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淡水资源问题_淡水资源论文

中国淡水资源问题_淡水资源论文

中国的淡水资源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淡水论文,中国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淡水是人们无时无刻都离不开的资源。然而,每当听到好心人关于“地球上最后一滴水”的警告;听到有关“地表水、地下水哪个更重要”的争论;听到人们在惊呼中国出现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漏斗”的同时,又寄希望于寻找新的深层地下水源,为某某地方“地下大水库的发现”而兴奋不已的时候,就感到人们对淡水资源的认识并不一致。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淡水资源的客观规律,对于正确决策有很大影响。本文愿以千虑之一得与感兴趣者共同探讨,或供有关方面的人士参考。

1 淡水资源主要靠自然再生,静态库容只能以丰补歉

自然资源大致可划分为两类: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显然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森林资源则可以作为可再生资源;淡水资源的情况略为复杂一点,其主体属于可再生资源,但在极特殊情况下,也有把地下地质历史上储存的水当作不可再生资源使用的例子。

地球大气层是一个以太阳能为动力的、庞大的蒸馏水工厂,源源不断地从海洋和地面把水蒸发上天,再以降水的形式向陆地提供淡水。平均每年陆地上的大气降水约为119万亿m[3]。扣除蒸发蒸腾损失,每年仍有42.7万亿m[3]可转化为人类有可能利用的淡水资源,远远超过目前全人类每年约4万亿m[3]的用水量。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淡水资源是永续不断的。从总体上讲,不可能出现“最后一滴水”的危机,人类完全可以依赖可再生的淡水资源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然而,淡水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很不均匀。有些干旱地区降雨量极少,可再生淡水资源接近于零。如果这些地区人口稀少,又有地质历史上埋藏的、水质符合需要,而且存储量能满足当地不多的人口上百年需要的地下水,就可以靠“吃老本”过日子。例如,在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就有地质历史上埋藏的淡水,为埃及、利比亚等国提供了可供当地人口上百年需要的淡水。类似的条件,在地球上的其他地区极为罕见。

地下含水层储存的地下水,可以应付短时间内入不敷出的紧急情况,但不能满足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此外,随着地下水储存量的减少,地下水位也随之下降,超过一定限度,有水也难以利用。

2 我国淡水资源并不贫乏,紧缺是人口多的结果

我国一些地区淡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严重的状况,给人造成一种印象:好像中国是淡水资源特别贫乏的国家。这种印象并不符合实际。一个地区淡水资源的丰富程度可以用单位面积平均淡水资源来评价。全球可再生淡水资源每年为42.7万亿m[3],陆地面积为1.34亿km[2]或134万亿m[2]。于是:

全球单位面积淡水资源=全球淡水资源/全球陆地面积

=42.7万亿m[3]/134万亿m[2]/a

=319mm/a

我国可再生淡水资源每年为2.8万亿m[3], 国土面积为960万km[2],单位面积淡水资源为292mm/a,相当于全球平均值的91.5%。由此可见,我国并不是淡水资源特别贫乏的国家。而国土面积和我国差不多的美国,单位面积淡水资源为317mm/a,差别也不大。然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单位面积人口密度是全球平均值的3倍。因此,人均淡水资源仅为全世界的1/3弱。目前广泛引用的数字是1/4,实际上更接近1/3。美国则由于人口密度仅为中国的近1/5,人均淡水资源因此约相当于我国的5倍。总之,我国淡水资源紧张,并不是由于资源贫乏,而是由于人口众多。

3 淡水资源不能依赖进口,只能立足于国内

在各种自然资源中,淡水资源是用量最大的资源,所有其他自然资源用量的总和也抵不上淡水资源的一个零头。淡水又是最为廉价的资源,不可能大量的长距离运输。

我国地势较高,大部分国际河流是出境河,只有新疆有少数入境河流。这一状况排除了淡水资源依赖进口的任何可能性。除非全球气候有重大变化,今后淡水资源总量预计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而人口还将有所增长,不论今后国民经济如何发展,经济规模能够翻几番,都只有立足在现有2.8万亿m[3]/a淡水资源的基础之上。在这点上,仍有人期望开辟新的淡水资源。本文将证明:开源虽然不乏前景,但难以对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产生重大影响。

