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档案是工程建设过程和建设成果的真实反映,工程技术施工资料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原始记录,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档案管理工作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文章对工程技术施工资料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搞好工程资料档案管理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施工档案:档案资料管理;存在的现象
一、当前建筑施工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不足
(一)档案意识淡薄
近些年来,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数量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企业工程在质量上出现问题。在相对的档案管理工作上,很多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不够重视,忽视了档案的重要性,导致了许多极具保存价值的档案遗失,或者是很多无价值档案混入档案管理工作中。这样一来,许多有归档价值的建筑工程在工程验收、结算等过程中资料严重不全,阻碍了建筑工程档案的利用和建筑工程的质量。工作人员对档案的淡薄意识间接造成了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错过了建筑工程档案最佳的收集整理时期,对建筑工程的资料归档过程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档案管理体系尚未健全
在目前建筑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中,因为缺乏相应的管理体系,导致在档案收集整工作上有所欠缺,并会对档案管理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使施工档案不能发挥其根本作用。因此,在建筑工程进行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的必要性,力求形成一个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从而来保证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三)档案资料缺乏真实有效性
在建筑工程进行过程中,常常因为各种各样原因导致档案的丢失或因为档案收集时份数不够,在移交建筑工程相关文件时经常使用复印件代替。还有因为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一些审批文件和图章的签字工作不规范,经常有无关人员代签现象的发生,造成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的真实性降低。再或者,部分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形成较强的档案意识,在档案转交工作上不及时,或者收集整理档案不及时,会错过档案最佳的整理时机,都会对建筑工程档案的最终价值造成巨大的损失。
二、档案管理工作中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档案管理制度没有得到贯彻落实
在如今各个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中,管理档案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存在着交大的差异,因为各单位对档案的实际需求不同,因此无法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制度约束,所以在建筑工程的具体建设过程中,极度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同时也因为施工档案管理制度上的不完善,导致档案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开展的力度不够、随意性较大,从而无法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并且随着建筑工程的进行,档案资料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因为缺少相应的管理制度,所以档案管理的效果无法得到保证。
(二)相关建筑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
很多建筑单位目前还没有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随着建筑工程的开展,建筑单位缺乏专职的档案工作管理人员,将档案管理工作视为临时的、应付性工作,在单位企业内部也缺乏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从而不能保证档案工作的有效进行。而且大部分建设人员和档案管理人认为档案管理工作相对很辛苦、枯燥,对档案里管理工作缺乏积极性。所以在收集整理档案资料时,也没有按时完成,大大降低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三、强化建筑施工档案管理工作的方式
(一)提高档案意识
建筑单位应当紧跟当今社会发展趋势,与时俱进,改变守旧的管理思路,逐步向信息化管理转变,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思想,大力推行人本管理概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建筑单位企业应当在内部向员工大力宣传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让员工充分意识到规范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提高档案意识,进而在建筑工程进行时有效提高工程质量。同时,在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会涉及到多个部门,将各个部门应当协调起来,形成健全的、完整的体系,加强各部门的沟通交流,将会有效的促进管理工作开展。
(二)健全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
对于如何完善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有几点建议:实施岗位责任制,明确建筑单位中每个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要求,并对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进行评估考核;建立档案室,在企业内部宣传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加强档案管理意识,对在职员工进行相关的思想教育,进而不断完善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在企业内部进行统一要求,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并安排专人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在科学可行的方案下,使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不断提高。
(三)根据工程复杂性特点,拓宽档案收集渠道
从实际情况看,工程建设项目内容比较复杂,从项目初期招投标到工程竣工验收阶段,所形成的文件材涉及面广、内容繁杂,涉及部门和人员多,经历时间长,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文件材料遗漏。加之施工人员组成复杂,往往造成工程任务一旦完成,临时机构解散,而档案材料也随之消失。为了保证档案资料收集齐全、完整。我们改变过去坐等档案材料送上门的被动做法,档案管理人员超前管理,及时了解工程建设工作的具体操作程序和工作流程及每阶段的工作安排,掌握各个阶段工作中可能形成哪些档案资料,并对每种资料的内容,数量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采取以下主动收集方法:
1、追踪收集。这种方法适用于工程周期短,形成档案材料快的工程。档案人员或兼职档案人员主动到现场询问和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及时掌握工程信息,并指导和督促技术部门有针对牲地收集档案资料。这种方法收集速度快、档案资料齐全、质量也比较高,但花费的人力、物力较大。
2、分阶段收集。这种方法适用子建设周期长的工程。某些大型道路、排水、桥涵等工程及某些跨年度的工程,我们始终保持与兼职档案员及施工、建设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并加强催收,尽力避免档案原始材料的散失,保证了工程档案资料的连续牲、完整性。
(四)结合工程多样化特点,科学设置档案分类
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科技档案立卷规范〉,实行系统化,规范化管理,建立了工程档案资料分类大纲,明确了保管期限。制订了科学的档号分类方法,坚持以规范化为立卷标准,将有保存价值、收集齐全完整的文件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先理出预备案卷,再进一步检查其分类及保管期限划分是否准确,把认定可以装订成正规卷的文件资料,及时立卷归档,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案卷质量的提高,使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五)强化档案业务培训,提高档案人员素质
工程档案具有 “一次性” 和不可回复姓的特点,客观上对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事工程档案工作的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应该比一般单位的档案人员更全面,不仅要懂文书档案、科技档案,还要懂与工程相关的一些专业类别档案。因比,为提高工程档案管理水平,我们加强了对专职或兼职档案管理和培训工作,聘请档案专家讲课,重点讲解工程建设工作中会形成那些类型的文件材料,哪些是属于具有保存价值并需今后归档的,从而明确具体的归档范围。
四、结语
总之,工程项目施工档案是工程建设项目的宝贵财产,是工程建设者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的真实见证。施工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工程项目施工档案的重要性,档案工作者和工程建设者都应该本着“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宗旨,共同做好工程项目施工档案管理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永霞. 浅谈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J]. 黑龙江纺织. 2011(04) .
[2]刘忠生. 试论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的必要性[J]. 商品与质量. 2011(SC) .
论文作者:郭剑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档案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档案资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