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平台BBS卡制度运行分析论文_1王鹤群,2王娟

海上平台BBS卡制度运行分析论文_1王鹤群,2王娟

1.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中国天津 300450 2.中海油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中国天津 300450

摘要:BBS卡中国海油采油平台上常见的一种安全工具,在初期对现场安全管理提升确实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是随着近几年的发展,由于员工的新老更替等原因,导致员工在认识和使用上的不足,其运行出现一些偏差。本文针对BBS卡在海上平台运行的情况进行介绍,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一定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BBS;偏差;原因;建议

人员行为安全观察(Behaviour-Based Safety Approach,简称BBS)卡是中国海油海上平台推行的一种行为安全管理工具。其主要是借鉴了美国杜邦公司的“STOP”程序,再结合采油平台实际情况,推出的一种针对人员不安全行为的观察报告卡。BBS卡的执行是以非惩罚性为原则的,其目标是藉由员工相互探讨个人的行为,直到他们最终认识到某个行为存在的风险及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必须做出改变,才能保证自己工作的更加安全。

1.BBS卡的运行原理

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经过大量研究,认为事故致因存在“88102”规律,即100起事故有88起纯属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10起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综合造成的,只有2起是难以预防的。日本统计8天以上的事故,发现有96%的事故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我国的事故统计表明,80%以上的事故是由职工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由此可见,人是安全管理的主体,更是安全管理的客体,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

同时,根据墨菲定律,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有些小的不安全行为在一次或数十次的过程中也许不会导致事故,但是总维持这样终究是会发生事故的[1]。因此,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安全行为是避免事故发生最为重要的工作。

BBS卡制度是心理学与行为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在作业现场观察作业人员的作业行为,并与被观察者进行交流,以强化好的作业行为,纠正不安全的作业行为,提高双方的安全意识,进而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事故发生。BBS卡制度是一种主动辨识并消除不安全行为的工具。

2.BBS卡在海上平台运行的现状

BBS卡制度在中海油海上采油平台运行已接近10年,运行过程中员工能够较好地实现持续改进。BBS卡要求执行者针对个人防护用品、程序和方法、装备和工具、工作环境/环境保护、人员状态/位置、肢体动作及其他等七个方面进行观察,并对其中值得奖励的安全项或需要禁止的危险项进行记录,同时针对记录项分析可能的原因。

BBS卡运行过程中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选择:观察人员根据当时现场的各项作业情况,选择某一项作业或某一个工种,对其部分关键的人员安全行为要素进行观察;

观察:观察人员对选定的项目进行观察,识别其中的安全项或者危险项;

沟通:观察人员与被观察对象进行沟通,对识别出的安全项予以肯定鼓励,对于危险项及时指出,商讨正确的作业方式;

记录:观察人员填写“人员行为观察卡(BBS卡)”,记录并报告观察情况。

现阶段,海上平台BBS卡制度运行主要是依靠全员主动进行观察记录,安全监督进行汇总统计。每月组织总结分析,找出发现危险项较多的观察项,并对以后类似的风险点进行重点提示。

同时进行评比,对填写积极、发现制止不规范行为及时的员工进行奖励,提高员工进行人员行为观察的积极性。

作业公司等上级部门定期收集BBS卡的累计数量及危险项分布情况。

BBS卡的运行程序简单,员工在正常巡检过程中就可以完成。按照“选择、观察、沟通、记录”这一程序进行观察,对现场不安全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并进行记录。这一程序可以提高员工辨别不安全行为的能力,提醒他人的同时警示自己在同类工作中不在犯类似错误。

同时,BBS卡制度也是管理人员了解现场可能存在的不安全行为的重要手段。通过对BBS卡的统计,可以明确的看到存在危险项较多的行为,对此可以进行理性分析后制定下一步的安全管理方向。

3.BBS卡运行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海上平台BBS卡制度运行情况的分析,发现其存在一些问题。以某平台的某月的数据为例,首先对当月BBS卡观察的安全项与危险项进行统计发现,当月观察卡的安全项共计3507次,危险项仅164次,安全项与危险项之比约为21:1,完全不能反应现场人员行为的安全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同时,对当月的观察卡关键行为要素类别进行统计分析,65%的观察要素为个人防护用品,而肢体动作类的观察项占比为0%,这也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

