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谈起_人性本质论文

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谈起_人性本质论文

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说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本性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20(2003)05-0030-05

我国哲学界在价值问题的研究中,对于如何理解和界定价值的本质,以什么作为衡量 价值的标准,一直是存在着分歧的。大部分论者认为,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是指主客 体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特殊的关系质或关系态,主体的需要构成了价值的尺度。这种 观点被称之为“需要价值论”。但也有一些学者对此持质疑甚至否定态度,他们认为, 以人的需要与满足界说价值,同价值的实体说、属性说一样,没有超出主客关系的框架 ,都属于经验主义价值观。他们认为这种观点中存在着价值的工具性定义与价值主体担 当之间的矛盾,难以解释价值的超越性品格,提出用生存现象学的方法超越价值关系说 。有的则认为,以人的需要这种主观性甚至非理性意味颇强的概念来充任价值标准,容 易导向主观价值观和相对主义。看来,如何理解马克思的需要理论,进而用这个理论解 读价值现象,依然是价值论研究能否深入的一个关键问题。价值问题尽管非常复杂,需 要进行多方面的研究,但如果离开了人的需要及其满足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就背离了马 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的基本原则,就容易把价值问题神秘化,也容易制造出许多矛盾和 混乱。

我们知道,《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了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而《 德意志意识形态》则是提纲中思想的具体展开和详细阐述,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 旧哲学的同时对自己过去的观点的一个清算。“任务是在于,把黑格尔的全部革命化的 辩证法从观念世界转移到现实世界来。”[1]马克思认为,德国哲学的考察方法“从意 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是有生命的个人”,而他的方法“则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 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2](P73)。马克思从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以及受 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 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来理解人的生命活动的性质,从而理解各种社会现象包括精神 现象如哲学、宗教、道德等的秘密,从而为革命地改造这些不合乎人性的不合理的现实 提供实践的指导。而且,这种从现实的人出发的考察方法对于哲学也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 地方”[2](P73)。只要这样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任何深奥的 哲学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某种经验的事实,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思辨哲学失去生存环 境,会使各种关于意识的空话终止存在。

什么是现实的人?就是由于受着肉体组织制约而具有各种自然需要的人,是为了满足生 存需要而进行着各种活动的人,是受着各种社会关系制约又不断根据自己的需要而改变 着这些社会关系的人。现实的人的活动就构成了社会,构成了历史,所以对社会的分析 、对历史的描述都必须从现实的人开始,以此作为出发点和逻辑起点。马克思和恩格斯 就是这样来形成自己对历史的理解的。他们指出,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 前提也就是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因此,人 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第二,已经 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使用的工具又引 起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第三,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 活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产生了家庭。这个家庭起初是惟一的社会关系 ,后来,当需要的增长产生了新的社会关系,而人口的增多又产生了新的需要的时候, 家庭便成为从属的关系了。第四,生活的生产——无论是自己生活的生产(通过劳动)还 是他人生活的生产(通过生育)——立即表现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面是 社会关系;生活的生产即是其再生产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重复的延续着的过程。在揭示 最初的历史的四个因素、四个方面之后,我们才发现,人还具有意识和语言,但语言也 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从这里可以清楚地 看出,“需要”这个范畴在理解和描述现实的人与现实的社会和历史的过程之中所具有 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马克思在这里之所以特别地强调需要的重要性,就在于以往的哲学在理解人和社会活 动时,“习惯于用他们的思维而不是用他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们的行为”[3](P381)。马 克思说:“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 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 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 系。”[4](P514)这一方面是说,人的需要以及求得满足的方式——生产方式是人自身 的一种自然必然性,它们的不断重复、相互促进、进而不断更新,就构成了各种社会关 系和社会现象的基础;另一方面则是说,它也构成了人的生命活动的实质性内容,成为 合理理解现实的人和各种社会现象的基础,因为对社会历史现象的理解根本就是对人的 理解,对人的本性的理解。也即是说,是从人们的实际需要以及与需要相关联的利益出 发,还是从人们的意识和思维出发,是认为实际需要和利益决定人们的思想和动机,还 是认为思想观念决定着人们的需要和行为动机,成为能否真正坚持从现实的人出发的一 个关键,能否合理地理解社会活动的一个关键,也成为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 岭和试金石。