4 我国淡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加剧了供需矛盾

尽管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仅为全球平均值的1/3弱,每人每年仍有2300m[3],按目前的消费水平是够用的。然而,我国的淡水资源无论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分布都极不均匀,这就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矛盾。淡水资源的更新主要靠大气降水。我国大部分国土处于北半球中纬度干旱带,本应比较干旱,幸好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东南亚季风带来了水汽,但也导致降水量分布的极度不均匀,形成南部和东部降水量较多,而西北干旱的局面。昆仑山、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总体上不缺水,若缺水也主要由污染造成;而西北地区则干旱少雨,淡水资源比较贫乏。

应当指出,我国几千年来的农耕文化,使农业生产与淡水资源紧密相连。由于千百年随机流动的结果,我国的人口分布大体上与淡水资源的分布相适应,一般不宜轻易变动。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依附于耕地的农业人口的比重将逐渐减少,人口按耕地分布的前提将逐渐弱化,向干旱地区迁移人口将不再具有很大的必要性。任何向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移民,必然增加该地区对淡水的需求,进一步扩大淡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一定要慎之又慎。

淡水资源在时间上分布的不均匀性,是导致我国北方供需矛盾紧张的重要原因。从多年平均降水量来看,我国华北许多地方虽不算很丰富,但也不能算太少。以北京为例,年降水量平均为630mm。和法国的巴黎、俄罗斯的莫斯科、奥地利的维也纳、匈牙利的布达佩斯等城市的年降水量差不多,比英国伦敦、德国柏林还要略多一些。那么为什么欧洲比较湿润,而华北比较干旱呢?这是由于欧洲许多地方降水量随时间的分布,无论是年内还是年际都出奇的均匀。这也是一直生活在亚洲大陆的人所难以想象的(见下表)。

世界若干大城市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比(%)

月份 北京

 巴黎

 柏林

 伦敦

 马德里

1

0.5

 6.7

  8.2

 8.7 6.7

2

0.9

 5.8

  5.6

 6.610.3

3

1.2

 6.7

  6.5

 6.110.3

4

2.8

 7.6

  7.4

 7.910.3

5

5.4

 9.0

  8.2

 7.9 9.1

6

  12.3 9.4 10.0    7.0

7.3

7

  33.7 9.4 13.4    8.7

2.4

8

  30.3 9.0  9.5    9.6

1.8

9

7.8

 9.0

  8.2

  7.9 7.3

10

3.2

 9.9

  7.4

 10.111.5

11

1.5

 9.0

  7.4

 10.913.3

12

0.6

 8.5

  8.2

  8.7 9.7

年降水量(mm 630.8

566.4

586.7

581.7

  419.1

由于大气降水分布均匀,没有明显的旱季,欧洲大部分地区空气湿度大,蒸发量远小于降水量。我国北方地区与欧洲相比反差极为强烈。以北京地区为例,6、7、8三个月的降水量,占年总降水量的3/4以上,而从头年11月到次年4月的半年时间的降水量不到全年降水量的1/10。由于旱季延续时间很长,年蒸发量大多在1000mm以上,远远超过年降水量。不仅年内,而且年际降水量变化也很大,连续3年的干旱时有发生。大气降水只有一小部分能转化为有效的淡水资源,大部分被重新蒸发上天。此外,由于雨季降水过于集中,有一部分水库装不下的降水,经常以洪水的形式入海,无法加以利用,甚至造成洪灾。西欧降水均匀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农田灌溉用水不多,大气降水能满足农作物生长对水的大部分需要,许多地方甚至完全不需要灌溉;留给工业及生活用的水资源就比较多了。而在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农田灌溉用水占用了淡水资源的绝大部分,能留给生活和工业生产用的水资源很有限。

