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学活动中数学思维的内容--“可能性”的教学案例与思考_数学论文

提高数学活动中数学思维的内容--“可能性”的教学案例与思考_数学论文

提升数学活动中数学思考的含量——《可能性》教学案例与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数学论文,含量论文,可能性论文,教学案例论文,活动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法一

师:(出示一个盒子)盒子里有9个白球,1个黄球。如果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

(学生略作思考后猜测。学生回答略。)

师:好,下面就请你们分小组进行摸球,记录自己摸球的结果,并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摸球的情况。

(各小组摸球、统计、讨论,教师巡视。)

师:谁愿意代表本组汇报一下小组交流的情况?

(各小组汇报。)

师:摸出白球的次数多,说明摸出白球的可能性——(生齐答:大);反过来说,摸出黄球的次数少,说明摸出黄球的可能性——(生齐答:小)。

师:(小结)这个游戏告诉我们,虽然事情的发生是不能确定的,但是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教法二

师:(出示盒子)同学们,这个盒子里放有白色和黄色两种颜色的球共9个。不过,两种球的个数是不相等的。如果不打开盒子看,你们有办法知道哪种颜色的球多吗?

生:可以猜。

师:猜,也是一种方法。那你猜是哪种颜色的球多一些?

生:我猜是白球多一些。

生:我猜是黄球多一些。可到底是哪种颜色的球多,我们还是不能确定,这样瞎猜,即使猜对了,也只能说明运气好。

生:(迟疑地)老师,我有个想法。能不能用在二年级学过的摸球的方法,每次摸出一个球看看颜色,然后放回去再摸。多摸几次,最后看摸出哪种颜色的球多,就说明盒子里这种颜色的球多。

师:大家明白他的意思吗?谁能再解释一下。

生:他的意思是从摸球的次数中判断哪种颜色的球多。摸出的次数多,就说明这种球的个数多。

师:你们认为这个办法行吗?

生:(齐)行。

师:好,下面我们就来做这个游戏。

(出示活动要求:每人每次任意摸出一个球,记录员记录结果;把球放回盒子,摇一摇,下一位同学继续摸;每组共摸20次。)

(5分钟后,学生开始分组汇报摸球结果。)

生:我们组认为盒子里的白球多。因为我们摸了20次,白球出现了15次,黄球只出现了5次。

生:我们组摸了20次,白球出现了17次,黄球只出现了3次。我们也认为白球多。

师:从摸出的球的次数中,我们推断出盒子里的白球可能多一些。我们的推断是否正确,最终还得——

生:把盒子打开看一看。

(各组打开盒子,发现白球有8个,黄球只有1个。学生们欢呼雀跃。)

师:如果把这几个球放回去再摸一次,会摸到什么球?

生: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黄球。

师:会不会一定是白球?

生:不会。因为盒子里既有白球,也有黄球,所以摸出来的也可能是黄球。

生:盒子里白球多,黄球少,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大,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小。但是,可能性再小,也是有可能的啊。所以,摸出的不一定全是白球。

师:说得真好!那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摸球游戏,你们对“可能性”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反思:

两种教法在形式上很相似,都是通过“摸球游戏”让学生感受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随机性。但细加分析,会发现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教法一中,教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感受不确定性”“感受可能性的大小”,但学生并不清楚。这时,学生的活动只是在按教师的要求进行,只是在执行教师的一个个指令,而不是一种真正自觉的行为。这样的操作活动缺乏主动性、探究性,思维含量不高。另外,从课堂实践来看,教师先告诉学生盒子里放着9个白球和1个黄球,再让学生猜测摸出哪种球的可能性大,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说明相对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来说,此问题思考含量不足,缺乏“挑战性”,不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那么,接下来的明知最终结果的游戏活动还有多大意义?学生经历一番“摸球”后会思考哪些有深度的数学问题呢?这样的“活动”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吗?

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但动手实践绝不等同于简单的游戏活动,不是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是有明确目的的富含思考性的数学活动。教法二中,学生先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达成了共识:用摸球的方法进行判断,哪种颜色的球被摸出的次数多,说明这种颜色的球的个数可能就多。此时的动手实践目的明确,自然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思考着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提出新的想法,并通过动手实践探索问题的答案,最后打开盒子进行了验证。学生不仅感知了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大小,而且在探索活动中学习到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了合情推理的能力。

针对学生常常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直觉来判断事情的发生与否,以为“不大可能就是不可能,很有可能就是必然”,将可能发生与必然发生混淆起来这种普遍存在的错误,教师在学生已经获得结果的情况下,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把这几个球放回去,再摸一次,会摸到什么球?”“会不会一定是白球?”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可能性”的含义,并进一步理解事情发生的确定性与随机性。可见,教法二更多的是在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思维活动,很好地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的思想。

标签:;  ;  

提高数学活动中数学思维的内容--“可能性”的教学案例与思考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