人的需要及其满足方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同样,人性也是非常复杂的、由多方 面的内容构成的多面体。“人们是什么,人们的关系是什么,这种情况反映在意识中就 是关于人自身、关于人的生存方式或关于人的最切近的逻辑规定的观念。”[4](P200) 以往一些研究者,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一些错误的观点,就在于抽象地片面地看待 和理解人的需要。比如,把需要仅仅理解为人的生理的和物质生活的需要,而没有看到 精神性需要同样也是人的需要体系的一部分,所以才会误认为需要价值论未能对精神性 价值、人道价值给予充分的注意与重视。有的学者仅仅从个人的方面来理解需要,而个 人需要又与对需要的意识紧密联系着,因此总觉得需要是带有主观性的东西。他们不理 解,人的社会生活一方面使个人需要具有社会的历史的内容,受着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和规定,另一方面社会生活的需要即社会需要本质上仍然是人的需要,是客观的,是能 够实证地加以确定的东西。还有的人认为,人的需要中有的是合理的、健康的,有的则 是不合理、不健康的,因而不能以需要作为价值的标准。其实,这健康和合理与否正是 个别需要与整体需要或社会化了的需要体系进行比较的结果,本身也体现了以需要为一 定的尺度。而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等,也只有在整个需要体系中 才能获得相应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把人的需要划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 展需要三大层级,三者密切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人性的实质内容。总之,不理解需要, 就无法理解人性,忽视需要的复杂性,也就无法理解人性的复杂性。同样,不理解人和 人性的复杂性和历史性,也就无法理解需要的复杂性和历史性。它们之间完全是一种互 文互释的关系。

下面,本文试从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的三重性或人的三重生命本性的论述着眼,分三 个层次进一步分析人的本性与需要的关系。

首先,“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5](P124)。在马克思那里,这个命题至少具有以下 几层含义:第一,人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这些力量 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使人成为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 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是受动的存在物。人的存在就是能动性 与受动性的统一。第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属人的、人化的自然,从理论领域来说 ,无论是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还是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都是人 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从实践领域来说 ,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来自于自然、从属于自然、人靠自然 界生活,因此,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它作为人的 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是人的感性的对象性的活动和人的 全部特性的物质基础,因而也是人与自然界统一的物质基础。第三,说“人直接地是自 然存在物”,绝不是在简单地肯定一个生物学事实,而是反对把人归结为无人身的灵魂 、自我意识和精神等唯心主义观点,强调“肉体的个人是我们的‘人’的真正的基础, 真正的出发点”[6]。马克思正是从人的自然肉体组织的存在,从人生存和发展的生活 需要说明人在外部对象世界从事感性的物质实践活动及其在内部精神世界的反射和回声 的。这就使“历史破天荒第一次被置于它的真正基础上”[7]。第四,在世代的历史更 替中,人类生存环境与人自身的改变,通过生物遗传进化的方式改变着下一代的自然生 理基础——人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先天禀赋和潜能。马克思已经注意到了形成和产 生真正属于人的活动、本质力量、人的本性的自然基础,并将其作为历史观的前提。现 代研究者已开始深入地研究遗传和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他们注意到:“在遗传程序的 内容中,记录了社会发生的总结;在社会发生过程中,由于协调进化,形成了现代人的 惟一的遗传基础。”[8]这一点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人的遗传基因、生命潜能 、本能需要与后天环境(尤其是儿童的早期生存环境)因素是如何交织在一起,并在人的 感性心理水平乃至观念水平上成为人的内在价值尺度,作用并影响人的价值评价的问题 ,是人类的一个恒久课题。价值哲学应当在这个领域拓展视界,借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 成果,深入探讨人的自然生命存在,为价值哲学的发展奠定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其次,“个人是社会存在物”[5](P79),而社会不过“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3](P 532)。马克思既反对以往哲学家只重视人的意识和精神而忽视人的肉体存在和物质需要 的唯心主义观点,也反对那种只把人看做是原子式的个人的机械论的观点。在马克思看 来,人的自然性存在和社会性存在、属社会的人与属人的社会是一种有机的统一。“自 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 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存在的基础。……社 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个人是社会存在物”[5](P78-79)。

