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学院:生成因素#183;功能素质#183;机制群:苏州大学实践探索的哲学视角_研究生论文

导师学院:生成因#183;功能质#183;机制群——以哲学视角观照苏州大学的实践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角论文,导师论文,苏州大学论文,哲学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导师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开展导师培训,提升其学术水平、指导能力及综合素质,对于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十分重要。就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来看,虽经多年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某些方面依然存在问题。因此,如何实现由规模发展向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提升的跨越,已成为导师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在此形势下,导师学院应运而生。

      一、导师学院的生成因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通过深思发现:“结果不过是原因的表现。”[1]对这一因果律的深层揭示,列宁认为“非常深刻地指出事件的历史原因”[2]。联系高校的导师学院来探析,其生成因可粗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1.导师的教育教学层面

      从总体上看,有部分导师存在着某些欠缺:或对研究生教育规章制度、各培养环节及其要求不太明晰;或侧重科研指导,忽视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或侧重理论知识传授,轻视实践能力培养和学科知识创新;或缺少岗位责任感,对研究生放任自流,等等,这已成为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此2013年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导师学院的创建,恰恰符合这一深化改革的要求。

      2.导师的自我发展层面

      就导师自身来看,也显现着种种不足:或自身知识偏于陈旧,学术视野不够宽阔;或对科研方法掌握不足,缺乏学术探索能力;或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较匮乏,教育教学方法欠佳……因此导师们急切希望弥补自身欠缺,提升自己。这一需求,可用美国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来分析。他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继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等基本需要的优势出现之后……最高层次的基本需要”[3]。我国高校的导师更是如此,他们有着强烈的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而导师学院正是应导师自我发展之急需而创建的。

      3.学校的导师管理层面

      从现状来看,多数高校侧重导师遴选及上岗招生,而忽视导师培训,如缺乏系统的培训规划和针对性等,因而导师培训的收效不大。笔者认为目前高校导师培训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故应创建导师学院,通过管理体制的创新来深化导师培训工作改革,转变培训理念,健全培训制度,活化培训机制,更新培训内容,改革培训方式,从而突破导师培训的“旧常态”。

      二、导师学院的功能质

      苏州大学在2010年成立了导师学院,导师学院具有不同于一般导师培训的功能质。“功能质”,即事物的功能与性质。在系统论看来,功能也就是性质,因为事物的不同功能总缘于其不同的性质,而事物的不同性质,也总体现出不同的功能,故称此统一体为“功能质”。那么,导师学院的功能质是什么?

      苏州大学导师学院的办学目标是:通过培训,帮助导师掌握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培育良好的师德师风,拓展视野,掌握方法,提升指导能力,推动学术创新,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同时促进导师的自我实现。据此可见导师学院的功能质是,通过优化顶层设计,以目标为指向,开展系统化、规范化的导师培训,以满足社会客体发展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他律性需求和导师主体发展——自我提升的自律性需求。

      再从质与量这对范畴来看,导师学院功能质的实现,离不开特定的“量”。苏州大学导师学院自2010年至2014年已举办5期培训,其中参训者有学术学位博导224人,专业学位博导37人,学术学位硕导553人,专业学位硕导378人,合计1192人。可见导师学院的功能质就同时存在于这较为可观的“量”中,或者说,如果没有一批批众多的参训学员,其培训的功能质也就无从体现,其本身也就不复存在。当然,导师学院如果没有特定的功能质来维系,那么这五年培训的“量”也就难以为继。

      三、体制创新下的互补机制群

      体制,是指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相应的组织制度。机制,则是指管理系统内在诸要素的有机构成、动态联系及相应的工作方式和由此所决定的与外在环境的互动机能。就导师学院来说,其体制与机制的相互关系是:机制依体制而工作、而运转,如果没有体制,机制也就失去了它工作的机能,反过来,体制则因机制的运作而存在、而富有活力,故导师学院体制的创建与机制的创新,足以促进以往导师培训的“旧常态”有序地转化为培训的“新常态”。

