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动作创新原则与方法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操论文,原则论文,动作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体操原本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十八世纪在德国出现了器械体操,1896年列为现代奥运会传统项目。纵观它的发展,完全是在不断创新中成长起来的。随着体操技术的不断发展,体操动作创新在比赛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引起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极大关注。
创新是体操的生命,也是运动员的成功之路。中国体操队正是把握住这一方向,不断创新,才走到了世界体操的前列。山西体操队在第七届全运会上夺取鞍马、吊环两项金牌也靠的是创新。有创新才能领先,已成为体操界的共识。本文通过山西体操队的创新实践,对体操创新原则和方法进行探讨,掌握其创新特点、原则和方法,为今后的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1.体操动作创新的特点
体操动作创新是指竞技体操各项目在现有动作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发明或改造,是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创造性活动。动作创新主要体现在“新”字上,“新”主要反映运动员完成动作的独特性特征,通常以新动作、新技术、新连接或新风格的形式出现在整套动作中,在推动体操技术发展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并受到裁判与观众的重视,体操动作创新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1 新异性
新异性是指创新动作、技术和连接,应具备的新的、异乎寻常的或能产生特别效果的特性。新异性是竞技体操动作创新活动中最重要的特征。要有新异就必须超前一步,在别人尚未涉足的情况下进行探索,否则无法成为不落俗套的独特设计。
1.2 风险性
风险性是指创新活动同时具有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若不成功就会带来一定的损失。创新是对前所未有的事物的追求,需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解决前人尚未解决的问题。创新的这一性质,使得一切创新活动都具有一定的风险,尤其是体操动作的创新受规则的影响和制约,只有D组和E组难度动作及其C、D、E组动作的连接才能予以加分。运动员必须有超常的能力、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才能创造并完成这些高难度动作,所以风险性是不言而喻的。
1.3 时变性
时变性是指创新动作的价值,随时间推移而逐渐降低。新动作之所以有赛场价值,在于先人一步而暂时处于领先地位。然而在其他选手纷纷效法的情况下,这种领先优势就会逐渐消失。如自由体操“直体后空翻360°”原难度值为C组,而在1985年的规则中就降为B组。由此可见,时变性是体操动作创新的又一大特征。这种时变性使人们认识到,不能满足于现状,要保持优势就必须不断地推陈出新。
1.4 保密性
保密性是指对创新动作密而不漏,从而保持其赛场价值。当今体操比赛异常激烈,创新动作常被视为是出奇制胜的法宝,一旦泄漏,其价值就会大大降低,可见创新动作具有在一定时期内保密的特征。
2.体操动作创新的原则
根据竞技体操的特点,创新动作应遵循下述三个原则:
2.1 超前性原则
超前性就是要在构思上、设计上、训练上超前并在比赛中最先使用,以实现出奇制胜的目的。如山西运动员陈锋在第七届全运会前三年就设计出了鞍马“隔两环宽臂支撑托马斯转体360°”等系列难新动作,为夺取金牌储备了秘密武器,因而出其不意一举获得了成功。可见创新动作在构思、设计、训练和运用等环节上,必须做到先人一步,方能在竞争中达到预期效果。
2.2 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指在进行创新动作设计时,应针对运动员个人特点;针对体操项目特点;针对规则要求;针对体操发展趋势;针对场地器械的改进等方面才能具有实效。
2.2.1 针对运动员个人特点设计
运动员个人特点主要表现在年龄、性别、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心理等几方面,其中形态、素质特点在创新动作设计上尤为重要,设计新动作时必须区别对待、因人而异。如鞍马“隔两环宽臂支撑托马斯打滚180°”这一高难动作,就是根据我省运动员陈锋臂长支撑能力强,肩髋柔韧性好的优势而设计的,如果是两臂较短的运动员完成该动作就困难了。又如运动员张文个子小力量大,有完成力量型动作的有利条件,就在吊环上重点发展力量型动作,使他的强项更强,特长更长。因此,根据运动员个人特点,因人而异,扬长避短,就可提高创新设计的成功率,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2.2.2 针对项目特点进行设计