总之,降水量时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在使有效淡水资源减少的同时,又使农业用水量增多,从而大大加剧了淡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5 找矿与“找水”

我国的淡水资源是否还有未被发现的潜力呢?有人把希望寄托在“找水”上。地表水不用“找”,一切都摆在光天化日之下。“找水”实际上指的是找地下水。“找水”的提出显然是受“找矿”的影响,特别是“找油”的影响。石油天然气是含油层中的流体,地下水也是地层中的流体。可以找油,为什么不能找水呢。当然,石油天然气和地下水的流动都遵循渗流力学的基本规律。有许多可以相互借鉴的东西。但是有一点根本不同: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资源,地下水的主体却是可再生资源。

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矿产,开采一点,已探明的资源就会少一点,早晚会枯竭。为了保证可持续发展,必须努力寻找接替资源,而且大多数情况下确有矿可找。因为,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性,远不是所有的矿产都已被查明。整个找矿的历史可以总结为露头矿找完了,找隐伏矿;浅部矿找完了找深部矿。这种经验推广到淡水资源领域里来,就成了地表水不够了,找地下水;浅层地下水不够了,找深层地下水。

然而,地下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地下水的储存量只能用于调节丰枯,而不能作为长期的生活依靠。人类可以依赖的主要是不断更新的可再生淡水资源。从战略性的宏观大帐着眼,“找水”解决不了淡水资源的“开源”问题。

只有以下情况可以考虑动用封闭含水层中的地下水。首先,在地广人稀的西北地区,如果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资源都很贫乏,而单位面积的抽水量又很小,100年内地下水位不至于下降到不可接受的程度,当地对地面沉降又不敏感,可以把深部封闭含水层作为局部地区长期供水的水源。如边防哨所、牧区的供水。其次,在降水量较少而且在时间上分布又极不均匀的地区,如我国华北的封闭含水层就不宜作为经常使用的水源,但可以在极端情况下作为应急水源。例如,在面临农作物可能绝收的“卡脖子旱”时,临时动用封闭含水层是可以考虑的。还有,就是在缺乏有效含水层的地区,如大片花岗岩或变质岩分布的地区,用地质、地球物理的方法,寻找地质构造破碎带的地下水。因为,只有在岩石破碎的地段,才有足够的孔隙存储和传导地下水,水井或其他集水工程才有可能出水。可以肯定,不管是哪种情况,“找水”都不能解决宏观的淡水资源问题,主要是解决人口不多的缺水居民点人畜用水。

6 淡水资源的开源潜力何在?

淡水资源的潜力不在于“找水”,在于从减少我国大气降水时间分布的不均匀上想办法挖掘潜力。这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夺取蒸发量,在我国特别是干旱地区,大部分降水被蒸发上天,里面潜力就很大。二是夺取入海弃水,由于汛期降雨量集中,地表水库没有足够的库容拦蓄洪水,有一部分水白白流入大海。这部分水如果被拦蓄起来,水量也是很可观的。

这两条说起来容易,实际上做起来却很难。要夺取蒸发量,就要设法让大气降水更多地渗入地下,减少太阳的曝晒:要争夺入海弃水,就要设法把汛期的洪水存储起来,需要有足够的调节库容,地表水库就是为此而修建的。北京潮白河上的密云水库多年平均来水量10余亿m[3],而库容有40亿m[3],是一个可以实现多年调节的好水库。可惜,在大多数别的流域,现有的地表水库和计划修建的地表水库加在一起,总库容仍不能满足全部需求;而地下水含水层则具有比地表水库大得多的调节库容。因此,无论是夺取蒸发量还是夺取弃水,地下水含水层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7 地表水体与地下水含水层的关系