      苏州大学导师学院处于省、校、院三级培训组织体系的中层,其上设有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修培训中心,该中心是省学位办所辖的省级导师培训机构。作为校级培训机构的苏州大学导师学院挂靠于研究生院,由分管研究生教育的副校长兼任导师学院院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兼任导师学院副院长。导师学院设专门办公室,负责学院日常管理工作,如导师培训的规划制订、课程设计、组织实施、考核管理等。苏州大学在导师学院成立之际,即制定了《苏州大学导师学院暂行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从宗旨、工作职责、机构设置、日常管理等方面规范导师学院工作,以促进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苏州大学导师学院的下层培训机构是院级的二级学院导师培训机构。《条例》规定,各二级学院应指派专人负责导师学院相关工作。目前大多由二级学院研究生办公室秘书兼管此项工作。

      苏州大学导师学院的机制创新主要表现为创设和充分运用了既相对区分又互为交叉的机制群,它可粗分为如下机制:

      1.多元机制

      中国古代早就有忌“一”尚“多”的哲学观。在先秦,《国语》有“声一无听,物一无文”的名采,意为声音单一就不好听,物体单一就没有文采。它启示人们,任何系统的构成都应力避单一,提倡多元共生。苏州大学导师学院正是如此,其参训学员从总体上看,既有学术学位导师,又有专业学位导师;既有博士生导师,又有硕士生导师;既有新增列、认定的导师,又有从国内外引进的特聘导师;既有校内导师,又有校外导师;学员中还有研究生管理人员。基于学员的多元构成,学院在课程体系、培训方式、教学内容与风格等方面也凸显着多元化的特色。

      就课程方面看,学院已初步构建起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模块及必修环节在内的多元化培训课程体系。必修课模块中,既有大类公共课,又有大类基础课,还有特色专题课。大类基础课包括岗位职责、学术道德规范、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今后还将增设学科教学论、科研方法论、学科交叉学、论文写作等课程,这可使课程体系远离“物一无文”的单调乏味,内容更加丰富。

      对上述课程的属类,特别是授课专家讲题内容的差异,可以第五期培训为例介绍如下:

      在大类公共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规章制度解读”中,导师学院常务副院长郎建平教授结合指导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的切身体会,对研究生教育的规章制度进行详尽解读,力求使学员学以致用;在大类基础课“岗位职责类”课程中,校党委书记王卓君教授《认清形势,守住职责,当好导师》的讲演,高屋建瓴,从国内外大势出发,联系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旁征博引,开创性地将形势教育、师德教育与导师职责有机联系起来;在特色专题课“研究生教育管理前沿专题类”课程中,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周川教授的“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采用历时性的比较视角,通过鲜明对照,展示了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拓宽了学员的视野。

      培训方式及授课专家的教学风格也是不拘一格的。就历期培训来看,培训方式有讲授式、研讨式、调研式、互动式、案例式、情景式等。如第二至第四期培训,均以分组专题研讨为必修环节,第四、五期培训,增设了问卷调查作为必修环节。在第三期培训中,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顾功耘教授在《怎样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讲演中,增设了学员提问、主讲人回答这一教与学互动环节,提高了学员的参与度,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利于学习的纵深化。再如第五期培训,教育学院黄辛隐教授《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的讲演,其教学风格独具个性,不是以理论范式来研讨心理健康问题,而是以三个“一”为贯穿线索,先引出指导研究生的“一段叙事”,讲述心理关怀的重要性;再从“一种视域”介绍积极心理学流派,解析六种品质并整合为四种力量,开启了心理品质培养的新视域;最后提出“一种温润的指导”,以其心理咨询的切身体验,与学员分享“感觉、观察、倾听、分析”心理健康教育“面接方法”。该讲演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法和情景教学法,以“讲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把学员带入所述情景,引起了学员极大的兴趣。

      2.开放机制

      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根据生物哲学指出:“有机体不是封闭系统,而是开放系统。我们把没有物质输入或输出的系统叫做‘封闭’系统,而把有物质输入或输出的系统叫做‘开放’系统。”[4]苏州大学导师学院既有种种由外而内的信息输入,又有种种由内而外的信息输出。这些源源不断的信息,不但有其量,而且有其质,体现了开放机制所应有的与外在环境的协调互动机能。

