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彤[1]2003年在《东海外缘沉积物来源的判识分析》文中提出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黄河、长江以及东海外缘的表层沉积物样和柱状岩心的矿物、地球化学资料作了判识分析,为东海物源和地层划分提供依据。 人工神经网络的矿物数据分区和矿物比值物源示踪研究结果表明,东海外缘表层碎屑物主要来自长江,除外陆架和陆坡区外,可影响到冲绳海槽槽底的西部。槽底中东部和岛坡沉积源自琉球弧物质。东海27°N以北陆缘的局部区域受到黄河和南黄海物质扩散的影响。 外陆架Q43柱样矿物和地球化学数据的对应分析和聚类判识分层一致,划分出叁层组,并各具不同的重矿物和微量元素特征。层Ⅰ为角闪石—绿帘石—辉石组合,以低含片状矿物和自生黄铁矿为特征,受活动性强和不活动性元素V、Cd、Cr、Sc的共同影响,高含Cd等;层Ⅱ为角闪石—绿帘石—磁铁矿—钛铁矿组合,重矿物和金属矿物富集,受强稳定性的Ti、Th、Cr、Sc、Pb等亲碎屑元素控制,高含Ti、Cr、Sc、Pb、Th;层Ⅲ为角闪石—自生黄铁矿—云母组合,受火山元素Co、Ni、Mn等影响,富Co、Ni等元素。揭示了沉积过程中的环境变化。 冲绳海槽155柱样矿物模糊聚类分层界限与测年数据一致,上层全新统以角闪石—绿帘石—自生黄铁矿—钛铁矿组合为特征,下层晚更新统为自生黄铁矿—普通角闪石—黑云母组合,反映了与外陆架沉积不同的环境和物源供给。
刘焱光[2]2005年在《近4万年来冲绳海槽物质来源的定量估计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文中提出深入揭示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中冲绳海槽沉积物记录的海洋环境、物质来源和通量变化及其对古气候和海平面变化的响应信息,是该区古海洋学研究的前沿课题。 根据对冲绳海槽4个岩芯的沉积物粒度特征、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组成的细致分析,结合AMS~(14)C测年数据,利用地球化学指标的因子分析、粒度组分的端员模拟分析和二端员定量分析等计算方法,围绕冲绳海槽地区近4万年以来的火山喷发事件、物质来源、陆源物质通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冲绳海槽沉积物的硅酸盐碎屑是由陆源物质(主要为长江输运的中国大陆物质)和火山源物质(火山玻璃和浮岩碎屑)组成的混合物,风尘物质所占比例较小。虽然冲绳海槽北部和中部的物源供应和沉积环境有明显差异,但陆源沉积物中对环境变化敏感粒度组分的众数值却几乎一致,都在7.81μm左右,证明了冲绳海槽沉积物中陆源物质主要由中国大陆河流输运,源区气候和海平面变化是制约陆源物质通量的主要因素。 冲绳海槽中部35cal.kaBP以来的陆源物质通量变化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表现出暖期低冷期高的特点。且在末次盛冰期低海平面时,陆源物质通量高而稳定,长江和东亚冬季风输运的粘土粒级碎屑物质增多。在海平面上升速度较快的冰消期,冲绳海槽中部陆源物质的通量比末次盛冰期还高,说明源区气候和海平面变化在控制冲绳海槽地区陆源物质通量的过程中还可能相互牵制。 冲绳海槽周边的火山活动在气候温暖期时最强,火山物质的影响几乎贯穿整个全新世地层。氧同位素3期以来,九州岛和冲绳海槽的叁次大规模火山喷发作用在海底沉积物中形成了数层火山碎屑沉积。沉积物中Si、Na、Zr等元素含量的变化可很好地显示火山物质输入的变化。在冲绳海槽北部和中部的岩芯中火山灰层的分布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其对应的喷发年代分别为7563、25000和42000 cal.a BP左右,其中最近的两次分别对应了K-Ah和AT火山喷发事件。42000 cal.a BP左右的火山喷发事件(本文称之为Okinawa Ⅰ)目前未见报道,其在DGKS9603岩芯中的粒度组成明显与K-Ah和AT火山灰不同,表明它们火山物质来源的不同。 利用粒度组分的端员模拟方法,从沉积物硅酸盐碎屑<63μm部分的粒度数据中提取出具有物源指示意义的两个端员组分,并计算了DGKS9603岩芯最上部沉积物(O-225cm)中的陆源物质通量,其结果与Sr-Nd同位素二端员定量分离结果非常相近,证明该方法在冲绳海槽地区的物质来源判识方面也是很有效的。 对155岩芯粘土粒级沉积物中火山源和陆源物质的混合比例进行了计算。结果显