个人作为社会存在物,他的基于个体生存和种的繁衍的自然生理需要在社会化的过程 中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化的个人需要,同时也产生一些高于自然需要的社会性需要。他 满足个人需要的方式和行为成为一种社会行为,受到了社会文化的制约和规定。个人的 基于身体自然的各种能力也从根本上变成了一种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的能力,一种在社 会实践中得到强化、固化和整合了的能力。一句话,个人只有在现实的社会活动中才成 为现实的人。这些现实的个人,在各自需要的推动下,发生了一定的社会交往和联系, 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以一种社会的形式来满足各自的需要。这一方面是说,现实的人 的需要尤其是满足这些需要的方式本质上是社会性的,也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 的。另一方面则是说,社会生活作为无数个人的共同生活,又产生了一定的共同需要和 共同利益,产生了个人需要、个人利益与共同需要、共同利益的矛盾。马克思说:“随 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个人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人们的共同利益之 间的矛盾;同时,这种共同的利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 而且首先是作为彼此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正是由于私 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公共利益才以国家的姿态而采取一种和实际利益( 不论是单个的还是共同的)脱离的独立形式,也就是说采取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 ”[4](P37-38)所以,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需要说到底仍然是人的需要,是人们共同生 活或为了维护共同生活的需要。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使得人们的需要和利益发生了对立, 统治阶级也把自己的需要和利益说成是全社会的共同利益,尽管如此,也不能一概否定 共同需要和共同利益的存在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更不能否定社会需要归根到底仍然是人 的需要。

人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同时又是各种既成的社会关系中的存在者。前人所创造 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文明成果,前人留下的各种制度和习惯,正是现实的人进行活动的基 础和条件。这些条件既为现实的人的活动搭建了平台,又使现实的人的活动受到限制。 人作为活动的主体,通过后天获得性(或累积性)遗传,把前人的文化成果转化为自身的 知识结构和规定性,同时又产生了前人所没有的需要。人既是社会存在物,同时也是历 史的存在物。现实的人在其活动中既背负着历史的负担,也承接着历史的希望,他们以 自己的活动实现着对既有条件的改造、扬弃、超越,又面临着新的问题,产生新的需要 。“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3](P248 )。而“‘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 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9]。

第三,人还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5](P53)的存在物。正是因为人具有意识,他 才能够把自己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方式当做自己的对象来予以观照,把自己的生命活动 当做对象来自觉自主地予以处理,所以才与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才是一个自 由的存在物,是一种类存在物。个人的存在与本质的矛盾,说到底是个人作为具体的个 别存在物和作为类存在物的矛盾的表现。“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5](P53)。这种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既是为了满足直接的自身需要的,同时又是超越 了这种直接需要的。马克思说得好,动物只生产自己和自己的幼子所需要的东西,人作 为类存在物,他的生产是全面的。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 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 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5](P53)这就是说, 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生产和交往活动关系中,能够把握自己 所处自然环境、社会历史环境和条件,达到对自己处境的真理性认知;在人与自身的关 系中,即从主体自身方面来说,能够按照自己在对象化活动中展示和确证的本质力量或 能力、按照自己本性的需要,在自我意识中作为内在的尺度——价值尺度和评价尺度来 安排生产生活。“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 作品和他的现实。”[5](P54)反映到意识中来,人就具有了类意识,是一种能够思考普 遍者的存在物。可具体的人的存在,受着各种条件的限制,使得他难以按照类本质的样 式来进行活动和生活,毋宁说是过着一种异化了的生活,即非自由、非自觉的生活。作 为自由的有意识的存在物,他在精神上渴望能够像一个“人”一样地生活,过一种自由 的自主的生活。可在现实中,每个人都受着种种限制,感受到种种压力,感受到深深的 焦虑和不安,使得人这种自由的有意识的存在物,这个惟一能够做出自由选择的具有主 体性的存在物,处处都感觉到存在与本质的紧张关系。

