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世纪的中学鲁迅教育及其价值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鲁迅论文,新世纪论文,价值取向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世纪以来,鲁迅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处境尴尬,且微词颇多。这不只是上个世纪末自由主义论者“倒鲁”、“贬鲁”的影响,也不只是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不断地削减鲁迅作品的结果。时代差异造成学生的心理隔膜、“教师用书”不能准确反映作品意蕴、教师授课视野狭窄、政治说教成分重等因素,也都使学生难以获得感情的陶冶和美育的启迪。 阿尔贝·雅卡尔说,“教育是让人觉醒、相遇和交流”①。新世纪的中学鲁迅教育也同样体现这样的目的。其价值取向就是鲁迅在《文化偏至论》里所阐释的“立人”思想,教育要关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权力”②。然而,“经世致用”的传统文化教育是注重眼前利益的,那就是“分数至上论”,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教育。这与鲁迅所倡导的“立人思想”、“拿来主义”以及“对国民性的批判”都是背道而驰的。重新阐释新世纪的中学鲁迅教育及其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鲁迅教育观,是鲁研界以及热爱鲁迅的人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在选编上下工夫 新世纪鲁迅作品的选编问题,正如有些专家所说,是一个重大的学术问题,可以作为专题来研究,需要鲁迅研究界与中学语文界的通力合作。 鲁迅作品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如果总是盯着那几篇“战斗的檄文”不放,当然就会产生一个由“绝望”和“痛苦的希望”交织而成的“黑暗而沉重”的鲁迅。以往在选编上出现的问题就是“选目不妥”与“选篇太多”。就中学鲁迅作品选编标准问题,钱理群先生曾提出两点意见: 一是要能体现鲁迅思想、文学的精髓;一是要具有可接受性,注意中学生的年龄特性。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要有一个接受梯度。比如说初中阶段可多选一些鲁迅关于生命、关于爱和美的感悟的描写与思考,相对明朗的文字;高中阶段则可选一些更能体现鲁迅最基本的思想,更为严峻,理解有一定难度的文字。③ 从钱理群的表述中不难发现,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鲁迅研究专家,他自觉地将中学鲁迅作品纳入一个体系,这也是一个能够体现鲁迅教育及其价值取向的体系。如同世上万事万物都要生存、发展一样,语文教材对鲁迅作品的编选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适时地对所选篇目进行了调整,新世纪的调整最大。把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鲁迅作品都做了精选,反映出新世纪鲁迅教育的总体状况和水平。其中的一部分作品穿越了历史的迷雾,经过了不同时代的考验,其经典性、可感性为不同的教科书编者所认可,如散文和小说的选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风筝》、《孔乙己》、《祝福》、《阿Q正传》等,它们与文言经典一样,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灿烂的瑰宝,应当进入中学教材。杂文的选编,最好是去政治化而重人文精神。鲁迅的杂文谈文学、谈读书、谈文化、谈社会、谈人生的篇目很多,而这些内容对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的中学生来说是有启迪作用的,但这样的内容在中学课本中很少。 2002年,王富仁就“如何看待语文课本中的鲁迅作品”这一问题接受了《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记者的采访。他认为鲁迅作品是好懂的,“因为鲁迅的作品里,充满着人性的语言,是与人的最内在的感受结合在一起的,这样的内在感受与儿童感受事物的方式,与普通人感受事物的方式最接近”,“在现代文学中,像鲁迅这样以人性、童心去感受世界的作家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这正是对人的基本要求,要从直感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出发”。