窦维伟[3]2007年在《黄、东海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组成及铝、钛的形态分布》文中研究表明对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的研究具有着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意义。人为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如重金属污染,是海洋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同时,沉积物中常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组成对研究沉积物来源及古环境变化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是陆海相互作用(LOICZ)和新兴的GEOTRACES国际科学计划中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2006年长江口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及2002年黄、东海部分典型站位柱状沉积物样品的全样消化,分析了其中金属元素Al、Ti、Fe、Mn、Ba、Cu、Zn的大面分布状况及垂直的沉积累计变化,系统研究了我国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沿岸及整个陆架区海洋环境的影响,讨论了典型海域沉积环境的变化。初步研究了“过剩铝”在我国陆架区的分布状况,为研究以Al/Ti比值作为地球化学示踪剂在陆架区应用的可行性提供了数据基础。并对柱状沉积物中Al/Ti比值变化较大的层次进行逐级提取,分析了其中铝、钛在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质结合态、蛋白石结合态及残渣态中的形态分布。黄、东海陆架区沉积物中金属元素表现出较明显的近岸高,陆架区低的分布特征,浙江沿岸泥质区重金属含量最高,而东海陆架中部金属含量最低。黄海中部沉积物中Zn的含量较高,而Mn、Cu含量偏低。东海陆架外缘沉积物中常量金属含量较低,而Zn、Cu的含量较高。长江口附近(A13站)和东海陆架中部(E6站)沉积物柱样中,各金属含量呈锯齿形变化,但变化范围较小;浙江沿岸(E5站)沉积物中50 cm以上至表层,金属含量有明显升高的趋势;黄海冷水团(E2站)沉积物柱状样中,160-100 cm左右金属含量逐渐降低,而在100-40 cm含量逐渐升高;东海陆架外缘(P4站)重力管沉积物中的常量金属含量在120 cm附近出现拐点,在240-120 cm内,Fe的含量逐渐增加,其余常量金属含量均逐渐减小,120-60 cm附近,Fe含量降低而其余常量金属含量逐渐升高,微量元素Cu、Zn均含量变化较小。近岸沉积物中Zn的富集因子在1.4-2.1之间,表现出较明显的受污染状况,Cu除个别站点(A13、H1-29、H1-19)外,还未见明显富集,黄海及东海陆架中部尚未表现出重金属污染迹象。以Ti对Cu、Zn含量归一化后,浙江沿岸沉积物柱状样中自50 cm至表层,Cu、Zn的浓度明显升高,表现出约近50年来人为影响逐渐加大;东海外缘沉积物中Cu、Zn含量在145至90 cm逐渐升高,同时Mn/Fe比值先降低后升高,可能表征了一次海平面的波动变化。研究海域沉积物主要受陆源输入的影响,其中长江口、浙江沿岸及东海陆架中部沉积物受长江输入影响较大;黄海中部泥质区金属含量具有独特的配分模式,相对富Zn而贫Cu、Mn,表明这叁种元素可作为特征元素来判别该海域沉积物的来源;东海陆架外缘沉积物中金属含量表现出一定的生源特征。长江、黄河及长江口附近沉积物中Al/Ti比值均低于我国土壤中的平均比值且与晚太古纪平均页岩中比值较为接近,表明该海域的Al主要来源于岩石碎屑,黄东海陆架区沉积物中Al/Ti比值较高,表明了有一定的“过剩铝”信号存在,Alxs含量在0.2-6.2 %。在对黄、东海陆架区沉积物的提取中发现了较为明显的非残渣态的Al(占总量的10 %左右),而非残渣态Ti的含量相对较低(低于总量的4 %),其中非残渣态的Al主要存在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中,而非残渣态的Ti主要存在于有机质和蛋白石结合态。沉积物中碳酸盐、铁锰氧化物、有机质结合态中Al/Ti比值较高。对同一柱样,Al/Ti比值与非残渣态Al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于近岸海域,陆源输入对Al/Ti比值影响较大,在离岸较远的陆架海域,“过剩铝”的信号相对较为明显。相关性分析显示,Al/Ti比值与生物硅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生源颗粒的通量对过剩铝含量影响较大。
