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近年来实际施工应用的不断增加,对于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不仅对建筑工程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且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因此,为了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建筑工程发展的速度,必须要加强对框架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的分析,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促进社会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框架结构以其有独特的优点备受建筑行业青睐,因为其有良好的性能,例如刚度大、整体性能强、施工方便等特点,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再加上框架结构具有防火性及耐久性的特点,更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理念,应严格控制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角、轴压比、位移比等参数,使结构的各项参数保持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可靠,因此,框架结构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当中。
1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类型
建筑工程中的框架结构因建筑种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框架结构可主要分为四类,即半现浇式框架、全现浇式框架、装配式框架和装配整体式框架。其中半现浇式框架对现场施工要求较高,需要对梁和柱进行现场浇筑,因此,需要实现预制模板,因此,能够一定程度程度上节省施工时间,但是不利于提高抗震性能。而全现浇式框架则需要在施工现场制作模板等施工材料,因此,会一定程度上延长工期,但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装配式框架则主要是在施工现场对需要使用的材料进行焊接,这样的工程施工量较小,抗震性能欠缺。而装配整体式框架则没有较多的模板需求量,同时能够更好的抗震,因此,其在实际的工程中应用较多。
2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2.1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2.1.1准备施工材料
在施工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施工材料阶段,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对于散装的材料,需要将其绑扎、固定好,随后再将其放置于较为安全的地方,或者将其固定在钢架上;其次是堆放在地面的材料,应该进行严格的管理,防止因其滑落对施工人员造成危害,需要用油布将其覆盖,并在油布之上需要用重物将其固定防止滑落。
2.1.2焊接施工的准备工作
在正式开始焊接施工工作之前,应当参照相应的操作流程与规范严格进行焊接试验工作,并且需要对每一批钢筋进行相应的质量检验,是否达到使用标准。此外,取样力学试验工作也需要同步进行,在钢筋质量检验合格之后,还需要抽样检查其焊接的质量,同时还要求各个检查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达标。
2.1.3放样与下料施工
在正式开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其放样与下料都需要有一定的余量,这是因为在焊接工作完成之后,其焊缝出现有线性收缩的现象,并且该工程项目框架结构中的梁等也会拱起。因此在放样、下料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余量。
2.2混凝土工程技术
2.2.1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技术
做好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才能保障混凝土使用质量与效果。技术人员对所有进场的混凝土原材料都要检查材料的质量保证书,能够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查。对混凝土不同类型的具体强度级别,包装及出产日期等情况进行检查,要做好混凝土原材料的严格检查工作,保障能够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在材料使用中,要能够控制好用量,并要按照相关要求,合理配置混凝土的比重,要能够通过混凝土原材料的有效选择,保障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保障整个工程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保障混凝土配合比的有效控制
要保障混凝土的质量,必须要做好原料配合比的有效控制工作,要能够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置有效提升水泥的强度,提升混凝土的质量。技术人员要能够根据工程需要,做好配合比合理控制工作,能够对掺入的水泥量进行合理化控制,保障水泥量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保障材料的质量。
2.2.3做好混凝土浇筑工作
一般情况下,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开展之前,就需要设置建筑施工方案,并要获得相关部门的审批。对于混凝土浇筑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要考虑到,并设置对应的解决方案,保障混凝土浇筑的最佳效果。另外,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还需要做好模板位置、界面尺寸及标高等设置工作,做好相关控制管理,保障相关设置与方案相吻合,保障相关支撑能够足够牢固。
2.2.4做好混凝土的养护施工工作
在框架结构工程施工后期,就需要做好混凝土的养护施工工作。混凝土养护包括的有自然养护和加热养护两种方法。现场施工一般采用自然养护方法。在现场混凝土养护中可以采用薄膜覆盖,覆盖浇水养护和养生液养护三种自然养护方法。施工者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混凝土终凝前,就需要根据需要开展自然养护工作。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要设置好具体的养护时间,要能够基于不同的养护方法,根据混凝土情况,设置合适的养护时间。在已经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一定标准时,不能在上面踩踏,也不能在上面安装相关模板及支架,避免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2.3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首先需要进行基础模板安装,在进行垫层施工完成后,施工人员需要按照每天测算的轴线来测量水平基础,并且通过借助基础平面尺对需要进行边线测量的位置进行测量,这样能够有效的保证基础模板的安装质量,然后根据测量中的标记,有效的控制固定材料的支柱,从而保证模板工程的稳固性,并且还能够提高模板的自身承载力,并且随着混凝土浇筑施工的不断进行,市规划载荷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当进行模板侧面安装时,需要加强对侧板的垂直角度控制,并且尽量的控制在安装过程中的偏差,同时利用一些水泥砂浆来充当垫层,确保不会在浇筑施工时出现漏浆问题。其次,在进行框架结构主体模板施工时,因为其结构的支撑体系是立杆,所以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保证立杆处于一个坚实的平面基础上,这样才能够保证上层模板的正常载荷要求,确保整个框架结构主体不会压垮。最后,在进行整体框架结构的模板拆除时,必须要按照相应的施工顺序进行拆除,从而保证模板产出后的支架支持能力不会受到影响,避免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质量产生任何的损坏。拆除的模板等要及时的放置到安全地带,从而避发生不必要的伤害及损失。
3建筑框架结构施工改进办法
为了能够提高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必须要不断的进行施工技术创新。首先,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自身素质,在框架结构的施工中,熟悉整个框架施工流程,能够独立地解决高层建筑框架中存在的一些施工困扰。其次,在进行框架施工中钢筋工程施工时,必须保证施工现场使用的钢筋质量合格,并且保证施工技术人员在进行钢筋焊接、绑扎时,施工技术标准规范,对于其中一些不合格的部分及时的进行整改,并杜绝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
结语
在建筑工程结构中,对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能够帮助施工人员更好的掌握框架结构的施工要点,并为实际的施工提供科学的指导。框架结构的施工人员要认识到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复杂性,并强化对钢筋施工技术、模板施工技术和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由此来保障框架结构的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丙章.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7):88-89.
[2]温建伟.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5):192.
[3]廖旭杰,蒋胜晖.分析房屋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J].南方农机,2018,49(9):233.
论文作者:钱科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混凝土论文; 框架结构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模板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框架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