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问题研究论文_余益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问题研究论文_余益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50)

摘要: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常规变电站亦需要进行智能化改造。变电站智能化改造以后将能够实现自动化的操作运行,促使变电站内诸多职能设备的信息实现共享,设备自身实现统一化管理,通过计算机便能够对变电站内的单元格进行有效控制。本文为了对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明确了智能化变电站体系机构,并且阐述了常规变电站智能化改造过程当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提出了几点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关键技术策略。

关键词: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问题

1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电力工业也在加快进度。尤其是近年来,电力行业变电站的改造越来越受到重视。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坚强后盾。对现有变电站进行智能升级改造,降低变电站运行维护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行指标。变电站智能化技术是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的重大变革。可以看出,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不仅要技术和智能设备之间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需要解决在转型过程中智能网站建设变电站改造方案能够顺利实施,是否能在条件设置完成改造任务。

2 智能化变电站体系结构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主要是指在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常规变电站,通过电子互感器和智能开关设备、站控层和过程层和智能设备的建立,实现相关功能的设备在变电站内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变电站的广泛应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传统的变电站大多采用智能化、低功耗的设备。一般情况下,将安装在常规变电站的站控层和层间的设备,并将信息收集由传统的电磁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然而,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结构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智能变电站能实现标准信息交互,通过智能设备实现变电站运行的智能控制和交互式应用。从物理角度看,智能变电站可分为智能化一次设备结构和网络二次设备结构。从逻辑上看,智能变电站可分为三个层次:站控层、层间层和过程层。

3 常规变电站智能化改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常规变电站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必须进行智能化改造,才能逐步适应社会的需要。从传统变电站向智能变电站过渡时,必须进行智能调试。然而,大多数智能变电站调试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不可长时间的断电状态,与变电站空间比较小,导致常规变电站改造过程中智能设备安装问题存在一些智能变电站。这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变电站智能化施工的顺利实施和施工现场的施工方案。因此,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为确保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施工方案的顺利实施,必须采取有效、有效的关键技术改造策略。

4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关键技术策略

4.1 合理规划设备位置,避免冲突

在传统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中,往往由于安装地点和设备的冲突而新建新设备。在建设中,首先要拆除旧的一次设备和基础,然后新建和安装新的基础设施和设备。然而,传统的常规电站一般承受负荷大,停电时间不能过长。一般情况下,安装一次设备后,调试两台设备的时间很短。如果常规电站的建设,可以先安装一台设备,然后对设备进行二次测试和调试。然后,如果智能电厂的建设,主要设备的调试需要预先预设,以避免二次问题。例如,在智能断路器的安装中,可以安装智能控制柜,解决设备不能安装的问题,也可以解决控制柜不能安装的问题,易于使用调试方法。智能控制柜连接设备电源只要调试即可。用电缆连接的控制柜可代替模拟断路器进行智能断路器的检测,可以提前各种参数。安装设备后,测量线路连接。可大大缩短工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 运用电子互感器进行预调试

在智能变电站施工现场使用电子变压器调试,因为相关的保护设备、电子变压器、变电站监控设备,需要使用大量的电缆连接之间的GOOSE网络,可能在高压电缆连接错误出现,连接不良等错误,调试工作量等,由于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必须使用电子变压器,因此,错误的连接,减少现场施工工程、电子变压器、电子变压器可以预调试,对上校核电子式互感器灵敏度的基础上,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4.3 开关设备智能组件技术

开关设备智能组件进行保护、监控、测量、控制、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集成技术,实现开关柜间隔保护、测控、变压器和采样值在区间控制功能传输。智能部件安装在传统开关装置或主箱体附近,通过专用电缆或光缆与开关装置、两机构或传感器连接。国外智能元件只需接入交流或直流电源,通过电缆分别连接变电所控制层(站控层和过程层网络接入设备)(用于交叉保护、区间记录、测量设备信息交换)。过程层网络站控层网络在线监测的主要内容是:绝缘监测,包括断路器室微参数水、密度、压力和温度监测;机械特性监测,通过传感器监测断路器脱扣速度、位移特性脱扣时间;电气特性的监测,监测断路器的环电流,线圈电流,储能电机电流。主变压器、开关智能组件目前是户外长期稳定运行和可靠性验证的缺乏,除了打破传统的电力系统智能组件接口和专业的保护配置原则,相关的操作和维护人员也应该逐渐适应这种变化。目前,状态监测与测量难以融合成一体,与专业界面有一定的关系。智能组件未来应高度集成,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并与主设备集成,真正使智能设备成为智能变电站的重要设备。

4.4 优先使用网络技术

在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关键技术策略中,必须优先考虑网络技术。传统变电站智能变电站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智能变电站内部信息管理,通过对数字信息平台的控制高度相关的设备的智能化和有序化。同时,变电站内部信息数据可以共享。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网络技术将能够提供重要的关键技术支持。根据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技术规范,过程层网络和站控层网络对变电站智能化改造中的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质量和技术要求。因此,在常规变电站智能化改造中,必须优先利用网络技术。优先使用网络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常规变电站智能改造中的网络配置和网络硬件配置问题。其中,网络硬件设备必须注意网络连接线,两根电缆和电缆的放置,三必须能够同时,以确保施工过程和优先网络。

5 结束语

总之,在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使变电站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改善,传统变电站必须积极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在变电站智能化改造过程中,对常规变电站智能化建设中存在的智能设备安装问题进行了探讨。此外,改造建设要注意优先考虑网络技术的使用,避免了旧的和新的控制室屏幕之间的冲突,一种冲突转化装置,也能够积极开展预调试使用电子变压器。只有合理应用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关键技术,才能提高智能变电站的利用率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毕正军,吕项羽,王凯,孟艳卿,张蒙.智能变电站网络技术特点分析[J].吉林电力,2012,05:45-48.

[2]胡成博,张能,马勇,周志成,陶风波,刘洋,陈俊武.状态监测装置智能校验系统的研制与应用[J].江苏电机工程,2016,01:70-75.

[3]钱平,李长宇,王笑棠,葛青青,黄建林.基于变电站的微机防误系统的可视化监控技术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6,24:176-178.

[4]罗雪梅.施工企业作业工作票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5]张俊奇.10kV(KE-7100)智能断路器在平山配网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论文作者:余益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  ;  ;  ;  ;  ;  ;  ;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问题研究论文_余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