金秉福[4]2003年在《末次冰期东海南部沉积物特征和物源分析》文中认为第四纪晚期,由于末次冰期的出现,中国大陆东部海陆分布发生重大变化。分析末次冰期东海沉积物来源,对揭示古陆、古海洋水文状况、气候变化和环境演化都有重要意义。以Q43岩心为代表的东海南部外陆架上层沉积物,是末次冰期海退层序中,滨岸相-滨外浅水相沉积。碎屑矿物风化程度低,磨蚀不显着,分选较差,河流砂特征明显,沉积物来自于近源,由河流输送入海,海洋改造不十分强烈,由于物源供应不足,沉积速率较低。在外陆架水动力的作用下,重矿物有一定富集,重矿物以角闪石—绿帘石矿物组合为特征,含有一定量自生矿物(黄铁矿和海绿石),稳定矿物少,矿物成熟度低。通过碎屑矿物判断,原岩应是中酸性岩浆岩和浅变质岩类。钛铁矿等有用矿物在细砂层位中出现较厚的砂矿异常,显示一定的浅海砂矿资源潜力。粘土矿物组合为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和蒙皂石,伊利石含量占绝对优势,其结晶度指数(Hw)较高,反映东海南部外陆架粘土形成于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元素的丰度受沉积物粒度控制明显。柱样中细粒级(<0.063mm)元素含量较粗粒级(>0.063mm)高,变化幅度大,从元素之间相关性来看,粗粒级的元素之间相关系数高,表明粗粒级物质具有统一来源。岩心中元素的垂直分布不仅与寄主矿物有关,而且与沉积环境关系密切。一些元素对比值较好地反映了物源和环境随时间的变化。球粒陨石标准化后的稀土元素具有与长江、黄河、黄土等上陆壳沉积物相一致的特征。长江、黄河晚更新世沉积物与现代沉积物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相似性明显,反映出两河物源特征的稳定性。通过对东海外陆架样品的稀土元素和Sc,Th,Ti等不活泼元素地球化学物源示踪指标对比,再结合沉积学和矿物学特征,判断末次盛冰期与盛冰期以前的沉积物具有不同的物质来源,不同时期的沉积物都具有混合物源的性质,盛冰期东海南部外陆架沉积物受长江物源影响较小,可能来源于距东海南部较近的浙闽沿海山地。 冲绳海槽沉积物的化学特征受控于物质来源,用元素对Al的散点图可以明显显示冲绳海槽物源供应具有阶段性变化的特点。末次盛冰期冲绳海槽中部陆源物质来源于东海陆架,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这些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古长江的入海物质。
林晓彤, 杜树杰, 李巍然[5]2003年在《东海外缘碎屑矿物的物源解释——基于BP神经网络的判识分区》文中研究表明对取自长江、黄河叁角洲和东海230个表层沉积物样的重矿物资料进行人工神经网络分析。结果表明 ,东海外缘 (外陆架和冲绳海槽 )沉积物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 ,并与不同的物源影响密切相关。外陆架、陆坡和西部槽底的碎屑物主要来自长江 ;冲绳海槽中轴线以东主要受槽底火山和岛坡物源控制 ;黄河物源扩散的影响局部可达26°20′N线以北的陆架、陆坡和槽底区。
李萍[6]2005年在《冲绳海槽沉积物磁性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取东海陆架至冲绳海槽槽底平原的代表性沉积样品110个和已有研究基础的DH180岩心样品,通过颗粒分离、磁性矿物分析、趋磁细菌培养、浮游有孔虫δ~(18)O测定、AMS~(14)C测年、多种磁学参数测量(包括磁化率、等温剩磁、x-T热磁曲线、磁滞回线、非磁滞剩磁和饱和等温剩磁等)等试验手段,分析探讨了不同粒级沉积物对磁性的贡献、沉积物磁性与物质来源及环境的内在联系、短期古海洋事件的环境磁学表现等科学问题。主要研究结果和认识如下: 1.根据不同沉积环境中沉积物的磁滞回线、等温剩磁曲线、热磁曲线等磁性特征和磁性矿物的分析结果,认为从陆架外缘到冲绳海槽槽底平原沉积物的磁性矿物以磁铁矿为主,磁性矿物的粒度以准单畴为主,存在少量超顺磁颗粒。 