在不少人的眼里,地表水和地下水是两种不同的水源。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不利于科学、合理地利用淡水资源。从可再生资源的角度来看,地表水和地下水都来源于大气降水,并且还相互转化。以新疆、甘肃的内流河盆地为例,盆地底部的极少量降水几乎全部被蒸发,而形不成任何有效的淡水资源。当地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盆地周围山区的降水和积雪融化,这些水汇集到山区的河流中奔向山麓,大部分入渗到由砾石、粗沙组成的山前洪积扇中,转化为地下水。洪积扇的碎屑物质从上游向下游逐渐变细,传输地下水的能力也逐渐减弱。最后,地下水被阻塞在洪积扇的边缘,再以泉水的形式溢出地表,又转化为地表水。就这些地区而言,人为地划分地表水或地下水资源,真是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从广义上讲,河流的流量在年内的很长时间要靠地下水维持。河流具有很高的传输地表水的能力。雨季的降水汇入河川以后,会在很短时间内被排放入海;地下水含水层则能存储大量入渗淡水,雨季以后再缓慢地释放出来。这些涓涓滴滴的细流,最后汇集到河川中形成可观的流量,保持河水常流不断。汛期以后的河川水流被叫作“基流”。基流是淡水资源中最宝贵的部分,而它恰恰来自地下含水层。

地表水体和地下水含水层都是天然淡水资源的载体,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地表水体作为水的容器摩擦阻力小,具有很高的传输水的能力;可是陆地上的淡水体面积仅约占陆地面积的1%,存储水的能力又很小。地下水含水层则相反,由于水在岩石的孔隙中流动,受到很大的摩擦阻力。在同样的水力坡度下,地下水的流速比地表水要小好几个数量级。但是,地下水含水层几乎无处不在,存储能力比地表水体大得多。打个比方,地表水体就像是电阻小、电容也小的时间常数RC很小的直流电路;地下水含水层则像是电阻大、电容也大的时间常数很大的直流电路。地表水体中的水来得快,去得快;地下水含水层中的水来得慢,去得慢,能够对短暂的洪峰脉冲进行滤波,把极不均匀的降水拉平。而这正是降水量极不均匀的地区所需要的。地下水含水层不仅能调节丰水年和枯水年之间的水量,而且还能大大减少蒸发量。水一旦渗入地下,蒸发量就会急剧减少,地下水位若在地面1m以下,蒸发量实际上接近零。

我国陕西北部神木煤田所在地区有两条河:窟野河和秃尾河。两条河从西北向东南相互平行地流入黄河,相距只有几十千米。窟野河流经的地区岩石裸露,每当雨季,洪水携带大量泥沙很快泄入黄河,旱季则长时间干涸缺水。而在秃尾河上游,有大片土地被毛乌素沙漠的边缘所覆盖,雨季时降水被沙漠吸收,很少形成洪水;雨季过后,地下水慢慢从沙漠渗出,从而使秃尾河常年保有比较均匀的流量。由于沙漠的保护,秃尾河流域的蒸发量大大减少。有一半以上的大气降水都能转化为有效的淡水资源。这在黄土高原是极为可贵的。

地下水含水层的特点是“肚子大,喉咙小”,接收大气降水的补给比较缓慢,这就给人类的利用带来了困难。北京地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永定河冲积、洪积扇有着巨厚的含水层,曾经是北京市的主要供水水源地,其巨大库容曾经帮助首都渡过了一个又一个的缺水年。经过多年的超量抽取地下水使得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形成较大的地下库容。这本应是调蓄水资源的绝好场所。70年代进行了可行性论证,研究发现永定河每年的行洪期仅有10余天,而北京市的年取水量则是几十亿m[3]。然而,要在10天的汛期内完成这一任务,每年需要回灌100万m[3]水,还需要建设庞大的回灌工程。而且,汛期内河水含泥沙量高,会很快把地下水含水层的人渗面淤死。当年建设的西黄村人工回灌试验场,尽管地质地理条件都很优越,但也只能在非汛期用水库弃水进行人工回灌。

