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河源 517000)
摘要: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上每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准则。尤其对于新时代的年轻人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和自尊自立意识,也是健全人格的重要体现。作为教育事业的生力军--中职教育,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技术人才,中职学生不但要掌握好专业知识,其感恩教育更应在学校得到系统的规范和培养。针对当前中职生普遍存在感恩心里缺失,本文旨在分析基于人才培养,如何对中职生进行有效的感恩教育。
关键词:人才培养;中职生;感恩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人才的教育不是简单地学习知识文化,还要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使其具备良好道德品质,因此就要把教育真正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目前一部分中职生为人自私冷漠,道德水准滑坡,思想上不求上进,不孝亲尊师,且走出学校、进入社会不务正业,所以对中职生的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一、中职生缺乏感恩品质的主要原因
(一)学校因素
很多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更注重于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学生的道德教育乏力,尤其是感恩教育严重脱节。学校在教育方面多注重功利性,道德教育存在形式主义,基本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被动接受。单纯而乏力的理论说教,使得感恩教育不能够在中职学生的教育中被落实,部分中职生思想道德滑坡,情感冷漠,自私自利,缺乏感恩品质,离开学校后,更无法在社会实践、生活中履行社会责任感。
(二)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来说,既是启蒙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因为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现在社会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专家认为,独生子女教育意味着100%的成功和失败。有些家长对子女过度溺爱,对子女百依百顺,使得很多学生目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与人为善,只知索取,不知回报,更不懂感恩。此外,父母与子女之间缺少亲近交流和品格培养,特别是留守儿童,常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情感和人格方面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帮助,家庭教育的欠缺,淡化了感恩教育。
(三)社会因素
社会转型时期的负面效应严重影响了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由于中职生接触社会的时间比较早,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极端自私自利的思潮,让一些本身年龄不大的中职生是非善恶观念模糊,产生不良、负面情绪,导致其思想行为愈趋功利化,影响了感恩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不良的网络信息、暴力的网络游戏、低级庸俗的网聊等,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导致个别学生从网络环境中学到的是满足私利、追逐私欲,而不是感恩报恩、宽容善良。网络环境的负面影响,阻碍了学生的感恩教育。
二、如何提高中职生感恩教育,促进人才培养
(一)将感恩教育充分融入各科教学中
中职学校应开展好感恩教育课,将专业课程、文化课程和德育课程有机融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托课程,不断发掘教材中蕴含的感恩思想,通过思想教育渗透,在感恩教育中教育学生弘扬民族和时代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学会知恩图报,使感恩文化与社会核心体系相互依存。教师也可以将课程与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和就业情况联系起来,筛选与整合其他学科中的感恩教育资源,如语文课在讲解有感恩思想的文章时,可以鼓励学生给父母、朋友以及老师写感谢信,使感恩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培养学生的感恩心理,要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个人特长和兴趣爱好,因材施教,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感恩教育环境。此外,学校也可通过开展感恩节、感恩演讲、感恩征文等德育活动,以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其了解感恩的内涵,认识到自己的责任。
(二)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应从日常生活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培养,将感恩教育落到实处,通过实际行动不断强化感恩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比如,为父母洗脚,在父亲节、母亲节时,勇敢地向父母表达我们的爱与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也可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社会服务、社会公益等来帮助他人。
不论什么形式的感恩教育,重点在于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并把这种恩惠反馈于他人,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了解到感恩教育的意义所在,从而教会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到感恩。
(三)注重和家长交流,让家长参与感恩教育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家长“不仅仅是人类发展的传承者,还是孩子健康发展的维护者,更是孩子心灵火花的点燃者”。因此,家长应重视学生的感恩教育,积极支持、配合学校实施的感恩教育,主动参与学校的感恩教育活动,启发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以正直、有责任心、言行一致、宽容善良的形象留在孩子心中,养成好习惯和孩子一起成长,这样学生容易对父母的教育产生认同。
古有孟母三迁,可见其环境的重要性,对孩子因材施教,让孩子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把孩子培养成一个适合社会高速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感恩教育是一项社会性活动,各种媒体都要肩负起责任,从正面大范围宣传感恩教育,充分利用广播、互联网、电视等有效大众媒介,发挥积极的舆论导向作用。如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孝行天下”等节目,潜移默化地把感恩意识扎根在学生的心田;还有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妈妈,洗脚”也引发了很多人感恩父母的思潮。感恩教育仅仅依靠学校和家庭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中国感恩教育第一人”彭成和感恩教育研究者推广者余云等人,都为中国的德育史添砖加瓦,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把感恩教育融入社会的大环境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生的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工作,如何做到使中职生常怀感恩之心,这关系到中职生未来的发展,关系到他们能否成才,能否成为一个有责任心和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对中职生的感恩教育意义深远。要正确认识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式,用科学的态度、合理的手段进行针对性教育,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相互结合,相互联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网络一体化的感恩教育体系,增加中职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健康、健全的人格面对人生,知恩图报,成为国家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台国爱.浅谈如何对中职生进行感恩教育[J].吉林教育,2016(14):155.
[2]钟安茂.中职生感恩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J].时代教育,2016(04):122.
论文作者:刘科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5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3
标签:中职论文; 学生论文; 社会论文; 学校论文; 孩子论文; 人才培养论文; 父母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5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