2.不同沉积环境中沉积物对磁性矿物富集的粒级不同,不同粒级沉积物对磁化率的贡献存在差异。陆架外缘粗颗粒沉积物对磁化率的贡献大,西陆坡和西槽底平原细颗粒沉积物对磁化率的贡献大,而东槽底平原因含有火山物质,粗细粒级对磁化率贡献相当。 3.根据各沉积环境中不同粒级沉积物对磁化率的贡献、磁性矿物的成分、磁畴状态、磁滞回线及等温剩磁曲线和热磁曲线变化的幅度和趋势,认为各沉积环境中磁性矿物的来源和成因不同。从陆架外缘到东槽底平原,在磁性矿物来源上既有一定的联系,又受不同环境因素(如火山作用)的制约,表现出不同的磁性特征和环境特点。 4.冲绳海槽东槽底平原沉积物含有较多的火山物质,磁学特征与其它沉积环境有明显差异,各磁性参数特征值也明显较强。 5.CaCO_3含量与磁性参数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但在高含量区,可能对沉积物磁性矿物的含量具有稀释作用,沉积物磁学性质相对减弱。 6.根据DH180岩心沉积物的磁学性质的变化特征,认为冲绳海槽中部曾发生过两次火山事件和一次短期气候变冷事件(新仙女木事件)。两次火山事件发生时代分别距今约12.6ka和6.2ka,最近一次火山喷发的年代与K-Ah火山喷发的年代基本一致;在新仙女木事件发生时期,DH180岩心磁化率(x)曲线明显减小,SIRM/x和ARM/x比值有稍微增大的波动特征。
时振波[7]2004年在《东海南部外陆架晚更新世—全新世沉积矿物的化学标型特征及其物源示踪意义》文中指出第四纪晚期,由于末次冰期的出现,中国大陆东部海陆分布发生重大变化。分析末次冰期以来东海沉积物来源,对揭示古海洋、古气候变化和环境演化都有重要意义。黄河叁角洲、长江叁角洲与东海南部外陆架岩芯沉积矿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表明,钛铁矿、角闪石、石榴石和黑云母的化学标型参数可以作为东海南部外陆架晚更新世—全新世沉积物源的有效示踪指标。 黄河、长江叁角洲沉积物的矿物化学成分对比显示,晚更新世以来黄河叁角洲沉积物的物源组成较为简单,而长江叁角洲沉积物的物源组成非常复杂。晚更新世钛铁矿的Mg和Cr,角闪石的Ti、Fe/Ca、Fe/Mg,石榴石的Fe、Mg、Ca、Ti、Mn、Fe/Ca、Fe/Mn,黑云母的Mg;全新世钛铁矿的Mg和Ti/Fe,角闪石的Fe、Fe/Ca、Fe/Mg,石榴石的Fe、Mg、Ca、Ti、Mn、Fe/Ca、Fe/Mn,黑云母的Fe、Mg、Ti,这些特征可作为识别黄河、长江物源的标志。 根据东海南部外陆架沉积物中钛铁矿(Mg、Ti/Fe)、角闪石(Ti、Fe、Fe/Ca、Fe/Mg)、石榴石(Fe、Ca、Mg、Ti、Mn、Fe/Ca、Fe/Mn)和黑云母(Mg)矿物化学标型参数揭示,东海南部外陆架晚更新世沉积物具有黄河、长江混合的特点,但长江源的贡献权重大于黄河源,并且还受到一定的未知外来物源的影响;到全新世时期外陆架沉积物中虽然黄河沉积物的输入有所增加,但仍以长江物源为主,此外还有其它未知外来物源的加入。
高志友[8]2005年在《南海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指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之一,作为大陆与大洋的接合部和相互作用带,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构造环境,特殊的洋流作用,决定了其沉积环境的复杂性和沉积物质来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通过对南海表层沉积物微量元素、稀土元素、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物粒度分析的研究,对南海表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物质来源作了重点探讨,并结合南海现代沉积环境进行了地球化学分区,结论如下: (1)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元素丰度受沉积物粒度控制明显。除Sr以外,细粒级沉积物中元素含量明显高于粗粒级,变化幅度大。微量元素含量因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不同而差异较大,并随地球化学性质的类似程度形成明显的元素组合区域分布,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物源(陆源、生物源、火山源等)。