针对北京地区的具体情况,我们曾提出“虚拟回灌”的办法。即在保持现有抽水设施运行的情况下,每回灌1亿m[3]水与减少抽水1亿m[3]而不进行回灌,在物理上是等价的。因此,减少抽水等于增加回灌,是一种“虚拟”的回灌。这种回灌不需要专门的回灌设施,但需要有别的水源来代替减少的抽水量,而丰水年所富余的大气降水就可以作为这部分水量的来源。如果在北京市建设两套供水设施,1套用地表水供水,另1套用地下水供水。每一套都能单独满足全市供水的需要。如果在丰水年把抽取地下水的设施停下来,就等于不用任何回灌设施,一年就回灌了上10亿m[3]的水存储在地下。到枯水年就可以少用地表水,靠抽取地下的库存渡过水荒。这种办法还可以对淡水资源进行年内调节,汛期前尽量多用水库准备“空库迎汛”的“弃”水,代替抽取地下水,少用地下库存。这个方案要求统一调度地表和地下两个水库,充分扬各自的“长”,避各自的“短”。结合每一地区的特点,还可能设计出别的方案。

8 开放含水层与封闭含水层

地下水是大自然赋存在地下岩石圈中的水。尽管岩石层或多或少的都含有地下水,但并不是所有岩石都是含水层。只有那些既含有一定量的水,又能让地下水流动的地层才叫含水层,否则就是隔水层。当然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

按照地下水与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关系,地下水含水层可划分为“开放含水层”与“封闭含水层”。如果以地表水来比喻,河湖属于开放水体,自来水管道属于封闭水体。河流中的淡水体积随着河水位的上涨而增大,流量也随之增大。自来水管道中的淡水体积沿着水头只有可忽略不计的微小变化,流量只与水力梯度有关。

若是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没有充满整个含水层,情况就和河流、湖泊、水库等开放水体相似。当含水层中地下水体积增加或减少,地下水位就会上升或下降。这种含水层应当叫作“开放含水层”(即潜水含水层)。开放含水层很容易直接从大气降水或地表水体得到补给,因而其中的淡水资源比较容易得到再生,以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目前全世界抽取的地下水,绝大部分来自开放含水层。

如果含水层上面被隔水层所覆盖,而且地下水充满了含水层,就变得和封闭的自来水管道相似了。地下水位有升降变化时,含水层的体积受到上复隔水层的限制,不能像开放含水层那样自由变化,这就是“封闭含水层”(即承压含水层)。

实际上,无论自来水管道还是封闭含水层,都不是绝对的。当水位上升时,体积会被膨胀变大,反之则会被压缩变小。这种涨缩变化对于自来水管道来说微不足道,通常可以忽略不计;但对封闭含水层来说,却不得不考虑。

封闭含水层传导水的能力比自来水管道小许多个数量级,一般侧向补给源又距离打井取水地点很远,其间要达到稳定状态,需有很大的水头损失。水井抽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在水井周围形成降落漏斗。水井早期抽取的主要是水井周围近处含水层压缩出来的地下水,随着降落漏斗的扩展,抽出来的水逐渐更多地来自较远处的含水层。从开始抽水到大部分井水来自补给边界,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补给边界距离抽水井比较远,甚至需要几十年的补给时间,那么抽水井水位将下降得很深,乃至抽水成本高到难以接收的程度。此外,封闭含水层中地下水位每下降1m,因压缩所能给出的水是很少的,只有开放含水层的千分之几到万分之几。因此,其地下水位的降落漏斗体积,在同样出水量的条件下,比开放含水层要大出成千上万倍。

按照质量守恒原理,从含水层抽取的地下水总归要有来源。开放含水层比较好理解,部分来自含水层的疏干,部分来自地表水体的补给。而封闭含水层就有点令人费解,既没有疏干,也很难从地表水体得到补给。那么从井里抽出来的水是从那里来的?20世纪初地下水水力学的一个重大进展,就是发现从封闭含水层抽取的地下水是由含水层体积压缩而来的,最终表现在地面沉降上。根据河北沧州和天津以往长期观测的结果,多年从封闭含水层抽取的地下水总体积,大体上等于地面沉降的总体积,侧向补给少得可以忽略不计。

