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华
(江苏福恬康复医院有限公司 江苏常州 213300)
【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进行治疗的8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两组患者均施以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Fugl-Meyer运动功能(FM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BI)评分间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各项评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经早期康复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1-0097-01
脑卒中又称为“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其病程长、后遗症多、发病率和致残率高,其中最严重的后遗症为偏瘫[1]。约70%~80%的脑卒中存活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不仅对患者日常生活产生影响,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负担[2]。早期康复治疗在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帮助患者恢复受损伤功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3]。本文对我院84例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45~82岁,平均51.7±2.1岁;观察组患者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47~81岁,平均 53.2±3.3岁。比较两组人员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综合性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护理治疗和健康教育等。观察组患者在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介入相应程度的早期康复治疗,具体措施如下:
1.2.1体位训练:为预防患侧肢体脱位变形,帮助患者采取正确的姿势,取仰卧位或患侧在上、健侧在下的侧卧位等。
1.2.2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为尽快恢复患者关节活动度,对关节强直者进行被动矫正训练,被动矫正要循序渐进,以不引起患者疼痛为宜,保持关节最大活动能力范围的同时鼓励并帮助患者进行主动运动。
1.2.3肌肉功能训练:为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功能,以其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相应程度的被动或主动肌肉功能训练,反馈性刺激患者神经中枢,增加患者肌力;如患者存在肌肉痉挛症状,采取心理诱导和被动活动等方式对肌肉紧张患者进行缓解。
1.2.4平衡训练:为提高患者平衡能力,对其进行坐位、站位和步行中的平衡训练等。患者进行坐位训练时易发生低血压,故首次训练要维持在适当的时间内,之后可根据自身承受能力适度调整;站位训练过程中要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可在拐杖的辅助下进行训练。步行中的平衡训练包括前后横向迈步训练和上下楼梯训练,需在护理人员或家人的陪伴下进行。
1.2.5日常辅助训练:在以上训练中适时的穿插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包括穿脱衣服、进餐、洗漱和用厕等。
1.3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第四次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标准对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评定;Fugl-Meyer运动评定量表对患者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巴氏(Barth1)指数评定量表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统计学系统,计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0.05表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指数和FMA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经神经内科综合性治疗,观察组在神经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指数和FMA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见下表。
3.讨论
脑卒中是老年人多发性疾病,其高致残性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在脑卒中病发后的一段时间内,脑组织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的帮助实现中枢神经功能重建,促进大脑皮层功能的可塑性发展,重新恢复其丧失功能。早期康复训练过程中,患者进行主动和被动肢体活动,可以有效增加相应皮层的脑血流量,有效减少和预防肌肉萎缩现象的发生,增大关节活动度,减少或预防患者发生继发性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4]。
本文通过对84例脑卒中患者分两组进行研究,观察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4周康复训练后对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指数和 FMA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早期康复治疗的影响下临床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晓红.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3,6(5): 115-116.
[2]郜宪林.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研究,2013, 8(17):12-13.
[3]李东允,金泰浩.老年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 (31):231-232.
[4]王洪丽,王天松.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0, 3(24):82.
论文作者:陈国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4
标签:患者论文; 脑卒中论文; 对照组论文; 评分论文; 统计学论文; 功能论文; 日常生活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2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