通疾病以及配合度、依从性较差者。
1.2 方法
1.2.1 CT:协助患者取仰卧位,采用GE宝石能谱(Discovery CT T50HD)64排螺旋CT(产地:国外.美国)的螺旋扫描机,3mm的层厚,3mm的层间距,120Kv的管电压,250mA的管电流,对患者腰2直至骶1的椎间盘进行连续性的扫描,正负0-30度的倾斜角,详细观察软组织窗以及骨窗,将所获得的图像传入工作站。
1.2.2 MRI:协助患者取仰卧位,采用荷兰飞利浦3.0T多源核磁共振扫描仪(型号:Achiera-3.0T-TX;产地;荷兰),T1W1序列,TR=350ms,TE=30ms,T2W1序列,TR=3500ms,TE=130ms,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腰椎间盘进行轴位以及矢状位的扫描,扫描的层厚是5mm,层间距是5mm,详细观察椎体的信号、形态以及椎间盘信号的变化,将所获得的图像传入工作站。
1.3 评价标准
所有研究对象所获得的图像均由同2名临床经验丰富的,且具有相关资格证书的影像学医师做出最终诊断,对于存在异议的地方,要再次进行统一讨论,确定最终诊断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4.0软件统计本文研究数据,计数资料(诊断检出率),以n/%表示,行 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比较MRI以及CT的诊断结果。神经根受压、脊髓变性、硬膜囊受压、椎间盘变性、积气以及钙化方面的诊断检出率:MRI的分别是90.77%、92.31%、93.85%、93.85%、95.38%、91.54%,CT的分别是63.08%、66.15%、69.23%、65.38%、69.23%、66.15%,MRI 的均显著较CT的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表1。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20-50岁的人群,临床普遍认为该病的发病机制是腰椎间盘软骨板、纤维环以及髓核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化,受到外力的影响,椎间盘纤维破裂,对脊神经根造成一定的刺激和压迫,进而引发下肢疼痛以及腰痛等症状,疼痛一般呈持续性、间歇性发作,明显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腰骶先天异常、遗传因素、椎间盘修复能力差、纤维环退变、髓核退变等均会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目前临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常用的检查方法有MRI、CT以及X线等,X线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一系列优点,但是诊断的敏感度以及特异性较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CT与X线比较,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具有扫描范围大以及扫描速度快等一系列优点,但是无法对具体的病变类型做出分析,无法有效区分神经根与硬膜囊,其次椎管中髓核会出现移位,并不在原来的椎间盘层面,CT扫描可能会出现无异常情况,如果椎管中脱落髓核组织,就会造成椎管阻塞或者狭窄,与硬膜外肿瘤的鉴别难度较大。MRI可对患者病变部位的病理学改变情况做出准确分析,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且图像质量与CT以及X线比较,明显提高,不会受到骨骼伪影的影响,临床检出率以及诊断准确率较高。此外MRI价格并不昂贵,一般不会给家属、患者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值得临床进一步向基层医院推广,给更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带来福音。本文研究示:MRI在神经根受压、脊髓变性、硬膜囊受压、椎间盘变性、积气以及钙化方面的诊断检出率均显著较CT的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证实了MRI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值得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首选的诊断方法,在临床中借鉴、参考价值较高。但是本文仍旧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样本研究容量较小,研究时限过短等,对结果一般性有所影响,因此对于MRI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价值,仍旧需要临床进一步扩大样本研究容量,延长研究时段,为临床评估MRI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诊断中的效果提供更加严谨、科学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纳MRI诊断,诊断检出率较高,有效弥补了CT以及X线的不足,安全可行,临床值得信赖并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何杰. 用MRI与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准确性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2):10-11.
[2]刘永,滕云. 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9):1734-1736.
[3]陈红. 腰椎间盘突出症 CT 与 MRI 影像对比分析[J]. 中外医疗,2014,33(5):14-15.
[4]符莉莉,李长清,许海娜. CT与MRI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价值研究分析[J]. 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8):94-96.
[5]刘锋. 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价值研究[J]. 当代医学,2015.21(15):72-73.
[6]崔保刚,张爱琴.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的CT和MRI临床诊断价值对比研究[J]. 中外医疗,2014,33(4):175-176.
论文作者:蒋当要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腰椎间盘突出论文; 患者论文; 椎间盘论文; 检出论文; 较高论文; 统计学论文; 价值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