这种紧张关系不只具有消极的意义,它也促使人展开自己的天赋的想像能力,在精神 活动这个形式上自由的天地里展开自己的翅膀,创造出各种精神作品,构成了一个庞大 的精神世界。这些作品,一方面满足着人们的精神需要和情感娱乐的需要,安抚着心灵 的骚动和不安,另一方面又推动了新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产生。这些精神需要进一步 促进着精神生产的发展,产生新的分工门类,丰富着精神世界的内容,既现实地体现着 人的本性,也丰富着人的本性的内容。

以上对人的三重本性在观念和思想中进行了逻辑的抽象分离与粗略分析。大致说来, 人的自然需要产生于并体现着人的自然生命本性的存在和发展,人的社会需要产生于并 体现着人的社会生命本性的存在和发展,人的精神文化需要则产生于并体现着人的精神 文化生命本性的存在和发展。但这几个方面又不是平行地各自发展着的,而是交织在一 起综合地发展着的。“富有的人同时就是需要有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的人,在这样的人 身上,他自己的实现表现为内在的必然性、表现为需要”[5](P86)。人的需要就是人性 的现实,人性的丰富性表现为需要的丰富性,人性发展到什么程度,需要也就发展到什 么程度。

恩格斯早年在批判托马斯·卡莱尔的宗教神学时曾经说:“人只须要了解自己本身, 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按照自己的本质去估价这些关系,真正依照人的 方式,根据自己本性的需要,来安排世界,这样的话,他就会猜中现代的谜了。”[10] 恩格斯在这里说的,实际上就是以人的需要为价值的尺度。

马克思也明确指出:“任何个人如果不是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需要的器官 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4](P286)也就是说,需要既是人的活动动机和目的的 原始根据,也是人们度量一定活动及其结果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的最终尺度。人的需 要与满足需要的手段、满足需要的能力是一起发展的,是与人的现实生活一起发展的, 人的需要发展到什么程度,他的本性也就达到什么程度,人的需要丰富到什么程度,他 的本质力量也就丰富到什么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说,从现实的人出发,也就是从人的现 实的需要出发,是用他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们的行动,而不是如以往哲学家们所做的那样 ,用他们的思维来解释他们的行动。

当然,人的需要本身就充满了辩证法。这不仅意味着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物质需要 与精神需要、个别需要与整体需要、功利需要与超功利需要、需要与满足需要的能力和 手段之间,存在着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而且意味着需要本身就包含了否定性和超越性 。需要总是基于一定生活现状而产生的需要,总是对一定对象的需要。需要的产生和存 在就意味着对现状的不满和否定,意味着超越现状的一种冲动或意向,由此形成了行为 的动机,发动了一定的行动。需要的满足即是目标的实现,或是创造出了某个对象,或 是获得了某种对象,或是占有了某个对象,使得对象与主体二者之间原有的关系发生了 变化。得到了满足的需要又否定了自身,因为它已不再作为需要而存在,满足了的需要 连同满足需要的工具于是又产生出了新的需要,如此循环不已。人的活动、人的实践, 就是在这种需要的不断否定、不断产生的过程中连续发生的,不断以一种扬弃的方式而 存在,人的本质力量的丰富和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的。

从共时态的角度看,人们大致相同的身体结构规定了基本需要的共同性,同样的生产 结构和生活结构又规定了一定资源和手段的有限性、稀缺性,于是产生了争夺有限资源 和手段的竞争,产生了利益矛盾,还产生了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矛盾。为了缓和和解 决这些矛盾,社会即参与交往的人们产生了对秩序的需要,对制度的需要,对一定的行 为规范的需要,以及论证这些制度和规范的合理性的理论的需要。而只有能够满足这些 需要的规范、制度和理论,才可能是有价值的,从而也是合理的,才能为人们认同和遵 守。

总之,我们认为,按照实践唯物主义的方式,从现实的人出发,抓住现实的人的各种 现实的需要,抓住这些现实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手段之间的矛盾,抓住满足需要的各种 活动与活动条件之间的矛盾,我们就能够揭开人性和价值的秘密,就能够揭示社会历史 发展过程的规律。反之,离开了人的需要,无论怎么强调从现实的人出发,无论怎么声 称要回归现实的生活,恐怕都难免将人虚化,也回不到现实的生活中来。

收稿日期:2003-06-06

标签:;  ;  ;  ;  ;  ;  

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谈起_人性本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