绝大部分微量元素含量介于大陆物质与大洋物质之间,并靠近大陆物质,沉积物类型虽有向大洋沉积过渡的趋势,但仍表现出明显的“亲陆性”;特征元素对比值关系分析表明,南海沉积物的样品点投影与陆源端元物质接近,表明其物质来源以周缘大陆输入为主。 (2)稀土元素的平均丰度接近于中国黄土和福建花岗岩的丰度,而与太平洋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丰度相差较大,具有明显的“亲陆性”。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显示,陆架区稀土均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具明显铕负异常,表现为典型陆源沉积。南、北陆架区的稀土配分曲线有明显差异,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物源输入。深部海盆区中稀土和重稀土比其他海区明显富集,稀土配分模式负铕异常相对平坦,反映生物沉积和幔源火山沉积物质对陆源物质有明显影响和改造。南部岛礁区稀土总量远低于其他海域,富集中稀土,且铈负异常非常明显,显示出生源沉积的特征。总体上,南海沉积物稀土特征参数和配分模式与长江、黄河、珠江等陆源河流以及东海、冲绳海槽等陆源海非常接近,明显偏向于陆源沉积类型。 (3)铅同位素组成及叁维拓扑投影矢量V_1、V_2值示踪结果显示:东北部海域沉积物铅同位素组成与珠江、华南地体的铅同位素组成及V_1、V_2值范围一致,反映其物源主要是珠江以及经台湾海峡输入的华南陆源物质。西部海域铅同位素
季福武[9]2003年在《东海外陆架Q43柱样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示踪意义》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东海外陆架Q43柱样沉积物进行稀土元素分析,利用其稀土元素组成特征来讨论物质来源。为了便于对比,进行了分粒级测试。而且,对长江叁角洲和黄河叁角洲钻孔样品进行了类似处理。同时,还收集了中国陆壳物质的稀土元素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测试结果表明,Q43柱样沉积物细粒级的稀土元素含量高于粗粒级含量,符合“粒度控制效应”,但垂向上含量的变化受重矿物含量影响大。在稀土元素组成上,不同层位不同粒级沉积物相似。 长江和黄河叁角洲不同粒级钻孔样品稀土元素总量不同,也符合“粒度控制效应”。它们的配分曲线高度相似,表明了组成上的一致。在与黄土等物质进行对比时,发现它们除了含量上有差异外,在配分曲线形态上是一致的。这说明了中国陆源物质在稀土元素组成上的一致性。此一致性对示踪海洋沉积物中的中国陆源物质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Q43柱样两个粒级沉积物的稀土元素组成显示了与中国陆源物质的相似性,表明它主要来源于中国大陆。 为了进一步说明柱样沉积物的来源于中国陆源物质的某一端元,考察了陆源各端元物质的稀土元素组成的差别。它们稀土元素参数平均值有差异。基于北美页岩的相似系数计算结果显示了各样品间相似性的减弱,差异显现。考虑到端元本身样品之间的区别,上述差别并非泾渭分明。 根据Q43柱样沉积物稀土元素组成与各端元的对比,推测柱样沉积物为混合来源沉积物。其中,长江以南物质对此处沉积物有贡献。而且,不同时期混合程度不一,各来源的贡献比例有变化。
边昌伟[10]2012年在《中国近岸泥沙在渤海、黄海和东海的输运》文中认为东中国海有黄河口、黄海中部、苏北浅滩、长江口、闽浙沿岸、济州岛西南和冲绳海槽7大泥质区。黄河口泥质区,长江口泥质区,苏北浅滩泥质区和闽浙沿岸泥质区的来源及输运机制已经有一致的结论,只是泥质区沉积通量没有一致结论。由于东中国海河流排放泥沙量大,加之宽阔的陆架形成的独特环境,各种外强迫力的作用,使得东中国海泥沙输运和沉积环境非常复杂。再加上缺乏足够的高时空分辨率的观测数据,黄海中部泥质区、济州岛西南泥质区和冲绳海槽泥质区的沉积物来源及其输运机制至今没有定论。本文利用东中国海实测温度、盐度和浊度数据以及ROMS数值模型对中国近岸泥沙在东中国海的输运和沉积过程进行研究。