      自外而内输入的信息源有两类:①延聘的授课专家。他们来自不同的层级、地区和专业领域,其中有国家、省市主管部门的教育管理专家;有国家、省级研究生教育学会及高校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教育专家;有“985工程”高校的资深专家;还有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他们从不同的领域带来了大量高品位、有价值的信息,充实、丰富了导师培训的内涵与方式,这使导师培训远离“声一无听”的单调乏味,给学员们提供了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盛宴。如第三期培训中,江苏省教育厅殷翔文副厅长的《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以翔实的国内外调研数据引出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的严峻现实,深入剖析了研究生培养质量诸要素,提出应着力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生态环境的新理念、新举措,使学员们获益匪浅。江苏省学位办杨晓江主任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中研究生导师面临的挑战》,既强化了学员们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观,又指明了提高质量的有效路径。②导师学院管理层的对外调研。如通过网络对浙江大学求是导师学校的培训工作跟踪调研;或专程赴培训工作颇有成效的北京工业大学取经;或利用校际合作课题研讨会、各级各类研究生教育工作会,广泛了解导师培训的举措;或利用协办首期长三角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研修班之机,了解江、浙、沪高校的有关情况,多途径开展信息输入。

      值得一提的是,导师学院不但通过“外调”,而且通过“内调”——作为必修环节的问卷调查、专题研讨等多种方式采集需求信息。这些来自国内外(有些学员系国内外引进的特聘导师)、校内外、各学科、各类型学员所提供的丰富信息,有助于学院不断改进培训工作,从而实现学院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又一个重要的信息源。如据第五期导师培训调查问卷统计,关于培训课程设置,必修课需求居前的有规章制度类课程,为63.8%,科研方法论类课程,为45.2%,学术道德规范类课程,为36.2%;选修课需求位居最前的是学科交叉学类课程,为44.3%;关于培训目的,认为满足社会对导师指导能力提升和导师个人专业发展双重需求的占89.6%;关于培训效率较高的教学方式,比例居前的是案例式教学,占49.6%,讲授式教学占42.3%,研讨式教学占37.3%,互动式教学占21.4%。这些反馈信息为导师学院建构科学的培训模式提供了可分析的翔实依据。

      苏州大学导师学院探索性的办学实践得到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江苏省学位办的高度肯定。《江苏省教育厅简报》2012年第29期以《苏州大学以导师学院为载体,探索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新路子》为题,报道了苏州大学导师学院的办学情况。随着导师学院的影响不断扩大,许多高校或来人来电了解、咨询;或前来挂职学习,实地考察,切身体验办学情况;或希望前来导师学院参加培训;或聘请在导师学院授课的专家上门为该校导师培训。这些都是多方位的信息输出。

      此外,苏州大学导师学院的办学信息还有共时性的输入与输出。2014年8月,江苏省教育厅在苏州大学挂牌设立了“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修培训中心”,并由苏州大学协办了由全省新增专业学位点带头人参加的为期10天的江苏省首期骨干研究生导师高级研修班,研修课程包括各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政策解读、立德树人和学术道德教育等。通过培训,促进了学校之间、地域之间、学科之间信息的广泛交流。这是一次既有信息输入,又有信息输出的较大规模的开放实践。

      3.流动机制

      事物的生命活力来自流动。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就提出了“一切皆流,无物常住”的命题,认为“太阳每天都是新的”[5],直至19世纪俄罗斯的赫尔岑还说:“自然界是不能停住的,因为它是一个过程,它是流程、溢流和运动。”[6]流动机制恰恰体现着事物的不断流动、不断更新的本质。

      苏州大学导师学院的流动机制既表现为参训学员、授课专家、课程设置、培训教材的流动更新,又表现为培训需求分析、课程学分认证、岗位考核聘任等管理制度的不断建立和趋于完善。

      导师学院的流动性,除了显现为对一批批参训学员的迎来送往,授课专家也由此不断更迭外,更表现为随着时间的流逝,《条例》也得以逐步实现:“不断充实和更新教育培训内容,在主讲教师、教学内容、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构建具有导师学院特色的教育培训体系。”

      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学院坚持不断探索、不断更新,从理论、实践两个层面分析、整合、提升,使“具有导师学院特色”的综合化课程体系不断趋于完善,具体实施方案及设想见表1。

