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路政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其策略论文_殷允青

探析路政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其策略论文_殷允青

枣庄市公路管理局市中公路局 山东枣庄 277000

摘要:公路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而路政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从根上保证公路能够安全畅通运营。因此为了发挥路政管理的作用,本文对路政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其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路政管理;现状;问题;策略

路政管理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是依据路政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公路路产路权进行有效的保护。近年来,路政管理工作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路政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执法程序的系统性越来越强,并且路政管理对公路路产路权的保护越来越有效,公路养护以及维修保养的效率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以下就路政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其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

1.路政管理现状的分析

路政管理现状主要表现为:

1.1路政管理主体现状。依法行政要求对复杂多样的公路行政主体进行资格确定。行政主体是以本身名义履行行政权,而且对结果担负责任的一类组织。根据性质的不同,可将其分成职权行政主体与授权行政主体,受委托者在履行职权的时候,不能成为行政主体。委托执法的方式使公路管理机构不具备行政执法的主体资格,此时导致执法工作面对很多困扰和难题。

1.2路政管理手段现状。行政强制措施具有很多法律的特征,如非处分性、临时性,以及强制性等,是指利用国家强制手段,由行政机关采取的处置措施,其对象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人身和财产。当前,在公路路政管理方面,还没有强制性的法规,因此管控活动经常受到干扰,在执法工作开展时,也遇到诸多的困难。

2.路政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1相关部门协同治理超载相互脱节的问题。在我国的现行法律法规中,要求各个部门协同配合路政执法部门治理公路超载问题,但是涉及的多个部门在治理过程当中,受到权责分担和利益分配等问题的限制,导致只有与之有着直接关联的交通部门和路政执法部门真正参与到非法超载的治理上。而且由于当前实施的公路管理体制法规等还不够完善,路政执法工作也很难达到其预期的目标。另外,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发展和保证相关物资的供应,要求路政执法人员对于一些车辆不许罚款、扣车和卸载,这无形中也给路政执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2路产损失赔偿执行力度有限的问题。以高速公路为例,高速路政与高速交警相比,执法权威性较低。交警执法主要手段是纠正违章并进行罚款,罚款数额不高但惩罚手段有威慑力,如暂扣驾照、强制驾驶员进行学习等各种连续惩罚措施。对于路政执法而言,通常只有发生损坏路产案件时,路政执法才会对违法者进行立案处理要求路产损失赔偿,无论违法者态度如何恶劣,路政执法人员都要文明执法,且路政部门没有更好的连续处罚措施,只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3肇事损坏路产逃逸案件破案难的问题。以高速公路为例,由于公路线长、面广、点多,路政执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管理盲区。部分肇事车辆无第三者保险,在损坏路产后还能正常行驶的情况下,部分驾驶员存在侥幸心理而没有报案,收费员在车辆驶出高速公路时没有发现异常等多种原因让肇事车辆成功逃逸。路政执法人员在查找逃逸案件时人力、物力有限,即使找到肇事车辆还需提供强有力的证据,在处理此类案件时缺乏强有力的执法手段,一般只是收取路产损失赔偿费。虽然法律规定有罚款的权力,但是执行起来程序复杂。

2.4建筑控制区管理困难。对于路政管理而言,公路周边的建筑控制区也是其需要管理的范围,当前对建筑控制区的限制主要表现在对之前的建筑进行控制,防止其在没有申请的前提下擅自的改建、扩建或者重建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是必须需要建设的建筑,需要经过路政管理部门的许可。另外,一旦公路建设有需要,这些建筑控制区内的建筑必须按时无偿拆除。但是实际管理过程中,由于各部门之间协调不足,国土资源、城市建设等部门进行审批的时候,很少考虑到路政方面的需求,而且当之间冲突较大的时候,往往都是公路方面做出妥协。在实际的建筑控制区的管理过程中,当事人经常会托关系干扰路政执法,导致当地的路政执法部门难以正常执法。

3.新时期加强路政管理的策略

3.1改善路政管理环境,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强调路政执法者的路产保护责任制,需要加大对公路交通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力度。加强路政执法立法的宣传舆论工作,增加公众对公路有关法规的认识,通过立法赋予路政管理部门具有强有力的执法手段,使之有能力严肃处理破坏公路权益的不法行为,以提高路政部门的执法地位,同时健全能独立地承担公路行政法律责任的组织机构,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实现公路管理上的执法统一,确保公路系统效益的发挥。改革现有的“一路两制、政出两门”的管理体制,协调好与路政执法相关的各职能部门间的职权职责关系,使路政管理从被动变为主动,提高路政管理的效率。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路政管理机构的行政主体资格,加强在行政执法中的力度,同时,要控制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做到依法、合理的路政执法。

3.2提升路政执法职业素质诉求。第一,从知识素质的角度而言,路政执法岗位要求掌握政治学知识、法学知识、行政管理学等一般知识,也要求掌握路政执法专业知识,但核心内容是路政执法所要求的法律知识。如公路肇事损坏路产逃逸案件、自由裁量权的掌控等。第二,从能力素质的角度而言,路政执法岗位要求具备较强的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分析力、逻辑思维能力,更要具备学习能力、应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计划执行能力等,但核心内容是路政执法更强调学习能力。如如何更好掌握执法“硬件”使用、岗位所要求必备的新知识等。第三,从心理素质的角度而言,路政执法岗位要求具备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情绪稳定性、进取性、自信心、乐群性、主动性、责任性等,核心内容是路政执法所要求的责任性。如公路路产损失赔偿等,是否能迎难而上。第四,从道德素质的角度而言,其主要要素包括人生观、价值观、敬业精神、服务精神、廉政勤政作风等,路政执法岗位要求核心要素是敬业精神。

3.3不断加大路政执法力度。首先是加强与其它相关单位的合作,例如公路养护部门,使公路保持清洁,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以及与其它执法部门合作,加强对公路偷盗案件的处理等。其次是加强执法力度,对于典型案件要重点处理,从而产生一种威慑作用,使人们意识到路政执法的严肃性,例如对公路周边的违法建筑的拆除以及对乱占现象的清理,要及时处理、处罚到位。

3.4合理运用信息化管理方法。路政管理工作应引入网络计算机技术,加快构建路政执法电子政务平台,实现执法文书网上填制、执法案件网上办理、案件信息联网共享,实现动态实时的信息化移动执法和对执法行为的实时监控,进一步提高路政管理工作效率,使管理程序更加标准,实施规范化管理;另外,要求路政管理人员掌握信息化知识,加强路政队员法规业务学习和提高文化素质,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从而提高路政人员的综合能力,树立良好的路政管理作风。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使得新时期路政管理工作变得日趋复杂,同时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必须加强路政管理,提高执法人员职业素质以及执法效率,从而提高公路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颜川.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7(12)

[2]王成学.路政管理信息化的思考分析[J].甘肃科技纵横,2017(07)

[3]任晓雪.路政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今日财富,2018(11)

论文作者:殷允青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  ;  ;  ;  ;  ;  ;  ;  

探析路政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其策略论文_殷允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