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市中医院 江苏 启东 226200)
【摘要】目的:观察消炎利胆排石合剂结合抗生素治疗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8月-2017年02月在我院就诊的162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81例),其中对照组行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口服消炎利胆排石合剂,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8%;对照组总有效率84.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消炎利胆排石合剂有助于改善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的症状,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消炎利胆排石合剂;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57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1-0213-02
我院在2015年8月-2017年02月对81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行抗生素治疗配合口服我院自制中药消炎利胆排石合剂,效果明显,先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162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将其分为两组(各81例),对照组中女45例、男36例,平均年龄49.6岁,平均病程5.2年;治疗组中女41例、男40例,平均年龄51.2岁,平均病程4.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头孢噻肟钠2.0g加入100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两次,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3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口服本院自制的消炎利胆排石合剂,药物组成包括:茵陈、栀子、黄芩、半夏、蒲公英、郁金、金钱草、大黄、枳实、延胡索、甘草。每日三次,每次50ml,服用2周。
2.2 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及无效。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表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
祖国医学虽然没有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症状及相关表现,相当于中医学胁痛。有关于胁痛的描述最早可追溯到《内经》,并认为该病的发生主要与肝胆有关。其病因病机错综复杂,本病病位在肝胆,与胃、脾、肾有关,临床上有虚实之分,以实证更多见,故疏利肝胆、清热利湿的治则在临床上应用更广[2]。本院自制的消炎利胆排石合剂,该方中以茵陈为君药,其苦寒降泄,善于清利肝胆脾胃湿热,功效为利胆退黄、清热利湿,为治疗黄疸要药;栀子泄火除烦、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止痛,配伍茵陈使湿热从小便而去;黄芩苦寒,归胆、胃经,泻火解毒,清热燥湿;郁金行气止痛,利胆退黄;金钱草除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主要用于治疗肝胆及泌尿系结石,共为臣药;半夏降逆止呕,燥湿化痰,有助于缓解恶心呕吐不适,枳实行气除痞,化痰消积,大黄泻下攻积、泻火解毒、清泄湿热,合用能消除中焦积满,使腑气通畅,另外大黄与茵陈合用可使湿热从大便而去,蒲公英散结消痈、清热解毒、利湿通淋,延胡索理气止痛,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利湿、消积行气止痛之效。通过本次研究,充分证实消炎利胆排石合剂对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明显,安全性较高,充分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筱英.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6-76
[2]陈良金,周继刚,张继红.疏肝利胆通腑法治疗慢性胆囊炎,45 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1,43(5):47-48
论文作者:黄雪辉,吴勇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胆囊炎论文; 合剂论文; 疗效论文; 抗生素论文; 茵陈论文; 肝胆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