      在培训教材建设方面,学院根据学员的信息反馈,结合国家、省、学校有关政策规章的更新,即时修订《导师手册》,做到常修常改、常订常新,边实践、边探索、边调研、边改进,于是积小见大,《导师手册》就成为一种表征,见证着导师学院“无物常住”的不断流动性。

      

      在“主讲教师、教学内容、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方面,其流动更新可以第三期培训为例,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苏州大学副校长熊思东教授的《当下研究生培养之难》,从当前的具体实际出发,以风趣的语言、生动的案例,提出了研究生培养的“三大难题”,即招到好学生难,教育学生由重学位转变为重学业难,恰当地处理好师生关系更难,可谓切中时弊。他针对我国师生关系嬗变的现实,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剖析原因,提出对策,从难题求新解,指出应明确学生要务和导师职责,力求合二为一,从而建立全新的师生关系。这一精辟见解,对研究生教育和导师培训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讲题的选择,无论从内容还是方法看,均别具创意,体现了时代发展、专家主讲、学员需求三者同频共振的流动创新。

      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流动机制还突出体现在考核聘任制方面——参训学员必须修满规定的课程和学分,经考核合格方能结业,而这又与导师的上岗、聘任相挂钩,如《条例》所规定:“研究生导师培训合格与否作为导师上岗、聘任的重要依据。”现先将苏州大学导师上岗或下岗的管理流程梳理如下:

      (1)经导师遴选取得任职资格→导师学院岗前培训合格,且上岗招生审核通过→上岗招生→下年度上岗招生审核通过→上岗招生

      (2)经遴选取得任职资格→岗前培训不合格,或上岗招生审核不通过→不上岗招生→再岗前培训合格,且上岗招生审核通过→上岗招生

      (3)经遴选取得任职资格→岗前培训合格,且上岗招生审核通过→上岗招生,所指导学位论文省部抽检不合格,或所指导学位论文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停止上岗招生,甚至取消任职资格→再次上岗招生考核通过或重新遴选取得任职资格,且再次参训合格→上岗招生

      以上三类,第一类是节律性的流动,第二、三类是起伏性的流动,而从中国哲学的视角看,无不隐合于《周易》“效天下之动”的理念。《周易》中还有“既济”和“未济”两卦,其意分别为事或业的已成和未成,而且此对立的两卦还可相互转化,这也有类于导师岗位的上、下流动。联系导师的种种“未济”来分析,如果善于总结教训,化压力为动力,“未济”的“下”也可以转化为“既济”的“上”。以上三类流动还表明,导师学院在导师管理流程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这种“效天下之动”,又有助于建立能上能下的导师岗位流动制,并推进导师任职资格终身制的破除。

      四、前瞻视野:导师的“精神家园”

      苏州大学导师学院成立仪式暨首期培训开学典礼上,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李兰芬教授发言说,“导师学院不仅是导师之校,也是导师之家”,体现着“培养、管理、建设、团结、关怀导师队伍的组织创新机制”,这代表了学员们的普遍愿望和共同心声。

      五年来的实践探索表明,苏州大学导师学院没有辜负广大学员的殷切期望,它以导师管理体制、机制的协同创新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成果,并力争将自身建设成为传播新思想、介绍新知识、探讨新问题、交流新成果、弘扬新文化的导师家园。这个导师的精神家园,还可用传统的儒家教育哲学来诠释。《论语》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个“新”,即上文所述的五个“新”;这个“师”,即通过培训,成为真正意义上符合时代需要的导师。在导师家园,他们不断“温故”——总结、交流以往经验;不断“知新”——开拓无限的新知领域。“学而不已”,“诲人不倦”,终身接受继续教育,从而带领研究生走协同创新之路。

      导师学院还是联合培养、科研协作、情感交流的“大平台”。在这个家园中,旧朋欣喜重逢,新友相见恨晚,真是“乐莫乐兮新相知”。苏州大学护理学院李惠玲院长在培训习得中写道:“缘遇相知,新朋恨晚;大家倾囊,名导不吝;专题研讨,师导迷津;相互分享,彼此兼蓄……”这种相聚相倾、互切互磋,用《论语》的话说,是“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这又是一种友谊的盛会、品性的丰收。

标签:;  ;  ;  ;  ;  ;  

导师学院:生成因素#183;功能素质#183;机制群:苏州大学实践探索的哲学视角_研究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