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近十几年来的世界经济与全国人口的双增长,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进而导致的城市用地也日渐紧张,因此现代高层建筑的建设也越来越普遍化。但越是现代化的建筑设计,就越需要做好完备而全面的防火设计和预防措施,做到防微杜渐,以防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无故发生。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导致了对居住条件的更加苛刻,鉴于近年来居民地火灾的频繁发生,使得人们对于建筑中的防火设计的关注更甚,投入更多。在本文中,我将主要结合建筑火灾频发的原因,针对建筑防火设计的原则、常见问题,探讨建筑防火设计的技术与具体应用,希望能够做到我国建筑防火设计的水平的有效提升,能够更好的实现人民的生活水平要求。
关键词:防火设计;建筑设计;建筑中火灾特点;应用
引言:
近几年来的由于存在于建筑防火设计中的短缺,导致的意外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层出不穷。在如今的建筑设计的原则之中,安全性能理应被放在第一位置上,而如今安全防范的重中之重,就是防火设计。在设计中,设计师不仅要依据该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空间安排、平面设计特征以及人员使用的特点,经挑选采取以防火安全为主的高质量安全措施和精确控制火源的消防措施,以防止火灾的突然发生。
一、建筑防火设计中技术的定义与基本原则
1.1 建筑防火设计的定义
建筑防火设计,指的是在建筑中面对突发火灾的预防性设计措施,即在建筑中设计采取一定的防火材料与防火技术的结合设计,以防止火灾的发生和降低火灾发生后对生命与财产造成的一定损害。
设计包含两个方向:一是在火灾发生前的预防,一是发生火灾后的应急措施。火灾的预防防措施指的是在建筑的设计时就要确定出建筑材料的耐火耐受等级和规划一定的耐火设计构造,旨在达到一定的防火等级,控制室内的可燃物的数量,并采取措施来隔绝易燃部位,从源头来降低起火的几率。而火灾的应急措施指的就是在建筑中合理设计安排一定的疏散设备、排烟设备和灭火设备,做到在起火之后能够有一定的灭火措施以尽可能的降低火灾对人身或者财产的损害。
1.2 建筑防火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2.1 充分解决适用性问题
如今的民用建筑的内部功能结构复杂多样,在防火设计的安排中,常常会出现因为会妨碍建筑的日常使用功能而在防火的设计和功能产生冲突。同时的,介于不同地区在不同单位的针对防火措施出台了一定的地方性规定,在建筑相关设计工作中常常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来确定如何按照规范进行工作的执行。
因此在如今的建筑设计所需要在符合国家总体规范的基础上,再充分合理的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安排,来保证建筑防火设计工作的进行。
1.2.2 充分把握安全尺度
民用建筑如今的防火耐受的等级都会因为具体的建筑对象的不同、因为建筑使用功能的不同,来做出合理湿度的调整,但是最为基础的依旧还是要在保证建筑的全面完善防火性能。例如,在如今最为常见的高层建筑,相较于底层建筑而言,更应该正确的把握安全尺度,在尽可能的降低建筑构造成本的同时,各方面提高建筑的防火安全性能。
二、建筑防火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2.1 建筑材料的不当选择
选择符合防火耐热规范的建筑材料,是对防火建筑进行良好建设的关键。
对于房屋建筑工程而言,运用到良好防火性的建材,能够减少起火源,从源头降低起火的概率。再者,就算是真正发生火灾之后,良好的防火材料也能隔绝燃烧源,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从而降低后期换新的成本。
一般容易出现的建筑材料起火问题,多是因为没有对选材引起足够的重视引起的:仅仅只考虑到低价建材带来的成本节约,而没有对建材的性能纳入到考虑范围内。因此,一旦出现了火灾,由于材料自身的不合格耐火受热性,从而使得火灾无法得到及时和有效的蔓延控制,同时加上低质量材料燃烧后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最终导致人员的身体伤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建筑室内的灭火需求
在我国的防火法中有明确而严格的规定,于高层建筑而言,需要确保每一个室内都必须要有两个及其以上消防栓设备:如若其中一个出现损坏情况,可以及时更换另外一个而不至于造成措手不及。因此在室内建筑防火设计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到室内灭火设备的需求量,做到后备资源的完善建设,提升灭火措施的可执行性和稳定性。
