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在不断地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进而环境问题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本文从分析中国环境污染的现状入手,深入探讨了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从而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保障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措施
前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把经济增长作为战略规划和决策的重点关注对象。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给居民的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沉重的环境压力,这给资源基础公共服务带来了不平等的问题。环境污染、人口增长、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加剧了这种压力。
1.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人的发展需要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依赖于一个健康的环境。环境问题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引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建立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的。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对经济成本进行降低,为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相反,如果环境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就会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环境破坏必然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给人们的健康生活带来极大的威胁,制约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现阶段,世界上所有国家都经历了许多灾难,如中国地震、台湾台风、日本核电站爆炸和禽流感和非典等传染性病毒的威胁,这些灾害的背后,大部分原因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对自然资源的肆意掠夺,使生态环境失衡,从而造成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这样的自然灾害直接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所以,对环境进行保护势在必行。环境保护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一是保护环境能够对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进行保障,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二是保护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成本能够大大减少;第三,对环境进行保护能够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根据实践可以证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依赖的关系,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是一对不可分割的孪生兄弟。
2.关于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2.1环境恶化引起公共健康危害
在环境和社会发展中,因为环境污染而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这是不容忽视的关键性问题。与发达国家不同,在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的地区,地表水污染,以及采矿和有色金属冶炼造成的污染,直接导致了中国人民对环境污染物的直接接触,由于中国是工业集中人口密集的城市和地区,长期以来,这些人群受到污染物的摄入量和暴露水平,远高于发达国家。高浓度的环境污染、人口众多的暴露、长时间暴露、暴露方式的复杂性、历史污染问题的健康效应,在短期内难以消除,城乡差异显著等特点,导致了当前各种新型环境污染物的健康危害以及风险越来越严重。同时,由于污染复合性严重,难以确定受污染地区的主要污染物、污染源和对其健康的危害程度,加大了干预调查人群健康危害效果的程度。
2.2环境破坏与贫困的恶性循环
环境质量的好,与环境质量的坏都对人们的健康、生产力、收入、安全、能源供应和生活条件等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贫困人口更依赖自然资源,而环境退化使这种依赖性更加脆弱。在我国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往往与贫困问题并存,通常情况下,环境恶化进一步加剧了区域贫困。相反,农村贫困问题可能加速生态恶化,对资源的利用程度超标,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但中国的发展政策对这些效应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没有全面的意识到。
2.3没有真正的履行社会主体的行动责任
对于所有的行为主体要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这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目前,企业、公众和社会组织,还没有对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责任进行充分的履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改善个人和组织的决心,实践绿色生活方式是所有社会团体支持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目前,我国的政府已经认识到,想要促进生态建设的文明发展,就必须让群众积极参与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政策。但是,实际运行机制仍然缺乏。现阶段,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探讨社会与环境的互动与变化,与此同时,难以发挥相关民间团体的作用,同样的在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还处于初步阶段。
3.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策略
3.1创新理念,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进行不断地加强
首先,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中国各级政府应树立,并消除只关注开发,而轻视环境保护的思想。各级干部应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识进行树立和加强。其次,政府要实施关于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科学教育,给全民环保意识提供有利的条件,并提高全名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全民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危害性,并且,要对环境保护和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意义进行充分的认识。总而言之,针对中国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干部群众应树立忧患意识,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积极投身环保队伍。各地区人民要对不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的落后生产生活方式进行改变,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系。
3.2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进行建立和完善
我国政府应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进行明确的制动,并坚决执行。对待那些不遵守环境法规的企业,要严惩,对于那些遵守和宣传环境保护的企业应当给予奖励。首先,国家应对环境法制建设进行不断加强,弥补环境法空白,对现行环境法律法规进行不断完善,使环境法律法规体系能够与当前和未来环境保护事业的需要相适应。其次,国家应对现行经济发展法律法规中的负面教训加强反思和总结,把环境保护优先权的思想纳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总之,只有政府制定适当的环境保护法规,并进行严格执行和监督,才能达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目标。
3.2全面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战略思考
国家必须着眼于长远利益,并且要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战略思想进行统筹,这样才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长期稳定发展。我国政府应以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为根本动力。国家应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研究和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战略的基本原则,并放在重要位置。同时,要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以及任务,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经济发展进行促进的动力和目标。从而为了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目标,必须保证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进行同步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总之,将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通过环境保护,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社会经济的发展,来实现环境保护。
3.4政府对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进行加强
现阶段,因为一些企业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误区,一些企业往往会直接排放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国家在对企业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进行加强的同时,还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建立和制定,不但要对企业进行政策引导,而且还要做必要的行政干预。发达国家对有用的经验进行了总结:“经济依赖市场,环境保护依赖政府”。所以,政府应对其职能进行合理的发挥,对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进行加强。特别是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主动为对他们进行引导,做好他们的参谋官,为企业能够做好各项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便利条件,以便解决与环境保护工作相关的管理和技术问题,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地方环保部门正确的引导企业,让企业能够真正认识和了解环境保护政策,政府也可以直接参与企业污染源治理的工作当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家政策指导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更离不开人民群众和各个企业的支持与合作。只有把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构建以人为本、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魏春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浅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34):119+117.
[2]肖良武,张艳.西部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困境与出路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7,38(12):168-172.
[3]史珊珊.浅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0):144-145.
[4]蒋洪强,吴文俊.生态环境资产负债表促进绿色发展的应用探讨[J].环境保护,2017,45(17):23-26.
[5]李沛宸,董薇.浅谈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性[J].中国市场,2017(30):164-165.
[6]李相乾.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6):207.
论文作者:陈金伟,仲建良,高清焕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9
标签:环境保护论文; 环境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经济论文; 企业论文; 经济社会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