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建筑工程施工规模增加,建筑施工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对施工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有鉴于此,本文中以流水施工技术为切入点,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流水施工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流水技术
流水施工和作业的相应程序和工序,施工人员要在长期的应用和实践工作中进行不断的改进和优化,使得流水作业更为安全和可靠,能够适应不同的设计施工要求和环境,应用过程中也要注意重点事项的合理处置。
1、流水施工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现阶段针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方面的管理工作愈加重要,采用流水施工作业的模式开展施工建设,当然就需要对整个模式和流程的可靠性和科学性进行严格的审查和评估。技术方法的原理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在实际应用的手段和程序是可以根据要求变化而做出合理的更改的,这是一种创新发展的要求,也是灵活适应不同施工要求的科学调整策略,不断进行流水施工技术方法的优化和创新,才能不断提升施工效率和水平。
施工技术的应用模式和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在面对新问题和新挑战时,还是沿用传统的施工技术方法和手段,非但无法解决新问题,还会引发更多的安全隐患和风险,会对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流水施工的关键在于能够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这是建筑工程和整个行业发展的长期要求,也是建筑市场进步的必然要求和必要之举。
2、建筑工程管理施工流水技术优点
首先就是对人力资源的划分,人力资源作为施工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中坚力量,其对人力资源的有效划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建筑项目施工的施工效率,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加快施工速度,实现流水施工技术的最大价值。在对人员进行资源划分时,首先要按照施工方案的相关要求来进行,并且要参考项目工程师的施工意见。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设备要进行有效的管理,由于流水施工是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施工,所以其与传统的施工技术相比,所使用的施工设备数量较多,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对相关设备并没有采取有效的管理以及养护措施,就可能会对建筑项目施工造成影响,加大了施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程度。对于施工流水技术的优点分析,可以以建筑项目流水施工为例来进行分析,由于建筑项目具有较长的长度,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对流水施工技术进行应用,来对整个施工区域进行有效的划分,从而增加整个施工工作的灵活性,对施工过程中人力、物力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将各个施工工序进行整理,科学合理的制定施工流程,提升施工效率,减少施工周期,最大程度上提升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
3、流水施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3.1工程概况
一建设项目,工程位于市区,地上建筑层数4层,建筑面积2190㎡,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首层层高4m,其余各层3.3m;门窗为铝合金门窗,内墙抹灰,建筑外墙涂刷涂料。屋面为混凝土现浇屋面,上覆改性沥青防水涂料,隔热层为挤塑板。该场地土质为亚砂土,地下水位–6.0m,主导风向偏东。施工期限为90d。首先根据施工图纸计算出工程量,并相应列出劳动量需求表和物料消耗表。其次,根据工程结构特征划定工作面、工作段;再根据定额计算法或经验估算法计算出某一部分工程的流水节拍并绘制施工计划横道图。该工程分为4个分项工程,即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屋面工程、室内及装修工程。全部预制构件经厂家定制生产,如楼板、楼梯等;门窗为铝合金由金属结构厂供应;主体工程由于混凝土用量多,采用预制混凝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流水技术应用
3.2.1基础工程
将垫层与挖土工序合并;素混凝土墙与基础混凝土合并。工程基坑长36.16m,宽14.95m,深1.7m,土质为II类土。地下水位较低,基坑四周比较狭窄,修整边坡比较困难,故选用W-50型反铲挖土机。经计算,挖土机数量为0.75台,取用1台挖土机。流水节拍采用全等节拍流水施工计算。根据公式计算,挖土方、垫层工序为4d;基础扎钢筋工序为4d;基础混凝土工序为4d,基础回填土工序为4d。
3.2.2主体工程
由于首层层高较高,钢筋密集,施工难度大,故针对首层编制支模方案。大模板采用定型模板,钢筋在现场其中配料,水平运输采用小翻斗车。根据层间关系,施工段m=4,施工班组数量n=5,m<n时出现窝工现象;而模板要求连续施工,则采用间断流水方式计算。根据计算,柱子钢筋需1d,梁板柱模板工程需6d,浇筑混凝土柱2d(两班进行),梁板钢筋2d;梁板混凝土3班同时进行1d;梁板柱拆模2d,砌墙工程3d;主体封顶后,开始屋面工程。屋面采用预制构件,由场外运输至施工地点安装。安装完毕后,进行屋面防水及隔热层施工。屋面面积约550㎡,根据计算,防水层施工节拍(含防水试验)需2d,隔热层3d。
3.2.3室内及装饰工程
室内墙面抹灰、顶板抹灰随主体结构进行,总施工流程为自下而上,先做湿作业,后做干作业;先地面后顶棚,先室内后室外,先房屋后关道,最后退出。建筑层数4层,将每层划分为一个工作段。根据异节拍流水施工计算,地面4d,抹灰4d,铝窗2d,胶合板门2d,涂料3d,油漆工程2d,外墙涂料工程5d。其中,外墙与室内装修平行施工,不参加流水施工。
3.3施工成本控制角度分析
成本依据消耗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及周转材料以及施工企业管理费用等几个方面。所以根据时间—成本累积曲线(即S形曲线),施工成本的变化随施工周期的增长而增长。其施工成本计划与施工项目的其他计划紧密挂钩,其中以生产进度计划、施工组织措施、材料供应及消耗等方面影响较大。本案例中,由于建筑体量规模较小,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可根据建筑物规模及建筑面积,将各工序进一步细化。
通常情况下,对某一项目的投入资源往往是有限的,所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如何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也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问题之一,这一问题同样反应到施工组织层面。对施工企业内部而言,合理有序的施工进度有利于施工企业对项目成本的控制,能够保证企业顺利推进其他项目,避免在个别工程上消耗过多的人力、物力;同时,保证预制构件的供应链的连贯性,形成良性循环,使企业健康发展。故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控制施工成本,继而达到工期优化、费用优化、资源优化的目的。
3.4施工质量方面的控制
工程质量是第一位的,此工序时间不可压缩,同时应密切观察气候条件对相应的工序质量的影响,如遇极端天气,应根据情况采取措施,或避让该天气,或及时对养护期的成品采取措施,严禁抢工期。如通常混凝土养护时间需持续21~28d;而养护期间,如遇高温、干燥等环境,导致混凝土中水分散失过快,混凝土的凝胶体无法充分水化所致结晶结构松散,或干燥不均匀导致收缩不均产生裂纹,前者干燥后则易于发生粉化,而后者产生的裂缝则严重影响混凝土构件强度。所以,合理地组织施工,有效地将各道工序、各项工种穿插进行,可以在工作节拍内最大限度的发挥专业特长,避免未来因其他因素对工期造成干扰而不得不采取偷工减料措施,导致质量下降。
4、结语
总之,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高效应用中,其中颇为完善的几种施工基本方式和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都有效的解决了项目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的系列问题,并且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效率,推动其高效的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会静.基于间歇时间和流水步距的流水施工优化模型[J].科技通报,2016,32(02):119-122.
[2]李永军,邓隆显.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6(02):145-146.
[3]邱军.浅谈建筑施工技术中流水施工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24):56.
论文作者:叶毓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流水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工序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论文; 屋面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