2.3 建筑的供水压力
对于如今建筑的防火设计,除开最基本的消防栓设备的完备以外,更经常使用的就是水资源。虽然我国已经全面实现了城市的多方面供水措施,但在突发的火灾面前,依旧存在的有因为供水不足或不及时而最终造成惨案的事故发生。我国人口基数的日益庞大,导致人口用地的大幅度增长,进而促使了高楼层建筑数量的剧增,因此,高楼层的供水压力也成为了如今建筑防火设计的一大难点问题。一到用水高峰期,区域性供水不足、高楼层水压不够等情况也是层出不穷,由此造成的灭火不及时的损失也是难以估量的。因袭,建筑的供水压力也都一直是影响我国建筑防火设计水平的一大重要因素。
三、建筑防火技术的具体应用
3.1 室内安全疏散技术实施
从个人出发,提升预防建筑火灾思想,以减少火灾带来的危害,保护个人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也是目前消防安全设计工作的方向之一。有效保证建筑内人员在突发火灾的情况下,能够熟练运用已掌握的安全疏散技术,通过安全通道进行安全撤离,也是建筑安全技术的重要实施内容。
3.2 大空间的疏散设计
对于如今最多的高层建筑而言,一旦突发火灾的发生,进行及时的人员疏散才最为重要。特别是图书馆、餐厅等人口聚集量大的公众场所,必须要在建筑设计的时候,规范明确的疏散路线和应急避难场所,所以人口密集场所里都会有大空间的疏散场地的设计安排。目前建筑防火设计中的安全疏散技术的重点,着重在于安全疏散出口的数量、安全通道本身相关的通道数量、宽度、疏散距离等。再者,对于楼层建筑中的疏散路线设计,也必须要对于安全距离的充分考虑。
3.3 建筑中电电器防火技术实施
根据数据可得,近几年发生的火灾多是由于建筑中电器用品失火造成的,比例多达30%,已经对建筑内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建筑内的电器使用严重超过规定负载、设备的选择和安装不符合安全规范等问题。因此,在建筑设计单位在规划时,应该尤其注重在电负荷的限制进行规范,同时采用合格质量合格功率的电气设备、和科学的铺设路线规划等一系列技术的防火措施。
3.4建筑的排烟技术要点
在建筑防火设计之中,对于火灾发生之后的排烟工作,也是设计技术的要点之一。如今多采用机械排烟和自然排烟等方式进行有害烟雾的清理工作。机械排烟是指在室内通过设计排烟通道和换气装置,在浓烟情况下做到室内外空气的交换,从而做到室内空气的清洁工作;而自然排烟则是指可开启外窗让空气自然对流的清理方式。另外,可设置火灾报警探测器等装置来对室内烟雾浓度进行判定,一旦超过上限则发出警报,进而实现防火的智能化。再者,对建筑排烟系统的更新加强,不仅可以保证人在火灾突发情况是不至于被窒息而造成人员伤亡,另外也能不断延长建筑防火设备的使用寿命。
四、结束语
如今的建筑设计中,安全性能高居榜首,如何对建筑内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是建筑防火设计的重中之重。随着近几年来居民的防火意识的逐步上升,如何有效的设计防火措施来预防火灾、抵抗火灾和做到火灾后的尽可能损失的降低,才是防火设计的最核心内容。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建筑内部的设计复杂多样,以及火灾发生的情况及其突然,因此,如何能够对建筑防火设计做到得心应手的使用,仍旧是个值得探索的过程。
五、参考文献
[1]崔建军.初中数学教学中信息化资源的应用探究[J].教育科学:引文版:00068-00068.
[2]黄宇中.略论信息化教学资源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15(2):24-26.
[3]袁永红.建筑防火设计方法思想的创新[J].住宅与房地产,2018(2).
[4]李国亮.建筑防火设计问题浅析[J].建材与装饰,2018(40).
[5]张庆亮.关于建筑防火设计问题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6).
[6]蔡坚幸.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6).
[7]黄陈.建筑防火设计问题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16(12).
论文作者:吴仟翔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38卷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建筑论文; 火灾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措施论文; 发生论文; 技术论文; 排烟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38卷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