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企业文化的本土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土化论文,企业文化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化一词涵盖的内容很广,有物质文化,也有精神文化,有历史文化,也有现实文化。其对事业发展的作用也不言而喻。同样,企业文化含义也很广,到目前还没有个公认的,权威的定论,但是它的基本含义可以表述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形成的,被广大员工认可的企业理念,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我国传统文化是我国企业文化产生的条件和土壤,而外国的优秀企业文化理论和实例则是我国企业文化成长的养料,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优秀企业文化理论和实例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将对二者在我国现代企业文化的本土化建设中的独特功能和积极作用进行阐述。
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独特功能
1.“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经过创造性转换,形成“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模式。人本模式旨在对企业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做出了回答,即企业是什么,企业为的是什么,企业发展靠什么。第一,“企业即人”企业是由人组成的集合体,企业无人即止。因此,管理应以人为中心,把人的因素放在中心地位。第二,“企业为人”办企业是为了满足人、满足社会的需要,并提高职工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第三“企业靠人”企业经营管理的主体是全体员工,企业必须靠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实行全员管理,以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保证经营决策的正确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人本管理离不开人才。邓小平说:“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标志之一。”和军事指挥官之于战争的胜败一样,企业经营的好坏业关键在于是否由高明的企业家。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家应是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者,第一身体力行者,第一宣传者。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而“英雄人物”则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的人格化。在“英雄人物”中有“共生英雄”的提法这样的人,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命运。从优秀的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来看就是到达了培养了“共生英雄”实现了“人企和一”的境界。
2.“义利统一”的企业经营之道
享有“日本现代化之父”,日本近代企业之父“的涩泽荣一”,一生提倡“义利双全”、“经济道德合—主义”。他认为“企业的利润,如果不以仁义道德为基础而求得,则即不能永续,也无法持久”。当然,企业要获取利润才能生存。但也就因此企业对社会有重要的责任,主要包括员工、顾客、社会等。
员工是企业内部的顾客,同时又为企业外部的顾客提供服务。企业只有首先让内部顾客满意,才能最终让外部顾客满意。
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有如作物和土壤。作物只有吸取土壤的养分才能成长收获,但也必须给土壤施加肥料才能继续耕种。企业从社会赚取利润,也要回馈社会,不仅要多做公益事业而且要带头提升社会风气,促进文化升级。
3.和谐与竞争相结合的“双赢模式”
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有人强调“和谐高于一切”有人提倡“竞争才能生存”,而实践证明,和谐与竞争的统一才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与友商共同发展,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共同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共享价值链的利益。”这是化为核心价值观中蕴涵的战略中的一个方面。可以说“双赢”模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与西方现代竞争意识相融合的结晶。它对于企业的各项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它可以使生产商、营销商、用户之间建立伙伴协作关系,使竞争对手共同开发广大的市场,实现利益共享;同时可以使企业员工与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同心协力共创价值。
日本优秀企业文化理论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是什么力量促使日本经济腾飞?日本成功的奥秘是什么?
日本之所以能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实现经济腾飞,迅速崛起而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其主要原因是得益于日本的企业文化。
1.日本民族的团队精神
在不利于民族生存、发展的外部自然环境中,每个人都得面对大海和贫乏的自然资源去获得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唯一的出路就是把个人融入团体,正如出海捕鱼,不是个人的力量可以完成的,要凭借团体的智慧和力量来赢得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他们团结、协作、同甘共苦、休戚与共,因此正是不利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日本民族固有的团队精神,而且培养了甘愿为团队、民族、国家不计个人得失,勇于奉献和勇于牺牲,就形成了从古至今的日本民族精神。
为了家庭和团队、为了民族和国家,从普通百姓到总理大臣都甘愿作出自我牺牲的精神,是日本民族固有的团队精神的体现。这种精神融入到日本的企业中,创造出经济发展的奇迹,则是顺理成章的必然结果。
2.日本民族的创新精神
一是吸收各民族之长,建立了日本的多元合金文化。
基于生存危机的忧患意识,日本民族形成了特别善于学习和借鉴其它民族的成功经验。公元7世纪,日本曾全力模仿和学习中国唐代文化。1853年美国舰队轰开当时落后的、尚闭关锁国的日本,使日本人猛然惊醒,转而自觉学习欧美工业化文明文化,为1867年明治维新实行资本主义“文明开发”改革奠定基础。日本人的学习和借鉴总是与本民族的实际结合起来,为我所用。体现在企业上则是特别推行反求工程、创新工程,即把各国同一产品的优点、缺点列出来,然后集优于一身。兼收并蓄、为我所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创新求求生存。
二是日本的企业文化是对管理理论的创新和贡献。
在企业管理方面,从古典主义到美国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组织理论、梅奥教授的行为科学理论再到现代管理理论丛林,这些一系列管理理论的共同理念,无一例外地想方设法从物质或精神两个层面变换花样作为各种激励手段和方式去调动雇佣者的积极性。充其量这些理论也仅仅是暂缓“劳资”双方的矛盾冲突,并不能从根本上在企业中彻底根除劳资矛盾,这被马克思认为是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
但是,日本企业文化理念及其实践却是将企业主的利益与雇佣者的利益统一起来了。虽然“企业文化”的管理思想是美国人最先提出,但却在日本获得巨大的成功。
首先是企业主对生产者实行终身或长期雇佣制,消除了雇佣者的失业危机。日本企业主认为以“炒鱿鱼”这种大棒和特权来威胁员工,不如把员工当成企业的主人,形成员工与企业共存亡的忧患意识,更能激发员工的责任感、积极性与创造力。因此,不惜花费重金把每个人都培训成多职能的人才,对雇佣者不断地进一步培训和轮换岗位是日本企业的特色,倡导“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马斯洛提出的人的五个层次的需要,在企业中都可以得到满足。因此,企业文化已将日本企业变成了劳资双方的利益共同体和社会生活共同体。
另一方面,把企业工会传统上是代表工人利益同企业主进行斗争的职能,转变为协调沟通“劳资”双方的职能。工会的任何调停,都体现了对劳资双方的兼顾而不鼓励双方对立冲突!
三是管理思维的创新。
日本企业最擅长逆向思维,最为著名的是“看板管理”,它成功地解决了既要小批次、多品种,又要低成本的问题。也即从结果入手,从顾客的各种要求意见入手,从产品的最后一道工序开始往前推,思考如何才能达到顾客的各种要求,每一道工序都把后一道工序看成自己的“用户”,按照“用户”的需要进行生产,而用户把自己的需要详细地写在一块醒目的板上,用看板来控制整个生产过程。丰田公司正是采用这种方式,大大增强了丰田的市场竞争力。
对于我国企业文化的本土化建设的几点意见
1.必须立足国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理论诞生于美国、飞跃于日本。毫无疑问,我们应当积极学习借鉴国外优秀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但是同是任何理论都只有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力量。
2.必须根植实践,将实践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落脚点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实践。企业文化的很本要义在于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指导和运用,我国企业管理水平很不平衡,各企业必须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有步骤的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3.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推进企业文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今天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面临许多崭新的时代课题。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都将对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我国企业文化的本土化建设。