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解剖型锁定钢板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对比论文_ 尹新生,廖国平,邹端荣,谭雁峰,唐湘涛,尹莺桦

[摘要]目的:研究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2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114例,实验组给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参照组给予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对比两组价值。结果:实验组在手术指标及并发症上均要好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的运用,效果好于解剖型锁定钢板,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股骨粗隆间骨折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外力撞击、强力内收均会应发此病,临床治疗多以手术为主,以我院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例,探讨运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骨折的效果,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研究定于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抽取此阶段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28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14例)与参照组(114例),实验组中男(N=64)女(N=50),最大年龄85岁,最小年龄63岁,平均年龄为(72.18±0.26)其中坠伤患者46例,摔伤患者30例,交通事故患者38例;参照组中男(N=70)女(N=44),最大年龄86岁,最小年龄62岁,平均年龄为(73.06±0.13)其中坠伤患者40例,摔伤患者32例,交通事故患者42例。两组数据计算得知统计学不存在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1]

参照组运用解剖型锁定钢板进行手术,患者麻醉处理后,平躺于床上,将其髋部垫高,于大腿近端做切口,将患者大粗隆与骨折位置显露出来,运用拉力螺钉进行固定与复位,在股骨外粗隆与股骨干外侧置入解剖型锁定钢板,用克氏钉将其固定,然后将3枚松质骨螺钉置入其股骨头颈内,拧紧后,将克氏钉拔除,经C臂X光线确认满意后将骨折远端皮质骨螺钉置入进行固定。实验组运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进行手术,麻醉后闭合复位,在C臂X光机透视下确认情况,对其皮肤消毒铺巾后,做手术切口,切口股骨粗隆顶点,上向近端延伸大约3-5cm,置入导针在C臂X光指导下,正位为大粗隆顶点。侧位为大粗隆前三分之一,打开股骨皮质扩髓选择主钉组装,沿着导诊,将至钉插入髓腔之中,然后将导针打入股骨颈偏下15°位置,要与关节面距离5CM,导针位置确定后,再将螺旋刀片置入,确认后安装的装置器,将空心砖头置入螺旋刀片,锁好到片,安装主钉尾帽,固定后,清洗伤口,逐层关闭,两组术后给与常规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⑴手术指标: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以及出血量;

⑵并发症:内固定松动,肺部感染与褥疮。

1.4 统计学意义

研究数据经SPSS 17.0软件计算,(±s)表示计量,进行T检验(N%)

2、结果

2.1比较两组手术情况

表1 显示实验组手术指标得以优记与参照组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

表1 两组手术指标分析(±s)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

表2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N%)

3、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常见病,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由于患者粗隆血运丰富,骨折易愈合,但易发生髋内翻。运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是一种有效方法,但该术有一定局限性,术后存在断钉、断板、骨折不愈合等,不利于患者早日康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的实施、可以预防髋内翻的出现,并防止股骨头旋转,降低内置物断裂的风险,内固定的伤口小,属于微创手术,可以减小对骨膜血运的破坏,利于骨折愈合,髓内钉具有强性固定的特定,应力分散,可避免再骨折[2]。本次研究中患者在进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后效果很好,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其指标均比参照组好,综上所述,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中,使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比解剖型锁定钢板好,适利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跃江 小切口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6.16(4):344-346

[2] 柴瑞宝 PFNA与解剖型锁定钢板质量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比较研究[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16):1481-1484

论文作者: 尹新生,廖国平,邹端荣,谭雁峰,唐湘涛,尹莺桦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解剖型锁定钢板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对比论文_ 尹新生,廖国平,邹端荣,谭雁峰,唐湘涛,尹莺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