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维安全;控制问题
1智能变电站当前发展现状
1.1智能变电站国外研究现状
当前在智能变电站技术方面,国外一些国家在相关建设上仍存在很大优势,如ABB、西门子等公司在智能设备上已经取得了先进技术,也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由于受到一些环节的限制,当前还没有重点投产。ABB公司研发的GIS设备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二次设备的实用性,将智能断路器与互感器进行了集成处理,从而使设备应用过程中有了很好的保护与监测功能。
1.2智能变电站国内研究现状
智能变电站研究工作,在我国相对起步较晚,国家电网也推出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当前,我国根据AEC61850系列标准进行翻译,并基于此系统研发了IEC61850系列标准系统,从而让智能变电站的硬件集约化、功能性组合以及性能的可控应用有了进一步发展。根据该标准来看,智能变电站可以分为3个层次,即变电站层、间隔层及过程层,同时,这3个层次在实际工作中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相互之间的链接。同时相关资料表明,国外在智能网系统构建上,发展相对较早、智能变电站发展相对较迅速,而且,在智能发电站技术创新上也取得了举得注目的成绩。针对这个问题,我国对于智能发电站的建设也进入了新阶段,并在努力下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变电站的多方位覆盖,并且建设了世界首座电压等级最高智能变电站、无人值守变电站及研发了新一代智能化变电站等,这些技术的优势为之后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有效奠定了基础。
2智能变电站运维常见问题
2.1设备管理缺乏合理性
当前的变电站,在设备管理问题上并没有投以相应的重视,因此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呈现出了管理无序的问题,变电站的管理和维护人员没有对设备的合理化安装进行思考,而只以完成任务为主要目的。
2.2系统内部运行问题
智能变电站的系统结构复杂,“三层二网”分别涉及不同的专业技术,给管理和维护造成了影响。智能配电站在材料使用上就与传统变电站有显著差别,它使用的新的构件材料,使得信息的采集、传输以及处理过程发生了明显的不同。智能变电站拥有更先进的设别结构体系,性能表现更加优秀。不过智能变电站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原有设备系统未及时更新,可能会导致智能变电站与其它设备设施之间出现无法兼容的情况,比如光纤与设备之间的连接不稳定,导致高压电子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受到影响,进而通过紊乱感应磁场的方式降低设备的可靠性和信号传输的效率,甚至还有课可能由于设备内容运行的问题发生信号中断、数据丢失等恶果。
2.3数据信息保密工作不完善
当前,智能变电站之中所实施的保密工作层次通常较低,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通常采取的是数据模型的形式,利用局域网传输智能变电站的设备所产生的信息,这种方式的采用主要是出于数据传输稳定新的需要。但是由于保密工作不足,安全问题就无法得到保障,数据传输过程中,一旦受到来自外界的攻击,智能变电站系统极易崩溃,导致变电站的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3智能变电站运维安全控制策略分析
3.1加强安全管理
对于智能变电站的运维安全控制,在安全管理方面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建立完备的运维安全控制责任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制度是保障运维工作顺利有序推进的关键。为确保智能变电站运维的安全控制,首先需要配套详尽且科学的责任制度,包括对运维任务的细分,安全责任的落实等,做到任务和责任到人。对于任务和责任落实不到位的情况需要配套合理的惩罚措施,对于任务和责任完成情况较好的员工,需要建立配套的激励措施。一方面,给所有员工树立安全底线意识,另一方面,充分调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主动去消除运维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严格执行“两票三制”。经过多年的操作实践,“两票三制”是保障运维安全的有效措施。在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过程中,同样需要严格执行“两票三制”,这不仅能够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合理布置,还能够对潜在风险进行排除。通过严格的运维制度确保运维质量,提高运维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2加强巡视管理
巡视管理是智能变电站运维安全控制的重要内容,加强巡视管理可以重点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加强日常巡视管理。智能变电站是大量智能设备的集成,相关智能设备对运行环境要求较高。而自然环境较为复杂,尤其还会存在一些极端恶劣天气,使得相关智能设备工作在设定条件之外的工况下运行,这无疑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严重时还可能造成设备损坏或者电网事故。为杜绝这类问题,需要重点做好智能变电站的日常巡视,确保日常巡视的效果。尤其是对重点设备需要定期检查和校验,提早发现问题并进行隐患消除。联合巡视管理。由于智能变电站结构相对复杂,而运维人员受知识面限制,在日常巡视过程中难以做到全面巡视。因此,为了提高智能变电的整体运行安全性,需定期组织联合巡视,由各方面的巡视技术人员共同排查潜在隐患。回访管理。智能变电站集成度高,大量设备都是采用厂家生产和运维的方式。针对这类设备,需要建立定期回访管理制度,针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与设备厂家进行沟通和回访,以排除潜在风险。
3.3加强对智能变电站的设备管理
智能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几多的智能化程度较高并且属于重要运行部位和区域的设备,这对这些较为精密的设备必须要进行较为特殊的管理和运维工作。首先,是需要对这些设备建立好详细的信息档案,并将相关的设备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其二,是要注意对设备的操作管理。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控制好操作票,并按照规定且规范的科学管理倒闸操作票,同时做好操作人员的考勤以及对操作过程以及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的严格监督工作。最后,是要做好远程巡视管理。通过这些工作的支持做好巡视并做到有针对性的巡视工作,并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3.4加强人员培训管理
智能变电站运维安全控制的关键在于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对这些人员的培训管理至关重要。智能变电站集成了大量新技术,这就对相应的运维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加强相关运维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掌握智能变电站各模块的运行原理、常见故障以及故障的诊断和处理措施,另一方面,需给工作人员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只有强化运维人员安全意识,才会进一步提高智能变电站运维质量,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为了保障培训时间和培训质量,需建立相应的培训机制,严格保障每位员工的培训时长和培训支出。
4结语:智能变电站是我国电网系统中现代化建设与科学技术的合理应用的重要体现。其也是当今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与主要的组成部分,其已经成为我国电力行业变电站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与主要趋势,为了跟上时代的脚步并适应发展的速度,电力企业必须要在智能变电站的运行与维护工作中完全的掌握先进的关键技术,并在运行与维护过程中提取和总结实际经验,切实的提升运行维护的专业技术水平,以推动智能变电站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证其能够安全稳定的顺利运行。
参考文献:
[1]王玉磊,应黎明,陶海洋等.基于效能-成本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策略优化[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6,36(6):182-188.
[2]邓科,张海庭,孙振等.智能变电站站控层设备监测系统设计及应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8,46(19):165-170.
[3]刘琨,黄明辉,李一泉等.智能变电站故障信息模型与继电保护在线监测方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8,38(2):210-216.
论文作者:朱森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变电站论文; 智能论文; 设备论文; 过程中论文; 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系统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