这样的指导或许会提高我们对于选目的认识。 韩石山在《中学课本里的鲁迅作品》④中认为,“作为一个优秀的作家,中学课本上选鲁迅的文章是应当的,只是不应当选这么多,更不应当选那些不宜入选的作品。要叫我说,中学六年,初中选两篇,高中选两篇,就行了。就现有篇目,初中可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高中可选《祝福》、《为了忘却的记念》。顶多再选一两篇充分说理的杂文。像现在这样一选就是十几篇,是没有道理的,荒唐可笑的。” 其实,鲁迅是不赞同把自己的作品作为中学教材给未成年的孩子来学习的。1924年1月12日的《晨报副刊》曾载曾秋士(孙伏园)的文章《关于鲁迅先生》,文章说:“听说有几个中学堂的教师竟在那里用《呐喊》做课本,甚至有给高小学生读的,这是他所极不愿意的,最不愿意的是竟有人给小孩子选读《狂人日记》。他说‘中国书籍虽然缺乏,给小孩子看的书虽然尤其缺乏,但万想不到会轮到我的《呐喊》’。他说他虽然悲观,但到今日的中小学生长大了的时代,也许不至于‘吃人’了,那么这种凶险的印象给他们做什么!他说他一听见《呐喊》在那里给中小学生读以后,见了《呐喊》便讨厌,非但没有再版的必要,简直有让他绝版的必要,也有不再做这一类小说的必要。我说,《狂人日记》末了明明写着‘救救孩子’,那么至少要有孩子的人才有看《狂人日记》的资格,孩子自身何必看他。”正厂在《鲁迅之小说》中说:“这正是鲁迅先生底自知,因为《呐喊》在文学史上是很有价值的,在现社会上风行是极危险的。《呐喊》虽然在描写一方面,可以救现在一般文艺作品底只用幻想而不凭经验。可是我们一看《呐喊》底精神和各篇底构造,简直得不偿失。总之,《呐喊》是文学家研究的善本,不是一般欣赏文艺的青年们底读物。”⑤ 《呐喊》不宜做中学课本,鲁迅说是因为自己对人世的悲观,不愿意这悲观的情绪影响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没有说出的原因,我们还可以推测出对人世的冷漠,甚至绝望。还有,他知道他的小说从艺术上说,不是多么成熟,不过是学习了一些外国小说的技法。一旦思想开放,多读译作,这些技巧,也就不足为奇了。读读可以,若作为中学课本,说不定会贻笑于后人。这自然是鲁迅自谦的说辞。 中学鲁迅作品选编标准的变动,是中学语文教材发展史的重要体现,是教育界对中学语文学科性质认识的变化过程,同时,也彰显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政治文化特征。随着中学文学教育日益得到重视,“在新世纪里,鲁迅将继续成为人们阅读、思考、研究、言说的对象”⑥,鲁迅教育也必将是当今乃至今后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 二、在解读上要有新认识 学生阅读的过程应该是晤见作者并触摸其灵魂的过程,是默默地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获取智慧经验和情感的过程。对于鲁迅作品,如果少一些揭露和批判的解读,文章可否更趋于本真状态。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作者以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来反映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故乡》渴望纯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乙己》反映了社会变革中小人物的无奈;《雪》中江南的雪已经死掉,而朔方的雪,在孤独的旋转升腾中升华,成了雨的精魂;《祝福》里祥林嫂身世的悲惨在当今社会也有;《拿来主义》谈的是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问题:正确态度是“占有”和“挑选”,“占有”是前提,不“占有”就无从“挑选”,“挑选”是关键,不“挑选”,“占有”就毫无意义,“挑选”的具体做法是“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灯下漫笔》说的是要“争存于天下,首在立人”。“五四”新文化运动最大的功绩是人的发现,新文化战士们最大的愿望是唤起人性的觉醒,为民众争取做人的基本权利。要成为“真的人”,当务之急,“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⑦可以看到,鲁迅的杂文所达到的批判的广度,以及为人所难以接受的深刻性与尖锐性,这正是根源于他的“立人”理想与彼岸关怀,从而实现了与所处历史时代的深度契合。 这就是鲁迅作品生命的亮色。钱理群说“鲁迅作品是有亮色的”⑧,这亮色来源于鲁迅童年受民间思想的滋养和对人性的体悟,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却被忽视了。更有甚者,有人竟然认为鲁迅的某些思想与专制主义相关联,否则就不能解释为什么在“文化大革命”中只有鲁迅的著作可以被合法地阅读而出现了“鲁迅走在金光大道上”的文学奇观。