从封闭含水层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面沉降!这是一个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迄今我们已经有了大量负面的案例。早在60年代,上海就因地面沉降而遭受了难以弥补的损失。由于地面沉降早期很难凭直觉发现,上海的教训并没有被别的地方及时汲取,天津随后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长江三角洲的苏州、无锡、常州由于含水层不如上海宽阔,又受局部断陷小盆地的制约,出现不均匀沉降,导致地面裂缝。西安的地裂缝也是长期从封闭含水层抽水的后果。

由此可见,从封闭含水层长期大量地抽取地下水,弊大于利,往往是得不偿失。抽不了多少水就会引起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而且经常导致严重的地面沉降后果。一些对封闭含水层抱有希望的人,经常拿澳大利亚的“大自流盆地”(Great Artesian Basin)作为样板。然而,这个样板所提供的信息并不令人鼓舞。大自流盆地面积很大,有170万km[2]。但根据澳大利亚科学家多年研究的结果,每年可持续的抽水量仅为5.5亿m[3]。与之相比,我国很干旱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为160万km[2],比大自流盆地还略小一点,而每年的可再生淡水资源超过800亿m[3]。大自流盆地的可利用淡水资源还不到新疆的一个零头。稍微节约一点点,5.5亿m[3]就有了。

9 节水是关键

纵观全球,各种资源大体上都有可对比的消费定额,唯独淡水资源例外。世界各国历来都是淡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人均用水量多,缺水的国家人均用水量少,上下相差好几倍,却不妨碍某些缺水国家发展较高的生产力。因此节水有很大潜力。

既然我国淡水资源大局已定,又不可能依赖进口,今后不论社会经济如何发展,我们做计划、搞建设都只能立足于用好自己有限的淡水资源。为此,建议把北京市建成全国节水的模范城市。北京现有的淡水资源并不丰富,但在北方各大城市中也算是得天独厚的;近20年经济大幅度上升,工业用水却保持了零增长。如今,北京的经济发展已经打下了相当的基础,科技力量亦十分雄厚,若能以现有的淡水资源来保证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就能为全国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带动全国的节水。

10 南方和北方

东南亚季风使得我国大气降水南方多,北方少。缺水主要是北方,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长江、珠江流域淡水资源十分丰富。南方地区如果缺水,也主要是污染造成的。像上海、广州这样的特大城市,都是由于污染才造成供水水源不足。因此,南方应当把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作为解决淡水资源问题的首位措施;而水污染防治必须全流域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解决问题。

当然,即使在南方,季节性缺水和局部严重干旱也时有发生,况且因气候湿热,化学风化比起物理风化更为强烈。南方河流沉积物中的粗粒碎屑较少,河床胶结物透水性又较差,因而含水层一般不如北方,地下水库的调蓄能力也不高。遇到长期干旱,北方可以利用地下水抵御一段时间;南方则由于河床缺少好的含水层,抗御干旱的能力往往不如北方。

南方的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有大片石灰岩分布地区,即所谓喀斯特地区。这些地区降雨量很大,但雨水在地面保存不住,特别是比当地侵蚀基准面高很多的地区,降水会很快地漏到地下深处。只要雨一停,水荒马上就出现。如果客观条件许可,这些地区需要采取工程措施,堵塞漏水的通道,抬高当地局部的侵蚀基准面。

我国南北淡水资源丰度差别很大,黄河流域单位面积产出的淡水资源仅为长江流域的1/8,可见南水北调是顺理成章的事。目前,国家考虑的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路线,所能解决的问题各有侧重。西线工程浩大、工期长,最好等我国综合国力更强时再修建。东线实际上已经在给苏北、鲁南、安徽输水。问题在于如何给北面的山东、河北、河南、天津和北京输水。一个很重要的制约因素是成本。即使由国家财政来承担南水北调的基本建设费用,将来的运行成本也是很大的问题。华北地区用水量最大的是农业,水价将对农业生产成本产生严重影响。南水北调东线方案计划调给鲁北、河北、天津的水,农业上很可能用不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必须认真考虑是更多地调水合算,还是积极地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来得合算。