竞技体操项目男子有六项、女子有四项。由于采用的器械不同,在技术动作的要求上也就各有差异。如吊环器械的特点决定了它只能发展摆动技术和力量型动作,而不能发展脱手再握动作。因此在创新设计上还应考虑各项目的不同特点。
2.2.3 针对规则要求设计创新动作
规则是体操训练和比赛的主要依据,也是创新主要的依据。规则对体操技术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和指导作用。每次规则的修改(四年一次)都与体操技术动作创新有着极大关系,规则体现了技术发展的方向,创新又导致了规则的修改,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如93年修改后的新规则增加了E组难度,又把自选动作的起评分由9.4分降为9.0分,其余1.0分为D、E高难度组的加分。可见,要达到10分的起评分,必须围绕D、E组难度进行创新动作的设计和研究,这就为创新指明了方向。因此必须针对规则的要求去创新,才能取得优异成绩。
2.2.4 针对场地器械的改进设计创新动作
体操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器械设施的改进,反之器械的更新也是促进技术动作不断创新的动因之一。自由体操场地的改革、高低杠面的更换和杠间距加宽、跳马弹性层增加及许多辅助器材的诞生和革新,都为运动员提供了动作创新的有利条件。例如由于高低杠的杠间距加宽,出现了大回环及许多脱手再握的飞行动作。因此也不能忽视器械改革对体操动作创新的促进作用。
2.3 可行性原则
体操创新动作设计必须符合科学原理、运动员的条件和比赛要求。如果所设计的创新动作不符合运动员的生理特点和人体动作结构,在实践中就不可能实现。此外在体操动作创新设计中,还应注意有无实用价值,无价值的动作和连接是没有意义的,反而会被裁判扣分。因此在创新设计时应考虑其可行性。
3.体操动作创新的方法
3.1 递增法
即在原有动作的基础上加难。如增加横轴翻转的周数和纵轴转体的度数,后空翻三周就是在后空翻两周的基础上发展的,直体空翻转体1080°,就是在转体360°、720°基础上创新而成的。采用递增法创新动作,有力地推动了体操技术的发展,在今后的创新中仍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3.2 组合法
是采用两种以上的技术,合理的组合成一个新动作的创新方法。如多轴、变轴的“旋”空翻,就是由横轴空翻和纵轴转体复合组合而成的。又如“特卡切夫腾越接后空翻转体180°成悬垂”,就是由高腾越与高空翻两个性能不同的动作连接组合成的。
组合创新是根据项目特点与技术功能原理,有针对性地选择一定的动作技术加以组合,使之成为新的技术,在体操动作创新中采用较多。
3.3 移植法
移植法主要是指把某一项目的动作部分或全部引入另一项目中,并通过一定的改造而获得新动作的创新方法。包括体操内各项之间的移植和体操以外其它项目的移植。如高低杠上的大回环和各种腾越、转体动作大部是从男子单杠中移植过去的。又如技巧动作“回笼”是从我国传统戏剧中移来的。移植法已成为当代体操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方法之一。
3.4 利用非正规动作的创新法
该方法是指对训练中运动员出现的改变了动作性质的、但有一定的创新效应的缺陷动作和应急动作进行利用,从而导出新动作的方法。例如山西运动员肖瑞智在单杠练习“特卡切夫腾越”时,出现失误,做成前空翻反握前翻的反射性应急动作,由此而创新出“前摆分腿空翻成反握前翻”的高难动作,被国际体操联合会命名为“肖瑞智空翻”。在非正规动作的利用上,教练员应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捕捉,善于分析其合理因素,大胆设想,变废为宝。这是体操动作创新的又一途径。
3.5 联想创新
联想法是根据一定意向,对不同方向、不同的开始姿势和不同技术的动作进行联系,从而完成创新的方法。如70年代山西运动员杨艳丽,在掌握了高低杠向后大回环动作后,联想相关动作,正反对比得到启发,通过改革握法,首创了高低杠“反握大回环”;近年来陈锋又运用联想法把托马斯全旋,由隔一环支撑,改变为隔两环支撑的“隔两环宽臂支撑托马斯全旋360°”的难新动作。许多体操动作都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往往有相关特点,掌握了联想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竞技体操是在技术动作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发展的,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就没有竞争力,就不能在比赛中领先。因此,进一步认识和掌握体操动作的创新特点、原则与方法,对减少盲目性,提高创新的效果,促进竞技体操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