这样的曲解与误解,致使许多中学教师和学生“谈鲁色变”。 日本学者竹内好的一段话很有意味:“鲁迅是把文学变为一个不断吸纳的终极性‘黑洞’,它造就思想家、文学家,不断以各种形态实现自我,但是,他本身具有固定形态,不能被固化为一个对象;它是他自己,同时,它又总是拒绝成为他自己。”⑨这番话启发我们:必须寻找符合“不断释放又不断吸纳”、“本身不能固化为一个对象”但又“拒绝成为他自己”的解读方式。鲁迅作品的解读应该存在多元认知,要充分尊重接受的主体,并且要降低阅读教学中“分析”的要求。 三、要还原鲁迅“人间至爱者”的形象 一个人如果被各种权力话语循环阐释就有可能被人为地神化,失去了本真的状态,成了一尊木偶,让人望而生畏。因而,要拉近中学生与中学教材中鲁迅作品的距离,增强中学生对鲁迅作品的兴趣和感悟,认识到鲁迅作品超越时代的不朽价值;要改变当前的教育现状,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认识到鲁迅是一个“人间至爱者”、一个从彷徨中走向战场的人,而不是一尊冰冷的“神像”或是一个天生的“斗士”。 然而,新世纪里,中学鲁迅教育是颠覆性的,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即由圣化而人化。吴俊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鲁迅的解释是过度政治化的。鲁迅这个人当然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人,我们完全可以从政治的角度对鲁迅进行阐释和理解。但是,过度政治化的解释,很有可能遮蔽我们对鲁迅所应该或可能有的丰富性的理解。”⑩中学语文教育就走了这样的路,教材和教参总的思路是:这篇作品的主题是什么,即揭露什么,赞美什么;又是怎么写的。教师总要寻找一个终极性的结论。但有时这一套未必能实现,因为在鲁迅作品中,或者他的思想表现里面,有很多东西是非常曲折的,很难用一种明确的概念、明确的结论去说明。因此,单用一般的政治人物的概念去评价鲁迅的话,是很难获得圆通解释的。我们主张让鲁迅回到鲁迅本身,但现在的“人化”教育又出现了另外的问题,那就是——专提鲁迅缺点,不讲鲁迅精神。 还原历史中的鲁迅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20世纪的相当一段时间里,鲁迅被严重地“革命化”和“意识形态化”了,以至于完全掩盖了历史中真实的鲁迅形象,当然也就消解了鲁迅作为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巨大的思想存在和文化价值。然而,这种还原的工作,由于研究者个人的立场差异存在理解与认识上的歧见,因而,也就会存在思想上不同见解间的论争。学术界对鲁迅的认识是不完全统一的,还处在一个不断还原,以趋于历史中真实的鲁迅。新世纪的鲁迅教育及其价值取向要向“人性化”回归,注重学生人文性的培养和文化底蕴的熏陶,唤醒人的独立精神的存在。 ①[法]阿尔贝·雅卡尔,皮埃尔·玛南,阿兰·雷诺:《没有权威和惩罚的教育》,张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89页。 ③钱理群:《关于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48页。 ④韩石山:《中学课本里的鲁迅作品》,载《文学自由谈》2005年第5期。 ⑤正厂:《鲁迅之小说》,载《时事新报》副刊《学灯》1924年3月18日。 ⑥钱理群:《生命的沉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07页。 ⑦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五至六)》,《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5页。 ⑧钱理群:《语文教育的弊端及其背后的教育理念》//孔庆东,等:《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⑨转引自张学义:《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的内部规律》,载《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⑩吴俊:《感受鲁迅的人性和温暖——纪念鲁迅逝世七十周年吴俊教授在“世纪讲坛”的讲演(节选)》,载《解放日报》2006年10月22日。标签:鲁迅论文; 鲁迅的作品论文; 文学论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论文; 读书论文; 狂人日记论文; 孔乙己论文; 祝福论文; 呐喊论文; 钱理群论文; 鲁迅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