比较合理的方案是,把供水“基本负荷”建立在当地现有淡水资源的基础之上,把南水北调作为重点解决特殊干旱季节和年份的应急供水需要。今后,缺水地区应当重点发展用水少的产业,逐渐压缩耗水多的产业;不要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继续上一些耗水量大的项目,形成淡水供需矛盾后再来向国家要水。这些地区尤其要防止人口的非自然增长。所幸的是,从20世纪最后十几年来,耗水量大的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渐降低,而一些新兴产业单位耗水量一般都比较小,发展节水型社会的前景相当乐观。

11 上下游的关系

充分利用好地表水资源,必须正确处理上下游关系。一般来说,上游占有较大主动权。如无相应的法律或行政约束,上游多取水,下游只好接受河水流量减少的事实;上游排污,下游也只好承受其后果。在我国,下游地区一般经济比较发达,经济实力比较雄厚;而上游地区一般经济比较落后,无力发展较先进的、用水少、污染也少的产业,对已产生的污染也无力治理。

看来,现在已经到了按流域规划整治的时候了。流域的问题之所以复杂,主要是涉及的地方比较多。但只要抓住两条就可以抓住要害:一是规定河流所经的各省、市、自治区或地区的用水定额,以及为生态环境必须保留的最低流量;二是规定相应各地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定额。这两条应以法律的形式作出规定。

黄河前几年每年枯水季节断流,就是上游无节制取水的结果。尽管多年前曾经有过一个黄河水资源分配方案,但由于缺乏监督,并未得到严格执行。随着上游耕地面积的扩大和灌溉设施的加强,取水量不断增加,结果使下游连年断流。这两年水利部门抓了一下,虽然恰逢枯水年,黄河并没有断流。从连年断流到枯水年不断流的变化来看,只要对全流域掌握行政管理权的部门和地方政府认真管起来,流域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的现状,是黄河问题的一个缩影。塔里木河的水来自塔里木盆地周边山区的大气降水,以及由大气降水形成的冰雪的融化,流量的年际变化不大。问题是如何用好这一定量的淡水资源。塔里木河及其支流上分布着一串绿洲,上游的绿洲水用多了,下游的河水流量必须减少。这里也有一个各绿洲之间,以及和下游胡杨林带生态用水之间的淡水资源合理分配的问题。这两年抓了一下,情况开始好转。

流域水污染控制问题比起水量控制要困难和复杂得多,涉及污染治理的巨额投资,以及治理无望企业的关闭和转产,绝不是简单地靠行政命令可以解决的。其中,水污染的特点是上游造成的不良后果往往要由下游承担,污染者本身的损失不大,因此在经济上缺乏治理污染的动力;而下游往往把资金集中在入境河水的水质处理上,无法越界从源头考虑问题。这种头痛医头的做法,往往是花钱多、收效差。因此,流域的水污染必须由超脱于局部利益之上,又能统筹全局的机构来管理。在国家层次上,简单明了的管理主要应针对每个省、市、自治区河流出境、入境断面污染物总量的增量。而在省、市、自治区内,各地方、单位的分量,主要由各省、市、自治区负责管理。南方多数地区只要污染治理好了,淡水资源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下游省、市、自治区多地处东部,经济比较发达;而上游省、市、自治区多地处中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提倡东部地区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工作中,应当增加下游帮助上游的内容,即下游帮助上游发展污染少的产业。目前,中央政府正在通过转移支付支持上游地区;与此同时,下游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采取对口支援的方式,帮助上游转产发展更为清洁的产业。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定能见效。最终,在经济上对上游也将是有利的。

标签:;  ;  ;  ;  

中国淡水资源问题_淡水资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