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做好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能够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带来帮助。笔者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在文中从“培养学习主观动力”、提升几何空间能力”、“强化逻辑分析能力”和“培养学以致用能力”四个方面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落实予以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0-110-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做好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已经成为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从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来看,虽然教师能够按照教参进行授课,但存在忽视学生体验的情况,这使得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无法发挥出主动性,课堂教学效果始终不太理想。为了更好的实现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完成对他们的核心素养培养,做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至关重要,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探讨。
一、开展兴趣导入,培养学习主观动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观学习动力是非常关键的教育目标,其是保证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育的基础。因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只有当他们对数学学习感兴趣,才能够主动的配合教师进行数学知识探究,并让自己主动的进行数学知识记忆,从而完成数学教育目标。如果学生不具有数学学习主观动力,那么一切教学目标和设想都是空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设计丰富的课堂导入来完成对学生的学习主观动力激发,以确保他们具有良好的学习状态。例如在进行《认识图形》的一课教学中,我就设计了“七巧板游戏”,学生需要通过拼搭七巧板来拼组出各种图形,这些图形都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事物,例如小动物、交通工具等。由此做到借助游戏导入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到不同图形的特点,并通过拼组图形来提升对图形的认知,为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打下基础。
二、巧用信息技术,提升几何空间能力
几何是数学知识的重要内容,其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设计是树立学生几何认知的关键。然而,由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这使得他们在进行几何知识学习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我在充分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采取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小学数学几何教学,其可以在解决课堂教学难题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几何观念,这对于实现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一课教学中,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再加上他们的空间逻辑思维能力有限,这使得他们在学习中会遇到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我运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然后用多媒体技术对长方体进行拆分,让学生观察长方体共有几个平面图形组成,它们分别是什么图形,应用在什么位置。由此来帮助学生完成对长方体知识的理解,并发现长方体与长方形之间的区别,提高他们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效果。在此基础上,我还会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生活中长方体、正方体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关联现实生活,来明白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图形在生活中共的价值,由此来实现对学生几何空间能力的培养,为他们以后的几何知识学习打下基础。
三、落实自主探究,强化逻辑分析能力
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当中,逻辑分析能力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内容。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来看,许多教师都过于强调对知识的强化记忆而忽视了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培养,这是导致小学数学遇到困境的重要原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为他们设计符合逻辑思维水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得到逻辑分析能力的锻炼,以确保学生可以获得成长与进步。例如《鸡兔同笼》作为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典型内容,其就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素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对该题进行自主探究,并写出分析及解答过程。通过对学生解答结果的观察我发现,他们虽然都能够完成解答,但解答方式都是以方程的方式予以完成,这种方式虽然能够体现出学生的数学水平,但难免会显示出学生思维的固化。为此,我引导他们换一种思维去进行思考,看看有没有其它方法也能够完成对该习题的解答。看到学生一筹莫展,我会通过语言引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点拨,帮助他们找到其它思路,并完成解答。由此做到在完成学习任务解答的同时,也可以获得学习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进步提供助力。
四、开展生活训练,培养学以致用能力
开展生活化的课后训练,能够实现对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让数学学习进入到生活当中,为学生创造以生活为基础的数学知识学习、探究和应用环境,由此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例如在完成《百分数(二)》的教学后,我布置了“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课后实践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从生活角度出发去探究百分数的应用,学会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水平,也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
总结:
综上所述,做好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思考,可以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提高他们的课堂学习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设计者,其必须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并围绕这些内容进行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以确保学生可以在完成数学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获得核心素养方面的提升,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小学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为进一步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发展带来支持。
参考文献:
[1]陈春.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0):50.
[2]胡云.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若干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3):147.
论文作者:蔡文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学生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素养论文; 长方体论文; 核心论文; 能力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