首先用东中国海2006-2007年夏、冬季4个航次调查取得的温度、盐度以及浊度数据对中国大陆陆源物质的输运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浊度在渤海、黄海和东海的分布趋势是近岸浊度高,外海浊度低;底层浊度高,表层浊度低;冬季浊度高,夏季浊度低。现代黄河陆源物质可以沿渤海沿岸流输运到北黄海,并且有向南输运的趋势,但是很难输运到35°N以南。苏北浅滩的黄河物质、长江口东南及浙闽沿岸泥质区的长江物质在冬季闽浙沿岸流和台湾暖流的作用下则可以输送到东海陆架。正常情况下,东海陆架上的泥沙不能突破黑潮的阻碍作用输送到冲绳海槽泥质区。上述实测资料可以反映中国近岸泥沙在渤海、黄海和东海的基本输运趋势和动力。然而低时空分辨率的实测资料依然不能确定外海泥质区细颗粒泥沙的具体来源和输运路径。本文使用ROMS(Regional Ocean Model System)模式对东中国海陆源沉积物的输运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现代黄河陆源物质可以由渤海沿岸流常年输运到南黄海,但是现代黄河泥沙很难被输运到34°N以南。苏北浅滩的老黄河泥沙可以被苏北沿岸流输送到济州岛西部;输运到济州岛西部的泥沙一部分由黄海暖流输运到黄海中部泥质区,一部分由朝鲜沿岸流输运到朝鲜半岛西侧,还有一部分由对马暖流输运到日本海。长江物质在冬季被浙闽沿岸流输运到浙江、福建沿岸;春季,输运到台湾海峡的长江泥沙由台湾暖流向外海的分支输运到陆架边缘,部分可以直接输入到冲绳海槽;夏季苏北沿岸流跟台湾暖流一起输运长江泥沙到黄海中部陆架;冬季黄海暖流输运一部分长江泥沙到黄海中部泥质区,朝鲜沿岸流输运部分长江泥沙到朝鲜半岛西侧,对马暖流输运部分长江泥沙到日本海。通过模式结果分析,本文不仅得到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关于泥沙在东中国海输运路径和输运机制结果,也对以往一些有争议的结论做了验证。如:1.黄河泥沙可以常年输运到南黄海,而不仅仅是沉积在渤海或者输运到北黄海。2.苏北沿岸流向济州岛方向输运的泥沙不仅有苏北浅滩的苏北浅滩泥沙,还有一部分是长江泥沙。3.长江泥沙夏季可以向北输运,并可以在冬季输运到黄海中部泥质区。4.台湾暖流跟沿岸水的锋面阻碍近岸高浊度水团向外海扩散,但是同时台湾暖流可以将台湾海峡泥沙输运到外海,是泥沙向外海输运的动力。5.冬季风生底层离岸流不能跨陆架输运泥沙到冲绳海槽,其有效输运距离仅为100Km左右。6.正常情况下,泥沙通过两条路径输运到冲绳海槽:一是通过台湾暖流跨陆架的分支输运到海槽;二是冬季苏北沿岸流输运到济州岛南部的泥沙通过水交换扩散到冲绳海槽。而正常情况下向海槽的泥沙输运量非常少,台风、浊流和冬季风暴等突发性事件引起的泥沙输运可能是泥沙向海槽输运的主要动力。7.在不考虑冬季风暴和夏季台风的情况下,潮是泥沙再悬浮的主要动力。仅仅在少数近岸区域风浪的掀沙作用高于潮流;风浪和潮是泥沙在水体中垂向输运的主要动力。
参考文献:
[1]. 东海外缘沉积物来源的判识分析[D]. 林晓彤. 中国海洋大学. 2003
[2]. 近4万年来冲绳海槽物质来源的定量估计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刘焱光. 中国海洋大学. 2005
[3]. 黄、东海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组成及铝、钛的形态分布[D]. 窦维伟. 中国海洋大学. 2007
[4]. 末次冰期东海南部沉积物特征和物源分析[D]. 金秉福. 中国海洋大学. 2003
[5]. 东海外缘碎屑矿物的物源解释——基于BP神经网络的判识分区[J]. 林晓彤, 杜树杰, 李巍然. 海洋科学. 2003
[6]. 冲绳海槽沉积物磁性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D]. 李萍. 中国海洋大学. 2005
[7]. 东海南部外陆架晚更新世—全新世沉积矿物的化学标型特征及其物源示踪意义[D]. 时振波. 中国海洋大学. 2004
[8]. 南海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指示[D]. 高志友. 成都理工大学. 2005
[9]. 东海外陆架Q43柱样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示踪意义[D]. 季福武. 中国海洋大学. 2003
[10]. 中国近岸泥沙在渤海、黄海和东海的输运[D]. 边昌伟. 中国海洋大学.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