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踝部骨折的临床效果论文_于志国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踝部骨折的临床效果论文_于志国

于志国

(安达市医院 黑龙江安达 151400)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踝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踝部骨折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关节镜下踝关节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复发率、优良率。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相比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少、复发率少,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6%,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踝关节手术治疗踝部骨折效果显著,对患者创伤小,减少了术中出血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优良率高,复发率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术;踝部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3-0150-02

踝部骨折在所有骨折中占据的比例约为4%左右,其临床症状为疼痛,不能正常行走等,该病近年来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其主要发病率较高人群为青壮年[1],导致发病的原因主要有撞伤、坠落等,多数患者还合并有韧带拉伤、软骨损伤、关节脱位等现象,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导致关节部移位,并可能会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及并发症的产生,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2]。临床上主要治疗踝部骨折的有效方法为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方法切口较大,术中出血量多,术后并发症较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同时踝关节骨折复位需要清晰、准确的观察骨折位置[3],给临床带来很大麻烦。本研究通过关节镜下踝关节手术治疗踝部骨折,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踝骨骨折患者38例,纳入标准:年龄为18~70岁患者;急性踝关节骨折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试验患者。排除标准:血液疾病患者;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不配合随访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患者年龄最大为68岁,最小年龄为26岁,平均年龄为(51.23±3.12)岁;发病时间最长为36h,最短为0.5h,平均发病时间为(6.52±1.22)h。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有患者均为单侧骨折,包括交通事故损伤、运动损伤、坠落损伤等。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踝部骨折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具体方法为在患者踝部进行切口,长度约为8厘米,对踝部的深层组织进行分离,使骨膜脱离,清除血肿,采取钢板或螺钉进行内固定,采取石膏固定。观察组采取关节镜下踝关节手术治疗,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并将患者足部略微抬高,切开踝部皮肤,置入关节镜,根据关节镜观察关节腔内的情况,给予踝骨骨折患者进行内固定、术后进行包扎,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的病情及复发情况。

1.3.2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治疗疗效判定分为优、良、差。治疗后患者的踝部关节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能够进行一定的负重或进行正常体力工作为优;患者治疗后踝部关节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能够正常行走,可进行较轻的体力工作为良;患者治疗后踝部关节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不能正常行走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得的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少、复发率少。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6%,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果

踝部骨折是临床上骨外科常见疾病,踝关节与足部脱位、骨折是骨科的常见损伤,由于踝关节的关节面小于髋关节、膝关节,但活动量、负重量却较大,从而增大了踝关节发生损伤的概率,该病在青少年中较为常见。踝部骨折主要是由外伤性因素导致,在发生损伤之后,存在明显的局部肿胀情况,如果处理不及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手术能够对骨折部位进行有效的复位,保证了骨折的完整性,从而恢复踝部关节功能,但传统的手术对患者创伤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易产生术后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由于踝关节的面积较小,但在人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治疗时需要保证关节面的光滑性。关节镜下踝部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小,将关节镜置入患者的关节腔[4],能够对患者的踝部状态进行全面观察,充分了解病情,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手术,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5]。

本研究结果充分表明,关节镜下踝关节手术治疗踝部骨折疗效值得肯定,同时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小,达到了很高的优良率,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是骨外科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吕占辉,王树锋,孔令贵,张克民,李进沛,曹文德.踝关节骨折伴距骨软骨损伤的实验及临床研究[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2年05期.

[2]倪磊,吕厚山,陈坚.踝关节炎的关节镜手术(英文)[J].中国内镜杂志,2004年07期.

[3]刘晨,周磊,胡跃林,焦晨,郭秦伟,敖英芳.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踝关节继发性骨关节炎[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年11期.

[4]王志刚,刘玉杰,李众利,张文涛,蔡谞,高丽,朱娟丽.关节镜治疗踝关节疾患71例[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年23期.

[5]梁红锁,黄克,李林,孙达准,韦程寿,杜刚.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J].现代医学,2011年04期.

论文作者:于志国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  ;  ;  ;  ;  ;  ;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踝部骨折的临床效果论文_于志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