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主要是BBS卡的记录不完善或不准确,究其原因,首先是部分班组长对“BBS卡”制度认识不够,觉得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因此为完成平台管理人员下达给班组的任务,要求班组成员定期填写一定的数量,而忽视了质量,导致全员将填写BBS卡当做应付差事的事情去做。以至于经常出现一个班组聚集在一起,每人手持一沓“BBS卡”填写场景。闭门造车,相互抄袭,完任务一样。这样就出现了一大批“某某员工除锈刷漆没戴护目镜、某某员工添加化学药剂没戴耐酸碱手套、某某员工开关阀门站在了阀门正前方”或者“某某员工劳保穿戴齐全、某某员工作业风险分析到位、某某员工作业程序正确”等类同的BBS卡,几乎没有深度,没有新意。

其次是有的员工为了赶时间,字体潦草,危险项与安全项选择不清,前面报告的明明是危险行为,后面观察项却在安全项里面打对勾。

第三就是捏造场景,胡编乱写,经常发现有员工拿起BBS卡,直接就在个体防护类中头部防护、眼镜防护等几项打上对勾就提交了。问其原因,竟然是因为这几项位置靠前,方便填写。

第四是部分员工对BBS卡制度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性,观察过程中发现别人的不安全行为,不能有效沟通,现场立即制止。而是“轻轻”走过,只在BBS卡上记录。

最后是部分管理人员对BBS卡的统计、分析不及时,不采取激励措施,导致员工惰于使用BBS卡。

4.BBS卡改进的建议

全面推行BBS卡制度,能够有效地提高现场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员工间相互监督,相互学习,为了更好的推行BBS卡制度,实现效果最大化,海上平台管理人员还应进一步优化改进。

首先,做好BBS卡制度执行的培训是关键。海上平台员工新老交替较快,部分新员工上平台之后,没有经过任何关于BBS卡制度的培训,也没有任何人指导,仅凭个人的理解填写BBS卡。由于各人的认识不同导致理解上的偏差,很容易产生无效观察卡。因此,对新上平台的员工,在入场安全教育阶段就进行BBS卡制度的培训,提高员工对其认识程度则尤为重要。

其次,以身作则带头执行BBS卡制度是核心。任何制度的实施,都是从上到下的全员推行。如果管理人员都不能执行,要求员工贯彻落实就无从谈起。因此,从平台总监、监督开始,全面贯彻落实BBS卡制度,不但能够做出正确表率,提高员工的重视程度,同时还能借助于管理人员的经验和水平,发现一些隐藏较深的不安全行为。

第三,完善合理的激励措施要长期坚持。平台管理人员应根据现场实际,制定合理完善的奖励办法,对观察积极到位、所提BBS卡质量高的员工进行表扬奖励,对差的要批评、教育。同时,要严格按照奖励制度执行,切不可将奖励作为“人情钱”乱发放,以提高员工执行BBS卡制度的自觉性,并确保BBS卡的运行效果。

第四,统计分析要及时。通过及时的总结分析,能够发现一段时间内出现频率较高的不安全行为,针对此类情况开展一些专项防控活动,可以大幅提高现场安全管理水平,也是BBS卡制度效果的直接体现。例如某平台对当月BBS卡统计发现,“手和胳膊防护”统计为危险项的几率较高。平台立即组织开展“手部防护周”活动,较好的提高了员工手部防护意识和手部防护能力。

最后,BBS卡是一种有效的安全工具,但其并非安全工作的全部。BBS卡是一个管理人员与员工交流的工具,对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有着良好的效果。但是,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切不可全部依赖于BBS卡制度,一些基本的安全工作必不可少,如班前班后会制度、QHSE检查制度、作业许可制度等都必不可少。

5.结论

俗语有云“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业者由于身临其境,往往无法意识到自己的不安全行为;但是作为旁观者,观察人员能够较好的分辨不安全行为。BBS卡制度就是引导“旁观者”发现“当局者”的不安全行为,并沟通指正,通过这一过程提高双方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将BBS卡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充分利用这一“人性化”的安全工具,能够推动全员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和“我能安全的”层次进发。

参考文献

[1] 周荣妹.墨菲定律对安全管理的启示——细节决定成败[J],上海安全生产,2009.10.

[2] 姜秀峰.浅谈STOP安全观察法在炼油厂的推广应用[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0.10(10).

[3] 赵艳艳,李畅.任务观察在矿山安全标准化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2.19(4).

论文作者:1王鹤群,2王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

标签:;  ;  ;  ;  ;  ;  ;  ;  

海上平台BBS卡制度运行分析论文_1王鹤群,2王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